男子无可奈何道:“兄台有所不知,这醉月楼和眠月楼都是一人所开,在下实在是不敢去啊”
“眠月楼”公孙续更加不解。
“就是刚才那个围墙后的一家青楼。”
青楼这厮难道是因为piao霸王鸡才被人追公孙续郁闷万分,这家伙看起来气质不俗,没想到人品竟然这等低劣
“兄台误会了误会了啊事情绝非兄台所想”男子一看公孙续的脸色,赶紧连连辩解,接着一指旁边一家小茶馆,“兄台,去那坐下说。”说罢,不由分说拉着公孙续过去坐下。
这小茶馆很小,里面摆着三张小桌,此时一个顾客都没有。见到有顾客上门,黑瘦矮小的店老板赶紧过来招呼。
“随便上壶茶。”男子吩咐一句,拉着公孙续坐在了最里面的那张桌上。
店老板很快就端着托盘走过来,斟茶的时候男子夺过茶壶,挥挥手让他下去。
男子暖过茶杯,先给公孙续倒了杯茶,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拱手道:“在下冯潇,谢过兄台相助之恩。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公孙续拱手还礼:“在下孙续,区区小事不必挂齿。”
冯潇一脸钦佩,叹道:“兄台古道热肠,在下敬佩万分。兄台一看就是视钱财如粪土的真英雄,真豪杰”
公孙续翻个白眼,坏笑道:“嘿嘿,古道热肠说不上,在下只是看在三贯钱的份上才出手相助的。”
冯潇端起茶杯,做了个请的姿势,“哎呀,兄台,开口闭口阿堵物多俗气啊,先喝茶喝茶”
这厮竟然想赖账公孙续心头乐不可支,脸上却肃然道:“喝完茶,三贯钱还是要给的。顺便说一句,茶钱也该阁下出才对。”
“好吧”冯潇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叹道:“真是世风不古,人心日下啊”
“得了得了”公孙续摆摆手打断对方的感慨,讥笑道:“在下只是拿该得的钱,总比阁下piao霸王鸡强吧”
“何谓piao霸王鸡”冯潇大惑不解,眼中满是好奇。
“这个稍后再说”公孙续摸摸下巴,迅速转移话题,“阁下先说说为何越墙而走吧。”
冯潇叹了口气:“好吧,事情是这样的”
公孙续听完后目瞪口呆看着冯潇,根本无法理解这家伙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恨不得找个锤子敲开这厮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进满了水。
………………………………
第三十章 一壶浊茶论天下(上)
原来冯潇是一名来蓟县游历的书生,他喜欢喝酒,更喜欢逛青楼。上个月他来到了蓟县,第二天就发现眠月楼有个叫月仙的红牌十分美艳动人,一时惊为天人,于是天天去眠月楼对着月仙施展浑身解数,作诗、画画、抚琴、对弈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潇很快就成了月仙的入幕之宾,二人整日花前月下,双宿双飞好不快活,不过他腰包里的钱也在迅速减少。
近几日冯潇忽然发现自己只剩五贯钱了,于是痛下决心准备离开眠月楼。不料月仙竟然对冯潇起了真情,今日甚至拿出一半的体己钱去找老鸨给自己赎身,想要跟着他从良。冯潇知道此事后惊恐无比,想偷偷离开却被看门的龟奴挡了下来,那龟奴声称月仙姑娘放了话,没有她跟着绝对不许冯潇离开。无奈之下,冯潇只好爬树翻墙逃跑,这才恰好遇见了路过的公孙续。
“这是好事啊”公孙续听到这里实在纳闷不解,忍不住插了句嘴,随即问道:“那月仙姑娘想必姿容甚美,而且她只是拿出一半积蓄就能给自己赎身,又说明她很有钱冯兄既然能财色双收,为何反而要逃走呢”
冯潇叹了口气,小声道:“孙兄有所不知,在下开始确实觉得月仙姑娘美艳无双,只是当她说想要跟着在下从良的时候,忽然发现她一下子变丑了很多”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脸现疑惑问道:“以前也有很多次这种情况,孙兄可知这是为何”
公孙续无言以对,心里暗骂一句你犯贱,无奈地拱了拱手:“在下不知是何原因不过在下对冯兄实在是钦佩万分”
“嘿嘿,孙兄过誉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冯潇脸色如常,似乎并未听出公孙续话语中的讥讽,他喝了口茶,坏笑道:“若是孙兄看上哪家青楼的女子,在下愿意出手相助,保证让孙兄如愿以偿。”
公孙续揉揉额头:“这个冯兄还是留给自己吧对了,敢问冯兄家居何方”
冯潇放下茶杯,微微欠身:“在下是颍川人氏。听孙兄口音,似乎是幽州本地人氏”
“颍川”公孙续吃了一惊,感慨道:“颍川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啊前有吕不韦、韩非子、张良等天下名士,今又有郭嘉、徐庶、司马徽、荀氏八龙、戏志才等绝世英才唉吾恨不能得见郭嘉、徐庶久矣”
冯潇听了心头震惊无比,这孙续的穿着一看就是富贵中人,只是他竟然对颍川名士了如指掌,又岂会只是个普通的富家公子况且荀氏八龙早就闻名天下,戏志才也才曹操处效力多年,名头颇为响亮,知道他们并不稀奇,那徐庶、郭嘉二人只是在颍川小有名气,孙续又是从何处听到他们的名头的而且这孙续显然对名声不显的郭嘉和徐庶更加推崇,竟让把这俩人排在其他人之前,更是让冯潇诧异万分。
公孙续见冯潇没说话,歉然一笑道:“抱歉,在下一时失态,竟然忘了回答冯兄的问题,在下确实是幽州人氏。敢问冯兄,可认识郭嘉和徐庶”
“孙兄客气了。”冯潇笑了笑表示不介意,接着点点头道:“孙兄所说的郭嘉、徐庶,在下确实见过几面。”
“哦”公孙续大喜,赶紧问道:“冯兄可知道这二人现在何处”
冯潇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喝了口茶水,不答反问道:“孙兄急着找那二人可是有要事”
公孙续呵呵笑道:“倒也没什么事,就是想结交一番。”
“孙兄想见徐庶只怕有些难。”冯潇摇摇头,叹道:“徐元直徐庶字五年前为了替好友报仇,杀了当地一名富户,随后一直逃亡在外,据传去了荆州,也不知是真是假。”
“这样啊”公孙续听了有些失望,问道:“据闻徐元直有一老母,敢问如今可还在颍川老家”
“孙兄竟然还知道这事”冯潇惊讶地张大嘴,眨眨眼道:“徐元直确实有一老母亲,如今依旧在颍川居住徐元直任性豪侠,但是却十分孝顺,临走前拜托了不少好友照拂其母,那位老夫人日子过得还不错。”
公孙续沉思了一会,问道:“郭奉孝呢”
相比起徐庶,公孙续更想结交郭嘉。正所谓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短短三十个字,把郭嘉的才华描述的淋漓精致,而曹操、戏志才、荀彧等人也都对郭嘉推崇备至,说明此人实至名归公孙续既然志在天下,又岂能对此等英才不垂涎三尺
“孙兄竟然连郭嘉的表字都知道”冯潇再次震惊了一下,稍稍一犹豫,皱眉道:“此人风流不羁,贪爱酒色,小聪明是有的,大智慧则不见得。”
公孙续听了脸色十分不悦,反驳道:“在下听闻郭嘉小事糊涂拖拉,大事聪明绝顶。有人告诉了一首诗给在下,诗曰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说的就是那位绝世英才郭奉孝冯兄却把郭奉孝说的如此不堪,不会是和他有过节吧嘿嘿,风流不羁,贪爱酒色这八个字,在下觉得倒是很适合冯兄啊”
冯潇听了也不生气,目光紧紧盯着公孙续,笑呵呵道:“在下和郭奉孝并不是很熟,很多事情都是听别人说的,难免以讹传讹,孙兄勿怪。敢问孙兄,那首诗是何人所作”
公孙续随口答道:“这首诗是个叫湖海散人罗贯中号湖海散人的隐者所作。”
冯潇喃喃道:“湖海散人能做出如此好诗,必然是饱学之士,在下竟然闻所未闻,惭愧惭愧啊”
公孙续觉得再和这家伙说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起身拱手道:“孙兄,既然无其他事,在下就告辞了。”
“孙兄且慢”冯潇赶紧叫了一声,一把拉着公孙续坐下,笑道:“孙兄,在下和郭奉孝确实只是泛泛之交,不过有一次他和别人谈论天下局势,在下倒是从头到尾听了一遍,孙胸口额有兴趣听听”
公孙续顿时来了兴趣,拱手道:“哦固所愿也冯兄请讲。”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是在荀八龙,也就是荀氏兄弟中最小的荀旉家中闲聊。”冯潇有些哀伤的说完这句话,气势忽然变得凌厉起来,眼中也锋芒毕露,肃然道:“虽是几个书生闲聊,然而所论却是天下大事在下想先问问孙兄,可知当今天下局势”
“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汉室倾颓在即”公孙续随口答道。
“然也”冯潇竖了个大拇指,接着道:“荀旉先开口,他说当今天下皇室、诸侯、世家豪族三者鼎足而立,如今皇室羸弱,只怕是积弱难返;各地诸侯的势力看似最强,其实只是一盘散沙,虽有不臣之心,却无一人的实力强大到能击败所有人;世家豪族看似不声不响,隐藏的实力却最为强大,翻云覆雨易如反掌,因此决定将来天下归属者非世家豪族莫属”
“吾与戏志才交情匪浅,此人出身寒门,对荀旉此论嗤之以鼻,他认为世家豪族最是腐坏贪婪,只是一群趴在大汉朝这头巨兽身上吸血的臭虫,大汉朝落到如今这步田地,那些所谓的千年世家应该承担多半的罪责唯有皇室中兴,才能拯救天下。嘿嘿,就因为这番话,戏志才和荀旉差点打了起来不过戏志才也赞同荀旉对诸侯的看法,认为只要皇室再出一位光武皇帝那样的中兴雄主,在忠臣猛将的拥护之下,扫平各地诸侯易如反掌戏志才认为曹操曹孟德就是天下第一忠臣能将,于是前往投靠,并且呕心沥血多方谋划,不料曹操势力强大之后也露出不臣之心唉不提也罢两年前,戏志才郁郁而终。”
戏志才竟然两年前就死了公孙续听到这里才恍然明白,难怪刚才冯潇一脸哀伤,原来是心痛好友之死。等等戏志才这种英杰,岂会和一个沾花浪子做好友冯潇,冯潇奉孝公孙续猛然间心头狂喜,难道此人就是郭嘉郭奉孝哈哈,若是你家伙真是郭嘉,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你,不管用什么方法也要把你弄到手下效力
冯潇显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公孙续看做囊中之物,他接着道:“郭嘉赞同荀旉对皇室的评论,也赞同戏志才对世家豪族的评论,不过正是因为如今的皇室和世家都有致命缺陷,因此他坚定地认为将来得天下者非诸侯莫属”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警惕地看了一眼柜台后忙碌着的店老板,身子前倾小声问道:“当今天下诸侯如过江之鲫,孙兄以为何人能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公孙续脱口而出。
“善”冯潇抚掌赞叹,看着公孙续赞赏道:“孙兄所言甚合吾心吾虽非儒家门徒,对孟子这句话也很是推崇。蝼蚁小民看似弱小可欺,一旦聚集爆发,又岂是皇室和世家可以阻挡的前有陈胜吴广,今有黄巾张角,无不是如此啊”
公孙续点头道:“正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嘛”
“没想到孙兄和郭奉孝竟然是知己啊”冯潇怪怪的看了公孙续一眼,接着道:“郭嘉也是这样说的,他认为善待百姓的诸侯,逐鹿天下的机会才更大一些。”
公孙续给两只茶杯都添上茶水,放下茶壶后问道:“在下想问问冯兄,郭嘉如何评论天下诸侯”
冯潇道了声谢,端起茶杯一口饮了小半杯,轻轻摩挲着茶杯把手,似乎是在思索着如何开口。
………………………………
第三十一章 一壶浊茶论天下(中)
公孙续并不催促,也端着茶杯缓缓浅酌几口。刚才只顾着说话没留意到茶水好坏,此时他才发觉这茶汤色浑浊、口味苦涩,而且还带着一丝霉味,顿时没了胃口,把茶杯放在桌上静静等待。
冯潇微微低头摩挲着茶杯,眼睛余光却打量着公孙续,悄然揣摩着对方的身份。他和公孙续不同,公孙续是先知先觉,才能从颍川人氏和冯潇二字上大致推测出他的身份,而他来到蓟县的时间很短,因此只能推测对方出自幽州官宦之家,至于到底是谁家公子,就只能在接下来的谈话中继续寻找答案了。
过了好一会儿,冯潇才缓缓开口道:“当今天下诸侯林立,孙兄可知郭奉孝当日先提起的是谁”
公孙续脱口而出:“莫非是曹操”
“咦”冯潇已经不记得这是自己第几次惊讶了,他摸摸额头无奈地笑了笑,“若非在下确定孙兄和郭奉孝素未谋面,只怕还以为你二人是多年好友呢彼时曹操在濮阳大败黑山军于毒、於扶罗等人,已经初露峥嵘,再者戏志才又在其麾下效力,故而郭奉孝先评论的正是此人。”
公孙续顿时来了兴趣,急忙问道:“郭奉孝如何评论曹操”
“曹操少年时曾任洛阳北都尉,那只是个小小的八品官职,天子最宠幸的大宦官蹇硕的叔父违背宵禁,他就敢将其杖责而死,从而名闻天下,可见其胆大心细,不畏强权。后来操为济南相,初上任就大力整饬吏治,一举罢免八成以上的贪官污吏,同时处处善待百姓,短短一年时间把济南十余县治理的路不遗失,夜不闭户,可见其施政手腕强硬而灵活。之后王芬许攸图谋废立、董卓霍乱朝纲,都曾经邀请曹操共谋,却被曹操拒绝,可见其识时务。青州黄巾肆虐之时,兖州四方震动,曹操力挽狂澜,数月时间就击溃黄巾数十万大军,俘获三十万人,一举成为独掌一方的兖州牧,可见其精通兵事。”
郭嘉说到这里喝口茶缓了口气,叹道:“若是不说之后的事,曹操确实称得上是一个有能力的好官,然而其父曹嵩被杀之后,操借机东征徐州,其麾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十室九空,甚至以人肉为军粮,其残暴堪比昔日的董卓此人能审时度势,实力弱小之时善待百姓以博取名声,强大之后却视百姓如草芥,做事不择手段,正应了大名士许邵当日对其的点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郭奉孝对许邵此言颇为赞同,不过他认为乱世之中唯有得民心的枭雄才能问鼎天下,曹操如今名声败坏,若是不能迅速补救,只怕好景不长”
公孙续听到这里,已经完全确认此人就是郭嘉:刚才冯潇说郭嘉等人论天下发生在几年前,然而一年前曹操才崛起为兖州牧,之后率军攻掠徐州是年初发生的事情,若冯潇不是郭嘉,又岂能知道郭嘉最近对曹操的看法只是公孙续有些奇怪,原本历史上的郭嘉似乎就是这一两年内投靠的曹操,为何他如今却来到了蓟县
冯潇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并不知道已经彻底暴露身份,他接着道:“郭奉孝点评的第二个诸侯,乃是袁绍。袁本初袁绍字出自四世三公之家,少年时就颇有名望,之后诛杀宦官、成为讨董盟主,名望更是达到了顶峰。如今袁绍占据并州和半个冀州,麾下带甲十万,北拒公孙瓒和张燕,南抗袁术刘备,实力不容忽视。然而袁本初此人刻薄寡恩,好谋无断,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时常为小利而失大义,虽一时势力强盛,只怕败亡亦不久矣。”
他说到这又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语速忽然快了起来:“荆州刘表,好猜疑,好空谈,立意守成而无进取之心,此乃守户之犬,不足为虑;淮南袁术,贪财好色,反复无常,实乃小人也,覆灭指日可待;江东孙策,勇武无双,然徒逞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