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象却恐慌中有些兴奋,心道难怪公孙续对袁术僭越称帝毫不在意,原来他果然也打着类似的主意!自己投靠的时机不早不晚,等到公孙续登上大宝的时候,怎么说也是个开国功臣啊!若是正统儒家弟子,听了这话必然勃然大怒,和公孙续好好理论一番,阎象所学甚杂,对忠于谁并不是很在意,只要百姓安乐,自己能一展抱负就行。
公孙续松开诸葛亮,越想越是喜悦,来回踱了几步,问道:“孔明想做什么官?只管开口,某无不答允!”
………………………………
第八百零三章 盐业重镇置寿春
阎象脚步匆匆走进院门,抬头一看公孙续和诸葛亮正坐在花园中的石凳上说话,急忙走过去躬身行礼。
公孙续笑着压压手:“阎刺史免礼,请坐。”
阎象道了谢,坐下后轻声问道:“不知大将军唤下官前来有何吩咐?”
“有几件大事和阎刺史商议一下,先看看这个。”公孙续拿起石桌上的一个小册子递了过去。
阎象双手接过,看完后脸色大变,低声道:“如今淮南初定,大将军恩威并举,提高对贪官污吏的刑罚应该不会太难。但是向全体商贾征收商税却难上加难,那些小商贩倒也罢了,大商贾们几乎都有世家豪族的支持,不止是淮南如此,其他各地无不如是,因此本朝的商税征收一直以来都名存实亡,大将军若是推行此策,势必会引起淮南各地世家豪族的联手反对,很可能会引发大动乱!请大将军三思啊!”
西周时期,官府就开始征收商税,一般分为絘布(对店铺征收的占地税)、总布(无店铺商人在市集的地皮税)、质布(卖方或者买方违背契约的罚款)、罚布(违背官府禁令商人的罚款)以及廛布(仓库费)五种税款。这五种税款只收铜钱,一般都是一千铜钱抽取二十到三十,遇到天灾**的时候,官府一般都会减免商税。秦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废除了商税,各地商业迅速蓬勃发展。
本朝初年,高祖刘邦恢复了征收商税,并且对商人征收重税,大肆贬低商人的地位,使得各地的商业活动减少了大半,相应的是农业的兴盛。武帝时,连年对外征战,导致府库空虚,大农丞桑弘羊颁布了两个大杀器:均输(官府组织的大规模物资运送,目的是减轻百姓负担和铺张浪费)和算缗(针对商贾、高利贷者、手工坊主征收的财产税,税率极高,一般是农民的二到三倍),一时间商贾破产者数十万户,大汉朝的商业一蹶不振。
后来王莽改制,更是把商税改的乱七八糟,商贾一度人人自危。光武帝中兴的时候,又把商税改了回去。不过随着朝廷越来越fubai无能,商贾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且在桓、灵二帝时期发展壮大,他们和地方官府勾结,又向朝廷重臣和宦官们献上巨量金钱,使得均输和算缗名存实亡。近几十年来,朝廷每年收上去的商税少的可怜,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阎象家中就有不少商铺,对商税的征收情况十分了解,因此根本就不看好公孙续征收商税的举措。
公孙续淡然道:“吾意已决,阎刺史不必再劝,还是想想如何办好此事吧!”
阎象心里发苦,虽然只接触了不多几日,但是他对公孙续已经十分了解,对方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决心已下,根本就不可能劝说其改变主意!这两件事既然只在淮南推行,自己毫无疑问就是主持者,做好了会把淮南各地的世家豪族全部得罪光,自己在安丰的家族会寸步难行;做的不好,必定会引起公孙续的不满,自己这个‘代理刺史’只怕也就做到头了,很可能还会连累家族,一时间左右为难。
这时诸葛亮轻声道:“阎刺史不必太担心,主公准备在寿春建立一个盐道衙门,职责是整合徐州以南的所有盐场,并且掌控食盐的出产、定价、交易、运送、征税等等,换句话说,盐道衙门掌管一切和食盐有关的事务!阎刺史不妨放出风声,那些最早拥护大将军决策的人,将来才有机会从盐道衙门拿到盐引。对了,盐引就是从盐道衙门购买食盐的许可证,没有盐引,任何人不得贩卖食盐,违令者全家处斩!”
贩卖食盐是暴利,因此各地的私盐贩子屡禁不止。公孙续并不指望一道禁令就能让私盐贩子销声匿迹,不过等到盐道衙门成立之后,他会从军中抽调两三万精兵驻扎在寿春,专门打击私盐贩子,同时在徐州、冀州、兖州各地的要冲之地设立关卡,尽量把私盐贩子的数量降到最低。
阎象又惊又喜,幽州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富庶之地,大半功劳都要归功于天津那边的盐场和钢铁厂,若是寿春成为南面的盐业重镇,必定会带动整个淮南迅速走上富庶之路!和这个巨大的利益相比,区区一些商税算得了什么,若是得知缴了商税才能获得盐引,那些世家豪族肯定会争抢着上缴。
诸葛亮接着道:“淮南、冀州、徐州、兖州各地百业凋敝,百姓穷困不堪,主公心怀怜悯,决定在盐道衙门成立的前两年,只向朝廷上缴三成的收益和赋税,其余的用来补贴各地官府和百姓,以便尽快恢复各地的民生!”
阎象更加喜悦,起身跪伏于地,颤声道:“大将军宽厚爱民,真是百姓之福啊!下官替百姓们谢过大将军的恩德!”
公孙续站起身来,上前扶起阎象,淡淡道:“阎刺史不必如此,造福百姓乃是某分内之事,何谈感谢?阎刺史可还有疑虑?”
阎象微微低头,轻声道:“请大将军放心,下官一定会把这三件事办得妥妥贴贴的!若是出了差错,下官提头来见!”
公孙续笑道:“阎刺史言重了,尽力去做就是!”
“多谢大将军!下官告退了!”阎象躬身行了一礼,兴冲冲的快步离去。
公孙续目送阎象走出远门,轻声道:“阎景行的家族在安丰,不宜长期在淮南做官。”
诸葛亮点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不过现在阎刺史是做这几件事的最佳人选,等到尘埃落定之后,依照阎刺史的功绩就该入朝为官了。”
公孙续笑道:“孔明兄所言甚合吾意,朝中很多重臣年事已高,也该告老还乡了!”
诸葛亮笑着附和,心里微微一凛,看来幽州大军班师回朝的之时,就是主公对朝堂进行清洗的时候!不过到那时荆州肯定已经落入主公手中,益州刘璋不足为惧,天下再无任何势力可以和主公抗衡,清洗朝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不知主公会不会取而代之呢?
公孙续低声道:“孔明,此间事了之后,大军就会前往荆州,你有几成把握说服刘景升投降?若是把握很大,我就会少带一些兵马,以便多省下一些钱粮。”
诸葛亮沉声道:“主公放心,到时候某会先联络家岳和蔡德珪等人,有了他们的帮忙,某最少有七成把握说服刘景升!”
公孙续点了点头,随即想起刘备,不禁皱眉道:“刘玄德去了荆州,此人坚忍不拔,屡败屡战,十有**会劝说刘景升奋力抵抗,他也是汉室宗亲,刘景升的耳根子又很软,万一被刘玄德说服就麻烦了!不知孔明兄可有对策?”
诸葛亮淡然笑道:“此事易耳!某回头就向荆州写几封信,请他们帮着宣扬一下刘玄德发迹的过程,刘景升外宽内忌,定然不会信任刘玄德!”
公孙续拊掌赞道:“孔明言之有理!刘玄德昔日投奔先父,结果挟裹着人马背叛了先父,随后投奔陶公祖,结果鸠占鹊巢,实乃不仁不义之徒!若是刘景升整日耳中听到的都是这些事情,必定不会信任刘玄德,而是会给他一支兵马看守门户……嗯,某猜测刘景升会让刘玄德驻扎在江夏!”
诸葛亮点头道:“某亦有此猜测,江夏是荆州东面的门户,关云长和张翼德都是猛将,刘景升必定不会把他们闲置起来!对了,刘景升宠爱幼子刘琮,对长子刘琦十分冷漠,若是刘玄德驻守江夏,刘琦很可能会一起前往,回头不妨再散布一条流言,就说刘玄德准备扶持刘琦为荆州之主!”
公孙续大笑道:“孔明所言甚合吾意!等到时机到来,某就安排人去散布这条流言!到时候刘景升内忧外患,岂有不开城投降之理?某都有些等不及挥师西进荆州了!不知道子龙现在是否到了江东?”
诸葛亮微笑道:“天下平定就在主公的反掌之间,欲速则不达,主公又何须着急呢?高薪养廉、提高刑罚、征收商税、筹建盐道衙门,这几件事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主公何妨在淮南多驻留一段时间,一来可以监督淮南各地官府完成上述几件事情,二来也可彻底稳定淮南和江东的局势,有主公镇守寿春,那些宵小之徒岂敢放肆?”
公孙续想了想,点点头道:“多谢孔明提醒,某确实有些得意忘形了!不错,当务之急是稳定各地的局势,而不是急匆匆的去攻打荆州!要不要先派人去和刘景升见个面呢?”
诸葛亮摇摇头道:“某认为大可不必!主公一直保持沉默,才能给刘景升最大的压力,等到大军压境的时候,某前去劝降才会更加容易!”
公孙续略一犹豫,点点头正要说话,一个护卫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
还在找〃三国之白马天下〃免费?
网上直接搜索: 〃阅读悦〃 20万本热门免费看;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 )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meinvlu123 (长按三秒复制) !!
………………………………
第八百零四章 公孙续初见大乔
“启禀主公,江东孙伯符将军已经入城,随行的两万人马停留在城外等候命令!”
公孙续挥挥手让护卫退下,对诸葛亮笑道:“看来子龙的船队已经到达江东了。”
诸葛亮点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否则孙将军不可能带着两万人马前来,那应该是江东最后的兵力了!”
“孔明,走,随某去迎接一下!”公孙续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孙策把仅有的兵马全部带来拜见,已经表明了诚意,理当亲自去迎接一下。
诸葛亮答应一声,跟着公孙续快步出了院门。
城南的街道上,孙策带了五十名亲信护卫,正簇拥着两辆马车缓缓而行。看着城中井然有序的情景,他轻轻点了点头,公孙续这么快就稳住了局面,那些惠民政策功不可没,袁术不得人心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寿春城内的人大都认识孙策,也知道他阵前倒戈的事情,不过却只有少数人表示出敌意,绝大多数的人甚至对孙策抱着一丝感激,若非孙策阵前倒戈,淮南军就不可能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在八公山!
前面那辆较大的马车上,吴夫人闭目养神,面色有些悲戚,寿春对她来说是一块伤心地――当初孙坚战死之后,尸体被送到了寿春,她和孙策一起来到寿春,扶着棺材回到江东安葬。
两名二十来岁的侍女跪坐在车厢内,偶尔眼神交流一下。
后面那辆马车上,一个穿着鹅黄色宫裙的少女正把车帘掀起一角,悄悄向外望去。她皮肤白皙,相貌绝美,两个浅浅的梨涡让她看上去似乎随时都在微笑。这少女正是以美貌闻名于江东的大乔,她性情温柔,举止典雅,一举一动都颇具大家闺秀的风范。
吴夫人本来想让她嫁给孙策,然而孙策对此事并不是很热衷,一心想着先建功立业,结果江东水师铩羽而归,不得不投靠了公孙续,自信心大受挫折,更加没有了娶亲成家的念头。吴夫人无可奈何,于是将大乔收为义女,准备和公孙续或者幽州军中的重要人物联姻。原本吴夫人想让小乔给赵云做正妻,没想到对方已经有了妻女,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让小乔嫁给公孙续做侧室,有这层关系在,孙氏家族就和公孙续拉上了亲戚关系,也算是朝中有人了。
孙策对母亲此举并不赞同,不过吴夫人坚持己见,他也就没有激烈反对,他最想要的是战功封侯,对女色并无多大兴趣。
大乔对面坐着一个明眸皓齿的小丫鬟,她也透过车帘缝隙看着外面,过了一会儿低声道:“小姐,这儿还不如扬州呢!”
大乔轻声叹道:“几年前这里比扬州繁华多了,没想到被袁公路祸害成这个样子!”
数年前,大乔一家还在老家庐江居住,因为战乱才躲避到江东。当时她们途经寿春的时候,这里还很繁华兴盛,没想到现在竟然如此萧条。
小丫鬟见自家小姐有些伤感,赶紧笑着岔开了话题,“小姐,您说骠骑大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听说他身高丈二,膀大腰圆,相貌十分凶恶……”说到这里悄悄看了一眼大乔,嘟嘟嘴道:“小姐这么漂亮,嫁给他也太委屈了!”
大乔黛眉微蹙,心里涌起一股淡淡的伤感,自己家并非豪门大户,逃难途中又丢失了大半家产,因此到达江东之后不得不投奔远房姑母吴夫人,平时多受其接济,又岂能违背姑母大人的意思?她原本以为自己会嫁给孙策,心里还有些窃喜,孙策相貌俊朗,又是大半个江东的主宰者,除了脾气暴躁之外并无大的恶习。
没想到孙策对此事并不热衷,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带着大军前往八公山之前更是明确表示短期内没有成亲的想法。大乔十分羞恼,只是她性情温驯,心里不快也不会说出来。随后吴夫人忽然提出收她为义女,她不明所以,询问父亲之后才知道吴夫人的用意,心里更加恼怒,不过她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资格,只好默许了此事。现在听到小丫鬟的抱怨,伤感之余也忐忑不安起来,传言说公孙续性格粗暴,视人命如草芥,他会怎样对待自己呢?她长叹一声,心里千愁百结,哀叹自己命太苦,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启禀将军,骠骑大将军前来迎接了!”
外面忽然传来一声大喝,顿时把大乔从哀伤中惊醒过来,她急忙放下车帘,整理了一下本就很整齐的衣裙,双手笼在袖中端端正正坐好。
小丫鬟有些惊慌道:“小姐,公孙……大将军到了!怎么办?”
大乔低声嗔道:“安静!来就来了,怕什么!”话虽如此说,笼在袖中的双手却忍不住颤抖起来。
小丫鬟嘟嘟嘴,大着胆子继续透过车帘缝隙向外观望。
孙策听说公孙续亲自前来迎接,心里大感欣慰,赶紧策马返回来向吴夫人禀报。
吴夫人也十分喜悦,微笑道:“看来骠骑大将军很看重吾儿呢!你先去迎接一下,为娘随后就来。”
孙策答应一声,让护卫们看护好马车,只带了六七个人策马向前而去。他刚拐到城中心的街道上,只见公孙续迎面而来,赶紧上前行礼。
公孙续笑道:“伯符兄不必多礼!怎么才带了这几个人?”
孙策也笑道:“不止这几个人!家母和妹妹在后面,末将先来迎接大将军!”
公孙续摇头笑道:“伯符兄太客气了!还请头前带路,某这就去拜会伯母!”
孙策推辞了几句,见公孙续态度坚决,只好调头在前带路。走出一段路之后,他才留意到公孙续身旁的诸葛亮,急忙询问其身份。
诸葛亮自报了家门,微笑着和孙策寒暄了几句。
孙策听说是琅琊诸葛氏的嫡系子弟,不禁肃然起敬,态度十分和善。
片刻之后,吴夫人和大乔的马车出现在了前面。
公孙续翻身下马,大步向前走去。
孙策和诸葛亮急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