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下一刻,所有的人都惊慌了——地震了!

    地震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城墙此时开始倒塌,乱石,摇晃,洪水,这一切都标示阎王已经张开了手……

    汉光和七年十月初七。钜鹿地震,死亡三十三万余人,张角身死,汉征伐军仅余九千人生还。

    令孙坚悲伤的是程普断去了左臂,黄盖韩当等人重伤,千余人马仅活了八十九人。

    灵帝斩太史令——因其进谗言地龙震动。

    会稽南华面无人色,地龙尽管依旧是被斩成了六段,但飞往极北的那道竟然留在了中原——他们会稽符箓派还是改了天道运行。

    襄阳深夜,断臂道人恨恨着看着北方,一老道说:“既然走了。何必回头!”

    邺城深夜,双鬓已白的年轻女子看到天象,晕倒在房中……

    妖人之所以为妖人,是因为他们干出了足够“妖”的事。换句话说,就是事情超出了广大群众思维能力之外。河内温县刘庄此时又弄幺蛾子了——九道天雷,竟然没劈死那个痴呆儿!

    不用说他们,就连左慈也疑神疑鬼的,大树着了火,所幸没顺势砸在刘启身上。不过当刘启的母亲拼死把他拖回来的时候,人也没法看了——母爱是伟大的,即使是儿子变得再丑,她也会好好照顾他,儿子再危险,她也会去救他!

    当然如果仅仅是如此的话,还不值得左慈惊恐,关键是等刘启的母亲把他拖回来时,脸上有些花了,不到一刻,刘启就停止了呼吸。左慈看着哭泣的妇人,想到了师祖的嘱托,从袖中摸出一个小瓷瓶,很是不舍,小心翼翼的打开了瓶塞,给他喂了下去。

    受到天雷的影响,左慈的一身道术暂时是废了,但丹鼎派出名的是丹术,作为外丹之术也就是医术,左慈可算得上是大家。这时候没有人工呼吸,没有心肺复苏术,左慈只好拿出针,点了内关、哑门,然后一切就交给上苍。

    至于始作俑者,此时静悄悄地落在痴呆儿的旁边,只是已经变成了黯淡的常物,再也无令人心动的“痕迹”了。

    或许是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或许是左慈的丹药的结果,或许是发生了不为人知的事情,在漫长而又短暂的时间里,痴呆儿“哼”了一下!

    左慈睁大了眼,没想到本已放弃的人又活了回来,他早在二十息左右的时间就放下了手腕,可作弄人的是,仅仅又过了二三十息,他就醒了么?

    左慈瞪大了眼睛,将这个丑陋的少年死死的记在脑海里,这个痴呆儿,今天给他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天道的一线生机,难道就是指这个,左慈越发的虔诚了。

    至于幸运儿,左慈给他开了几副药方,扎了几针安神,就匆匆离去,他要回房,再好好看先贤所留下的宝藏,几卷经书,左慈从来没有这么重视过!

    夜,已经深了,刘氏望着已经毁容的孩子,眼圈红红的,似乎只有听着孩子的呼吸声才能使她的疲倦减轻一些。刘氏甚至在恨,她的孩子本来就已经受足了折难,为何上天没有一丝怜悯,甚至连他最后的一点财富也剥夺了——他的样貌!

    身上腿上胳膊上的烧伤就不用说了,就连左脸脸部。都烧坏了好大一块!单纯地刘氏完全没想到,这其实就已经是上天的怜悯——如此大的烧伤,竟然没休克感染而死,这已经是奇迹了!

    “水!水!”听到孩子虚弱的声音。虽然很模糊,刘氏还是拿出了铜杯倒上了不知温了多少遍的水,尝了尝,觉得不烫,才小心翼翼的喂他喝了下去。

    虽然仅是听到了声音。但刘氏已经是喜极而泣了,她那可怜的孩子,长了这么大虽然知道吃饭喝水,但从来只会说“饿,渴!”,这还是教了他无数次的结果。

    水不热,但孩子喝了不多,脸上不停的抽搐,然后又进入了昏迷状态。刘氏咬了咬牙,拿出一床薄被又给他盖了上去。随后坐在孩子的身旁守着。即使是妖人,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刘氏两眼一阵朦胧,一行清泪流了下来。

    屋门外一位男子守候很长一段时间,透过门缝借着屋内的光,看着刘氏与那孩子,满脸的苦相,等看到孩子喝水后,仿佛放下了心中的大石,蹒跚的走回了另一间屋内。男子是刘亮。好不容易哄睡了不安分的刘林,但二郎他却放心不下,可怜天下父母心!

    漆黑的天似乎感受到光明就要到来,他卯足了劲去对抗。甚至去试图遮挡天上星辰的光辉,只是那一眨一眨的微光仿佛是对它无声的嘲笑。

    刘启皱了皱眉头,浑身的剧痛使得孩子恨不能下一刻立即晕过去!刘启脑海此时守着一丝清明,勉强睁开了眼,一片漆黑,而且左眼似乎不能随心所欲的张开?刘启感到旁边似乎有些软软的。好像有个人。

    刘启说出了他来到这个世间第一句有完整意义的话:“这是哪儿?”刘氏睡得很轻,孩子的声音使得她清醒了。她的动作很温柔,仿佛是碰到了小人儿就是她的罪过,点起了油灯,看向了她的孩子。

    刘氏说道:“你刚才说什么?”刘启脑海又变得模糊,痛觉,先前的记忆碎片无一不冲击着他的大脑。

    模糊感渐渐消失,刘启望向自己的身体。首先是一只胳膊,那是一只什么样的胳膊?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瘦,第二眼就是惨。有多惨,部分的皮已经是烧坏了,红白的水泡,甚至部分还有不正常的白棕色。

    在这惨象面前,小手细胳膊通通的忽略掉了,刘启毫无悬念的晕了过去——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妇人的惨叫声深入云霄,刘院内所有的人通通的醒了,此时,正好是太阳升起的时间。

    后院中的公鸡有些畏惧的进了鸡舍,妇人的叫声明显比它高了个八度,尽管它在不久前展开了它的歌喉,但主人的声音它是能分得出来,恐怕是有危险了!

    左慈此时是刘院中形象最好的一个,他已经穿好了衣服正准备出门,鸡鸣而起,天明的时候习武是个不错的选择。

    左慈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往后院走去,他有些担心那傻小子的伤势——傻小子虽然傻,但能分得清谁喜欢他,不惹人讨厌。

    左慈摸了摸脉,然后扎了几针,说道:“没事儿!受了这么重的伤,如果一晚就好了那才见鬼。”妇人没见到左慈那有些苦涩的笑容,只是盯着自家的宝贝儿子,然后一如既往的拿起已经凉透的水,倒入一个小铜壶,放在炉子上温着。

    左慈去练拳了,他现在不能用道术,身上救命的丸药已经用了,不然画几道符箓倒是可以让刘启好的快些。左慈有些想念炼丹湖旁的炼丹炉了,有了草药金石,什么丹练不出来?

    大清早的,整个刘院里最繁忙的反而是刘亮这个大男人,哄孩子十分的不在行,光安抚刘林的哭闹就已经废掉了他大半的心神,然后的准备早餐这项工作又让他傻了眼。好在刘平分担了责任带着弟弟玩,刘氏交接了看护工作,否则仅仅是个早晨刘亮就过得不顺,他头一次后悔没请个长工来分担刘氏的工作,尽管刘氏喜欢所有的家务活一身担,为此刘亮被庄里的人好一顿嘲笑——“吝啬”。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刘亮心神俱疲的去处理庄内的工作时,发现人人看向他的脸色又变了。他手下的亲信对他有些保留,不过他的一些对头似乎不再对他挑刺了,一天的工作反而有些诡异。

    直到傍晚时,刘亮才晓得了谜底——他解手时听到打扫的长工向旁边的人说:“知道那件事么?庄里的七族老家的那个小郎君!被雷劈了八十一次还没死……”

    刘亮的瞳孔瞬时放大,他此时已经不纠结于长工所言的“失实”了,但眼前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刘亮的顾虑不是毫无道理的,不用说别的,自己的儿子三人,就连最小的刘林都被写入族谱,却把刘启排斥在外。先是以“痴呆儿”的名义,等到刘懿误摸了竹简昏迷后,刘启又多了个妖人的称呼,当硕大的天雷落在刘亮的院中时,整个刘氏看向刘亮家的眼光都变了。甚至于刘亮再请长工时,一名妇人当时竟然被吓得跌坐在地上。

    晚饭的时候,刘亮败兴而归,这一天下来,效率可比以前差远了,家主刘防不在,他更显得被孤立了,即使是同一派系的也是有矛盾的。

    然而,更难受的却是穿越而来的刘启,一天只有两顿饭,肚子早就咕咕的抗议了。刘启的母亲刘氏倒是露出了笑容,尽管她的儿子在他人眼里非常“妖孽”,但儿子现在似乎变正常了,这就是对她最大的欣慰。

    家中最失落的就是刘林了,他不再是家里的中心,非常不安分的站起了身子,跑向刘启的屋子,用着希冀的目光看向自己的母亲。刘氏听到了响声,回头看了一眼,说道:“三郎乖,回去自己吃东西,不要让你的父亲兄长操心!”

    刘启虽然听不懂刘氏在说什么,但是看到刘林跑到炕下拉了拉刘氏的衣服,娇憨的样子还是让他笑出声来。他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妇人和男童就天生感到亲近,他来到这个世界后所能接收的信息太少,做不出任何判断。

    刘氏感受到一股拉力,无奈的把碗放下,低下身子把刘林抱了上来。刘林看起来是很壮实的样子,两只眼睛很大,对世间的一切仿佛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看到似乎不太一样的哥哥时,刘林的眼睛里又露出一丝狡黠。

    刘氏用手指轻轻的点了点这闹事的“祖宗”的头上,刘林才勉强安分起来,两只有些略脏的小手才没有对刘启的饭“发动攻势”。刘启又笑了起来,这小孩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刚想伸手摸摸刘林的头,一阵痛感传来,刘启又皱起了眉头。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

117

    刘启又听到一段听不懂的话,不过凭语气和其中几个字眼判断出应该是抱怨自己“逞强”吧。刘启露出了笑容,方使得刘氏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刘林好像不小心碰到了刘启的伤口,惹来一阵痛叫。

    刘氏发火,语调语音猛然高了不少,刘林方才的勇气猛然消失了,愁着小脸望向门口旁边的窗外发呆。刘启突然意识到,到了古代,父母对儿女的态度也变了不少――尤其是孩子一多,严厉也变成了必然。

    但真正令刘启吃惊的是,刘林过了一会不堪重骂,哭泣的时候说出的话。仅仅是几个字眼“娘,兄”和一个手势,使得他明白了他的身世――这具身体的身世。

    刘启苦笑一下,受到这么重的伤,孩子的父亲竟然没有来看一眼,这算不算是畸形教育?不过下一刻,一名中年男子领着一位少年走了进来。

    中年男子的脸似乎永远是板着的,说的话听起来很怪异,非常的僵硬,只是眼角的余光不时地扫向自己。刘启更觉得奇怪,当他看到刘林跑到他身旁拉着他时,他也是不怎么搭理的,但他向刘氏的态度却非常温柔。

    刘启脑海里猛然打了个机灵,他想到了古代父亲的教育方式――疼孙不疼儿!就连明代皇帝都有“二龙不相见”,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了。

    刘启这时候只是傻傻的张开嘴吃刘氏喂的饭,刘亮看着这“傻气”,虽然刚见时心中有些窃喜,此时也有些不自在,一把抱起刘林,跟着少年说了两句,离开了房间。刘林的双腿在空中乱踢,仿佛只是给那中年男子挠痒一般。

    刘氏放下了碗,喊了一声,然后把地上的鞋子拿了起来。递给了闻声而来的少年。少年看了看刘启,露出的关怀的目光,随后又追赶自己的父亲。

    这一小段插曲似乎并没有改变刘启的心情,反而此时他正在享用古代的饭食。说真话。古代的饭食自然比现代差远了,而且调味料的不同,使得刘启有些不适应。

    由于刘启“重病”,口味也就清淡些。盐是盐石,这倒让刘启回想起古代的盐有不少是山盐。不过也有令人耳目一亮的东西――盐梅、醋(汉代叫醯)、酱。

    酱和醋尝一尝看一看就能分出来。盐梅这个东西,刘启以前连听都没听过,不过看起来和后世的梅肉零嘴有些类似,尝了一下,果然如此,只不过味道是咸的。

    刘启吃的很意外,很满意,作为主厨的刘氏更满意,因为刘启吃的竟然比伤之前还要多,而且吃得很香。这就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

    养伤的日子真的很悠闲,整天在床上“挺尸”,然后美丽的母亲不时地进来瞅瞅。当然有一个穿着道袍的道士不时地来客串一下,不过他柔媚的吴语听的刘启更加的蛋痛。

    十天眨眼而过,刘启部分的烧伤已经好了,他此时已经结束了完全挺尸状态,偶尔也起身活动活动。一位比他大不了多少的童子走了进来,看到刘启安然无恙,激动的大声述说着什么。

    童子比刘启高了约半个头(一般来说,痴呆儿的生长激素等分泌异常。会比正常人矮),语速又快,听的刘启仿佛是一阵小蜜蜂不停地在耳边嗡嗡。

    刘启还是没好气的说:“说得这么快干什么?”童子瞪大了眼睛,苦苦的思索了好一会。又说道:“你说什么?”不过这时候的语速却是慢了下来。刘启倒是来了些兴致,看起来那个童子倒是很聪明的样子,又费起心神和他交流。

    童子自然是刘懿,雷劈事件把他吓得不轻,甚至有三天连普通的竹简都没碰过,刘朗好好的训斥了他一顿。才勉强恢复了正常。这几天没见刘启,刘懿的心里也有些不舒服,听七叔(刘亮)说道刘启已经好了不少,方才打起了心思去探望一下。

    不过幸运总是静悄悄的来,教书先生刘海的到来解决了这个难题。

    刘海是为了刘懿而来的,虽说这几天的劝说终于有了效果,但听闻刘懿又去了“贼窝”时,刘海还是变了神色,深恐自己钟爱的弟子又一次弱小的心灵受到打击。

    刘海少年时曾游走大汉大半个江山,因此他虽然未出仕,但在刘族内很受敬重,而且刘族里的童子大多都是由他启蒙的。

    刘海脸一板,刘懿立即就变了神色,显然想起了那个在案几上可怕的戒尺。刘懿畏缩的盯着地面,在刘海的催促下,终于还是说了一句。刘海没想到自己的弟子会有如此的请求,不过单纯的畏惧并不是儒家的作风。在汉代这个尚未完全阉割的儒家来说,儒者还是保留了一股侠情。

    刘懿没注意到刘海那欣赏的目光,只是看着脚下的地面,仿佛有着无限的东西在吸引他。刘海转向刘启问了一句话,可惜的是刘启依旧没听懂,只好说:“你说什么?”

    这一句话,仿佛天雷一般击中了刘海,刘海死死地盯住了那个童子,两只手指不停地揉着太阳穴,正努力的消化着这个事实。

    这几年刘海虽然没出远门,但痴呆儿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但他如论如何也没想到痴呆儿不开口则已一开口果然是一鸣惊人!刘海品味了一下,有些类似广阳郡(北京)的口音,不过也有些齐音,但似乎也有不少的变化,有些似是而非。

    刘海苦笑了一声,痴呆儿没出过家门,如何会的外地口音,真是妖人啊,庄里的传闻果然不是假的。刘海看着自己弟子希冀的目光,心里的柔软处被触及到,随后,看向刘启说道:“你的身体好了么?”

    刘启激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