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和于吉说话。
这天,于吉竟然拿回一小罐酱汁,刘启的口舌之欲终于满足了一次,有些不好意思的望着于吉:“这酱啥做的,真好吃,从哪儿弄的?”
于吉道:“百里外有一市集。”
刘启一听来了精神,这几日一提送他回家或给他家报信的事于吉就敷衍几句了事,他实在忍不住了:“老大爷,我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你送我回家吧,你要是不认识路可以到那个镇上给我家打个电话好不?”
于吉满脸疑惑的望着他,欲言又止,好半天对刘启说:“我带你去此地如何?”
两日后,清晨,一夜未眠的刘启坐在山洞口茫然的仰望天空,他不得不接受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事实,他陷入了一个天大的麻烦当中!现在身处的世界根本不是他原来的那个世界,自己回不了家了!
刘启仔细的回想着那个小镇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有上千人的镇子,没有汽车,连自行车都没见到,没有电,更别提电话了,所有人都束着长发,很多人还穿着长袍……这里感受不到一丝一毫二十一世纪的气息,可以确定这不会是什么影视城,没听说过哪个影视城里日常生活也照搬古代的。
难道,难道自己真的穿越了??
使劲拍了拍脑袋,刘启难以接受这个荒唐的想法,不,不可能,这种小说中异想天开的事情怎么可能真的发生,可这几日的经历怎么解释?脑中充满了疑问和惶恐,刘启只觉得自己的头快要炸裂,只想大吼来宣泄心中的狂躁。
正在烦躁难忍的时候,一只手抚在头顶,刘启只觉得一缕清明让狂躁的思绪平复下来,是于吉回来了。
于吉将瓦罐送到他面前,刘启端起瓦罐大口将清水一饮而尽,颤声道:“老神仙,求你救救我,那张角不是告诉你怎么发动那逆天阵了么,求你送我回家吧!”
于吉无奈的叹口气道:“此事本因老朽而起,如能助你,老朽定当竭尽所能,是老朽糊涂,阵法张角虽已细说,只是当时只想夺回天平经,未曾去夺遁甲天书,不得那遁甲天书实做不得那逆天阵!如今之计,唯有擒获张角,夺其天书,并寻得那七卷太平要术。”
看着刘启渴望的眼神,于吉感到有些愧疚,顿了顿继续说道:“七卷要术虽已散落四方,不过并不难发现其踪迹,老朽定尽传于你寻找之法,可要擒得张角,哎……”
刘启一听不对劲,“啊?为啥要教我方法,老神仙,你,你不帮我找太平要术吗?!”一激动抓住于吉胳膊急忙问:“我只是个学生,我还没毕业呢,这人生地不熟的鬼地方,你不管我我能活得下去吗!
“非老朽愿放任不理,只是老朽阳寿将尽,那七部要术不知何年何月方能集齐,不传你寻书之法,若在半途老朽身死你当如何?”
刘启傻眼了:“这倒霉事怎么就让我碰上了,张角那么厉害,抓我干啥,我没钱!上个星期我女朋友刚刚和我分手,就是因为我没有钱!他们肯定是弄错了,他们是不是想抓那个拐走我女朋友的家伙,那家伙有的是钱,你快去告诉他们哪,他们抓错人啦!……”
刘启脑子彻底乱了,胡言乱语,最后喊的累了无助的抱膝而坐,于吉无奈任由他默然,独自闭目沉思。
………………………………
3。太平要术
许久,于吉缓缓起身,来回踱步,再三犹豫才跪坐在刘启面前开口道:“现唯有一法可助你回去,这太平经虽比不得太平要术,但也略有法力,老朽可借此宝物,施龟息之术,可保老朽灵神十年不散,此十年内,你若能寻得要术,擒得张角,老朽定可送你归去!”
刘启深吸一口气:“老神仙,你别开玩笑了,你看看我,身无分文,没有一技之长,连语言都不太通,出去没几天就得饿死,怎么去找那些连你都不知道在哪的太平要术,何况我见都没见过,放在我面前我也不认得。还有捉那张角,你这么厉害,趁他落单的时候给他脑后一闷棍……”
于吉一脸愁容:“恕老朽无能,如今只怕近张角身都难比登天!”
原来,自张角避开死地之后,看着黄巾军大败,张角终于认识到只靠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是难以成事的,即令部分忠实的黄巾部众分散于各州郡隐匿,自己兄弟三人召集几个核心信徒依附于各州的世族豪强。
刘启所知的历史进程因此而变,张角的心腹弟子张曼成隐于董卓军中,因在征讨韩遂、边章之乱时作战勇猛而得董卓赏识。十年前韩馥、袁绍、孙坚联合各州郡兴兵讨伐董卓,张曼成屡立战功,从此深得董卓信任,因之前很多朝廷旧臣对其不敬而结仇甚多,小人得志的张曼成便恶语中伤,许多重臣纷纷被贬职罢官甚至杀头抄家,其中就包括司徒王允,结果本该设连环计诛杀董卓的王允差点被安了个谋反大罪,幸好贿赂了董卓的女婿李儒和牛辅为其说情,才捡回性命,赋闲在家。
而张角自己则改换姓名在信徒引见下依附于袁绍之子袁尚,袁尚又将张角举荐给袁绍,张角很快摸清袁绍脾性,出谋划策皆合袁绍心意,最后竟对张角言听计从。张角又令隐匿的部分黄巾部众投奔袁术、公孙瓒等,暗中操控各路诸侯之间互相攻伐,欲等待逆天法阵成功后得知天命所归后取而代之。
如今袁绍实力雄厚,张角位高权重,想靠于吉单枪匹马去捉张角简直是异想天开,而且如今张角同样在寻找他们,于吉这么明显的目标只怕一走出这深山密林就会被其广布天下的眼线发现,再有一身修为也是**凡胎,对上刀枪如林,箭如雨下也只有掉头跑路的份儿,再说张角自己的修为也不可轻视,就算真的能接近张角也不敢说一定可以将其擒获。
听了于吉的解释,刘启差点晕过去,“那,那该怎么办?”刘启带着颤声问道。
“如今群雄并起,英杰辈出,老朽可为你引见永宁郡太守赵笮,赵笮字奉节,颇具才干,素有贤名,十余年前被匪盗劫掠,老朽出手相救他全家性命,后拜老朽为师,此去相请,他定肯相助。有他辅佐,日后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博取名望,兵强马壮之时,联合众诸侯共讨张角,兵锋之下,天下何人敢收留黄巾贼首?”
刘启使劲眨眨眼睛,犹豫的指了指自己:“你说的是我吗?我凭什么可以号令天下诸侯?”
“救此乱世非你莫属,你非凡人,张角依其命数所卜召王佐之才助他成事,断不会错。”
刘启心中苦笑不已,军事和医术自己倒的确都懂一些,可在二十一世纪,别说自己军人家庭出身了,哪个男孩儿心中没有驰骋沙场的梦,只要是上网的多半都是军迷,自己虽然依着父母选择了上大学没有参军,但对军事的痴迷却丝毫没有减少,只不过自己的兴趣集中在空军方面,对各种战机的性能倒是了如指掌,可对冷兵器时代的关注实在少的可怜。
至于岐黄之道嘛,爷爷是远近闻名的赤脚医生,老爷子在部队学过些医术,退休后便钻研中医,平时给乡亲们义务治疗疾病,发挥余热,倒也十病九愈。自己几乎每个假期都是在爷爷那里度过的,跟着爷爷在山里打猎采药,常见的中草药认个大半不成问题,爷爷对家里人的要求都是按照部队的标准,自己也不例外,爷爷本来对自己期望很大,说自己最像他,是天生当侦察兵的材料,野外求生急救等等侦察兵的必修课,虽然学的不用心但都是从小在戒尺监督下刻在脑子里的,至少拿出几个常见的传染病的药方是没问题的,可只靠几个药方说成什么也算不上“善医”吧?
刘启气的牙根痒痒,张角啊张角,老子这半吊子水平在你眼里就算是“善兵善医”啊,你丫就这点追求还敢扯旗造反,别人造反即使不成也都能享几年福,活该你还没尝出味儿来就死翘翘……
刘启心里也清楚,如果于吉死了,就算能找齐七部太平要术,能抓住张角,可张角怎么可能老老实实送自己回去呢,现在只能接受现实,于吉是自己最后的希望,他能多保自己活几年就够意思了,今后只能靠自己啦!
穿越小说也看了不少,按小说中的通用理论,自己是主角,老天会罩着自己的。一番自我安慰后,刘启冷静了下来,开始和于吉商量对策。
据于吉所知,时空是有裂隙的,这逆天阵由九件集天地之灵气的宝物按天书秘术组成,可借宝物之力将阵中之人的意识或身体送入时空裂隙,穿行于过去未来。
逆天阵就是根据推算所求人或物,或想知道看到,或自己想去的时间地点等等相对应的生辰八字星象风水等条件,以太乙九宫之法调动所谓具有天地灵气的宝物的力量,以强大的意念力支配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实现目的,可谓是功能众多,效果神奇!
在自己那个时代里,人凭空消失的报道多的很,刘启也颇感兴趣,比较容易接受的是“虫洞”之类的理论,不过这种复杂的时间空间的问题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也是不解之谜,根本不是刘启这个大学三年级学生所能理解的。
虽然听于吉解释了半天,可仍然不清楚自己所谓的“命数”和张角有什么关联,也搞不懂科技落后的古人是怎么发现“虫洞”的地点以及和哪段时空相连的,但刘启听明白了一点,想回去只有抢到遁甲天书和太平要术,别无他法!
很怀疑于吉看看所谓的天书就能搞出如此高科技的东西,但只有无可奈何的强迫自己坚信这一点。
刘启还是对今后要面对的事情极度缺乏心理准备,可怜巴巴的问道:“如果我没有及时找齐太平要术和遁甲天书呢,就是说我还没找齐,你就挂……那个,那个仙逝了呢?”
于吉并未回答,而是问起了后世情形,问的甚是详尽,刘启只好把历史原本的进程细细的讲给于吉听。得知大汉王朝最终一分为三,后被晋所取代,于吉无比震惊,而在讲到盛唐和明朝威震四夷时于吉甚是欣慰,讲到五胡乱华、元灭宋、清灭明时则悲愤不已,尤其讲到近代屡遭列强侵略,甚至差点被小小日本亡国灭种时,于吉更是气的长须乱颤顿足捶胸:“弹丸之地敢欺我大汉如此!”
在得知新中国重新崛起后于吉的情绪才逐渐平复,又陷入沉思之中,刘启只好自己在一旁胡思乱想,据于吉所言,看来找那七卷太平要术并不难,貌似于吉靠看星星占卜什么的就可以知道具体地点,有了定位系统那这一点也算好办,大不了辛苦点多跑几个地方,就当旅游了。
可怎么得到那个遁甲天书呢?历史上张角应该不是自身有病,否则不会现在还惹是生非,把自己拖到这天大的麻烦之中来,那张角得的就肯定是急性传染病了,对,战争期间尸体经常得不到及时处理,人群的流动性特别大,会引发鼠疫、霍乱等恶性传染病的大范围流行,幸好自己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所准备的,以后可得小心些,别没等到张角死自己先挂了。
忽然,于吉痛哭流涕仰天长叹,然后又自言自语,刘启听了半天才明白是于吉对汉朝灭亡耿耿于怀,认为是自己收徒失察造成的,看着雪白的长发和胡子都快拖了地的于吉这幅悲痛欲绝的模样,刘启反倒有些同情起他来。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大汉其实并未消亡,虽然皇位不再是刘家的,可这个“汉”字已经深深刻在我们这个民族身上!在我那个时代,我们自称是汉族,写的文字叫汉字,说的语言叫汉语,这不是大汉王朝的延续吗?汉朝灭亡绝非仅仅因为张角,而是自身的统治没有顺应时代发展,即使没有张角,还会出现李角王角,不管谁作皇帝,让老百姓过的好就受拥戴,让老百姓没饭吃就会有人跳出来造反,用你的话说叫什么天道,不是人力可改变的。盛极而衰是自然规律,世间万物不都是如此吗,朝代更迭也是一样的道理,老神仙何必这样看不开?”
对于刘启来说再平常不过的观念于吉听后却大感震惊,琢磨了半天后口中连称惭愧,对刘启一揖到地:“老朽临归尘土之际能得遇如此大贤实不枉此生也!”
刘启急忙上前将于吉扶起:“老神仙,我哪当的起你这么大的礼,快快请起!这哲学问题以后可以慢慢讨论,咱们还是先研究下眼前的事吧,你确定拿到那九本什么太平要术你就可以发动逆天阵吗?就算我运气好,及时找齐所有太平要术,你确定能发动逆天阵把我准确送回我那个年代吗?”
………………………………
4。妙计
于吉略微思索后郑重点点头:“天下道法皆同根同源,兼之张角已详述阵法要诀,老朽不才,十五岁修行至今已两甲子有余,定胜张角!”
“啥?!两甲子,呃,那就是一百二十年哪!你,你真是神仙啊!”
刘启不可思议的看着于吉,十五加一百二,人可以活到一百三十五岁,而且还生龙活虎的吗?
若换做以前刘启定然会认定于吉是在吹牛,可能这几天经历的怪事太多,看到于吉一副鹤发童颜得道高人的样子,再结合于吉在历史上也算是有名有号的响当当的人物,刘启不得不对他的话相信一多半。
刘启心里也很愿意相信于吉,因为现在看来,他逃离困境回到自己家的唯一希望就在眼前这个语出惊人的老者身上!
看来情况还不算太糟,起码于吉口中这逆天阵技术问题并不复杂,关键是靠宝物之灵力和发动者的意念力,这老头儿既然是张角的师傅,徒弟能做的的师傅没道理不行,这一点刘启仔细想想也稍稍放心了些。
而于吉犹豫再三,最后面色凝重的说道:“此外有一事你须明白,若老朽命薄,等不到要术聚齐,如你所言,神州必定大乱,重归一统将遥遥无期,后世各朝未必如你所知出现,那你又从何而来?”
刘启心中顿时感到大事不妙:“我从哪儿来?你是说时间不回到原点的话以后的朝代都不一定出现,那我那个时代也就不一定存在?我也不存在了?可为啥我现在还好好的,没有消失掉?”
于吉摇摇头:“老朽亦闻自古便有修仙得道之士穿行于时空之间,然皆为求真寻道,于天道无碍,而此次那狂徒妄想改朝换代,坏纲常,乱天道,其祸区区十数年或许不显,然若不阻止,百年之后如何?晋之何在?晋如不在唐又从何而来……”
刘启急忙问“今年是哪一年?”
“建安三年。”
建安三年是哪一年?刘启楞住了,自己虽然是学的是中国古典文献学,但在大学里学习完全靠自觉,父母工作都忙,对他疏于管教,而爷爷打心眼里反对他跟着父亲从文,自然不会对他的成绩好坏过于关注,在学校谈恋爱就占了半数时间,剩余时间踢球玩游戏又占了不少,只有每学期期末应付考试的几天时间才会在学校老实一阵子。
刘启仔细翻动着脑子里关于三国时期的记忆,什么《三国志》《后汉书》等等史料家里全的很,但除了自己感兴趣的主要人物的传记外刘启根本没怎么翻过,脑子里不是三国演义就是三国游戏和小说。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他唯一能肯定的只有三国时期两次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准确年份,无他,200年是整数,好记;208年,正好是自己的宿舍牌号,可两场战役的年号却根本没留意过,也就无从作为参照。
算了,无法确定也无所谓,反正就算确定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