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男才女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选

    直到今天,看到了董卓这魔王模样的魏信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个身在益州地刘宇之前所做的种种布局,所图的,就是要让董卓毫无保留的释放自己的本性,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恶魔!一想到这里,魏信就觉得不寒而栗,他现在已经毫不怀疑,这个刘元瞻,对于董卓脾性的了解,恐怕已经超过了董卓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想想这刘元瞻的手段,再想想自己以后也许要和这样的人为敌,魏信的心中就感到既担心,又兴奋。

    和刘宇对敌,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魏信不得不头痛的,是怎样才能劝阻董卓,以防止最坏局面的出现。抱着这个目的,魏信来到了李儒的府邸。在薰卓的心目中,也许将魏信看作是军中最富才智的人,但论起信任程度,那么无疑,董卓还是最信任同样具有极高智慧,而且是自己女婿的李儒,所以,与其魏信直接去找董卓进谏,还不如先到李儒这里来共同商量之后,再由李儒出面的效果好。

    对于魏信的来访,李儒似乎也是早有预感,毕竟他也对现在的状况忧心重重。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永远是很省心的,只是交谈了几句,李儒和魏信就达成了共识。同时,魏信也将自己对刘宇用心的猜测向李儒说了出来。

    这一点却是李儒之前所没有想到的,所以,当他仔细思索了一番之后,也是出了一身冷汗,恨恨的说道:“没想到刘宇用心竟然如此狠毒!看来他早就有出兵对付我们的意思,只不过岳丈大人当时因为对他心存忌惮,所以在朝廷之中处理政事小心谨慎,并没有什么过失,这让他找不到起兵的理由,所以他就想尽了办法让岳丈大人放松了警惕,继而放纵自己,结果弄出了现在这种麻烦的局面!”

    说到了这里,李儒焦急的站起身,一把拉住

    :“子瞻,我们马上去岳丈大人的府中,无论如何也否则再这样继续下去,岳丈大人迟早会搞得众叛亲离的!”

    两人的意见达成一致,于是也不再多耽搁,一同骑着马,赶到了董卓的丞相府门外。本以为薰卓正在府中,但等到了门前的时候,两人才知道,董卓进宫了,而且去的,还是现在正着何太后、汉少帝以及唐妃的永安宫。

    听到这个消息,李儒和魏信都感到有些心惊,董卓进宫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正现在的皇宫也就好像是董家的后花园,可问题是,他去的是永安宫,堂堂丞相去幽禁着废帝的冷宫,他在打什么主意?

    当李儒和魏信急匆匆的赶到永安宫的时候,发现整个永安宫已经被薰卓的亲兵团团包围了起来,而董卓麾下地樊稠正在宫门口。一幅很是焦急的样子,不住的转来转去。

    “樊将军,出了什么事了?主公呢?”李儒看到樊稠那副焦急的模样,心中更是一沉,连忙出声问道。

    看到李儒和魏信来到,樊稠就好像看到了救星一般,整个人都仿佛松了一口气,连忙上前一步。拉住李儒的手,急切的说道:“李先生,您来了就好了,您和魏先生赶紧进去看看吧。丞相已经进去两个时辰了!”

    李儒闻言一惊,他是关心则乱,把樊稠的话的意思理解错了,还以为是薰卓出了什么事情。心中大急,声调变得严厉起来,问樊稠道:“难道是丞相在宫中出了什么事情?”

    樊稠一愣,怔怔地说不出话来。魏信却没有李儒那么激动,他拉了一下李儒,开口向樊稠问道:“樊将军。丞相到这里来到底是有什么事情?”没有来由的擅闯内宫是有重罪的。而且董卓现在的性子很有些变化无常。如果没弄清楚状况就这样闯进去地话,只怕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樊稠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话让李儒误会了。脸上一红,连忙澄清道:“丞相其实并没有什么事情,只不过,他和龚管家一起进的冷宫,虽然末将不知道里面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但,但刚才在宫中传出了女人地惨叫声,两位先生,末将实在是担心主公他,他作出什么…。”

    樊稠有些说不下去,他是个忠于主公的人,但他同样也有着自己的善恶观念,而且他的善恶观念是比较接近正常人地那一种,所以他很担心薰卓在皇宫之中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听了樊稠的话,李儒和魏信哪里还能按耐地住,他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董卓如果在宫中做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韪地事情的话,后果将是多么地可怕。

    急步走入永安宫中,刚刚来到软禁废帝弘农王母子、夫妻的锦绣阁门前,还没来得及进入阁中,就听到头上风声大作,抬头一看,一个人影从阁楼之上直坠而下,砰的一声落到了两人面前的青石地面上,头颅崩裂,脑浆混着血水四溢,死状惨不忍睹。

    “唐妃?!”看着眼前这个衣衫凌乱不堪,面目因为撞击而变得血肉模糊的尸体,理、魏两人都忍不住惊呼一声。同时他们也都在心底暗叫一声:“糟糕!”

    急忙跑到阁楼之上,眼前的场景让两人更是目瞪口呆。董卓大大咧咧的坐在绣墩之上,正由龚其为他整理衣襟。弘农王刘辩仰面朝天倒在地上面色紫青,七窍流血,尤其是那一双如铜铃般圆睁的眼睛,以及眼眶下面那两道鲜血流过的痕迹,让人看了心惊肉跳,而一个精致的酒杯就滚落在他的身边。

    太后何氏,衣衫无存,几近**的身上到处是青紫色的余痕,一条长长的白绫缠绕在她的颈间,鲜红的舌头从她的嘴里吐出来,耷拉在嘴边。

    “丞相…唉!”面对这凄惨的一幕,李儒和魏信都长长的叹出一口悲凉的气息,他们都知道,大事去矣!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董卓在宫中所作出的这种大逆不道的禽兽之行,在短短的时间内就闹得满城皆知,虽然李儒等人下了禁言令,也擒杀了一部分传播丑事的老百姓,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局面的恶化。

    尽管董卓权势滔天,但在这等重罪面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沉默。越骑校尉伍,于阁下刺杀薰卓未遂,被吕布所擒,而后被董卓千刀万剐。后将军袁术单骑离开洛阳,跑到荆州南阳郡安身,徐图讨逆。而依然留在朝中的那些臣僚们,也都在暗中秘密计划着如何诛杀董卓。在这些人里,以司徒王允最为活跃。

    就在废帝被杀半个月后,一匹西凉骏马,带着一个身材健硕,面皮白净,五绺短须,面色惊惶的三十岁上下的武将,从洛阳城中疾驰而出,一路向豫州方向狂奔而去。

    当这匹马驰过城门官道附近的一个小茶铺时,茶铺的老板那本来混浊的眼睛忽然变得清凉起来,低声对手下伙计说道:“动用信鸽,八百里加急,向益州传信,就说,曹操已经逃离洛阳!”
………………………………

第十九章 强势诸侯

    元190。 夏六月末,曹操以献刀为名谋刺薰卓,事其所害,遂单人独骑,逃出京城。

    薰卓知操潜逃,大怒,急令有司颁下海捕文书,缉拿曹操。行文至中牟县,恰逢曹操过境,吏员有识得曹操者,唤县中兵士欲擒之。危急之境,忽有身着黑衣,蒙面持刀者数十人自东而来,其人皆武艺精熟,就杀散县兵,救曹操突出重围。

    解围后,曹操向其首领拜谢,询问相救缘由,首领但曰钦慕曹操刺杀国贼之忠义,特来相救忠良之臣。曹操闻言大喜,请众人随其回乡起事,众人略为商议,遂拜而从之,曹操优礼厚待,皆纳为亲兵。一行人不敢于路久待,快马驰回曹操故乡陈留。

    却说中牟县令,姓陈名宫,字公台,少学击剑,后从文,学谋略,善机谋,明权变,因不满董卓骄横,所以屡次拒绝了郡中的举荐,而官职也一直停留在县令的位置上。

    这一日,陈宫在县衙高坐,忽有人报,言钦犯曹操入境,现被兵丁围困于城外。陈宫颇有忠义之心,听闻曹操刺董卓之事,心中也颇为敬佩,此时闻得曹操被围,心中计较道:“曹孟德乃朝廷忠义之臣,若是在我治下被那奸相擒获,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陈宫,需要想个法子救他一救。”

    但又转念道:“当今朝廷逆臣当道,社稷有如累卵,我因不愿与那些伪君子同流,故而不进朝堂半步。尝思寻一明主辅佐,庶几不负我满腹才学,奈何一直未得其人。这曹操我曾于洛阳城中见过一面,此人相貌奇伟,且颇具声名,不若今日趁此机会试探于他,若当真是个明达之主,我便拜他为主。尽心辅佐,若只是浪得虚名,就将他悄悄解放,到时大不了我挂印辞官,静待天时就是了。”

    心中打定主意,陈宫当即命人点起县中一众差役兵丁共百十余人,匆匆赶到城外。只可惜他们晚了一步,只看到了一地的县兵尸体。曹操却早已不知去向。

    问明了事情的经过,陈宫暗思道:“那些黑衣人定然是与董卓做对之人,虽说身份不明,却也是志同道合之辈。”又想到:“曹操从我手中脱逃。虽说不见得会落下什么罪名,但要是有小人在朝中趁机发难,恐怕大难顷刻就至。惟今之计,不如尽早辞官脱身为好。曹操既然逃回家乡。必然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伺机而动,我不如先往陈留一行。待见到曹操之后,再定行止。”

    就这样,陈宫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跟随曹操逃亡。而曹操也没有机会说出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曹操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开始发生转变。

    却说曹操回到陈留。向父亲曹嵩禀明一切,曹嵩道:“阿瞒,自古成大事者都不可避免的要冒风险,如今朝局败坏,正是奋发图强之时,你想要做什么,就尽管去做,我们曹式宗族和夏侯宗族都会尽全力帮助你的。”

    曹操听了父亲的话,心中大定,于是在陈留自家庄园之内,竖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招兵买马,延揽天下豪杰之士。曹嵩也向曹氏和夏后氏两家发出书函,号召两家的族中英杰前来共同举事。

    此时,曹操刺杀奸相董卓一事已经传遍青兖豫各州,几州的豪杰之士敬佩曹操胆魄忠心,竞相来投。先后有山阳巨鹿人李典李曼成,泰山平人于禁于文则,陈留平丘人毛玠毛孝先等人前来投奔,其中,于禁精擅练兵之法,与曹操彻夜长谈,其军略武艺令曹操折服,遂拜为军中司马,为曹操训练兵士。

    数日后,曹操族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前来襄助。曹仁曹子孝乃世之良将,武艺精熟,且有统兵决机之才;曹洪也是弓马娴熟,武艺精通地勇将之器,得到这两个宗族兄弟相助,曹操顿时感到信心倍增。

    又数日,有夏侯家子弟夏侯惇,字元让,夏侯渊,字妙才两个人,各引壮士千人来会。夏侯兄弟乃是曹操族弟,两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且都颇具将才,曹操得之,甚是倚重。

    曹操在陈留招兵买马,开销巨大,曹家所积钱财,全数充作军费,尚且不足。无奈之下,曹操只好往陈留巨贾卫家相求。

    陈留卫家,乃是东汉末年天下四大商家之一,家主卫弘,为人精明干练,且乐善好施,喜爱招纳天下英杰。闻曹操上门,知其为军资而来,遂佯做不许,以试曹操手段

    曹操上门求助,却遭拒绝,心中虽然有气,但面上却未曾显露半分怨愤,起身全礼而退,卫弘颇惊,始觉曹操城府之深,有异于常人。

    第二日,曹操帅手下兵丁千余人将卫家庄园团团围住,乃请卫弘出庄答话。卫弘闻心,心中惊恐,等院墙而问曰:“曹家贤侄带兵围困我家庄园,意欲何为?”

    曹操大笑道:“昨日向庄主借贷军资,庄主不知我之底细,以为曹某势弱,便以言辞相拒。我今日领兵前来,就是为了让庄主亲自看看我手下军兵的气势,相信庄主看过我军威势之后,会改变自己的主意。”

    卫弘闻言大笑,命人大开庄门,恭迎曹操入内。两人于内室详谈,卫弘说起昨日故意以言语相难,以试探曹操心志的事情,曹操也拜请卫弘宽恕今日带兵擅围庄园之事。两人解释了前嫌,卫弘当即表示,将以全部家财,辅佐曹操成就一番大业。

    有了卫家的财源,曹操征兵之事得到了有力的协助,军旅所需战马兵甲,以及行军衣衫帐篷之类,一月有余便已齐备,而曹操麾下也已经有了五千兵马,虽然尚未经历战事,但在于禁的调理下,已经可堪一用了。

    一日,曹操于庄园中观看于禁演武,事未毕,有家人来报,说是有中牟县令,名陈宫者,在门外求见。

    曹操对中牟一事依然记忆忧心,他如今在陈留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也是为了应付董卓随时可能到来地征讨,如今听的有朝廷的命官前来,心中着实惊疑不定。勉强答应下来,曹操就命人引陈宫往内院小厅之中相见。

    陈宫见到曹操,先以言语相探道:“我闻董丞相待公不薄,公何故自取其祸?”曹操愤然道:“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事虽未成,也要再图良策,必要使奸臣授首,方遂吾之志向。!”

    陈宫闻言,纳头肃容而拜曰:“曹公真乃天下忠义之士也!宫适才以言语相探,只是为了明了孟德心中远志。今知公果然乃一片忠心为朝廷之人,若蒙不弃,愿为公效犬马之劳!”曹操亦连忙回拜,紧握住陈宫的手,两人对望,皆大笑。

    后曹操与陈宫就在厅内商讨军机要务,朝廷变故,陈宫博闻强识,每遇曹操有问,皆能举一反三,问一答十。曹操见陈宫有如此大才,心中更是惊喜万分,乃与陈宫相谈至深夜,两人便并卧一榻,抵足而眠。第二日,曹操便宣布,正是拜陈宫为军师,参赞军机政务。

    在原来地历史中,前期的曹操虽有猛将相助,却没有好的谋士辅佐,以致于在虎牢关会盟的时候,丢掉了自己几乎全部地家底,后来虽然东山再起,但却毕竟要晚了一段时间。如今曹操外有良将,内有智囊,他的道路,还会像是原来一样吗?

    薰卓在陈留声势壮大的很快,但其他的诸侯也并没有闲着,如今谁都可以看出天下乱兆已现,这样一个英雄用武地时代,又有谁想要落在他人之后呢!

    大汉十三州中实力比较强劲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势力。先是跑到了南阳郡的袁术,凭着袁家四世三公地声名,在南阳很快就招揽起一支一万多人地私兵,同时招揽到了纪灵、张勋,张英,雷薄等一干武将,还有向朗,陆绩等一干文臣。

    袁术手下,最出名地,却是孙坚。孙坚本是长沙太守,但刘表担任荆州牧之后,开头两天尚且能与孙坚和平相处,但随着羽翼丰满,手中权力的不断扩大,刘表终于无法忍受一个不属于自己一系地人把持荆南重镇长沙,于是捏造了几个莫须有的罪名,罢黜了孙坚的官位。

    因为事先没有准备,所以孙坚被刘表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刘表在本州内有自由任免官员的权力,所以孙坚也只好无奈地接收了这个现实。因为惧怕刘表会赶尽杀绝,孙坚便连夜带着家属逃到袁术这里寻求庇护。

    袁术对孙坚也不错,不但拨给他几千兵马,又派人向刘表送了一封书信,其中为孙坚说了几句好话,刘表磨不开袁家的面子,没办法,也只能将一个只有空名的长沙太守的头衔还给了孙坚。

    另外一个有力量的诸侯,就是在北疆厉兵秣马的右北平太守刘备!
………………………………

第二十章 会盟

    备居右北平,为政与民为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