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男才女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志的!”

    李傕这番话说出来,说地董卓不住的点头,刚刚变的有些难看的脸色也再次缓和过来,显然,李傕地话更对他的胃口,而刚刚被魏信挑起来的那一丝疑惑也随着这番话烟消云散了。他看向魏信说道:“子瞻先生,你以为,刚才稚然这番话可有道理?”魏信听到董卓地问话,此时却只是沉默不语。

    刚刚缓和地气氛又变地有些尴尬起来。李儒看到董卓脸上又有不悦之色,连忙出来打圆场道:“岳丈大人,李将军所言有理,但魏先生所言,也是为了岳丈大人着想。当年在西凉,儒与刘宇也曾有数面之缘,这个人心机深沉,临敌料阵,往往兵出奇招,不按常理,且杀伐决断,从不拖泥带水,这样一个人物,如此轻易的就向丞相妥协,实在是会让人感到不解。”

    李儒地话在董卓心里是很有份量的,何况他所说的那些对刘宇的观感,也是当年在西凉时董卓亲身所感受到的,所以听了李儒的话,董卓再次陷入了沉思,皱着眉头问道:“仲坚,难道刘宇真的有什么阴谋不成?”

    李儒想了一下,摇头道:“岳丈大人,小婿虽然觉得此事有些反常,但也实在是想不出这刘宇到底存了什么心思。不过以岳丈现在的权势而言,实在是不必过份担心刘宇,论名份,岳丈乃是当今丞相,执掌朝政,论兵力,现在岳丈手中有西凉、京畿的十几万兵马,论人才,岳丈手下文武鼎盛,且有奉先这等无双猛将,就算是刘宇日后起了歹心,又有何

    吕布此时也在董卓身旁说道:“义父请放心,若是刘宇敢引兵前来,孩儿就让他来得去不得!”吕布这话虽然有说大话的嫌疑,但董卓听了自然是心怀大畅,大笑道:“我有奉先,何惧刘宇!”勉励了吕布一番,又对众人说道:“刘宇乃是守信之人,且向来以忠靖仁义自居,他断然不会置自己的岳父于险境,只要蔡在朝廷之中,就不必有太多担心。对了,蔡现在住在何处?”

    李儒上前答道:“现正住在刘宇在洛阳的宅院。”董卓闻言点点头道:“传令下去,要好好的照顾蔡大人的起居与日常用度,另外,也要多多派人,保护蔡大人的安全!”李儒意会,躬身应诺。

    商议完这件事情,董卓正想令众人散去,忽然有近侍叩门禀报道:“丞相,外面有一人,自称是益州使者,想要求见丞相,说是奉了刘益州之命,有机密事向丞相禀报。”

    “刘宇派来的人?”董卓一惊,心中暗自疑惑,不知刘宇此时派人前来,会有什么要事,于是传令,将送信之人带入密室相询。

    很快,一个身着青色家人服饰的年轻人就来到了董卓面前。面对当今权势最大的丞相,这个年轻人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的局促不安,仪容甚是大方得体。这让薰卓一阵惊讶,没想到刘宇府中的一个小小家丁,都有这般气度,无形间,他对刘宇有多了一分忌惮。

    那家丁自称是刘宇的近侍,名叫郭远,此次前来,是奉了刘宇的命令,将一件东西送与董卓,而后便将身后的包裹献了上去。董卓好奇的将包裹打开,一份明黄色的,上面绣着一条金龙的绢纸出现在董卓眼前。“圣旨!”薰卓低声惊呼一声,不敢继续安坐,连忙从座位上站起身来,避让一旁,眼睛看向郭远,沉声问道:“刘益州从哪里得来的圣旨?”

    郭远沉着若定的回答道:“这份圣旨,乃是先帝留给我家主公的,我家主公说,现在董丞相应该更需要它,所以让我带来,请丞相摆上香案,便可自行诵读。”

    薰卓的心中虽是对宗室不甚恭敬,但作为臣子,接受圣旨时的礼节还是不能免除的。于是他急急命人将香案摆上,将圣旨供奉在上,他则带领一众手下,对着圣旨三拜九叩之后,方才神态恭谨的将圣旨展开阅读。

    虽然明知道刘宇不可能随便送一个没有什么用的圣旨来戏弄自己,但薰卓将这道圣旨完全看完之后,还是惊喜万分。他双手有些颤抖地将圣旨递与身旁的李儒,示意他向众人宣读,李儒双手接过圣旨,先是简略的扫了一眼,当他看到圣旨右下角的金印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嘴中忍不住低声道:“先帝遗诏!”

    圣旨上的金印正是汉朝历代相传的传国玉玺。这传国玉玺在几个月前的那场动乱中失去了踪影,董卓虽然派人在皇宫内外严加搜寻,但始终是一无所获,没办法,只好仿造传国玉玺的样式,重新为汉献帝制作了一方玉玺,不过,这汉室的皇权,却也如同这虚假的玉玺一般,变的有名无实了。

    既然是先帝遗诏,李儒不敢怠慢,连忙一字一句的向众人宣读出来,内容正是要废黜原先的汉少帝,改立二皇子为皇太子!听完李儒的宣读,密室中所有的董卓手下都忍不住喜上眉梢。

    这份所谓的遗诏,就是当年张让在汉灵帝刚刚殡天的时候,私自写下的伪诏。不过,当时汉灵帝确实是有这个意思,而且这诏书上宝印齐全,所以正式性和有效性是不容辩驳的。

    薰卓集团自从上台以来,最大的一桩心事,就是废立汉少帝一事。这件事在其他的臣僚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虽然依靠董卓那强悍的军事实力,将不同的声音压了下去,但朝中因为这件事对董卓衔恨的却依然大有人在。如今刘宇送来的这份圣旨,当真是如雪中送炭,它轻易的将薰卓从大逆之臣,变成了奉诏拥立之臣,这也让董卓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最大的改善。所以,也难怪董卓集团里的这些人雀跃不已了。

    薰卓不是傻子,在高兴之后,他马上就想到,刘宇既然送给自己这样一份大礼,估计不可能是白送的,于是他笑着向郭远问道:“刘益州的一番美意,真的是让董卓感激不已,不知道刘益州还有什么事情,要与薰某言说吗?”

    郭远微微一笑道:“我家主公只是让小人将此物送给丞相,其他并没有什么要求,主公只是说,他与董丞相有同袍之谊,情义颇深,现在丞相乃是一朝首辅,凡事自有调度,所以主公他只要等待董丞相的安排就是了!”
………………………………

第十六章 生灵屠

    元190,春四月末,大汉丞相薰卓,在朝堂上,百官先帝孝灵皇帝的遗诏。 根据遗诏的内容,董卓当时所行的废立之事,就此找到了大义的凭借,而汉少帝当年的登基也将被确定为何进一党所策划的无效行为。

    朝中的百官对这份遗诏的真伪不是没有怀疑,但董卓很大方的将遗诏交给朝堂上的诸位臣工检阅,那诏书上的传国玺印,汉灵帝自身的金印,都很明确的告诉众人它的真实性。

    最后,在当朝三公九卿们无奈地承认这份诏书确实是先帝遗诏之后,薰卓因行废立之事而落下的逆臣的骂名就变成了拨乱反正的忠臣的美名,他在朝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如果董卓能够继续这段时间以来的兢兢业业,继续善理朝政的话,历史没准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很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在宣读遗诏之后的第三天,董卓的新一轮行动开始了,因为何进如今已经被定位逆臣,所以当年和他关系最为密切的朝中世家也被董卓划为了逆臣臂助。当然,像袁家、荀家这样的在天下士子和百姓心目中颇有地位世代大族,董卓也不想轻易的找他们的麻烦,只是旁敲侧击的敲打了一下。

    就是这样,这两大家也是心惊胆颤不已,毕竟现在是董卓占据了大义名份,袁家还好,早早的和董卓达成了协议,而且与董卓交恶的袁绍如今也已经命丧黄泉,所以袁隗所需要做的,就只是进一步加强了和董卓之间的联盟关系,并且让袁家现在的嫡系继承者袁术迎娶了董卓的一个女儿。

    荀家的情况却比袁家要差一些,一来,荀家并没有在当初第一时间和薰卓打好关系,二来,荀家实在是找不出能够与董卓和亲的人选。

    这不是说荀家没有年龄适合的子弟,也不是说董卓只有那么一个女儿。而是荀家那最出色的八个子弟都不同意和董卓太过接近。其中就以荀攸、荀彧叔侄反对地最为激烈。而荀家现任家主荀爽其实对董卓也不是十分看好,之所以想要改善两方之间的关系,也不过是形势逼人罢了。既然联姻无望,荀家也只好另寻他途,除了担任司空的荀爽之外,荀家八龙之中的荀俭、荀、荀靖、荀焘几人也纷纷接受董卓政权的征召,入朝为官。这种行为就是要以荀家子弟为质,以求博取董卓的善意。而薰卓也确实认可了荀家的做法。给予了朝中的荀家子弟很高地禄位,以此来表示对荀家的重视。

    对袁氏、荀氏这样的大家族,董卓采用的是拉拢地手段,但对于那些势力根基比不上袁家。但目前在朝中还是拥有一定势力的新近崛起的家族,董卓就不会采用这么怀柔的手段了。

    公元190,夏五月初五,大汉朝廷发生了骇人听闻地大清洗事件。朝廷之中,上至九卿,下至普通官员,足足二百余人。被定为何进同党,薰卓以天子之名下令,将这二百多名官员全家擒拿。大汉朝廷顿时为之一空。

    薰卓又下令。犯官亲属之中。凡六岁以上男丁,全部牵往洛水之畔。即刻斩首示众。一时间,洛水被这几百人的鲜血染透,河边草露皆带血珠。薰卓又命人将被杀者的尸身投入河中,任鱼虾吞食,这直接导致洛水一时间被堵塞,而夏季的暑气则使得落水中地尸体迅速腐烂,洛水周边方圆十余里的空气中都充满了腐臭的气息,让人闻之欲呕。而尸体**也导致了大量病菌地滋生,洛水下游数百里地河道两岸,一场大规模地严重瘟疫就此爆发,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真可说地上是流毒无穷了。

    那些犯官家中孩童女眷或流放至边关为仆役,或没入官家为奴。其中年轻貌美的女眷,则被董府管家龚其带回了相国府,押入地牢,供董卓淫乐享用。

    血腥的屠杀异己的行为,让朝廷的官员们真正见识到了董卓凶狠残暴的一面,但这些被昔日同僚的鲜血吓破了胆的官员们哪里还敢去找董卓去触霉头,他们现在躲着董卓还来不及呢。

    朝廷中没有了和自己作对的人,朝廷之外那个对自己最有威胁的人也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不会与自己为敌,放眼天下,还有什么可以让薰卓忌惮的呢?!直到那几百个人头落地的时候,董卓才真正尝到了天下第一人的那种至尊无比的畅快感觉。

    当真正取得了权力,董卓终于开始恢复他的荒淫残暴的本性。人的性格,如果压抑太长时间的话,一旦爆发出来,那将是很惊人的。董卓作为一个西凉来的土包子,以一个最高权利者的身份来到洛阳这个花花世界,强行压抑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邪恶之心,如履薄冰数月之久,早就已经憋得快要发疯,如今他占尽了上风,自然不会再继续带着假面具表演下去了。

    京城人氏的噩梦,从城内一个卢氏商户的悲惨命运开始。卢家是洛阳城内的大商贾之一,家中只有一个女儿,生的貌美如花。虽然在朝廷重农抑商的政策压力下,商人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但凡是家有万贯资财的大贾,往往是将自己的儿女们按照书香门第的规矩抚养。男丁要熟读四书五经,女子则要谨守妇德,精研女红刺绣,而且种

    仪态,都不下于真正的世族千金。

    卢家小姐就是这商家门户中走出的大家闺秀的典范,不但精擅各类女红针绣,而且德容言工,种种女子应守之典范,也都是一丝不芶,举手投足,都带着淑女的端庄风姿。这样的美女,自然是洛阳城远近皆闻的人物,若不是她已经被许配了人家,只怕卢家的门槛就已经被求亲者踏平了。

    卢家小姐的未婚夫也是商贾世家陈家的子弟,陈家家业与卢家大抵相当,其家三世,都是一脉单传,传到这一代,仍是只有一个男丁。

    这陈家公子虽在商贾之家,但资质甚高,幼以聪颖闻名乡里。不到八岁,就已熟读四书五经,如今年岁已长,更是学的满腹经论,胸中颇有锦竹,在洛阳文人***里面,也是颇具声名的才子。他与卢家小姐是自幼由双方父母指腹为婚,虽然很有些包办婚姻的嫌疑。但他们两人却是青梅竹马,自幼便彼此情根深种,长大之后,也各自出落的极为出色。见过两人,并知道两人婚事的亲朋挚友,莫不以为他们实在是一对金童玉女,天作之合。

    本来这两个人是想要在八月成亲地。可惜,这卢小姐几个月前去城外道观上香的时候,竟被董卓手下的管家龚其看到。龚其在河东和西凉也算是见多了美人,但乍一看见。还是惊为天人。卢氏当时不知道其到底是什么人,见到一个青年男子一脸猥亵的盯着自己不停大量,心中就有气。忍不住俏脸一红。鼻子中重重的哼了一声。偏过头去再看他。哪知她这一番轻嗔薄怒,反倒让龚其更加的神魂俱授。心中也更加留意这出色的女子。当然其并不是为自己考虑,他所想的,乃是怎么想办法把这绝色美人抢来送与董卓享受。

    当天,龚其就将这件事报告给了董卓,但当时地董卓因为顾虑到益州的威胁,所以不得不在朝堂之中摆出一副奉公守法的良臣面孔对这件事竟然驳回了龚其的请求,这也让龚其大大地不满了好一阵子。

    不过,驳回龚其的意见,不代表董卓这个色中恶鬼会忘记这件事情,他对龚其很了解,知道寻常的女子是入不了这个管家法眼的,于是待真正毫无顾忌地时候,董卓自然就将龚其叫来,让他将几个月前没能做到的这件事补回来。于是卢、陈家的噩梦就此开始了。

    首先罹难的,是卢家。就在薰卓让龚其将那个美人带回府中地当天晚上,龚其就带领着一百亲兵将卢府团团围住,他则亲自带领着几十个薰卓近卫强行破开大门进到府中。

    卢氏现任家主虽是商人,但对于洛阳的政事还是颇多了解的,他很快就认出了,这个闯入自己家中地人,正是董卓地管家龚其。董卓是如今大汉炙手可热地大权贵,他手下的管家,恐怕要比朝廷九卿还要威风,卢氏一个小小地商人,岂敢得罪这样的大人物,于是小心翼翼的上前奉承。

    哪知龚其对他的奉承根本就不予理睬,一挥手,几个如狼似虎的近卫就分两路闯进卢府后宅大肆搜检起来。卢家老爷被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吓破了胆,眼看这些凶恶的兵丁在府中东跑西窜,心中不由一阵阵疼痛,脸色苍白的他跪在龚其面前哀告不已。

    拆房子似的搜索进行了小半个时辰,当兵丁们架着发髻散乱的卢小姐出现在龚其面前的时候,龚其的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此时,卢老爷就是再傻,也知道这龚管家来这里所图的,就是自家闺女。

    卢老爷和卢夫人向来将女儿事做掌上明珠,此时见名声一向不太好的薰卓竟要将女儿抢去,哪里肯依,卢老爷膝行上前,抱住龚其的腿苦苦哀求,卢夫人也是扯住女儿的衣襟死不放手,卢小姐就更不用说,哭的死去活来,好像马上就要昏过去的样子。

    这幕人间生离死别的惨剧,在龚其的眼里,却是那样的无聊与厌烦,向两旁的近卫使了个眼色,顿时就有四五个侍卫上前去拉扯卢氏夫妇。可没想到这卢氏夫妇看着没有多少斤两,此时悲愤之下,力量却大的出奇,那些兵丁拉了几次没有拉开,这就真的惹恼了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兵士,一个兵丁一抬脚,恨恨的踹在卢老爷的下阴要害之处,卢老爷本就是年老气衰的人,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