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男才女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宇两人一怔,刘宇马上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表字所知者并不多,陈群没认出我来!”他冲孙琳眨眨眼,孙琳会意,便问陈群:“长文亦识刘太守乎?”陈群笑道:“谈不上相识,只是听说刘太守乃天下第一善人,去岁以一人之力活青州十数万百姓!功德无量!朝廷为彰其善行,故将其由白身一举擢为太守!自到任,颇能保境安民,且广纳贤才,有古人礼贤下士之风!但不知此传言确实否?群对他甚是好奇!”刘宇在一旁听得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的名声传得竟如此迅速!看来自己依托商业网络建立起来的舆论与情报系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喜的是自己一直担心在汉代士林之中毫无根基,招才不易,现在看来,自己在士子们的心里至少有了好善、礼贤这么两个不错的名声,那以后的事就好办多了!

    刘宇此时正欲结纳陈群,自然不愿对其隐瞒,孙琳深知其心,便向陈群道:“长文兄切莫如此夸赞,当心夸坏了他!”陈群被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弄得有点迷糊,却见刘宇拱手道:“蒙长文盛赞,宇实在愧不敢当!”

    陈群是一等一的聪明人,看到刘宇拱手就已经回过味儿来,连忙从新见礼道:“学生眼拙,未曾认得太守,还望府尊大人见谅!”言辞间却颇显拘束。刘宇怫然道:“此处只有学子刘元瞻,哪有谯郡太守!我欲与长文作倾心之交,长文何必拘于俗礼!”陈群不禁一阵感动,心中赞叹:“久闻刘宇礼贤下士,今日观其言行,确有古人倒履之风!”当下也不造作,又像刚才一样与刘宇攀谈起来,只不过这时攀谈的内容更为精深,感情也更熟络了些。看着身边的陈群,刘宇心中不住偷笑。刘宇在后世进律师事务所之前,曾经在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实习过,也为公司去各大院校招聘过员工,他知道,招工单位良好的态度是招揽精英人才的第一步!只有让精英们感受到你的诚意,后面的事才好谈!至于现在嘛,就是自己展示身为领导者的知识和气度的时候了!于是刘宇打点起精神,把戏做到十足十!

    孙琳看刘宇在这里装神弄鬼,一副诸子百家无一不晓,忧国忧民胸怀大志的五好青年的模样,肚子里笑得肠子都快打结了!脸上还不能露出来,只好尽力绷住脸,话是说不出来了,生怕一张嘴就笑出来!

    但她这副模样到陈群眼中就变了味道,陈群只觉得在刘宇身边这个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谈话中不插一言的仁兄,实在是有些莫测高深!难怪刘宇能在谯郡做出偌大的事业,原来不乏才能之士相助啊!心下对刘宇的好奇之心更甚,加上这一路走下来,刘宇的言谈学识无不令他佩服,许多精辟的论点自己甚至都没有想过!“这刘元瞻到底是何许人也?才是卓著,气宇不凡,且为人和善,礼仪周全,与之谈论,如坐春风!难道这就是我期待已久的明主?听说他也是朝廷宗室,只怕日后不难成就一番事业,宗室里不就有一个幽州刺史刘焉了吗?我与元瞻年纪相若,若辅佐于他,庶可一展我胸中所学!只不过”陈群虽说天资聪慧,但毕竟还只是个18、9岁的青年,这要放到后世,顶多也就刚高考完,又怎么能和刘宇这种已经在社会上混了两年的研究生相比呢!要是30年以后的陈群,刘宇怎样都不敢来招惹,可现在他毕竟年轻,被刘宇的这一派名士风度所折服,不禁生出投效之心了!刘宇斜眼见到陈群似在沉思,心叫有戏,这说明第二阶段已经成功!陈精英已经心动了,

    现在就差第三步,领导虽然有才略,但公司规模如何?发展潜力如何?能不能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发展平台?这些都是精英们要顾虑的问题,所以大公司都会组织人才们亲自到自己的公司去参观企业文化!刘宇深识其中三昧,便笑着对陈群说:“我与长文一见如故,待此间事了,欲请长文往谯郡一行,不知公意下如何?”陈群正在为此事踌躇,今见刘宇主动相邀,可谓正中下怀,立时应承下来。

    三人一路谈笑着来到书院前院,陈群指着一做大院落道:“此处乃书院诸学子平日讲经庭辩之所,今逢双日,众同窗当在庭中辩论!”“辩论啊?我喜欢!”刘宇像往常上庭前一样深呼几口气,与陈群相携进入经堂。

    ps:写招谋士真的很麻烦,不如武将爽快!不过颖川还要继续四章,毕竟还有两个牛人呢!写得不好,请诸位多多谅解吧!
………………………………

第十八章 语惊四座名震经堂

    经堂里已经有20多位儒生在座,似乎在辩论着什么。 见到陈群领着两个年轻人进来,辩论着的人也停了下来。陈群一边和相识的士子打招呼,一边将刘宇和孙琳引到主座前。

    刘宇见座上两人,一人约二十五、六岁,留着三绺长须,相貌平常,一双眼睛却不时闪现睿智的光芒;另一人年二十许,却是面若冠玉,举动间神采飞扬,浑身散发着活力。刘宇眼睛一转,心里想到两人,不由暗想:“他们两个怎么都在,嗯,此二人虽有大才,不知能否为我所用!”

    陈群正要介绍,刘宇却先他一步拱手道:“两位可是人称颖阳荀家双璧,荀彧、荀攸贤叔侄?”话一出口,荀家叔侄固然大惊,陈群也是分外诧异,不禁对这个自己心中内定的主公更感兴趣了!

    荀彧先回过神来,回礼道:“在下正是荀彧,这位是我祖侄荀攸。”旁边的荀攸也躬身回礼,却问道:“公何人?未曾谋面,怎知我叔侄姓名?”刘宇再躬身答礼道:“我乃谯郡刘宇刘元瞻,这位是同郡才子孙林孙孝起。我在谯郡就听闻颖阳荀氏又叔侄二人,荀彧王佐之才,荀攸外愚内智,皆当世大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荀彧叔侄连忙谦虚一番。荀彧又疑道:“我曾闻谯郡太守亦名刘宇,其人雅量高致,仁名远播,不知与元瞻兄有何关系否?”刘宇一笑:“不敢当,正是区区在下,只不过太守之名,世俗虚职尔,书院乃圣人授徒之所,故不敢以虚名相欺也!”在座众人初闻刘宇的身份时,皆吃了一惊,待听完后面的话,都不禁一笑,气氛也有活跃起来。

    陈群与刘宇、孙琳在左手落坐,问荀彧道:“方才闻诸位同窗正于堂内议论,不知所议何事?”

    荀攸叹道:“攸上月进京求仕,却见十常侍擅权,朝政昏暗,贪墨者乐而清白者危!后往见叔祖,叔祖亦叹,却也无力而为。我观叔祖有致仕之心,只得回转家乡!今与众友谈及此事,诸公对当今朝廷昏聩,社稷倾颓,痛心不已,适才正在议论此事!”

    右手一儒生愤而起身道:“当今陛下聪敏过人,奈何为宦者蒙蔽圣聪!吾等不若联名上书奏请朝廷,痛陈时弊,便是拼了性命,也要挽社稷于即倒!”刘宇听了一翻白眼:“汉代愤青!加上睁眼说瞎话!汉灵帝聪慧?他要是当个木匠之类的也就将就了,当皇帝?也就是低能吧!本来就是东汉事实上的末代皇帝!”

    此时,那儒生旁边一人又起而言道:“朝政至此,实因朝中无忠臣矣!当今朝廷诸公,已无儒林风骨!不肯一身为天下先!设若再有一二人愿效前朝陈、窦二公,区区阉人岂能成事!”

    刘宇差点笑出来:“这位牢骚太盛!且没什么大局观!开玩笑,这宦官当政的缘由复杂,岂是一二大臣所能左右?汉代自汉和帝一朝,窦氏外戚之身独揽朝政之后,便已经陷入一个死循环了!汉和帝借助宦官势力剿除了外戚,但总算他本人很有能力,能够驾驭那些宦官,但这源头已开,打那以后,东汉的皇帝就在外戚与宦官之间摇摆,加上从汉殇帝到最后的汉献帝,实在是没有什么能力,所以这个由宦官、外戚交替掌权的死结到东汉灭亡都没解开!这根本是一个严重的政治决策失误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此沉重的一个怪圈,岂是几个大臣能够左右的?陈蕃就算能成功又怎样?不还是回到外戚掌权的老路?说实话,也就是何进实在是除了卖肉不会别的,不然汉朝没准还能在这个死循环上再垂死挣扎一段时间!”

    孙琳在一旁也对刘宇小声嘀咕:“这就是你要找的人才?”刘宇捏了下她的手:“这是鱼目,真正的珍珠们正在闭目养神呢!”

    孙琳往左右一看,的确,像荀彧叔侄还有陈群都未参与讨论,只是在众儒生群情激愤或者问道自己头上的时候出言敷衍一下。孙琳又注意到在自己左手后排有个中年人,身才高大,容貌间带有一丝军人才有的阳刚之气,长着一把又长又美的须髯,此时正在捋着胡子,眯着眼,好像在颐养精神呢!孙琳碰碰刘宇的胳膊道:“你看那个人,好像也有些门路!”刘宇顺着孙琳眼神的方向看去,也觉得那人不同寻常,而且这幅尊容,似乎自己还有点印象,只是急切之间却也想不出是谁!

    这时厅内的气氛达到一个**,那些儒生们一个个捶胸顿足,义愤填膺,就差拿把刀去把洛阳的十个宦官砍死了!荀彧有点尴尬,这个话题是自己侄子挑起来的,现在吵成这个样子,实在是不成体统,自己有心岔开话题,却一时无从插嘴。荀彧毕竟脑子快,眼睛一扫,看见刘宇和孙琳正在悄悄私语,言语间似乎对现在这情况颇为不屑,眼睛一眨,便有了计较,于是大声道:“诸位同窗,我等皆为白身,在此空议,实无可用!元瞻兄今年纪轻轻便身居一郡之首,日后必然出将入相,我等且听元瞻兄对当前朝局有何良策,如何?”

    儒生们一听,对啊!这里不现放着一个前途无量的谯郡太守吗?虽说和自己年纪差不多,但毕竟是朝廷命官,比起还是白身的自己,人家更有资格讽议朝政啊!顷刻间,大厅鸦雀无声,几十双眼睛都望向刘宇。

    刘宇被荀彧这下打得措手不及!他实在没想到荀彧竟会把火引到初临贵地的自己头上来!刘宇扫了荀彧一眼,好个荀文若!不愧是日后能使出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这样狠计的人物!如今形格势禁,不容自己再装聋作哑了!其实凭刘宇在后世谈业务时练就的太极神功,这样的皮球他完全可以很轻松的一着如封似闭给荀彧踢回去,然后大打擂台!可刘宇刚才听了众人的一堆废话,心里非常烦闷,而且若是避实就虚,也显得自己没有魄力,如何能够打动真正的人才!靠!刘宇心一横:“都到这份儿上了,既然要玩,就玩把大的!老子今天就来个语不惊人死不休,吓死你们!”

    只见他轻咳一声,起身道:“诸公为社稷之心,天日可昭!然当今朝廷,如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也!”话一出口,四座寂然,士子们都争着把嘴张得大大的,始作俑者荀彧也是一脸震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刘宇会有这样的回答。

    刘宇也不等这些人回过神来,就又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宇若早生百年,于孝章皇帝之朝为官,自当拼却性命挽社稷于倾颓!而当此之世,唯有破而后立,无他法矣!”

    东手那个美髯公听到“破而后立”四个字时,本来眯着的眼睛顿时闪过一丝异色!而讲经堂里此时已是一片哗然,众儒生议论纷纷!什么?在孝章先帝时挽社稷于倾颓?孝章、孝和两位先帝乃世之名君,政令通畅,海晏河清,乃百年之盛世!有何社稷要你去挽?

    刘宇对这些责难声充耳不闻,反而伸手在空中虚按几下,继续中气十足的说道:“孝章皇帝大行之时,孝和皇帝年纪尚幼,故致外戚窦氏擅权。后孝和皇帝以神武之姿,借内廷之力,诛除外戚,还清平天日!然内廷做大亦始于此!此后凡历六朝而至当今,外戚、宦官交替擅权,朝政日益动荡,朝廷元气损失殆尽!而自先帝朝陈公奋力一击却为宦官所禁锢起,士林元气亦十去其八矣!加之地方天灾不断,百姓颠沛流离,怨声震天!如今天下,如久曝之柴,只需星星之火,我等便坐于燎原之上烤矣!故而,社稷必由大乱,方可归于大治,以应天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势也!”

    他这番话,可谓是句句诛心,哪句话拿出去稍加润色,就是诛九族的重罪!不过刘宇不怕:“话出我口,入你之耳!你要想出首,就得先说清你又怎么会和我论到一起!在场的这些人,那个身上都不干净!再说,老子上面有人!张让那些阉人都被喂得饱饱的,不愁不替我说话!倒时我一推六二五,看是谁倒霉!”

    他不怕,不代表其他的人不怕!那些儒生早已被刘宇这番言论刺激的麻木了,一时间,经堂又寂静下来!

    这时一个声音问道:“公志向何在?”刘宇循声望去,却原来是那美髯之人。刘宇凝视那人片刻,展颜一笑:“我于许家村为富家翁时,尝思使村中无贫弱;于太守任上,则思使全郡无饥绥;至于日后之志,未可定也!”然后他又对众人拱手道:“宇虽不才,位卑职微,且无匡扶宇宙之才,拯社稷于将倾,但却会竭心尽力,使治下之民得以安居。我昔年在青州大灾之后,于秋日往青州赈济,亲睹百姓之苦,曾赋诗以记之!今愿献于诸公坐前,请诸公品评!”

    言罢,取过笔墨纸砚,题诗其上,与孙琳相携而出。

    众儒生上前看时,见刘宇所题诗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起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人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众人默然!良久,那美髯客低声道:“刘元瞻,奇人也!”
………………………………

第十九章 无心插柳 有意栽花

    刘宇在颖川书院讲经堂发了一通飙,扔下一首杜诗,然后拉着孙琳很潇洒的回客房去了。 留下一帮才子对着那首诗发呆。

    荀彧看着这首文采斐然的诗,嘴角露出一个笑容,这个刘元瞻,很有趣!陈群则再次钦佩的想:“不愧是我内定的主公,文采也如此出众!”荀攸还是一副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样子,只是淡淡说了句:“此人大才。”而那个美髯客则低声说了句什么,便也回客房去了。众人议论了一会儿,便纷纷散去。而众人关注的焦点——刘宇,此时正在客房里接受孙琳的口诛笔伐!

    “行啊你,能耐见长啊!”孙琳一手卡腰,一手指着刘宇叱责道:“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很爽啊!?”刘宇坐在桌边捧着脑袋,可怜兮兮的望着孙琳:“琳琳,我知道我错了!我现在后悔死啦!”“后悔?现在后悔有什么用!”孙琳并不准备放过他,“我们这次是出来招人啊!你倒好,把人都吓傻了!我说你是不是提早更年期啊?竟然连什么汉章帝汉和帝都骂进去了!你以为这是政法大学的俱乐部啊!大哥,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这阵子太轻闲,非要弄出个满门抄斩你才甘心?”刘宇厚着脸皮凑过来说:“我还真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很没有挑战性,不如我们去占山为王,你给我当压寨夫人吧!”孙琳毫不犹豫对他一阵拳打脚踢。“还有那个荀彧和荀攸,我这个不读三国的人都听说过他俩的名声,你倒把人家都得罪了!”孙琳指着已经被打倒在地的刘宇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刘宇从地上爬起来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