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此同时,位于辽东郡西部边陲的小容堡内却迎来了一批来自草原的客商。
    小容堡是一个只有几十人的边塞小碉堡,面向草原,他们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监测草原人的动静,同时在遇到大量敌人时点燃烽火,起个预警的作用而已。
    这样的碉堡在辽东四周有无数个,所以并不算奇。
    由于此时朝政腐败,官员贪腐成风。守卫小容堡的将士们始终无法拿到足额的饷银。为了解决堡内军人养家糊口的问题,小容堡充分发挥了自己临近边界的优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走私活动。
    像如今这样一支不足五十人的小商队,在小容堡来说,虽然是一笔大生意,但以前也不是没遇到过,因此还不足以让小容堡警戒对待。
    老章是如今小容堡的最高长官,四十余岁,长相魁梧。
    虽然小容堡的走私活动是他搞起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尤其是像眼前这样第一次来小容堡的商队来说,更是重点盘查对象。
    不过在仔细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后,尤其是看到这个不满五十人的商队里竟然有十几名女子时,他便放下心来,遂不为备。
    在收取了足够的关银后,老章挥挥手,让他们通过了。
    这支商队在通过小荣堡后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停了下来,开始整理物品。最后更是埋锅造饭,休整起来。
    这一点在小容堡看来是很正常的举动,辽东地广人稀,谁也不知哪里会突然冒出一股土匪来。
    因此选择有官兵驻守的小容堡附近进行休整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到了中午,老章拿出酒食,正准备用餐,手下进来禀报道:“大人,那个商队里来了个管事的,要求求见大人。”
    老章皱眉道:“问他有什么事?”
    “他说感佩大人的名声,想要与大人共饮一杯。”
    老章耻笑一声,自己一个小小的保长有什么名头,看来只是想交好自己,为以后行走方便而已。
    对于这种程度的示好,老章自然来者不拒,毕竟多一份人脉就多一份进账,大家伙的日子也能越来越好,因此挥手道:“让他进来吧。”
    很快一位翩然少年领着几位侍女就走了进来。
    老章看到这少年唇红齿白的模样,虽也经历了些风霜,但却难掩身上的贵气,不禁一怔。
    那少年已经开口道:“在下许康,襄城人氏,见过大人。”
………………………………
第五十九章 围攻新昌
    两天后,当负责巡视各方的几十名官军走到小容堡地界时,惊讶的发现这里竟然突然出现了一座城池,数万人在其中进进出出,忙忙碌碌。
    那领兵军官还以为自己走错了路,连忙拿出地图查看,一番比较后,顿时脸色发白,说不出话来。
    有士兵不识相的道:“这群人是什么人啊?我们要不要上去盘问一下。”
    领兵军官一呆,随即一个巴掌拍过去,怒道:“你蠢啊,这群人佩刀带剑的,一看就不是什么良民。再说小荣堡的人对这个情况竟然没有汇报,看起来已经凶多吉少,你还要去盘问?你想死也别拉上老子啊。”
    那士兵被骂的无言以对,幸好有人给他解围了。“快看,有人向我们这边过来了。”
    领兵军官一看,果然有数十骑兵正向这里飞奔而来,大叫道:“不好,我们被发现了,快跑。”
    当程远志收到行踪暴露的消息时,竟然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我正不知该在何时起兵,没想到上天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们也不能逆天行事,儿郎们,出发吧,该是我奉天讨逆军亮相的时候了。”
    奉天讨逆军终于亮出了大旗,他们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口号,迅速攻占周边的几个碉堡,解除了后顾之忧后,大军迅速南下,将离他们最近的新昌城三面围定,只留一面供其逃跑。
    新昌县令在得到那些巡逻骑兵的报告后,就立刻向襄平城派出求援使者,同时积极组织全城防御。所以,虽然奉天军来的迅速,但他已经有所准备。二者在新昌城墙上激战数场,奉天军损失千余人后被迫停下攻击,双方渐渐处于僵持的状态。
    仅仅一天的时间,有关数万大军不知从何处出现,要攻打辽东的消息便传遍了四方。辽东郡境内一时间人心惶惶。
    辽东郡治所,襄平城太守府内。
    太守阳球正召集各部将领继续讨论有关三天前在新昌突然出现的奉天讨逆军一事。
    不过相比于前两天的紧张,如今他要淡定许多。因为根据随后探报传来的消息,这伙反贼虽然拥有三万之众,战斗力却着实不敢恭维,他们其中竟然有一半的人员是由老人、女人和孩子组成。这从他们三天时间竟然都还没有拿下一个小小的新昌便可以看出。
    “大人,贼军凶猛,新昌危在旦夕,属下愿帅本部兵马前往平叛。”
    “大人,属下的人马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大人下令了。”
    “大人还是派我去吧。”
    “大人……大人……”
    底下的将领请战积极高涨,不过阳球却没有多少欣喜的地方。这群狡猾的家伙,前几天怎么不见你们这么拼命的请战,如今听说敌军实力低,才这么兴奋的吧。当然,阳球也不会蠢到去揭穿他们这些小小的心思。
    只见他挥了挥手,压下战意高昂的将领们,轻咳一声道:“诸位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本官深受感动,奈何这次贼军强盛,本官已派信使报入朝廷。为了替朝廷分忧,这一次本官决定要与诸位一同前往,与贼军决一死战。”
    “啊……”众将领一惊,没想到阳球身为太守,竟然要与他们争功。要知道若他前往,凭他太守的身份,这首功就非他莫属,其他人只能干看的份儿。不过这可是打仗啊,是将军们的事,你说你一个太守瞎掺合什么?
    “大人身系辽东安危,岂能以身犯险。而且襄平乃是我辽东重镇,事关重大,也需要大人的坐镇才是。至于奉天讨逆军还是交给我们来做吧。”有人试着想要阻止他。
    但阳球心意已决,道:“正因为本将军身系辽东危局,所以更要以身作则,不过赵将军的顾虑也不算错,襄平毕竟是我等安身立命之所,需要一勇敢忠诚之士留下来防守,不如……”
    不等他话说完,那姓赵的将军已经改口道:“阳太守不顾个人安慰,亲自统领我等大军讨伐逆贼,实是我等的楷模,我赵某人发誓,定誓死追随在阳大人左右,保护他的安全。”其他众将顿时对他一阵鄙视。
    阳球见此人如此机灵,倒也颇为满意,道,“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讨伐叛逆。”
    出襄平沿辽河向上游走10里,群山环侍,有无数大小不等的山谷。
    这里地势崎岖,人马难行,因此少有人来此。
    而如今这里却静静的埋伏着一支三千人的兵马。
    谁也想不到,这支军队正是前段时间从小容堡提前冲出来的许康等人。
    简陋的帐篷里,刺梅一边替小姐和自己驱赶着蚊虫,一边抱怨道:“都是你,堂堂正正的战不打,非要想些歪门邪道。现在好了,害的我们困在这里都两天了,大家伙都快被这里的蚊子咬死了。”
    许康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无言反驳。因为按照他的计划是让程远志佯装攻打新昌县城,引出襄平城内的守军,然后他这才伏兵尽出,争取做到兵不血刃拿下襄平城。
    可是现在也不知在那一道环节出了问题,新昌城的战役消息已经送过来三天了,这阳球缩在襄平城内就是不出来。
    难道这次伏击就这么失败了吗?自己的计策已经被阳球识破?
    若是如此,那就麻烦了。他的三千人为了这次行动方便,全是由骑兵组成,根本就不适合强攻城池。若无法让襄平城内的军队出城,他们就只有先退走再说了。
    就在许康一筹莫展之时,一骑飞奔入山谷之中。在其他士兵的引导下,马上骑士快速来到许康帐前,禀报道。“报,襄平城内有大队人马出动。向东去了。”
    “什么?”许康闻言大喜,道:“太好了,再探。”
    不等进一步的探报送来,许康已经忍不住对着手下的士兵喊道:“兄弟们,准备好,襄平城内的守军已经离开了。我们去城内发财。”早被蚊子咬的士气低落的众骑士们,闻言顿时嗷嗷狂叫起来。
    看到处于狂躁状态的士兵们,龚英莲满心担忧的道:“你不会是真的打算洗劫襄平吧?”
………………………………
第六十章 临战襄平
    许康看到她眼中担忧的神色,明白肯定是齐郡临淄城内的屠杀事件依旧让她耿耿于怀。龚英莲是一个面冷心热的女子,虽然在平时厮杀时凶狠无比,但谁又知道在多少个无眠的夜里,她是如何从睡梦中惊醒。
    这一点两人有惊人的相似,二人都不是嗜杀之人,但在这乱世中却已经双手沾满鲜血。
    许康是为了搏一个前程,不想在这乱世里做一个随波逐流的浪荡客,而龚英莲却更多的是被他所累。想到这里,许康心中对她就充满了愧疚。于是每当一场战役下来,他都会通过“夜袭”这种近乎胡闹的方式来帮助她发泄心中对杀戮的恐惧,否则凭她的本事,自己不要说摸上她的床,连进她的大门都不可能。当然这个方式也同时抚慰着许康自己的心灵。
    两人就像两叶扁舟在血腥的杀戮之海中彼此慰藉,保留了各自心中那一点纯真的柔软。
    此时看到龚英莲担忧的神色,许康淡淡一笑,安慰道:“你放心好了,我们可是要在这里扎根的。又岂会去做那些自毁长城的蠢事。”
    夜幕,天晓。许康呆呆的看着刚刚冲出地平线的太阳,宛如一张红彤彤的圆饼散发着暖暖的热量。
    他的身后是数千将士静静矗立,马衔枚人噤声,让许康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似乎又回到了涿郡。自己偷袭涿城的那一战,与现在何等相像。历史果然都是在不停的重复啊。
    襄平之战其实并没有什么悬念,城中不仅守军被阳球带走,甚至是那些世家的家奴家丁也被带走了。整个襄平现在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所以当每天早上襄平城城门依例打开的那一刻,就已经预示着它被攻克的命运。
    但夺取容易守住难,许康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如何在没有程远志大军帮助下尽快稳定襄平城的局面,以及如何抵挡住官军随后可能发动的疯狂反攻。
    开仓放粮,是获得下层民众支持的最快捷方式。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组建新的军队才是守城的根本。
    但是兵员的选择却是一个大问题。世家子弟自然是不能用的。
    底层的百姓由于生活无着落到是愿意充军,但这些就是一群懒人,参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许康相信一旦官军进攻,他们必定是第一批扭头就跑的人。
    不过懒人也有懒人的用法,许康从其中挑出两千人组成了一支决死军。
    真正能构成战斗力的还是那些老实且踏实肯干的平民。这些人听话纪律性强,是构成兵员的最佳人选。但也因为他们老实,自然也不会那么容易受蛊惑去参与叛乱这种事。
    许康的应对之策很简单,就是每一户都要出个劳力,然后以坊为单位进行集结。若是让他们单个人参见叛军,他们恐怕宁愿死也不会参加。不过现在大部分人都参加了,百姓心中都有一个观念,那就是法不责众,既然其他人都参见了,自己也参加。即使将来战败了,也可以说是被贼军胁迫,官军总不可能将所有人都拉出去砍了吧。于是,许康又顺利的募集到数千步兵。
    许康分出数百骑兵对这些平民进行组织,训练以及监管。他们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人质,可以防止城内其他人的叛乱。
    该做的都已经做完,剩下来的就是静静的等待,等待阳球临死前的反扑。
    由于知道对手很弱,阳球行军速度很快,一天的时间就走出了近五十里。但也因为他走的太快了,当接到襄平城内的溃军禀报时,才会一脸无措。
    他早已经在幻想这次大战后自己会如何的加官进爵。毕竟这一年来中原大乱,各种各样的战斗此起彼伏,一大批新的官吏应运而生,一些没有什么能力只会在后方摇旗呐喊,送些粮草的太守们竟然也得到了地方上很高的声望。这让处在辽东无事可做的阳球颇有几分羡慕,暗想若自己也能杀敌立功,那该多好。没想到,如今竟然梦想成真。这也不知是从哪里跑来的一帮难民,竟然就敢来攻打自己的辽东,这不是给自己送功劳来了吗?
    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世界会变化如此之快,刚刚还是天堂的色彩缤纷,转眼间一个消息就将他打入了地狱。
    现在他不但没捞着功劳,竟然连自己的老巢都被对方攻占了。
    这可怎么办?若是不能尽快夺回襄平,这失地的罪责可不是他吃得消的,那是要杀头抄家的。
    想到这里,阳球再也顾不上什么新昌了,立刻命令大军掉头,连夜赶回襄平。
    2万大军兼程赶路,总算在天黑前赶到了辽河河畔。
    令官军欣喜的是,这股不知哪里来的贼兵竟然没有收走河岸两旁的船只,更未在河对面布防。
    看来这股贼军人数确实不多,占领襄平应该就耗光了对方所有的兵力了吧。想到这里,阳球心中稍安,觉得自己夺回襄平的希望还是有的。
    这时手下将领来报。“大人,士兵们都赶了一天的路了。我看还是原地休整一下,明日一早渡河。这样更加安全。”
    但心急如焚的阳球根本就等不了这么久了,现在能离襄平近一些他的心也更安稳一些。“如今襄平在望,如果不乘机过河,等明天贼军反应过来,在河对岸部下防御,那我等还如何过河。”
    “可是士兵们实在是走不动了。”
    阳球虽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但他也不能不顾士兵的感受,沉吟了一下道:“告诉将士们,过河后就可以休整,我们不能在这里功亏一篑啊。”
    于是本来就疲惫至极的官军不得不再次拖着疲乏的身子挤上了小船,幸好命令是过河后就可以休整,否则这些士兵恐怕是宁可死也不会过去的。
    一船船的士兵被运过了河,这些士兵刚一到河岸,便找一干爽的地方,三五成群的休息起来。完全没有一副要打仗的觉悟。
    可是许康会让他们就这么舒舒服服的前往襄平吗?
    答案当然是否。
………………………………
第六十一章 辽河伏击
    新昌城外,如今的奉天讨逆大军帅帐内。许康派来的信使已经将其攻下襄平城的事情报告完毕。
    程远志拍案大喜道:“好,不愧是吾儿也。再立奇功,我等在辽东有靠了。”
    大帐内众将闻言也是喜气洋洋,纷纷对程远志表示祝贺。
    有人提议道:“既然许将军拿下了襄平,我等也不必客气了,这个新昌城我早就看不顺眼了,不如现在将其拿下。”众将纷纷附和。他们为了配合许康的计划,不得不装作实力衰弱,无力攻击城池的样子,这些天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了。
    程远志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道:“那太守阳球的大军到了何处?”
    立刻有手下禀报道:“阳球闻听襄平失陷,已经在半路改道,带领官军返回襄平了。”
    “不好。”程远志脸色一变道:“吾儿有危险。二弟听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