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咬牙道:“那也收,现在顾不了这么多了,能收多少是多少,总不能便宜了许康。”
“可是……”吕范还想进言,但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唉声叹气的答应了。
孙策越想心里越憋屈,回到府中后,再次召集众将,摊开地图,道:“我们不能满足于只守一座死城,柴桑郡足够大,虽然沿湖一带是平原,不利于我们作战,但其他地方却多山林。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军队更多的调往外围,利用地形的优势,尽可能的迟滞、消灭敌人。”
周瑜轻摇羽扇,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从健康到柴桑这一路上,虽然有一条沿江大路,但也不足以让二十万大军同时通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路南的丛林地形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程普也忙道:“还有水军。我们的两万水军可是和荆州水军打了好几年仗的老兵,也可以随时沿江出击,切断他们的退路。”
“我看防守的方案上也可以改改,不应该把兵都放在城里,庐山上也可以驻扎一支军队,这样就可以成掎角之势,左右呼应,不怕敌军的包围了。”
……
众将积极献策,畅所欲言,许康二十万大军带来的压力竟似乎一下子没有了。
现在大家都恨不得许康能尽快出现,好让他们建功立业。
………………………………
360。第六十章 许定水军
民间一直有“南船北马”一说,就像北方军队离不开骑兵一样,南方军队永远也离不开战船。
既然要在江南立足,在许康看来,水军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军种。
如今在他麾下,分布着三大造船基地,辽东的旅顺,青州的莱州和扬州的会稽,与此伴生的也有三支大型海军,分别是辽东水军,基地驻扎在旅顺港,控制渤海水域;青州水军,基地驻扎在胶州港,控制黄海水域;扬州水军,基地驻扎在松江府,控制东海水域。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南方海运的发展,许康本打算再建造一支交州水军,希望能控制南海海域。
不过,因为对孙策的战役即将打响,这次扩军计划只好往后拖了。
即便如此,许康的水军规模也已经大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各种战舰已不下两千艘,其中仅楼船就有五百多艘,比之大汉朝最强盛时的战舰规模也不妨多让。
而这一切的形成与许康主张的令人毁誉参半的奴隶贸易有关。
扬州本就是偏僻之地,又经历了连年内乱,人口锐减,虽然有徐州和豫州的部分民众迁移过来,但比起广阔的土地来,此时只有两百万人口的扬州还是显得太空旷了。
于是,在海上航路逐渐开辟后,许康专门命人成立了一家南洋公司,负责从南洋各群岛抓捕奴隶回来,然后在会稽,吴郡等地烧毁森林,填平溪流,建立农庄,以安置这些奴隶。
从而为扬州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仅仅在第一年,南洋公司就抓捕了将近一万名奴隶,这些人中的大部分被分配到各地的农庄,少量贩卖给了地方的权贵。
后来随着许康放宽土地政策,允许一些有钱有实力的人去开垦荒地,并且给予税收和政策上的大量优惠,这样就促成更多的人加入到购买奴隶,开垦庄园的行列中。
于是奴隶贸易开始大行其道。
因为有利可图,各种抓捕奴隶的公司应运而生,这些公司基本上都仿照南洋公司的运作模式,其中仅在政府注册的就有八家之多,其他私人违规舰船更是数不胜数。
抓捕的范围也从开始时的南洋诸岛,迅速扩展到扶桑,朝鲜半岛,甚至更北的一些地方。
就这样,扬州的繁荣在这种畸形的经济中以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速度快速扩张着。
当然,这种发展方式不可能没有弊端,只是由于现在施行的时间还太短,所有的矛盾都被隐藏在表面的繁荣背后,还不为人所知罢了。
而许康也只想将这种贸易维持五到十年的时间,一旦让他拥有了席卷天下的实力和资金,他就会将这种政策纳入正规,甚至完全清除。
奴隶贸易的兴起,不仅大大扩张了扬州的经济,另一个副产物就是水军的极度扩展。
为了保护航路以及确保在海上的绝对霸权,许康需要有足够多的战舰来维持这种运转。
现在为了对付孙策,水军自然要被集结起来,成为先头部队,担负起开辟新战场,掩护主力军行动的任务。
扬州水军校尉许定,他是许康手下诸将中最早主张建设水军的。
尤其是在见识到赵云,典韦,张辽、太史慈等大将的实力后,许定自知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和他们在陆上争锋,便把自身发展的重点彻底放在水军上。
而且由于是半路出家,他对水军常年形成的各种章法和荣耀看的都不太重,自然就没有其他投降过来的原大汉水军统帅那样对奴隶贸易深恶痛绝。
所以他可以说是三大水军校尉中,最积极主张奴隶贸易的一个,甚至还曾亲自带领船队前往夷洲(今台湾)抓捕了两千土著回来。
虽然这种行为被其他水军将领所不齿,但许定毫不在意。
通过这几年不断的训练和航行,他已经累计了大量的海战经验,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位名符其实的水军将领了,比之其他老牌将领在带领水军作战的能力上已不差分毫。
宽阔的大江水道上,五十艘三、四层高的大型楼船如长蛇般一字排开,八十艘两层高的中型楼船伴随左右,其他数以百计的各种艨艟,斗舰穿行其间,整个江面几乎都被这支庞大的舰队给占满了。
另外还有两万水兵驻扎在岸上,随时准备着在水军舰队获得制水权后,乘坐运兵船抢占沿江水寨,以做基地之用。
这就是目前扬州水军的实力,也是许定此次集结起来用于对孙策作战的全部水军力量。
根据许康给他下达的命令,许定的任务就是攻占孙策的湖口水寨,从而封锁长江水道,为二十万大军行进提供沿江一带的安全。
在五层楼高的扬州号旗舰上,许定将自己关在船长室里,面前铺满了各种各样收集过来的有关湖口的情报。他的身边只有少数的几个参谋,为他出谋划策。常年的海战已经让他形成了这样独自思考作战的习惯。
湖口水寨位于彭泽县境内,修建在水道中间的沙洲岛上,与彭泽县城南北呼应,扼守湖口水道,是名符其实的战略要冲。
而且这里的各种防御工事完备,兵员充足,显示孙策军已经在这里做好了各种准备。
不过,对这些许定并不气馁,在他看来,打仗重来没有投机取巧这一说,战争的胜负终究还是要靠双方实力的硬碰硬来决定。
既然无懈可击,那就只能凭自己的绝对实力来冲出一条道路了。
湖口水寨内,程普正和众将商议防守对策,许康水军的规模远超他们的想象。众将怎么也想不通,许康到底是何时又在何处建造了这么多的战舰。
本来以为可以占尽优势的水军,一下子处在了及其不利的境地。
幸好平时他对湖口水寨的建设没有放松,否则今日就很可能成为孙策水军的一个噩梦。
“禀报大人,彭泽县令蒋松求见。”
程普闻言皱起了眉头,这蒋松乃是彭泽大户,当初为了拉拢当地势力才任命他为彭泽县令。
不过此人对与扬州作战一直此消极悲观的论调,引起程普的极度不满,只是现在是非常时刻,他也不想引起不必要的内乱,这才一直忍让。
虽然很不待见他,但毕竟这场水战还需要他配合,程普只好道:“让他进来吧。”说完,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刚来到大帐门前,蒋松已经赶到,程普拱手笑道:“蒋大人,欢迎欢迎,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蒋松行了一礼,道:“见过程将军。”
程普忙将他扶起,道:“蒋大人客气了,快大帐内坐。”
双方各自安坐后,程普道:“蒋大人此来所谓何意?”
蒋松忧心忡忡的道:“大人,如今彭泽城内兵力匮乏,下官是希望将军能增加兵力以做防备只用。”
程普松了口气,道:“这个恐怕有些困难,你也知现在敌军势大,湖口水寨的兵力也很吃紧,实在抽调不出多余的兵力给大人啊。”
“可是,彭泽城内只有八千兵力,其中将近一半还是由本城民夫承当,若是敌军一旦攻城,我怕很难守住。”
程普立刻保证道:“这个大人尽管放心,湖口水寨挡在彭泽之前,只要水寨不失,我保证许康军没有一个人能踏入彭泽一步。”
“话虽如此,但彭泽城攸关鄱阳湖的安危,责任重大,下官实在难以安心。”
程普又安慰了几句,只是对他要求增兵的请求却始终不肯答应。
蒋松最终也只能空手而去。
回到彭泽县衙,刚刚走进大门没多久,就听管家禀报道:“老爷,您的那位客人又来了。”
蒋松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道:“在哪里?”
“就在书房。”
蒋松匆忙来到书房,却见一位文士正在低头欣赏他在案几上留下的墨宝。
听到房门开启声,方站起身来,赫然竟是许康手下从事虞翻。
见进来的是蒋松,虞翻笑道:“蒋兄写的一手好字啊。”
蒋松紧皱眉头,不满道:“你真是好大胆,这个时候还敢来见我。”
“蒋兄说哪里话,当初弟年轻时四处求学,多蒙兄长照拂,今日兄长有难,弟自当来解救。”
“好一句解救。”蒋松冷笑道:“我自是孙家将领,哪用你来搭救。”
“如今孙策已是自身难保,兄长又何必为他人作陪葬。弟虽愚鲁,着实为兄长不值。”
“……”
见蒋松沉默下来,虞翻知道自己的这位“兄长”已然松动,便放松口气道:“弟也知兄长虽为彭泽县令,却并不掌兵权,所以也不会逼迫兄长现在就做出选择,只希望当湖口水寨被攻陷后,兄长能当机立断,带领彭泽的百姓反正,也好救这一方生灵的性命。”
蒋松低声道:“那许定真的能攻陷湖口吗?”
虞翻笑道:“兄长只管放心,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还谈何收复扬州。若是那样兄长只管将弟绑了送给孙策即可。弟对兄长绝无一丝怨言。”
蒋松闻言,却更加的惶惑难安起来。
++++++++++++++++++++++++++++++++++++++++++++++++++++++++++++++++++++++
今天提前更新,康特意买了一部笔记本,以后再也不怕电压困扰了,更新将逐渐稳定
………………………………
第六十一章 湖口水战
日正当午,河风轻抚,水波荡漾间,芦苇从中飞出几只野鸭。
一只圆圆的脑袋在水中轻轻浮起,露出一双漆黑明亮的眼睛,四下打量一阵后又沉了下去。
然后一根中空的芦苇升了上来,顺着河道向前飘去。在这根芦苇后面,数以百计的芦苇紧紧相随,形成了一道密集的水波向外荡漾开去。
随着芦苇丛缓缓靠近湖口水寨的水门后,便没有了动静,一切平静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只有从水门内的游弋而出的巡逻船偶尔经过,却什么也没发现。
自从许定发现湖口水寨防御工事修的异常严密后,便放弃了强攻的打算。
虽然战争靠的是武力比拼,但面对这种明显利防不利攻的战局,他还没傻到用自己的战舰去试探的地步。
于是,许定就在湖口水寨的对面也修建了一座水寨,然后用战船将大江下游水道封锁,将程普的水军彻底封死在湖口内。
就这样,两支大军陷入对峙的局面。
虽然许康给他的任务是夺取湖口的控制权,但通过许定的理解,其实只要达到控制长江水道,掩护沿江大军行进安全这个目的就足够了,实在没必要为了一个水寨去做无谓的牺牲。
只要让许康的二十万大军成功进入柴桑郡,占领彭泽城,就可以从路上切断湖口水寨与孙策柴桑县城的联系,把它彻底孤立起来,到时候程普水军还不是任由自己大军蹂躏。
尤其是这个计划在得到许康的批准后,许定更是稳坐钓鱼台,每天只是不停的操练大军,以尽快让他的水手们从海战环境中转而适应河道环境。
只可惜程普却没有他那份闲心,当初在柴桑城内制定的计划就是由自己率领水军沿途骚扰许康大军,如果可能孙策甚至希望自己能够直接带领水军杀进江东,在许康的后方开辟战场,掠夺财富。
可是现在,许定将长江封锁后,自己的数千战船就只能困守在鄱阳湖里,没有了用武之地。
许康陆军强大,并不在乎水军是否建功,但孙策军却不行。
现在柴桑城里不知有多少将领在期待着程普的水军能够发威以减轻路上战场受到的压力。
程普也深知自己责任重大,眼见许定根本无意主动进攻,只好亲自向他下了战书,约定在长江水面上进行一场堂堂正正的水战。
许定对于这样的提议自然是求之不得,立马答应下来。
就这样,数以千计的舰船很快便被集结起来,密布在湖口外的江面上。
若从空中俯瞰,此时可以轻易的将这些舰船分成东西两个集群。
位于西面的自然是程普的舰队,虽然数量庞大,舰艇众多,但多为小型艨艟,即便是楼船也多为两层建筑,体型上根本无法和按照海上作战标准建造的许定水军相比。
而东面许定舰队,虽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可凭借自身体型上的优势还是不惧程普的水军的。再加上江面空间狭窄,大批的舰船聚在一起根本施展不开,这样对许定水军的发挥反而更加有利。
为了更容易发挥自己战船的优势,许定将自己的舰队分成三个部分,前军布置有楼船五十艘,其中三、四层高的就有二十五艘,配合一百条艨艟以及其他各种型号的战船,成圆形防御阵型守住了整个江面。
中军亦有楼船五十艘,包括许定的旗舰在内,布置上与前军相仿,成为第二梯队的防护主力。
后军有楼船三十艘,另外还有大量的运兵船,虽然这一处布置的舰船数量最多,但海战实力却也是最弱的,他们的作用其实是许定准备登岸反击时用的。
从他的布置来看,明显打的是防守反击的主意。
程普虽然无法探知许定的布置,但现在这些其实已不重要了,既然是他下的战书,那么第一波攻击自然也该由他来完成。
随着令旗的转换,鼓声的抑扬,两百艘战船慢慢聚拢起来,其中以楼船为先锋,并且程普已为冲在最前面的几十艘楼船上都安装有一根长长的撞木。
两百艘舰船如飘离江面的飞鱼一般,黑压压的向许定前军冲去。
前军舰船的统帅就是当初横行益州的锦帆贼甘宁。
许定刚发现他时欣喜若狂,虽然答应为许康组建水军,但却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将领,甘宁的出现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降奇才。
可惜的是任凭许定好话说尽,甘宁对于加入水军却是兴致缺缺。最后为此事二人甚至闹到了许康面前,由他做主,这才让甘宁回心转意,成为了一名水军都尉。
闲话少叙,眼看着程普舰队如狂涛般怒击而来,甘宁冷静的命令所有战舰转向,以便于用最好的夹角迎接对方的撞击。
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