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一万五千人的前军之中,乐就被纪灵匆匆调为统帅。他本就是袁术的心腹之将,此次调动虽有些突兀,但也没引起什么争议。
由于没有什么可供遮蔽的地形,所以他很容易就发现了曹操部署在袁军行进路线上的四万大军。
没有任何犹豫的,曹军发动了冲锋。
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整个军营,向后面求援的骑兵迅速撒了出去。
面对人数、势力、士气都拥有绝对优势的曹军,乐就不慌不忙,坐镇军中,收缩阵形,指挥手下布置防御。
曹军如怒涛一般拍击在乐就临时收缩的阵形上,迅速激起一阵浪花。
乐就的外围军队几乎没有任何抵挡能力的被扫荡一空,仿佛被拨开了一层硬壳一般。
曹军两翼如分流的波浪,荡漾开去,然后又回卷而来,将乐就军迅速包围起来。
激烈的厮杀,这时候才算是真正开始。
乐就军在曹军疾风骤雨般的打击下,虽然前期损失惨重,但当士兵熟悉了曹军的打击节奏后,便如磐石一般屹立不动了。
曹操渐渐看出这一次局势的险恶,袁军的抵抗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过深知袁术本事和战力的他并不太担心,只是一块儿小石头而已,相信自己的军队很快就能将他们清除。
只是他做梦也想不到,此时指挥作战的已经不是袁术,而是指挥作战经验丰富,并与他在兖州时曾有过交手的大将纪灵。
纪灵深悉曹操的战法,听说了前军的困境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出增援的命令,而是先调整好自己军队的阵形,这才缓缓压上。
他深知乐就对袁术忠心耿耿,为人虽有些木讷,导致在进攻上魄力不足,但防守上的韧性却无人能及。
这也是为何纪灵让他担任前军统帅的原因。
看到袁术的中央大军并没有向他预料的一般快速压上,曹操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一变故导致他想趁敌军混乱之机发动进攻的计策彻底落空,不得不面对阵势严整的袁术大军。
而这势必将导致自己的军队在进攻中损失惨重,这可不是他所希望的。
就在曹操尚犹豫不决时,纪灵的三万中军已经越来越近了。
虽然这支军队行走不快,但强大的压力还是扑面而来。
曹操知道不能再犹豫了,令旗招展处,曹军阵形再变。
原本包围乐就军的汪洋大海瞬间分流,一支万人的部队在夏侯惇的带领下快速集结,并向纪灵军冲去,明显是想阻挡纪灵军的前进,好给主力吃掉乐就军提供时间。
这时候,一直被纪灵的三万主力大军遮挡在后方的五千骑兵突然发威。
如狼群掠过草原一般,这五千骑兵在绕过纪灵军后直向曹军扑去。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夏侯惇大惊失色,尤其是三万纪灵军紧随其后,对方采用的竟然是曹操一直喜欢使用的骑兵冲锋,步兵跟进的战术。
曹操的一万大军几乎瞬间便被这一经典战术冲乱,夏侯惇也只能勉强收拢身旁士卒,在袁军的包围下苦苦挣扎而已。
曹操见状脸色一变,知道自己这次终究小瞧了袁术军的战力。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年叱咤天下的袁术军纵然衰落了,也不是一个什么人都可以轻侮的军队。
眼看自己的一万大军就要被袁术军彻底打败。曹操立刻再整一万人,这次由他亲自统领,在虎豹骑的开道冲锋下,与纪灵军狠狠的撞击在一起。
虽然成功大乱了纪灵军的包围阵型,解救了夏侯惇,但曹军的前期作战计划也宣告失败。如今两军之间所有的士兵几乎都纠结在了一起,一场有些混乱的大战开始了。
接下来要拼的就是士兵们的意志和战力了。
另一面,桥葳大营中,当探子汇报了有关袁术军主力与曹军主力决战的消息后,他已经深深明白现在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只有打败了面前的曹军尽快与主力汇合,他才有胜利的希望。
当下桥葳顾不得再防御,立刻命令士兵集结,包括伤病在内,两万余士卒全都被拉上了前线。
向曹军那五千士卒冲去。
于禁手举长枪,在耗尽了所有的防御力量后,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亲自率领剩下的曹军冲了上去。
两支军队如两条恶蛇一般,纠缠厮杀在了一起。
战争进行到现在,已经没有丝毫技巧可言。
两军的最高统帅几乎同时发出了最后一战的宣言。
厮杀一直持续了两个时辰,直到双方都精疲力竭,直到许昌城中仅剩的万余名守军冲出城池,冲乱了桥葳军的阵型,直到袁术和桥葳留在后方负责粮草的军队加入了主战场。
双方这才开始缓慢脱离接触。
随后的战果计算,双方都向自己的军队宣布自己为胜者一方。
从伤亡人数上说,曹操获得了优势,因为有三万袁术军阵亡,而曹军的这个数字只有不倒两万人。所以曹军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
但就战略而言,袁术大军不仅成功逼退了曹军,更在与桥葳军汇合后,重新驻扎在许昌城外。逼迫曹军无法出城一步,也算是袁军的一场胜利了。
尤其是,还有另外三支军队还未参与到主战场当中,曹军的未来看起来似乎已经很不妙了。
………………………………
第四十七章 吕布被盟
袁军主帐内,刚刚结束战役没多久,袁术便将军权从纪灵手中重新夺了回来。
此时,他正坐在帅位上,好言宽慰着诸位将军。
虽然损失惨重,但毫无疑问袁军最大的危机已经过去,现在只要坚持到其他三路援军前来汇合,曹操将再无翻身的机会。
“马上向许康,刘备,吕布发布命令,就说我军已歼灭曹军大部军力,如今的曹操只能凭借一座城池苟延馋喘而已。让他们马上率领大军前来汇合,共诛曹贼。”
阎象显然没有他那么乐观,道:“如今我军疲惫不堪,士兵数量更是锐减,与其他诸侯相比已经不占优势,他们恐怕不会再听主公的号令了。”
袁术脸色一变,道:“我们有盟约在手,他们岂敢背信?”
“一纸盟约岂能约束诸位枭雄的野心,主公不可不防。”
“那你说该怎么办?”
阎象思索了一会儿道:“主公可先好言传于其他盟友,尤其是江东许康,当初盟约是他一力促成,若是有人违约,他的面子上须不好看。另外再让张勋在淮南聚齐五万兵马,前来豫州相助,这样我们至少自保无虞。还有,就是想办法与曹操谈判,告诉他只要他退出豫州和洛阳,进入关中,我们可保证绝不追击他的军队。”
袁术本人一向无信,所以对其他人的诚信问题自然不敢期望太高,听到阎象的提议后,马上就答应下来。“此策甚好,就交给阎主薄全权负责。”
纪灵似乎有话要说,可张张嘴后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遵命。”阎象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刚离开大帐内多久,纪灵就从后面追了上来,道:“阎主薄,如今淮南疲敝,百姓苦于兵事久亦,如今再征新兵,恐内乱将至。”
阎象叹口气道:“老夫又岂会看不出从淮南征兵的危害,但事急从权,我军若不尽快回复实力,恐难再其他诸侯之间立足啊。所以如今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淮南九江郡,许康和张勋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袁术处的书信。
自从与曹军一战败退后,许康一直担心袁术不是曹操的对手,没想到今日竟然打了个胜仗,看来自己被历史误导的厉害,实在太小觑袁术了。
话说也是,虽然三国中袁术看上去不堪一击,但那是在他称帝后,几乎同时遭到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家的联合攻击才会如此,若单论任何一家,恐怕都没有消灭袁术的把握。
张勋看完书信后,找到许康道:“刺史大人也应知如今淮南的情况,我手中士卒不到两万,到哪里再征召三万人来填补亏空。”
许康神色微微变幻,最后叹口气道:“既然九江郡已经抽不出太多的兵力,为何不向庐江刘勋大人借兵呢。庐江亦是大郡,归属于袁大人,让他出兵两万应该不是太难吧。”
张勋微觑许康神色,见他一片坦然,只好摆手道:“若是主公在此,或许有这个面子,我哪里要的动他的兵马。”更主要的是庐江的兵马要防备江东,轻易动不得。
许康不好多说什么,只得摊摊手道:“那本官也实在是爱莫能助。不过张将军放心,我已经通知江东,再聚兵两万,到时候和将军一起出兵豫州。”
张勋心中一喜,但想到自己的任务,只得苦笑道:“许大人仁义无双,末将佩服。”
等张勋离开后,许康吩咐赵云道:“这一次你回江东集结兵力两万,不必急着北上与我汇合。等我夺下九江郡后,你方可领兵渡江,我这次要彻底占领整个淮南。”
“可是这样会不会让天下人说我等不受信誓。”
“我本就是扬州刺史,统御本州又有何不可?”
“那袁术呢?”
“袁术与曹操一战,势力大损,已不足为惧。更何况他还要安定豫州,防备袁绍,哪里还顾得上淮南。”
赵云这才欣然领命而去。
自从战争打响后,曹操便将兵力集中调往豫州,导致兖州防御极度空虚。
刘备与吕布当真可谓是势如破竹一般。
如今刘备已经成功切断了兖州和豫州之间的联系,五万大军散布到广袤的兖、豫边界线上,并且直逼洛阳。可以说一旦他拿下洛阳,曹操便是想退入关中都难了。
吕布汇合关羽后,也是未曾遇到过一次像样的抵抗便轻易控制了兖州大部,如今就剩下乘氏李整一处兵马尚有一战之力。
眼看兖州全境基本上已落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吕布意气风发,信心也膨胀起来。
恰好此时袁术要求各诸侯履行盟约的命令也到了。
吕布打发使者去休息后,看着他求援的文书却陷入犹豫之中。
陈宫在旁看出了他的心思,道:“主公,兖州未平,局势未定,实在不适合派兵他往,否则我军这么长时间的战果将荡然无存。”
吕布眼睛一亮,随即黯然道:“可是盟约在前,袁术既然已经前来求援,若本将军不去汇合,天下将如何看我吕布?”
“主公,将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况一袁术耳。我军势弱,若打败了曹操,四方联盟必然星散,到时候主公就很可能成为其他诸侯吞并的焦点。所以此时更应该保存实力,稳定兖州,方能雄踞一方,自保无虞。”
吕布听的砰然心动,他对目前局势甚是满意,根本不愿意为他人浪费兵力,“既然如此,就麻烦陈先生代本将军写封回信,告诉袁大人我军的困难,想必他也不会怪罪。”
陈宫心领神会,答应一声退了下去。
很快,有关吕布不会出兵豫州的消息便传了开去。
随即质问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第一个质问的就是如今跟随吕布四处征战的张辽。
魁梧的身材如一堵墙般,当他要闯吕布的主帐时,没有一个士兵能够阻挡。
看到与两个侍卫拉扯着进来的张辽,吕布微微一愣,随即挥手将侍卫赶了出去,道:“文远这是做什么?”
张辽虎着脸,抱拳道:“吕将军,听说袁术大人派使者送来求救文书,不知我等何时出发?末将也好吩咐手下尽快准备。”
吕布脸色尴尬之色,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陈宫见状忙道:“张将军,如今兖州局势未定,我军实在不宜分兵他往。”
“当初广陵城外,四方会盟,可是对天起过誓言的。如今刚过去没多久,难道吕将军就想食言而肥吗?”
吕布脸色更是难看,却还是什么都没说。
陈宫只好道:“张将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诸侯争霸,主公实力最弱,若不懂的明哲保身之策,恐难保全性命。”
张辽大怒,指着陈宫的鼻子骂道:“就是你这小人,履献奸计。你本是曹操信任之人,当初封你做东郡守备,没想到却卖主求荣,勾连外人图谋兖州。后来在徐州刘备好心收留我等,又是你在旁撺掇,让吕大人不顾道义谋夺人家的徐州。如今四方盟主,誓约未干,你又劝吕将军被盟弃誓,让将军成为天下笑柄。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陈宫被骂的脸色涨红,指着张辽的脸一句话也说不出。
吕布听的也不是滋味,呵斥道:“够了,为将者当审时度势,公台所言不无道理,文远就不要再多言了。”
“奉先。”张辽惊叫道。
“下去。”吕布一甩衣袖,将他赶了出去。
陈宫看着张辽愤然走出营帐,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主公,张将军始终不肯归顺到主公麾下,臣恐他还记得许康的好,难长久为主公效劳。”
“这个你不必多言,我与公远有过命的交情,当初我遭难时,他尚且不肯离弃,何况如今。至于许康。”说到这里,吕布眼神中露出一抹狠色,道:“早晚有一天,我会杀向江东,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比他强。”
陈宫犹豫了一下,但也知道此时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心中暗叹一口气。
当关羽听说吕布被盟的消息后,立刻集合五万大军前去询问原因。
只是看这架势,一旦吕布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他恐怕就要率领军队发起进攻了。
这次兖州之战,虽然是吕布和关羽联合发起的,而且在人数上,关羽出兵十万,比吕布多了一倍。但由于曹军的抵抗能力太弱,再加上事后此地要划归吕布所有,他一直没能出什么力。
十万大军眼看着大片的土地和功劳被吕布军唾手而得,早已不耐。
如今也不管对手是谁,听说要打仗后,当真是士气如虹。
吕布对于许康的这位结义大哥,也没有好脸色,再加上这段时间进军顺利,他又收编了不少兖州降兵,如今手下已扩展到八万余人。
去除驻扎在其他城池的守卫,如今在他身边的也有五万兵马。
双方正是势均力敌之时,而且吕布和关羽都是骄傲之人,几言不和下,局势顿时剑拔驽张起来。
可以说,豫州局势尚未定,而一场大战眼看就要在兖州上演了。
………………………………
第四十八章 曹操退兵
关羽大帐内,几员主将正围在一座沙盘前,指点江山,商量排兵布阵事宜。
崔琰推门而入,快步走了进来,焦急道:“关将军,你真的要与吕布开战吗?”
“吕布不守誓约,如此小人行径,不打他打谁?”
“关将军三思,如今我方与吕布乃是联盟之势,一旦破裂势必影响全局。主公正在豫州鏖战,我军决不可再在兖州挑起战端,多树强敌,否者只会让亲者疼仇者快。”
“我军和吕布有何亲疏可言,待我平了吕布,再领兵攻打曹操不迟。”关羽说的斩钉截铁,似乎没有丝毫面子可讲。
崔琰还要再劝,恰在此时,许康竟派来了信使。
关羽听闻微微一愣,道:“快传。”
信使送来的是一封厚厚的书信,那鼓囊囊的样子实在让人想不出里面究竟装了什么。
抖开信封,大堆的纸片飘飘洒洒而下,所有人都看的一阵眼晕。
主公这是写的什么,竟然这么多?
关羽看了一眼,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