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是蠢人,否则也不可能有今日的实力,许康的举动明显表示了他欲一统江东的决心,那自己所据有的东吴之地,恐怕也早在对方的目的之中了。
为此,严白虎秘密招来手下将领,将自己的担心讲出。
但是除了他的弟弟严舆野心勃勃的想要控制整个吴郡外,其他将领都很满足于如今的草头王身份,不愿主动出兵招惹许康这个大敌。
为此,严白虎着实犯了难。
随后听到风声的许靖主动进入乌程,对严白虎进行安抚,使他更加犹豫不决。
但是对于严白虎来说。内心的恐惧并未因许靖的安抚有丝毫减弱的迹象。
最后,在严舆的撺掇下,忍无可忍的严白虎终于还是决定举起大旗,准备攻打曲阿。但令他想不到的是,这边他的大军还未启程,那边就已传来会稽郡投降的消息。
许康的用兵如神顿时吓住了蠢蠢欲动的严白虎,他不得不约束士兵加紧防守了。
但许康岂会这么轻易就放过此事,随后他便以严白虎欲攻打曲阿为借口,进兵攻打乌程。
许康大营内,许贡正为众人分析着严白虎的兵力布置情况。“严白虎本身拥有兵众不过万人而已,但他是当地的土匪头子,拥护他的小型山贼,盗匪无数,这些势力多则数千,少则数百,各据山寨,坞堡,分布在乌程四周。总兵力亦可达数万之众。”
许康皱眉道:“看起来这个严白虎还真不好对付,光拔出外围这些据点都要耗费我们不少时间。公达兄,你怎么看?”
荀攸道:“我军连番征战,粮草耗用甚巨,实不适宜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我看不如集中兵力,直捣黄龙,拿下乌程后,其他坞堡自然不攻自破。”
许贡担心道:“可是一旦我军久攻不下,势必被这些外围的山寨、坞堡截断粮道。”
荀攸傲然笑道:“小小疥癣之贼,如何断的了我军的粮道。”
“此举终究太过危险。”许贡犹豫了一下道:“其实我有一个人选,或许能兵不血刃拿下乌程。”
“哦。”许康惊讶道:“快说,是谁。”
“前吴郡太守盛宪。”
………………………………
第二十五章 盛宪降白虎
盛宪字孝章,曾补尚书郎,后迁吴郡太守,以疾去官。而就在他做吴郡太守的这段时间内,正是许生祖孙三代造反最猖獗的时期。
当时许生手下有悍匪五六万人,号称“阳明皇帝”,连续攻克数座县城,整个江东无一人能制得住他。便是如今的严白虎当时也只是他麾下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头目而已。
盛宪上任后,知道许生不能力敌,便积极拉拢并分化他手下的其他势力,以便于孤立许生。
这个政策执行的很成功,无数绿林好汉因此崛起,而许生的势力则迅速缩水。就在盛宪觉得时机已到,要对许生发动最后一击时,他竟然病到了。结果平白便宜了孙坚,让他剿灭了许生这个敢于称帝的叛贼。
不过不管当初盛宪的目的如何,如今严白虎麾下的一大半山贼确实是因为他当初的扶助才得以兴盛的,所以这些山贼对他都颇为感激。
许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放下军务,在许贡的陪同下连夜赶到吴县。
进入城门后,许贡道:“大人,不如先到我府中休息,我这就派人将盛大人请过来。”
许康摆手笑道:“既然是我们有求于人,那不如就直接登门拜访好了。走吧,看看盛宪住在何处。”
一队骑兵呼啸着穿梭在吴县城内,很快停在了一条幽深的小巷中。
盛府并不算大,但也有几进方圆。朱红色的大门高高耸立,显示着主人与众不同的身份。
许康跳下战马,走到门前,正欲敲门,许褚已经前先一步走了上去。
“哐当哐当”砂钵大的拳头砸在木门上,使其发成不堪重负的呻吟声。“有人吗?有客来访。”
盛府的下人其实早就注意到这支骑兵的出现,见他们停到自家门前,无不脸色巨变。快速将大门关闭,躲在门后探听动静。
如今听到外面的叫嚷,几个人你推我让,终于将一个瘦弱的门子推了出来。
“你…你们找谁?”门子被许褚雄壮的气势所摄,两条腿控制不住的战栗起来。
许康将许褚挥退,拍拍门子的肩膀,笑道:“你不要怕,我们可是好人。前来求见你家主人,麻烦你通禀一声,就说征南将军来访。”
门子听完,“刺溜”一声,钻了回去,然后“哐当”又把大门关上了。
许康一阵愕然,随即苦笑出声,转身对许褚道:“好了,让兄弟们都下马休息吧。”
盛府内,听闻门子报说征南将军来访,盛宪并没有第一时间出迎,而是皱起眉头琢磨起他的来意。
其子盛匡急道:“父亲,征南将军实力强大,不仅赶走了刘繇更是降服了王朗,江东之地目前看来肯定要落到他手中。你这样让他在门外等候,恐怕不妥吧。”
盛宪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道:“为父在家已经修养数年,早已不理政事,你说他为何突然来找我?”
盛匡道:“肯定是为了严白虎,如今许贡已经投到了他的麾下,他自然更不会允许严白虎的存在了。这样更好,父亲重新出山的机会终于到了。”
盛宪犹豫道:“你懂什么,康亭侯是交州刺史,却不去交州上任反而在江东挑起战端,他这是要干什么?为父若是帮他,岂不是等同于谋反。”
盛匡不以为意的道:“父亲此言差异,汉室国祚已历四百年,俗话说盛久必衰,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父亲又何必执迷不悟。”
盛宪大怒,想要斥责他胡说八道,可话到嘴边,却终究没说出口。
盛匡看了一眼父亲的脸色,又道:“国家兴亡先不说,父亲一直不是为没能解决严白虎的祸乱而遗憾吗?如今正是一个好机会。”
盛宪眼神顿时一亮,当初为了对付许生,他一手扶持起了严白虎,可惜天公不作美,在最后阶段让他病倒了。而接替他的孙坚在诛杀许生,获得头功后,对于剩下的那些虾兵蟹将就没了兴趣,对孙坚来说这些山贼剿灭起来麻烦不说,还没有什么功劳可拿,而一旦失败,反而对他的威望有害无益。
所以孙坚拍拍屁股直接走人了。
结果以严白虎为首的众山贼们,趁机瓜分了许生死后留下的权力真空,一点点做大起来。
这下可苦了盛宪。毕竟这些山贼当初大多是由他扶植起来的,如今尾大不掉,地方官员自然将他当成了替罪羊,以至于即使盛宪的病早已养好,也始终得不到起复,只能在家继续修养。
也正因此,乌程的山贼早已成了他的一块儿心病。
许康在门外等了半天,盛府的大门竟没有丝毫动静。
许褚脸色一寒,道:“主公,让我派人砸了他的门吧,我看他能躲到什么地方?”
许康斥道:“不可造次,我们是来求人的,自然应该多些耐心。”
许褚不满道:“可是他这明显是故意刁难。不就是一个严白虎吗?我们难道还怕了,何必受这份屈辱?”
许康笑道:“人家只不过出来晚一会儿,怎么能算屈辱呢?做大事总要有些耐心才是。”
许贡本来心中也有几分火气的,毕竟盛宪在全盛时也不过和他职位相同而已,更何况现在他早已什么都不是了,却让自己这个堂堂的吴郡太守在门外等候,实在是太过分了。
不过看到许康一脸笃定,没有丝毫不耐的样子,他顿时肃然起来,暗道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应该有的沉稳,看来自己投诚这步棋终于压对了。
盛府的门在“吱呀”一声中被打开。盛宪连同府中所有人皆盛装出迎,在院中大礼跪拜道:“下官盛宪拜见征南将军。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许康被他搞出的大场面吓了一跳,忙上前搀扶道:“盛大人不必如此,是在下来的鲁莽才是。”
盛宪顺势站起,二人把臂走向客厅。
双方分宾主坐好,寒暄一阵后,许康道:“如今江东战乱频发,统御困难,为了方便管理,我打算在攻下乌程,将乌程、由拳、海盐、余杭、钱唐、富春六县联合起来,另设一郡。听闻盛大人曾做过吴郡太守,对此地熟悉,所以想以郡事委托给大人,还请不要推辞才是。”
盛宪一愣,随即暗叹一声高明。这样一来,哪怕是为了自己他也不得不全力对付严白虎了。“下官何等何能,能得大人如此眷顾。”
“盛大人过谦了,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敢不效死命耳。”
就这样,盛宪也加入了许康的阵营。而为了早立军功,他更是主动请缨,前往各山寨、坞堡进行游说。
结果是惊人的,乌程外十之七八的山贼就这样转而投到了许康麾下。
许康下令,命盛宪将这些人中愿意从军者组织起来,竟然又得一万余人。
于是许康便以这万余人的军队为前锋,顺利开进到乌程城下。
乌程北有一条小河,河上有座桥,名为枫桥,是进出乌程的要道。
听闻许康南下后,严舆亲自领数千士卒驻守于此。
两阵对圆,严舆独自横刀于桥上。
盛宪打马上前,道:“严舆,可还记得老夫吗?”
严舆不屑道:“老匹夫,不在家纳福,来此地送死也。”
盛宪大怒道:“竖子无礼,连你兄长尚不敢如此与老夫说话。”
严舆笑道:“废话少说,有本事就来试试我手中之刀。”
盛宪脸色一变,四下望去,竟无一人敢出头迎战。
这些人都是刚刚投到盛宪麾下,很多人只是摄于许康的大军而已,自然不会主动与严舆为敌,当什么出头鸟。
严舆见状,更加骄狂,哈哈长笑道:“老匹夫,就凭你也想领兵打仗,简直是不自量力。”
这时,许康带着一众武将来到阵前,看到严舆猖狂的样子,皱眉道:“此是何人?”
盛宪尴尬道:“严白虎之弟严舆。”
“很厉害吗?”
“他是严白虎手下大将,颇有勇力,等闲十几个大汉难近他身。”
许康点点头道:“仲康,去会会他。”
许褚领命而出,策马向桥上冲去。
严舆居高临下,挥刀劈砍,被许褚轻易闪过,二人战了仅仅数招,严舆已然抵挡不住,拨马回走。
许褚不肯放过,竟直接追过桥去。
严舆侍卫忙来解救,围着许褚四面攻打。许褚死战不退,杀入阵中,如虎入羊群一般。
此时严舆也是刚入阵中,看到许褚被手下围困,再次拨马想要夹击许褚。
不想,他刚刚回身,许褚竟已到他面前,手起刀落,严舆触不及防下身首分离。
许褚抢过严舆的首级,再次杀到桥边,高举道:“严舆已被杀,尔等还不投降。”
许康看到这里,松了口气,道:“剩下的就麻烦盛大人了。”
盛宪目瞪口呆的看着在对面桥头上举着严舆头颅,如魔神天降的许褚,简直有些不敢相信。严舆绝对不弱,这从他敢单骑独马便堵住桥头就可以看出,可是没想到竟然还是被许褚从自己大军中斩杀。
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原来不止是一个传说啊。
严舆之死,对严白虎军的士气是一个沉重打击。
许康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刻命令全军抢攻乌程,严白虎见势不妙,率先逃了出去。
………………………………
第二十六章 孙策南下
严白虎一去,江东略定。
如今许康在南方控制的地区已经包括徐州广陵郡,扬州吴,会稽二郡以及丹阳部分县城,论面积比之袁术也不妨多让,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自保的能力。
只可惜这些地区大多都是地广人稀,生产力落后,想要以此为根基进行扩张,难免有些力有不逮。
所以接下来提升江东的生产力,就是许康不得不做的头等大事了。为此他停下了扩张的步伐,开始有条不紊的布置生产计划。
吴郡丹徒比邻长江,与广陵郡隔水相望。
碧波奔涌的大江水,自古便是与黄河齐名的母亲河,肥沃的河水不仅滋润了大江两岸,同时也用其坚强的身躯背负其沟通东西的重任。
许康站在江边,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大片荒地,这里是位于丹徒县城西北的地域,他已经打算将这里建成一座水上贸易城市。
身旁许贡正拿着一张丹阳附近的地貌图,向许康讲解着这段水域的水文情况。
许康仔细聆听了一会儿,道:“此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了。不过你要记住,我们要建的不止是一个码头,更是一座贸易城市。我要用这个城市将江东,辽东,青州三地用海路连接起来。”
许贡眼神中透出一丝狂热,毕竟此城若真的建立起来,对于吴郡的发展必将是历史性的大事,而他的名字也将因此载入史册。
“可是海路艰险,难以辨识,极易迷路。发展海运是不是有些冒险了。”
“没关系,船队只是沿着海岸线前进,应该没有问题。再说我们不是有司南吗?到时候每艘船上都装一个,这样不要说去辽东,便是去扶桑也不成问题。”
许贡为难道:“可是从来没听说过江东有人会做司南。”
许康一愣,撇撇嘴道:“没事,你找几个工匠,我来教他们。”
许贡惊讶道:“大人竟然还会做司南?”
许康嘴角抽搐一下,道:“放心吧,这点儿事还难不住我。”
两人又商量了一阵吴郡的发展规划,许贡信心满满的道:“有了主公的支持,只要五年时间,臣一定将这座城市建成江东最繁华的城市。对了,既然已经决定在此筑成,那主公就给城市起个名字吧。”
“镇江。”许康毫不犹豫的道,因为这确实是它在后世的名字,只是现在许康把它提前了而已。
许康并没有在吴郡多做停留,现在江东百废待兴,很多事都等着他亲自处理。
在分别的时刻,许康执着许贡的手,道:“吴郡就交给你了,本来以你的功劳应该能更上一步的,但是吴郡是江东最繁荣的一个郡,占据了江东一半以上的财富,交给别人我实在是不放心。“
许贡感动道:“臣一定会为主公看好吴郡的一切,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曲阿,如今被许康暂时定为自己的首都所在。
征南将军府,也就是原扬州刺史刘繇的住所。
房间内,只有许康、张昭、国渊、荀攸、赵云五人而已,但他们已经代表了如今江东的最高统治力量。
许康将自己打算五年内全力经营江东的计划告知,对此荀攸、赵云倒是没有什么表示,张昭、国渊看起来却很兴奋。
张昭轻捋胡须,笑道:“重武轻文乃是霸者之道,虽然可兴盛一时,终究难以长久。只有文武并重,方是王者之路。主公能认识到这一点,真是我等之富,江东百姓之幸。”
许康亦笑道:“你少拍我马屁,我已经计划好了,将目前手中的县城扩充为五个郡,其中原吴郡南方的六个城池我已经答应让盛宪来管理,这个郡就定名为余杭郡好了,至于其他三个郡你们看该如何拆分?”
张昭皱眉道:“主公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如今我们在江东的地位尚不稳固,很多世家的人都还在观望之中,我们手里实在没有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