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贼吞天下-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靖亦笑道:“彼此彼此,吴郡许贡虽非许氏宗族,但与我等乃是同姓,我已做主将他收入许氏之中,他也答应愿以吴郡之地奉养许氏。”

    许邵脸色一变,道:“我才是许氏族长,此事为何我不知道?”

    许靖勃然色变道:“你还记得自己是许氏族长,那你拍着良心问问,你为家族究竟做过什么?你一生只顾自己的名声,从不肯提携一下家族子弟,如今又有何资格以许氏族长自居。小辈们谨遵教化,不肯对你恶言相向,但你也要懂得羞惭才是。”

    这些话几乎句句刺在许邵的心中,他一生以刚正不阿自居,对外人来说自然赞扬他的品德,但对家族来说难免有些不近人情。相比之下,许靖在这方面就比他做的好的多。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许氏子弟多依附到许靖身边的原因。

    看着许靖身后的众多许氏子弟,不但无一人为自己说话,竟还透漏出挑衅与鄙视的神色,许邵只觉眼前一黑,竟气的昏了过去。

    许康见状大惊,假惺惺的喊道:“四伯,四伯,你怎么了?快来人啊。”

    许邵被众人手忙脚乱的抬了出去,一众文武官员和许氏子弟也纷纷告辞,房间内最后只剩下许靖、许康二人。

    许靖笑道:“我早就看不惯他假惺惺的姿态,想狠狠骂他一顿,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许康苦笑道:“三伯是舒服了,可不知外人要如何看待我这个忤逆之人了。”

    许靖没好气的道:“你少得了便宜卖乖,人是我骂的,与你何干。”

    许康嘻嘻笑道:“有伯父这句话,侄儿心里就有数了。也不知四伯身体现在怎么样了?”

    “别说你看不出来他是故意的,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除了昏迷他恐怕真的下不了台了。”

    许康拍马屁道:“那是因为三伯太厉害了,把他骂的毫无反口之力。”

    许靖突然叹口气道:“你真的以为我这么厉害?虽然他不肯照拂许氏子弟,但对百姓还是很好的,至少可以称得上是问心无愧。”

    许康亦是一点就透,沉默了一下道:“那三伯认为他愿意帮助侄儿吗?”

    许靖摇摇头道:“你四伯一生好名,将来恐怕也要死在这个‘名’字上。想要让他帮你,恐怕很难。”随即转移话题道:“算了,不提他了,如今你只要好好想想如何拿下曲阿就好,许氏一族的兴衰就全寄托在你身上了。”

    许康自信道:“三伯放心即是。虽然有孙贲在背后捣乱,但现在有伯父带来的吴郡一万士卒,侄儿的信心更足了。”

    就在这时,荀攸突然跌跌撞撞的闯了进来,许康还从未见他如此失态过,忙询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荀攸道:“喜事是主公,子龙回来了。”

    许康一愣,随即大喜道:“他现在何处?”

    “就在外面。”

    当下,许康也顾不上跟许靖辞职,大步流星的来到外院,此时这里因赵云的回归已经聚满了人。

    许康看到被众人围着的那个伟岸身影,亦是激动莫名,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众人见到许康到来,自动让出一条道路。

    “参见主公。”赵云见到许康,就要大礼参拜。

    许康忙一把将他扶起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赵云亦是双眼含泪道:“臣在外流浪两年,未能尽忠职守,还请主公降罪。”

    “这何罪之有?当初若不是你,我还逃不出冀州呢。你是有功无罪。”许康哈哈笑道。

    这时貂蝉领着一位红衣女子上前,道:“相公,还记得这位姐姐吗?”

    许康见她模样熟悉,认了一会儿,恍然道:“你是文蕊?”

    文蕊脸色更红,敛衽一礼道:“见过许大人。”

    许康疑惑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文蕊脸红不能作答,还是貂蝉道:“她现在可是我的叔母了。”

    “啊。”许康一愣,随即看向赵云。

    赵云也是脸色微红,但还是大方道:“我二人现已成亲。”

    文蕊亦上前一步,下跪道:“以前有得罪的地方,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不怪,不怪,”许康虚扶了一下,道:“你既然嫁给了子龙兄,那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怎么会见怪?”

    赵云,文蕊同时行礼道:“多谢(主公)大人大量。”

    许康知道若自己不受这一拜,恐会让二人一直心怀忐忑,故而并不推辞,而是笑道:“我与子龙兄情同兄弟,以后你就是我的嫂子了。哈哈。”

    貂蝉突然幽幽的道:“你和我师叔情同兄弟,那我算什么?”

    “嘎。”许康的大笑戛然而止,神情尴尬的看着她,这还真不好说,辈分有些乱啊。

    众人见他的窘状,顿时齐声大笑起来。

    ++++++++++++++++++++++++++++++++++++++++++++++++++

    更正一点:许氏并非颍川一族,所谓的颍川四大家也没有存在过,只是我以前看过的小说中提到,所以拿来用了。最近重新翻了一下资料,发现许氏竟来自汝南平舆,故在此更正。

    以前的依旧没法改了,以后我会注意的,也请大家见谅。
………………………………

第二十二章 神亭岭之战

    许邵灰溜溜的走了,就在许康为赵云举办接风宴会之时,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许康听说后,只是沉默了一会儿,便不再管他,继续和自己的兄弟们开怀畅饮起来。

    赵云的回归,使许康作战的回旋余地大幅提升。在他的手下,许褚,典韦都是不可一世的猛将,但如让他们单独领兵出征,那许康是绝对不放心的。许定虽然好些,但还到不了名将之列。只有赵云才能让许康放心的将军权交出,使他能单独行动。

    逾二日,许康领兵三万出征,只留一千人马给赵云,命他驻守邸阁,同时阻挡孙贲可能的进攻。

    曲阿城内,听闻许康南下,刘繇顿时大怒,不顾手下将领的劝阻,亲自领兵三万进驻神亭,与许康军隔山对峙。

    神亭岭只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小山岭,并没有什么战略或者战术价值,因岭上有一座光武庙,庙前盖了一座木亭,故名神亭。

    两军隔岭对峙,谁也没有先发动进攻的意思。

    这一日,许康带领荀攸、许褚、典韦、许定等一众将官上岭观察刘繇阵营的不知情况,几人在山上指指点点,竟似毫无顾忌一般。

    过了好一会儿,许康眼见要等之人始终不到,只得打马回还。

    谁知刚下到山腰,就见山顶上冲下来两员骑兵。当先一将大喝道:“许康休走。”

    许康嘴角含笑,停马而立,待对方来到近前,拱手道:“子义兄别来无恙。”

    来将正是太史慈,字子义,听到许康唤他名字,不禁一愣,惊疑道:“你便是许…大人,如何知道我的名字?”

    许康微笑道:“北海城外单人独骑闯出重围,平原城内搬取救兵,子义兄的英雄事迹我可是亲眼所见。当初本以为能在北海城内相遇,没想到子义兄高义,立下盖世奇功后,竟不告而别,使本官无缘得见。今日终于得偿所愿矣。”

    太史慈顿时尴尬起来,他本来是过来擒拿许康的,没想到却从他口中听到仰慕自己的话,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下手了,只得拱拱手,闷声道:“许大人客气了。些许微名,何足挂齿。”

    许康狡谐一笑,道:“子义兄本领超群,想必此次也是率领大军前来捉拿于我了,就把伏兵请出来吧。”

    太史慈更显尴尬道:“此次前来擒你的只有我二人而已。”

    许康故作惊讶道:“不会吧,不要说我身边的典韦,许褚二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便是其他将领也各个武艺高强,刘繇难道以为就凭你二人能擒下我等?”

    太史慈的脸更红了。刘繇以为许康在岭后埋有伏兵,所以不肯出战,是他一意孤行,在帐前大喊什么“有胆气者,皆跟我来”的大话,没想到满帐文武肯相随者竟只有一员小将而已。弄得他纵然明知不敌,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追来,此时听到许康所言,更是无言以对。

    许康沉下脸,道:“难道是刘繇嫉贤妒能,故意为难子义兄?当真可恶,这样的主公还追随他做什么?”

    太史慈毕竟不蠢,他刚刚只是被许康的“子义兄”叫迷糊了,如今哪里还听不明白他话中的调拨之意,顿时神色一肃道:“刘大人对我太史家有恩,此次也是我主动前来,早闻许大人武功盖世,可愿赐下几招。”

    许康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许褚闻言脸色一变,忙策马上前道:“主公,我是你的护卫统领,此战理应由我来接下。”

    太史慈耻笑道:“若许大人连我这个无名小卒的挑战都不敢接,还有何资格要征伐江东。”

    荀攸接口道:“‘兵对兵,将对将’,我家主公乃是朝廷钦命的征南将军,纵然要出战也是与刘繇厮杀,哪里轮到你来放肆。”

    许康挥手打断了手下的劝谏,傲然道:“我命由天不由人,若天不收我,则无人能伤我分毫,若天要收我,也是我许康无福与诸位共创大业而已。”说完,一抖霜雪刀,大喝道:“来吧。”

    太史慈眼神中露出佩服之色,道:“好,许大人豪气,末将失礼了。”说完,纵马挺枪而来。

    太史慈枪法凌厉,论武功与许褚、典韦也只是相差分毫而已,比之许康要高出一筹,但如今的许康虽然没有领悟到属于自己的“境”,但也掌握的刀枪并用之法,再加上常年在赵云、龚英莲这样的枪法大家下接受调教,对于如何应对枪法自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因此,二人一时间竟然打的是难分难解。

    五十余招过后,太史慈也惊讶于许康武艺的高强,怪不得他年纪轻轻便可坐上如此高官,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又看到典韦、许褚二人跃跃欲试的模样,心道,纵然自己能擒下许康,也难保不被他的手下抢去,不如将他先引开些才好。

    太史慈心意一定,便卖了破绽,拨马回走。

    对于熟知三国的许康来说,岂会看不明白他的意思,但许康并不是孙策那个战斗疯子,对于太史慈的诱敌之计理也不理,只是停马道:“既然太史兄认输,本官也不愿咄咄逼人。你退下吧,希望下次再见时子义兄能考虑清楚,刘繇此人色厉内荏,终究难成大业,不是贤臣应该投效的明主。”

    太史慈诱敌不成,又被说教一番,气的涨红了脸,喝道:“谁说我认输了,再来战过。”说完,再次挺枪而来。

    许康抡刀抵住,二人再次厮杀成一团。

    这一次,太史慈全力出手,许康顿时吃力起来。

    典韦,许褚正在犹豫要不要相救,突然山顶上传来喊杀之声,原来是刘繇见太史慈久去不回,便带领一千人马前来参看究竟。

    众将脸色一变,一拥而上,将太史慈杀退,把许康接了下来。

    许康也不抗拒,随着众人一边往山下跑,一边喊道:“子义兄,我的话望你多多思量,大丈夫当带三尺剑,以升于天子阶堂。”话音为完,人已到山下,被留守在山下的一众士卒接回了大营。

    山腰间,当太史慈听完许康最后一句话时,顿时呆怔在当场。这是自己内心一直以来的渴望,从未向人提起,他怎么会知道的?

    不理太史慈的疑惑,许康一众人在刘繇的追兵下脱险,自觉耍了他一道,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荀攸笑道:“恭喜主公又将得一员上将。”

    许康哈哈笑道:“公达此言言之过早,太史慈为人忠勇,恐难以如愿啊。”

    荀攸道:“刘繇为人刚愎,必不肯重用此人,只要大人再示之以恩,还怕他不以死相报。”

    “若得如此,真吾之所愿也。”

    漫天的人头在平地上移动,从高处看去,黑压压一片。“刘”字大旗迎风招展,发出猎猎的声响。

    刘繇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花的指挥着军队一次次的向许康的大营发动进攻。看着对面的营垒在自己的手中发出凄厉的惨叫,刘繇的眼神更加热切起来。

    这已经是神亭岭之战的第三天了,许康的表现并不如以前那般咄咄逼人,而是收缩兵力,任由刘繇军队进攻,竟始终不肯派兵反击。

    张英、樊能联袂而来,禀报道:“主公,事情有些不对啊。我军连攻三日,许康军都没有反击,实在太过反常了。”

    刘繇不耐烦道:“你们没看到我军士兵何等英勇,敌军营垒眼看就要攻破,哪还有能力反击?”

    樊能道:“这才是最反常的,每次我们差一点儿攻破营垒时,对方就会迅速组织兵力重新堵上,可之后的防守还是那么弱,简直好像就是为了引诱我们继续攻击一般。”

    刘繇神色一变,眉头皱了起来,可是眼看前方将士英勇作战,敌军大营破灭在即,难道让他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吗?

    伸手一挥,刘繇寒声道:“有什么好奇怪的,敌人的将领都在大营之中,还能有什么奇兵不成。再说,就算他们真有什么阴谋诡计,我也可以力破之,只要擒拿住许康,江南大势可定。”

    张英、樊能也只是有所疑惑而已,对于许康可能的阴谋他二人谁也看不清,见刘繇执意攻营,只好诺诺退下。

    许康大营内,典韦听了一会儿外面的战况,来回焦急的转了一圈儿,然后又歪头继续听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道:“看来又有地方需要援军了,我这就带兄弟们再去厮杀一阵儿。”说完,快步向外走去。

    许康道:“你给我回来坐下,该你出战之时公达自然会安排,何必着急?”

    典韦委委屈屈的坐下,道:“这都三天了,打仗打的这么憋屈还是第一次,主公,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能放开手脚大战一场啊。”

    许康神秘一笑,道:“快了,快了。”

    厮杀了一天,刘繇军终究还是没能攻破许康的大营,这让他郁闷不已。回到营帐,却发现许邵正等着他。

    刘繇一愣道:“你不是在城里吗?如何来到我前线大营之中。”

    许邵躬身道:“请主公屏退左右,臣有重要军情禀报。”

    刘繇疑惑的看着他,但还是将手下的侍卫赶了出去,道:“说吧,什么事。”

    许邵突然双膝跪倒道:“主公,大事不好了,曲阿城丢了。”
………………………………

第二十三章 收服太史慈

    奇袭曲阿是许康定下的计策,但在选拔将领时着实让他为难了好久,因为他手下实在是缺乏干这种高技术含量工作的将军,还有就是他手下的武将在刘繇那里肯定已经报备了,任何人的突然失踪或者去向不明都可能引起对方的警觉。

    结果在许康为此而苦恼之时,许靖率先站了出来,接下了这个任务。

    许靖是文臣,又是刚刚从吴郡赶来,在刘繇那里不会引起注意。而且许靖对此次奇袭有他自己的一套见解。

    曲阿城虽然被刘繇控制,但时间并不长,城内的世家对他并没有太多的忠诚可讲。如今,刘繇更是将自己的亲信主力全都拉出了城外,城内的防守主力已经放在了世家身上,只要说服这些世家投降,那曲阿城将不攻自破。

    虽然其中有太多的危险,但在实在找不到其他合适人员的情况下,许康终究还是将此事拜托给了许靖。

    五千步兵,绕开神亭岭从小路赶到了曲阿城外,然后许靖孤身一人潜入城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