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贼吞天下-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父亲,十八路诸侯,除了一个下落不明的曹操外还有谁真的出兵与董卓一战过?”

    此言一出,方泽顿时愕然,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方海接着道:“董卓大迁洛阳百姓,必将导致中原空虚,四方诸侯难免心生觊觎,天下大乱之势已然形成。我们水寨的兄弟需要一个能把握天下大势的领袖,这一点,父亲不行,孩儿更不行,除了许大人,孩儿想不出第二个人选。”

    方海说完,膝行至方泽面前,拔出腰间佩刀,倒转刀柄,递到方泽手中,道:“如果父亲还是觉得孩儿真的做错了,就请现在砍下孩儿的头颅。因为孩儿实在不忍看到水寨的兄弟们将来妻离子散的下场。”说完,扑倒在夹板上,一动不动。

    其他水兵也纷纷跪倒在方泽面前。

    方泽看看跪在脚边的儿子,又看看其他跪倒的弟兄,嘴唇颤抖的举起了手中的宝刀,但是比划了好几下,始终不忍砍下。

    许康这时却突然道:“方泽,如今船上都是你儿子的人,只要方海一死,他们肯定都会听你指挥。我可以明确再告诉你一点,这是你唯一一次能杀死我的机会,因为以后我绝不会再将自己暴露在如此危险的境地。你可想明白了?”

    方泽立刻握紧了手中的钢刀,过了良久,却终于还是颓然放开。

    “大人,你赢了,没想到连我的儿子都站在了你那一边。我终究斗不过你。”

    许康走到方泽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欣慰道:“是我们两个赢了。我始终相信,你是水寨兄弟们最好的父亲,不会忍心看他们受苦的,否则他们也不会愿意为你牺牲性命。”

    方泽苦笑,正要说些什么,突然一道身影快速窜上船头,大喝一声,“方海”,一刀却劈向了许康。

    此时正是危机刚刚化解的一刻,所有人都放松了警惕,没想到竟还会有人行刺。

    许康也没想到,不过他的反应奇快,不退反进,抢入了刺客的怀中。“碰碰”两声,刺客一跤跌了出去。只是,身体刚挨着甲板便立刻又弹跳了起来,正要再冲。

    方泽已经喝道:“泥鳅,住手。”

    刺客闻言,果然停住了脚步,只是神色凶狠的瞪着许康。

    许康也是倒退数步方才稳住身形,有些惊疑不定的道:“此子何人,好伶俐的身手。”

    方泽忙躬身赔罪道:“此子乃是下官的义子,还是婴孩时被我在河边捡到,一直抚养至今。只是野性难驯,惊扰了大人,还望赎罪。”

    许康摆摆手,连方泽的罪他都能免,更何况是这等小事。再说,许康也不愿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于是大度道:“没关系,些许小事而已,没人受伤就好。”

    方海忙在一旁道:“泥鳅,还不快谢过大人。”

    泥鳅却神色凶狠的盯着他,气息咻咻,像是要择人而噬的野狼一般。

    方泽上前,轻抚其头道:“泥鳅,此事怪不得任何人的。”那泥鳅这才安静下来。

    许康见泥鳅不过十六七岁年纪,有些好奇道:“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好的身手?”

    泥鳅也打量着许康,道:“你的年纪也不大嘛。虽然寨子里的人都说你是好人,不过若你与方伯为敌,就是我的敌人。”

    许康“哈哈”笑道:“幸好,现在我们不是敌人了。”

    大河帮之变来的快,去的也快,虽然许康极力挽留方泽,但他还是决定辞去了一切职务。

    许康体谅他的心情,只好同意。不过却把他的职务全部转给了他的儿子方海,也算是对他的一种交代与安抚吧。

    此事还给许康提了个醒。他这个帮主做的太不称职了,自从大河帮成立以来,他还没与手下的主要头目见过面呢。趁这个机会,许康也不急着赶回洛阳了,驾着船在大河上下四处游荡,偶尔停泊,到各堂堂主的堂口,嘘寒问暖一番,正好可以联络感情。

    毕竟身为一个高端领导者,若是长时间脱离基层群众,难免会让大家感到陌生,从而离心离德的。

    就在许康在黄河上忙着安抚手下的大河帮众时,远在南方广成关的华雄不忿于吕布屡建奇功,也想立些功劳为凉州军争光。因此不顾董卓的禁令,屡次出关挑衅,虽然小有斩获,但终究惹怒了一头猛虎,反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

第九十二章 两许合并

    三日后,许康终于回到了洛阳城。只是如今的洛阳城越发的凋敝,皇帝已经提前迁往长安,朝内百官也大多随驾而行。

    许康回到自己的府邸,薛可儿等人闻讯后,立刻迎了出来。虽然只有短短数月未见,不过却因周遭环境的巨变而让众人生出久别重逢的感动。

    许康一边往里走一边问起这段时间府里的情况,薛可儿一一做着解答。

    由于十八路诸侯伐董,董卓迁都等事件的影响,洛阳官员逃亡情况严重,而对许府影响最大的还是许靖的逃亡。

    许府甚至因此被凉州军团团包围起来,偏偏那个时候,董卓毒杀少帝,灭袁氏满门的消息传来,整个许府越发的人心惶惶,时刻担心袁氏的遭遇突然降临道许府头上。

    不过幸好,很快许康献计破曹操的消息传来,凉州军对许府的监视这才降低,甚至派人送来不少财物已示安抚。

    许康听到这里也是胆颤心惊,他完全可以想象当时府里的人是在怎样的恐惧中度过的。

    不过幸好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大家没事就好。

    许康急匆匆推开房门,刺鼻的药味瞬间将他淹没。

    王越斜靠在床上,一个女子正小心翼翼的为他喂食。

    此时的王越看上去越发的消瘦,不过精神还算清醒。

    许康悄悄走到他的床前,叫了声,“王师。”

    王越看是许康,笑道:“你回来了。”

    “恩。”

    “云儿呢?”

    “子龙兄还有些军务要处理,恐怕晚两天才能回来。”

    “这就好。”王越欣慰的笑道:“他现在也算是官身了,我终于可以放心了。”

    “凭子龙兄的本事,将来封侯拜将指日可待,王师有什么可担心的。”

    王越点点头,又指着身边的女子道:“以后,我若死了。这个孙女也托付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

    许康忙道:“王师说的什么话,你好好养伤,肯定会好起来的。”说着看向王越指着的女子,却不禁全身一震,目光瞬间呆滞。

    这女子自然就是貂蝉,她刚刚正给王越喂食,不想许康突然闯了进来,一时躲避不及,只好垂首退在一旁。此时见许康望过来,忙躬身行礼道:“见过大人。”

    许康一震后清醒过来,虽然貂蝉的美貌无与伦比,但还不至于让他为此神魂颠倒,此时忙虚扶了一下,道:“不必如此,你既然是王师的孙女,那大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许康又陪王越说了会儿话,见他精神不济,只得先行告退。

    出了房门,想起貂蝉又有些好奇,她显然来的时间不短了,可自己家中什么时候多了这样一位大美女,自己这个做主人竟然不知道。当下找来薛可儿,询问貂蝉的情况。

    薛可儿也很是吃惊,显然没想到貂蝉已经来了几个月了,许康竟是一次也没见过,不过仔细想想,二人似乎一直都很巧妙的“错过”了。

    薛可儿对此也只是微微疑惑,随后便将这个念头抛在一边,当下将貂蝉的身世又讲了一遍。

    许康这时才算真正震惊于她的身份。

    貂蝉,自己早该想到的,这世上美女很多,但长到她那种祸国殃民级别的,整个三国除了貂蝉还能有谁呢。

    不提许康的震惊,薛可儿显然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而向他提起了另一件事。

    “有几个许氏族人想要见你,你要见吗?”

    许康一愣,道:“许氏族人?”

    “是,许靖逃离洛阳后,一些没来得及逃走的许氏族人便没了主心骨。他们的官职不高,在洛阳城内又没有其他依靠,后来听说你的事后,便有人托关系来打探你的消息。”

    许康想了想,毕竟都是许氏一族,见死不救终究说不过去,“见一下也好,反正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那我这就去安排一下。”

    许康点点头,随即又问道:“对了,典韦回来了吗?”

    “哦,已经回来了。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谯县许家堡的人。”

    “那许家堡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好像有二十几个人,领队的是个老头。因为前段时间许府被围,我只好先把他们安置在客栈里。典韦一直陪着他们。”

    许康喜道:“太好了,来的真是时候。你听着,下午把许家堡的人和洛阳城内许氏族人都请来,我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家宴。”

    薛可儿听命,下去传令去了。

    当天下午,许康首先接待了许家堡的人。由于许靖的出走,这次两许合并之事变得有些尴尬起来,不过幸好许家堡对于成为士族兴趣极大,到也没有故意刁难。在其后的宴会中,见识了许康在洛阳许氏中的地位后,基本上同意了由许康主持两许和并之事,从此谯县许氏和颍川许氏便是一门了。

    而且由于此次情况特殊,一切从简,有在场的许氏族人做见证,此事就算是成了。

    然后许康又表达了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族人的意思后,才算打消了众人心中的恐慌情绪。

    毕竟如今的许康不仅是许氏族人在洛阳的最高官员,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着一支军队。在当下的乱世中,军队给人的安全系数要远比一般官职来的可靠。

    第二天,董卓的大军终于回到了洛阳。由于认为酸枣盟军已不足为惧,徐荣和吕布也跟随大军一起回来了。不过,另一个不幸的消息也几乎同时传来,华雄被孙坚于阵上斩杀,广成关危机。

    董卓紧急调徐荣南下,维持广成关战局,同时率领大军北上,进驻虎牢关。

    次日,赵云带着的部队也慢悠悠的赶到了洛阳,进行了简单的交割仪式,许康重新掌控了军队。

    大帐内,许康简单交代了一下情况后,道:“此次局势由于比想象中的严峻,我们将再次归入吕布麾下随军出征。另外,我再分配一下任务,赵云,荀攸你二人留下继续带队西行,北上的任务将由我亲自完成。”

    赵云立刻反对道:“这怎么行,你是主帅,带领大队的事自然由你来做。还是我北上比较合适。”

    许康挥挥手道:“不要再争了,既然我是主帅一切都听我的。而且王师的身体越来越差了,需要你留下来照顾。”

    “可是,北上作战太危险了。”

    “笑话。我十四岁出战,至今大小战役几十场了,何曾怕过危险。更何况有典韦和许褚在我身边,天下还有谁能伤的了我。”

    赵云这才不再多言。
………………………………

第九十三章 阵斩潘凤

    当大帐内只剩下许康和荀攸二人,他这才将心中的疑惑问出,“明明是南边打了败仗,为什么大军却都被调往了北方?”

    荀攸道:“很简单,南边广成关离洛阳太远,中间又隔着一个大谷关,就算丢掉了也不可惜。相对来说,河内的袁绍军才是董卓的心腹大患。现在调兵向北,想必是想到什么破敌之策了吧。”

    “袁绍拥兵五万,黄河之险与我们也是各得其半,董卓能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败他?”

    荀攸无奈道:“这个我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我手头上没有这方面的情报,能够探听到的消息又极为有限,也许董卓知道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吧。”

    许康想了一会儿,拿出一本小册子,道:“这是有关河内盟军的情报,你来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董卓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荀攸接过小册子,随手翻了几页,惊讶道:“你怎么会有这么详细的情报?”

    “这是秘密,以后再告诉你。怎么样?能从中看出什么吗?”

    “给我点儿时间,我要仔细研究一下。”

    “最迟明天,因为明天我就要出发了。”

    “没问题。”

    到了第二日,荀攸果然将自己的意见汇集成一张字条交到了许康手中。

    许康看完后,随手撕了个粉碎,心中却是大定。荀攸不愧是“智囊”,竟然从一些简单的数字中这么快就判断出河内盟军的弱点以及董卓的意向,果然厉害。

    由于还要护送迁移大军,许康只能从有限的队伍里抽调出六百骑兵,匆匆加入了吕布的军队。双方士兵出身一样,相互配合也算默契,指挥起来不用担心会出现什么指挥不灵的现象。

    董卓的大军大多驻扎在小平津和孟津两座关口内,而袁绍的河内驻军却不在黄河边上,双方相距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因此平常并没有什么战事发生。

    队伍休整了一天后,董卓终于将所有将领集结到了中军大帐。

    这一次,董卓不打算坚守了,他要主动出击。

    河内郡袁军大营内,袁绍最近脾气越来越暴躁了。当初十八路诸侯共伐董卓,袁绍被推举为天下盟主,声望一时无两,他也曾为此得意过。但随后事情的发展就渐渐脱出了他的掌控。

    第一件事就是少帝的身亡,袁绍当初离开洛阳时就是因为不愿承认当今皇帝的地位,如今打出的旗子也是希望能重新迎立少帝。可是没想到董卓如此之狠,竟然直接毒死了少帝。那先帝的子嗣就剩当今皇帝一人,他还能怎么办?难道就这么乖乖听他的话,那和听董卓的话有什么区别?

    第二件事就是韩馥的背叛。韩馥本是袁家一手提拔上来的官员,当初将他安排到冀州牧的位置上,也是因为这个人胆小,寡谋,容易控制。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有时候权利是可以给一个怯懦的人胆量的。韩馥在做了冀州牧后已经渐渐脱出了袁家的掌控,如今更是经常拿粮食问题作为筹码,和袁绍争夺盟军的话语权。可是袁绍却没有什么办法反制他。

    袁绍也想南下攻打董卓,早点打破这僵持的局面。因为只要伐董成功,他将是重建大汉的第一功臣,将超过任何一位先祖,成为天下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可是军中的粮食一直被韩馥卡着,无法调配充足,难道让他带着士兵饿着肚子与董卓作战吗?

    一想到这里,袁绍对韩馥的怨恨就成倍增加。

    就在这时,探子来报,董卓大军渡过黄河,正向袁军大营杀来。

    袁绍一愣,随即大喜,这董卓肯定是被前几场小胜冲昏了头脑,竟然敢主动进攻。自己正愁无力改变战局呢,现在好了,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只要自己能顶住董卓的进攻,把他们逼回河南,就可以对外宣称获得大胜,重新树立自己盟主的权威。到时候一声令下,十八路诸侯共同进军,打败董卓指日可待。

    当下,袁绍立刻下令通知各军,着手布置防御。

    如今的河内盟军主要有四大势力组成,最强的是袁绍本部三万人,其次是韩馥的一万人,王匡的一万人,以及新进投诚过来的张扬的五千人。

    四大势力名义上归属于袁绍统领,其实自成一系。袁绍真正能指挥的动的也就是他那本部的三万兵马而已。

    这从防御布局上就可以看出,左翼的是韩馥军,中间是袁绍军,右翼是王匡军,张扬因为兵力最少,处于阵后,随时准备支援。

    各军严正以待,各自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