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元首已经有希特勒小姐了。”

    “那又怎么样?”女孩瞪着莉莎・克劳迪奥反问道,“我喜欢元首是我的事,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的。”

    笑着用手揉了揉对方的脑袋,莉莎・克劳迪奥略显宠溺地道:“你高兴就随你。”随后她突然小声道:“如果是他的话,应该很容易就见到元首吧。”

    “你说什么?护士长……”

    一辆灰色军用卡车在两人面前突然停了下来,车才刚停稳后方车厢内便立刻跳下两人。同时大喊:“医生!我们需要医生!有兄弟受伤了!快点找人来帮忙!”

    女孩在得到莉莎・克劳迪奥的指示后慌慌张张跑回地铁站去找人帮忙,莉莎・克劳迪奥则上前一步向对方展示了自己手臂上的红十字徽章后未等对方回应便爬上汽车。一股混合着酒精与血腥味的气味立刻扑面而来。受伤较轻的国防军士兵身上缠着绷带,两眼无神地分坐两边。莉莎・克劳迪奥的到来没有引起他们丝毫注意。

    仔细检查着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后,莉莎・克劳迪奥大吼一声:“自己能动的全部给我下车!没看见这里有重伤员吗?”说着莉莎・克劳迪奥伸手从对方军服口袋中掏出对方的军籍名册。上面除了持有者的姓名外还有服役记录以及体检记录。

    “a型血,立刻让人准备。还有针线与绷带。这个人需要立刻动手术。”

    “是的,莉莎・克劳迪奥护士长。”

    女孩带来的红十字会成员立刻熟练得将躺在担架上的伤员搬下车,数十次的救援行动让他们早已熟悉自己的工作。

    这个时候的莉莎・克劳迪奥与先前完全不同,她就像个干练的军人,行动与命令绝不拖泥带水。

    一番忙碌后终于得到些微空闲,就在莉莎・克劳迪奥忙着擦拭自己满是鲜血的双手时,一辆r35挎斗摩托车在莉莎・克劳迪奥身边停了下来。在众人的注视中一名坐在挎斗内的国防军少尉走了上来。

    “你的名字,护士长。”

    “莉莎・克劳迪奥。少尉先生。”

    向着莉莎・克劳迪奥行了一个军礼,少尉大声道:“勒布元帅有命令,所有非战斗女性现在开始向立陶宛撤退。莉莎・克劳迪奥护士长,请你带上你的那些女孩子去南广场集合。2小时后会有车辆来接你们。”

    莉莎・克劳迪奥没有回答,他只是盯着这名国防军少尉道:“这里很快就会被苏军占领吗?”

    “我不知道,莉莎・克劳迪奥护士长。苏军现在攻势很猛,元帅的这条命令只是为了预防万一而已。当然,我并不认为苏军能冲破我们的防线。不过还是请你做好准备。”

    “那元首的直属航空队也向后转移吗?”

    “不,我没有接到这种命令。不过……并没有车辆调动的命令。所以……元首直属航空队可能不会转移。”

    “是吗?”在自言自语后莉莎・克劳迪奥向着国防军少尉一鞠躬,“谢谢。我会通知我的姐妹们。不过我不会离开。”

    莉莎・克劳迪奥的回答让国防军少尉沉下了脸,他慎重地提醒道:“莉莎・克劳迪奥护士长,我再次提醒你。这里可能变成战区,你要知道一个女孩如果落入敌军手中会遭到何种待遇。尤其是像你这种漂亮的女孩。我们国防军要做的就是保护你们和孩子以及德意志。请你再考虑一下。”

    “谢谢你的关心。”莉莎・克劳迪奥笑着回答,“但是我的责任与使命感不允许我抛弃那些受伤的人。更何况元首直属航空队都没有转移,我相信这里还是很安全的。”见对方略显呆滞地看着自己,莉莎・克劳迪奥再次笑笑道:“放心吧,会留下来的就只有我。我会让那些孩子去南广场集合的。”

    “如果这是你的选择……”国防军少尉向着莉莎・克劳迪奥再次行了军礼后,头也不会重新坐回到摩托车的挎斗内。在排气管的声响中r35挎斗摩托顺着满是碎石的公路向另一边高速驶去。

    看着逐渐远去的r35挎斗摩托,莉莎・克劳迪奥用只有她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如果是你……一定也会选择留下的吧。即便在地狱中,你也没有舍弃受伤的伙伴。即便在地狱中,你也坚持要和伙伴们一起向着远方小小的光芒前进。哪怕那小小的光芒似乎永远遥不可及,但绝不会放弃,也绝不会迷茫。因为能清楚的感觉到它传递来的温暖。那个小小的光芒……叫做希望。”莉莎・克劳迪奥突然笑了出来,她大声喊道:“我不会输给你的。绝对不会!因为我可是德意志的女性啊。”

    “莉莎・克劳迪奥护士长,有什么事吗?”

    似乎是被莉莎・克劳迪奥突然而来的叫喊声吓到了,围在她身边的人用敬畏的眼神看着这个女孩。

    “没事,没事。好了,快点干活吧,我们可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

    第一个在瓦娘上起飞的记特等功。

    直10:亲,说好的特等功。

    老子说的是固定翼!

    歼15:亲,特等功哦,亲。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7)

    海莲娜在心中已经不知道将她的元首诅咒过多少次了,即便最恶毒的语言也无法完美体现出她此刻心中的愤怒。从最初接到命令将战斗机大队向戈乌尔贝尼转移的时候,就产生的担忧现在终于化为现实了。爱沙尼亚境内的苏军只要击溃德军防线,那用不了一天时间就能冲进戈乌尔贝尼。将整个战斗机大队一窝端掉。

    为了保护机场,海莲娜不得不一整天站在机场指挥塔内,将手中的战斗机分成数个小队,一批接一批起飞以便在空中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完美防空网。而轰炸机编队则日夜不停飞抵边境,支援下方的第18集团军进行防御。这使得海莲娜即便连吃饭也是在指挥塔内完成的。

    战斗机驾驶员们、地勤工作人员们,甚至是海莲娜的那群副官们有轮换,有休息的机会。唯独这个女孩没有,对这个女孩来说唯一休息的机会就只有日落之后。不过即便日落之后,她也依然要担心来自苏联空军的夜间轰炸。

    听某人说:海莲娜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

    听某人说:海莲娜连上个厕所头上都戴着无线电通讯耳麦。

    还听某人说:厕所内时常能听见海莲娜通过耳麦大骂下属的吼声。

    最后还听某人说:海莲娜不止一次在厕所内大骂元首愚蠢。

    以上这些流言都没有得到证实。人家一女孩子在厕所内做什么,一群大男人知道个屁。

    位于戈乌尔贝尼的元首直属航空队独自一人就承受了苏联空军近一半的压力。如果不是海莲娜沉着冷静的指挥与调度,戈乌尔贝尼早就化为一片废墟。而轰炸机编队则完全承担起对前线部队的支援任务。以至于在边境线上的第18集团军的士兵们一提到空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海莲娜与他的元首直属航空队。而原本负责支援北方集团军群的克勒尔将军的第一航空队反而被这群最前线的士兵们给遗忘了。

    地面上负责防御边境线第一道防线的第18集团军打得也异常艰苦。

    一天前,德国陆军最高指挥部见爱沙尼亚的苏军攻势过猛,强令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勒布必须将他的指挥部向西转移到立陶宛境内。

    集团军群总司令向后撤退,这无可厚非。指挥官有指挥官的责任,士兵也有士兵的责任。

    第18集团军知道自己身后虽是整个拉脱维亚,然而自己却无路可退。一旦自己退却,进攻列宁格勒的部队补给就将被苏军完全切断。苏军更有可能依靠波罗的海三国完善的交通线直接威胁东普鲁士与中央集团军群后方。所以第18集团军绝不能后退一步。

    在边境线上的苏军分别以萨卡拉高地和奥泰派高地为出发点,向着哈尼亚高地上的德军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

    负责进攻哈尼亚高地的是苏联第4集团军,而哈尼亚高地西侧至里加湾的丛林地带则由第8集团军负责,而作为第8集团军尖刀的则是第一近卫坦克师。

    5月16日,苏军在一天之内就向哈尼亚高地发起了十七次冲锋。

    41年幸存下来的苏军老兵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在炮击过后立刻冲向哈尼亚高地。德军在高地下方的第一道防线在15分钟内便宣告失守。幸存的德军被迫向后转移至第二道防线。在第二道防线上,苏军攻势遭到阻碍。德军占据着有利地形,靠着mg42的凶猛火力一时间压制住了苏军的疯狂攻势。随后苏军再次呼叫火炮支援,德军第二道防线再次遭到苏军凶猛炮击。就在苏军以为可以像对付第一条防线那样轻松突破的时候,mg42那连续撕裂油布的射击声再次响起。毫无停歇的射击声将苏军死死压制在地面上。激战到当天下午,元首直属航空的ju87d终于在ta152的掩护下带着1800公斤炸弹飞抵战场。苏军攻势再度被遏止。到当天夜晚,苏军也没能攻占德军第二条防线。

    5月16日夜晚,苏军发动夜袭。苏联红军曾一度逼近德军防线50米处,最后在德军狂扔手雷的战术下后撤。

    5月17日凌晨,苏军火炮再度怒吼。在il-2强击机的对地支援下,苏军再次向着德军第二防线发起攻击。

    il-2强击机是苏军在整个2战期间生产最多的飞机。甚至有可能是整个2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飞机。这种飞机最大的特点是整个机身框架是由木板制成。而对于驾驶舱、油箱和发动机这些重要部位更是使用大量装甲,从而有效保护了飞行员。

    il-2的飞行速度很慢,最高420km/h的飞行速度让它看起来更像是在空中爬行。不过对于一架负责对地攻击的飞机来说,这种飞行速度足够了。而对于地面德军来说,这种飞机就和他们的ju87一样,简直就是个飞行死神。

    il-2可以携带最大600kg的炸弹,这些对德军来说算不上什么。真正让德军头疼的是挂在两侧机翼下方的8枚火箭弹。

    ju87的俯冲式攻击只有一次,可il-2在将携带的弹药全部发射完之前可做多次盘旋俯冲攻击。5架il-2就能在低空形成完美的对地攻击支援链。il-2以环形飞行,在目标上空轮番俯冲,攻击。直到击毁目标后才向下个目标前进。

    进入俯冲攻击后,il-2先是在中距离发射火箭弹,随后在近距离用机枪扫射,最后如果有必要再投下炸弹。一架飞机三段连续攻击打得下方的德军士兵没脾气。而适合高空做战的ta152在进行俯冲攻击时面对5架il-2的自卫机枪,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在il-2强击机强有力的对地支援攻击下,苏军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终于在德军第二防线上杀出了一个缺口。而杀红了眼的德军面对在头顶盘旋的il-2,甚至有人扛起mg42的支架,另一人操纵mg42做对空射击。

    到下午2点,第二防线上的德军被完全驱逐。苏军稍作停顿后便向着德军第三条防线,也就是哈尼亚高地顶端前的最后一条德军防线展开试探性攻击。

    在第三条防线上,苏军遭到德军拼死抵抗。苏联红军的士兵们在火炮与il-2的低空盘旋的支援下发起进攻,而他们对面的德军则在这条防线上除了囤积了大量mg42机枪,各种口径的迫击炮,以及4联装的20mm对空机枪。

    5月18日,苏军发起了6次冲锋,全部被德军击退。战况最惨烈的时候,苏军曾一度冲进德军阵地的战壕内,与德军展开白刃战。结果在付出数百人的代价后又被德军赶了出去。整整一天,阵地上mg42的响声没有停过。滚烫的枪管被扔得满地都是。橙黄色弹壳几乎填满了整个战壕。

    5月19日,苏军依然寸步未进,寸土未得。猛烈的炮击没能击碎德军抵抗的决心,il-2的空中攻击在ta152与bf109的攻击下终于被遏止住了。只靠步兵的苏军没能在德军机枪封锁下前进一步。

    5月19日黄昏,一名苏军士官举着白旗来德军阵地交涉,希望德军能允许他们救助伤者,同时将阵亡者的尸体运回去。双方短暂交涉后,德军同意了苏军的请求。不过明令苏军不准接近距离阵地200米处,在这片区域的苏军伤员与尸体将有德军负责收拢后交给苏军。

    负责进攻的苏军士兵在德军挖出的战壕内见到对面德军负责的区域内,一名身穿神职人员长袍的德国男子左手捧着圣经,又手握着十字架在满是尸体的战场上走动着。每进过一具苏军尸体旁,他都会先亲吻手中的十字架,再弯腰将十字架贴在尸体上。嘴中念叨一番后,跟在他后面的德军士兵才会开始收拾那具尸体。

    哈尼亚高地上的战斗终于走向平衡,只是苦了德军的后勤补给队。尽管早就在拉脱维亚囤积了大量物资,可要将这些物资送上哈尼亚高地,德军后勤部队靠卡车,靠军马,甚至靠两条腿往返于高地与后方城市。整条公路都快被德军运输队占据了。

    见哈尼亚高地上的战斗终于稳定下来,布劳希奇终于有时间将战况送交给在前线的任海济了。当然在他的报告中不可能提到在防线上的德军士兵整排,整连甚至是整营消失的报告。在短短4天的战斗中,第18集团军付出了巨大代价。哈尼亚高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沾满了交战双方的鲜血。

    负责防守哈尼亚高地西侧丛林的第18集团军士兵的处境与高地上的同胞相差无几。虽然躲在丛林中的他们不用担心来自空中的袭击。不过他们需要面对的是苏军第一近卫坦克师的冲击。

    与德国“武装党卫军”这个称号不同,能得到“近卫军”这个称号的苏军部队没有一支是普通角色。

    “武装党卫军”鱼龙混杂,部队素质参差不齐。能算上“王牌”的数来数去也就那几支。

    但苏军的“近卫军”这个称号是一种集体荣耀。只有作战表现英勇的苏军部队才能得到。它代表着对获得这个称号部队战绩的肯定,也证明这支部队的英勇。它是一种荣耀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近卫军能得到优先补给,武器装备也比同级部队要多。在武器更新时,近卫军也是第一考虑对象。当然在前线战况危机时,他们也是第一支调动至前线的部队。硬要说的话,在德国也只有“瓦露基利”的地位与苏联的“近卫军”部队相同。

    换句话说,负责防守丛林地带的第18集团军士兵们将要面对的就是“瓦露基利”。嗯……可能在实力上会差上一点。不过在斗志与团队精神上绝对相差无几。还有什么比一支紧紧团结在一起的队伍更让人望而生畏的?
………………………………

第一百三十三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8)

    对于驻防在丛林中的德军士兵来说,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大片树林。树林不仅阻挡了苏军的轰炸机,同时也迫使苏军坦克部队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分开行动。对于没有车载电台的苏军坦克来说,这无疑增加了进攻难度。

    没有空中支援,没有火炮支援,甚至连同一编队中的坦克都被迫分开。对于第一近卫坦克师中的坦克兵来说,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紧跟在各坦克后的步兵。当然他们的对手在处境上与他们相差无几。德军除了能运用地形优势外,唯一能用来对抗苏军坦克的就只有50mm反坦克炮。

    在西侧哈尼亚高地战役打响的同时,第一近卫坦克师也在同一时间一头扎进了丛林中。双方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