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进攻希腊。不过也同样阻止了英军在德国腹部埋上一颗钉子。

    希腊战场短时间就不用指望分出胜负了,更别提用胜利来提升士气了。那剩下的就只有北非战场了。不过将精锐兵力抽调至希腊后,北非部队面临德军步步紧逼下,从1月开始到现在便是在不停后退。马格他,梅尔沙,艾季达比亚的先后失守让整个大英帝国原本就不高的士气骤降。不过德意两军的分裂让韦维尔看到了机会。

    由1月下旬开始抽调的远东军已经到达了苏伊士运河附近。很快就能通过亚历山大后调集到前线。而单独行动的德军更是露出了补给不足与艾季达比亚防御薄弱的破绽。这是英军目前取得一场足以鼓舞人心大胜的最好机会。

    韦维尔知道自己的计划过于冒险。但机遇与风险并存。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在韦维尔的命令下,原本还准备后撤的班加西守军突然一反常态,他们开是主动出击。今天向隆美尔的第5装甲师开上两炮,明天则向着阿里埃特师开上两枪,后天则在布里西亚师身上狠狠咬上一口。英军竭力避开与第5装甲师发生正面冲突,而将战斗力低下的意军做为目标。

    对于自己两侧的盟友,隆美尔又不能坐视不理。于是第5装甲师成了救火消防队,在两侧的意军部队中来回奔跑着。隆美尔不是不想乘机将英军一网打尽,他实在是有心无力。到目前为止德军的攻击主力是副元首直属武装党卫队。在与副元首分兵两路后,虽然看来第5装甲师中有着数量众多的坦克,可其中能开炮的不到六分之一。连续几天的小规模骚扰让隆美尔苦不堪言。他不得不收缩战线,以便更好的保护两侧意军部队,抵抗英军骚扰。

    负责防御班加西的英军完成了他们的任务。隆美尔的军队被牵制在了班加西地区。

    东面原本负责防御的英军也开出了坦吉代尔井。他们的目标是时刻在空军监视下的南侧突袭德军部队。不过这只英军在见到德军前就收到个令他们哭笑不得的消息。

    这只缓慢前进的德军部队居然开始后退了。想想也是,每天都能见到一架敌人的飞机在自己头顶飞行时,即便是傻瓜都知道自己的行踪暴露了。如果这个时候还依照原定计划行动,那简直就是愚蠢。在尼姆与奥康纳看来,这只开始后退的德军部队将自己逼入了绝境。甚至不用驻守在果夫马塔的部队出击,德国人自己就会困死在沙漠中。

    两侧的德国人都已不足为惧。那韦维尔的计划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1941年2月24日,在隆美尔指挥部队围攻班加西后第5天。完成部队调集与物资调度的英军部队,分别从以艾季达比亚为圆心分布的安特拉特,萨温努和果夫马塔这三个内陆城市出发。包括澳大利亚军队成员,北非英军外籍军团成员在内近8万人部队分成三路,将最终目标放在了有20万意军驻守的艾季达比亚。

    为了这次行动,韦维尔几乎抽调了手上所有能动用的部队。很多后方城市就只有少量部队负责治安而已。不过从远东抽调而来的部队很快就能开进这些城市,让韦维尔并不是太担心。现在他要担心就是8万英军面对20万意军,是否还能发挥出40年下半年那种势如破竹的攻击气势。一举攻陷艾季达比亚,从后方完全切断德军部队与的黎波里的联系。

    韦维尔试图通过这一战,完全打开与德意联军在北非这个贫瘠沙漠土地上交织而成的沙尘之锁。

    任海济躺在一个由“瓦露基利”成员挖掘出的沙坑内。将双手枕在头下后望着上方用于遮挡阳光的沙黄色帆布。

    “副元首阁下。克莱茵将军发布明码电文。”法密尔手握电报出现在任海济身边,也未等任海济回答。她低头照着手中的电报念道:“英军已获悉我军行动。前锋部队与英军发生小规模交火。有鉴于此,我军开始后撤,准备组织防线。”

    “哼,克莱茵这家伙。发个电报都这样。”任海济一笑,扭头微微望向帆布顶外明亮的阳光处,“那家伙也是个演技派呢。”

    法密尔微微皱眉,看着面前躺在沙地上的任海济。她的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么。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女孩就这样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德国副元首。

    “齐格飞,时间已经太久了。英国人真的会向你说的那样吗?”

    任海济挑起一侧眉毛。这一次出现在他视线中的是凯尔那衣着整齐的高大身影。向着凯尔摆摆手,任海济略显不耐烦的说:“凯尔,离我远点。看到你的样子就让我热的受不了。”

    任海济的话让凯尔这个身高近190cm的日耳曼壮汉一脸尴尬。他下意识向后退开一步。不过紧接着他便张大了嘴,瞪大了那双天蓝色双眼,惊讶的看着眼前那一幕。

    此刻原本站在任海济身边的法密尔正用她的右腿狠狠踩在他好友的腹部。停在任海济腹部上那右腿的黑色军靴还在来回扭动着。

    “注意你的言行。副元首阁下!”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法密尔。先把你的脚放下!”

    即便是一直跟在任海济身边,早已见惯了那些围绕在他身边无尽疯狂的凯尔此刻也是满头黑线。

    克莱茵,艾瑞卡小姐,法密尔。性格奇怪的人一个接一个出现在自己好友身边。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

    凯尔摇摇头,将这些无聊的想法从脑海中赶了出去。反正以他那传统日耳曼人的性格是很难理解这些人了。不过也正是因为他那传统日耳曼人的性格,让他时刻保持着理智的头脑。虽然理智到几乎有些迂腐……

    “好了。凯尔。从这份文件上能看出很多东西。”任海济从法密尔手中接过电报,坐起身后道,“很简单。看这些就明白了。与英军发生交火?就他们目前的行军速度,我敢保证他们距离目标城市还很远。那与英军发生交火,就说明是英国人主动出击。你认为现在的英军面对克莱茵那数量巨大的‘伪装军团’会主动出击吗?如果英国人是在撤退,那很正常。但现在英国人主动出击,就说明他们的目标是牵制住克莱茵的‘伪装军团’。至少在能抽调大军团去围剿他们之前牵制住他们。可是克莱茵并没有发回遭到大规模攻击的电报。唯一的解释就只有牵制了。那么英国人为什么要牵制住克莱茵的‘伪装军团’?”说到这,任海济向着凯尔露出了那只有一侧嘴角上扬的微笑。

    在将手中的电报揉成一团废纸扔出去后,任海济站了起来。扭了扭腰后他小步走到地上的阴影边缘。

    “相信我。凯尔。英国人一定会这么做的。他们绝不会放弃这个天赐良机的。相信我。”

    “我一直相信你。齐格飞。无论何时。”

    伸手至额头,挡住那刺眼的阳光后。任海济在心中小声说:相信我吗?!所以我才讨厌光明……它让我觉得自己是如此的黑暗……海莲娜,克莱茵,凯尔,法密尔,艾瑞卡……所有的一切都一样……让人讨厌……

    ;
………………………………

第九十一章 沙尘之锁(9)

    在任海济望着天空发呆的同时,他身后恩格尼码电报的翻译员正对照着手中的密码本在草稿本上飞快书写着。很快他放下手中的铅笔,起身走到凯尔身边。向着参谋长大人行礼后,他递上了手中写满德文的纸张。

    凯尔低头快速扫视着手中最新报告。花了大约30秒看完后,他向着任海济道:“齐格飞。海莲娜那里发回侦察报告。在艾季达比亚东北方向,大约30公里处发现大规模行动的英军部队。现在,他们正在全力寻找艾季达比亚正东方向的英军……”凯尔的话停了停,见任海济没有丝毫表示后,他试探着说,“英军开始行动了。齐格飞。我们是否也开始行动?”

    “行动?什么行动?”

    齐格飞又开始装疯卖傻了……

    凯尔头上好大一滴汗。作为一个严谨到几乎死板的日耳曼人,作为“瓦露基利”的参谋长,他还是决定出言提醒一下。也不管自己的好友是否真的忘了自己是来这里战斗的,而不是来旅游的。

    “齐格飞,现在英国人主动出击了。我们难道不是乘这个机会去攻击他们的后方补给线?或者趁机占领果夫马塔?”见任海济依然一脸茫然,凯尔微微皱眉,“齐格飞。难道你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去占领果夫马塔吗?如果这样,那我们为什么要躲在艾季达比亚东面,50公里的这处沙丘内浪费那么长时间?!”

    凯尔的质问终于让任海济先前那眺望地平线的动作停了下来。这个黑发副元首缓缓侧过脸,用左眼眼角余光看着凯尔。随后冷冷道:“如果我真想占领果夫马塔用不了1天时间。这种没有任何天险可以依靠的城市与巴黎一样。不,比巴黎还烂。至少巴黎城内还有条塞纳河。这种城市就算完全摧毁也不可惜。”

    任海济狂傲的话语让这个简易指挥部内的所有成员都满头大汗。不过恐怕在他们心中都小声笑了出来。直属指挥官的狂傲在让他们感到尴尬的同时也给予他们无限的信心与勇气。

    “那……齐格飞。为了你的这个……恩……”凯尔的话停了停,试图寻找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恩……静观其变的计划,让克莱茵的‘伪装军团’跑那么远真的值得吗?”

    “值得吗?哼,当然值得!在北非这个相对独立的小战场上。我们德国人是外来者。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意大利人。他们都是我的敌人!在解决正前方的英国人之前,首先要处理掉后面的意大利人。否者很容易陷入两线作战……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上次大战我们就是这样……”

    见到任海济高高扬起的左侧嘴角。凯尔觉得自己已经无话可说了。

    即便是凯尔这种不拘言笑的人,也有种想吐槽的冲动:难道所谓的“两线作战”就是同时与敌人和盟友这两者交战吗?

    看着任海济的背影,凯尔突然发现。自己的这个好友与最初在德累斯顿步兵学院相遇时相比,已经变的更加疯狂,更加傲慢,也更加孤独……

    韦维尔为他的计划起了个非常形象的名字――“战斧行动”。就像字面上表现出来的一样。韦维尔希望这次军事行动能像战斧一样,一斧砍断德意联军最薄弱环节。将自己的敌人分成两部分,再分别击破。而现在,这个最薄弱环节便是只有意军驻守的艾季达比亚。

    韦维尔对意军的了解与我们对意军的了解差不多。他非常清楚意军的战斗力。短短一周时间,对于喜欢游山玩水的意大利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完成艾季达比亚的防御。就算你给他们一个月时间,在艾季达比亚囤积大量物质,再让他们用无数地雷将整个艾季达比亚城外围变成个无处落脚的雷场。意大利人也一定会在地雷场上留下至少2条1公里宽的路。一条路是用来逃跑的,另一条则是用来投降的。对意军来说,没有什么比逃跑与投降更重要的事了。

    近8万英军分成三路浩浩荡荡杀艾季达比亚。隆美尔率领的第5装甲师则被拖在班加西。

    有一句军事格言:一名指挥官永远不会被击败,除非他自己首先承认失败。

    在得知英军攻击的消息后隆美尔虽然没有破口大骂,但依然在心中对任海济一顿埋怨。不过埋怨过后,他并没有像所有人所想的那样惊慌失措。隆美尔镇定自若的站在指挥车上,头戴耳机,一边研究面前的作战地图,一边下达不计其数的命令。随后他立刻开始调集军队,试图将能调动的部队全部集结起来,思考向艾季达比亚反攻的可能性,以确保自己后方补给线。不过班加西的英军也不给隆美尔丝毫机会,他们表现的就像块嚼烂了的口香糖,死死黏住了隆美尔的军队。

    隆美尔也有苦衷。想要后撤就必须留下断后的部队。可除了第5装甲师,剩下的2个意军师一见敌人就投降。而如果留下第5装甲师断后,那就算自己跑到了艾季达比亚,又拿什么部队与英军交战。隆美尔陷入了进退不能的两难境地。

    隆美尔最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强攻班加西。在英军占领艾季达比亚后驰援班加西之前,占领这个港口城市。至于之后的战略,等得到班加西的补给后再说吧。

    在当天寄给妻子的信中隆美尔写到:英军可能在一周之内就占领艾季达比亚。具体时间可能比我所想的更短。一旦艾季达比亚失守,我将失去20万的后援兵力与支持部队行动的补给。这比副元首与意军决裂更可怕。这是我到达非洲这个战场以来所面临的,最严酷的战局。副元首之前的固执决定迫使我不得不下令强攻班加西。我第一次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过,请不用担心。亲爱的露。我绝不会向这种困难低头。我相信,我能解决目前这个问题。

    英军突然反击,而且是瞄准德军弱点突然反击的消息也传回了德国。布劳希奇苦着脸面对这份电报。无论怎么看,战局都对德军不利。这个老奸巨猾的陆军总司令在与参谋长哈尔德商量后一致决定让元首去做最后判断。自己就做个传声筒算了。

    不出所料,希特勒先是张口一顿咆哮。那咆哮声恐怕连总理府外经过的行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随后他提出了一个方案:让意大利海军出海,协助隆美尔进攻班加西。在布劳希奇与哈尔德看来,希特勒也就只能想出这种聊胜于无的办法了。正当两人不停埋怨副元首的疯狂,同时又一筹莫展时,艾瑞卡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艾瑞卡先是甜甜的叫了两声叔叔。这让两个50多岁的铁血军人的心情立刻晴转多云。能抵挡希特勒小姐魅力的人,恐怕在全德国都找不出一个。哪怕是纳粹党的反对者,也不会讨厌这个女孩。

    在向布劳希奇与哈尔德询问了具体情况后,艾瑞卡笑着说:“我相信哥哥不会犯这种不顾补给线的错误。或许哥哥有他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不尝试相信一下哥哥呢?”

    艾瑞卡的话让布劳希奇与哈尔德揣摩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希特勒小姐想说:北非战场的问题?让他去。在那里的人自己能解决。于是两人心有灵犀的互相一点头,将文件归类后放进了文件夹。就好像所有的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该干嘛干嘛去。

    攻击艾季达比亚的英军由擅长沙漠战的奥康纳亲自指挥。其主力是刚刚完成休整便开赴前线英军第7装甲师。南侧是印军第4师和72旅。北侧则是澳大利亚第7师。在任海济看来这三个师是韦维尔目前能动用的全部精锐,也是最后的精锐。当然,照目前情况来看,恐怕韦维尔认为只有英军第7装甲师才是他的精锐。

    英军第7装甲师,号称“沙漠之鼠”。他们是所有英军部队中沙漠战经验最丰富,士气最高,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印军第4师和72旅是在哈尔法亚战役中与英军第7装甲师合作,反推德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至于澳大利亚第7师,这个大英帝国远在太平洋上的兄弟,其最光辉的战绩是在41年,当隆美尔率领非洲军团开进埃及后,他们在指挥官莫斯德的带领下依然死死守在德军后方的托布鲁克这颗钉子上。

    奥康纳的意图很明显,集中优势兵力由东北方向强攻艾季达比亚。而这段防线上,意军的表现简直可以用郊游来形容。

    这条长越30公里的弧形防线上,缺少隆美尔监督的意军只挖掘了两条没有铁丝网阻挡的浅浅战壕。两条战壕之间只有不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