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忘尘实在听不下去了,连忙打断楚寻语,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胳膊肘往外拐,在心仪之人面前谈论别的男人,赶紧插话。
苗不燕面色也有些尴尬,孙濛罄立刻拉了一把楚寻语,楚寻语哭笑不得,讥讽道:“前辈你若是伤风咳嗽我这里有药,常将军都已经魂归故里了,你吃哪门子飞醋,难道还真能从九泉之下回来和你抢苗家妹子?”
“就是,别说什么结草衔环了。”慕缘和商芊带着一堆吃食回来,往车上一放,一屁股坐上来,对车夫喊了声出发,转头对苗不燕说,“我说妹妹啊,我和野郎中的恩情你下辈子就下辈子吧,反正这辈子也不缺啥,忘尘的恩你就别拖了,赶紧这辈子以身相许还清得了。”
众人哈哈大笑,苗不燕尴尬的转头过去,忘尘摸着脑袋嘿嘿直笑,大伙就这样一路打闹一路游览,倒也逍遥。
到了下午,就赶到目的地了,下车一看,未曾想眼前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水域,水色碧蓝,又要水鸟飞翔,楚寻语惊叹道:“没想到云贵高原之上还有这么一个去处,此水有名否?”
苗不燕告诉众人,这水乃盘龙江注入,在此地汇聚成高原大湖,鄯阐城背靠湖水而建,外围也有寻常百姓渔猎生活、生活取水,久而久之,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唤作“滇池”。众人此行的目的地就在湖边一处教内小寨中。
于是坐着马车,大伙顺湖而走,看了些风光,一路驶进一座防御森严的小寨子内。寨内此处都有盅师把守,众人下得马车,走进了一出不起眼的房子里,屋内有人等候多时,看见苗不燕到来便行礼下去了,一应东西都准备俱全,拿出卷轴放在桌子上,苗不燕转身拿出一柄锈烂的铜刀,问道:“好了吗?”
“打开吧。”楚寻语深吸一口气……
………………………………
第一千零四章 天高云淡(四)
书接上回,小屋内,木桌上放了四尊不同的异宗教神像,大约筷子身高,桌面上刻画了一个法阵,上面摆了许多兽骨和草木,苗不燕用手里那把破烂不堪的铜刀割开手心,鲜血滴在卷轴的桃魂浆上,苗不燕连掐二十四诀,盅师黑纹爬满脸庞,喝道:“燃!”
四尊雕像眼神发光,阵法开始点亮,“噗”一声,暗红色火苗燃起,噼里啪啦之声大作,桃魂浆本来由冤魂所化,所以一旦烧起来,无数哀嚎的冤魂在小屋内环绕,众人抬头看看不免有些反感,待火苗逐渐微弱,苗不燕面上黑纹褪去,对着慕缘点头示意,慕缘抬手朝空中一摁,众人遮住眼睛,佛光在小屋内大盛,将屋内的冤魂全部超度,待金光熄灭,小屋内又恢复了平静,众人打开门窗,让外面的阳光重新照耀进来,楚寻语用手挥了挥眼前扬起的尘埃,这才看清桌面上桃魂浆已经融开在桌面上,卷轴静静的在其中。
孙濛罄和苗不燕、商芊她们去忙着烧水沏茶,楚寻语拿起卷轴,三人来到屋外,滇池边有石凳石椅。坐在上面,楚寻语看着手里的卷轴久久沉默,忘尘示意:“打开吧。”
因为庄蹻打开过,所以原本的符箓已经失效了,楚寻语将卷轴放在桌子上用手摊开,认真看去,却哭笑不得,发现卷轴中是一副年代久远的碑拓,内容除了一种看不懂的文字,还有许多人类图案的示意。慕缘诧异的问道:“这上面……说的啥?”
楚寻语认真的看了半天终于放弃,道:“如果没有猜错,这应该是‘金文’,周公姬旦是西周人,他那个时代才拥有的文字,庄蹻是战国时代的遗民,会这种文字也合情合理,可我们就不同了,中间相隔了千万年,我们无从下手。”
“我来吧。”忘尘把卷轴移过来。
“你懂?”慕缘惊讶的问。
“百无一用是书生,我打不了架,读读这些酸诗烂词的本事还是有的。”忘尘嘿嘿一笑。
金文,顾名思义,乃刻在铜鼎上的一种文字,是商周时期用来举行祭祀大典时候用的,记录的都是国家大事,古人以铜鼎为重,喻以九州,所谓“一言九鼎”就是这个意思,寻常百姓人家是不得铸鼎的,否则就是造反。看这卷轴中的文字样式,前篇都是斑驳的黑色背景,中间文字是镂空的白色,呈阴文状,应该是从某个铜鼎上拓下来的,说明姬旦对此事极为重视,铜鼎大都会被战火损毁,在上古时期,一般王朝更迭都会把前朝的铜鼎给熔了重铸,来彰显旧去新来的含义,所以用碑拓留存显得一份副本给后世是当时流行的做法。
忘尘对古文字有所了解,有一定的造诣,曾经解读过很多文字,所以能看个大概。青莲子说的没错,经过忘尘的翻译,这份卷轴中记载的大都是戮梦门的功法,是当年姬旦把封印黑灯的方法给保存了下来,前面的故事提到过,戮梦门在中间的传承中断代了,最近的一次辉煌还要追溯到青莲子和南柯无语那个年代,这套功法也无人学会,所以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封印黑灯的方法,文中那些人体图案也是功法的详解,这套功法现在就算在怎么学肯定也来不及了,所以说真的是无功而返。
慕缘听完悻悻不已,问楚寻语:“这怎么办?我们哥仨现在要带着这玩意儿去戮梦门磕头拜师学艺吗?估计练个三五百年的回来就没问题了。”
“都是扯淡、都是扯淡!”楚寻语懊恼之极,拿过卷轴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在看什么,愤怒的揪成一团往地上一扔就走了。对于楚寻语来说,其实……这等于没有结果。
慕缘本想去追他,但被忘尘阻止了:“让他去静一静吧。”说完蹲在地上把卷轴捡起来整理好。
众人晚上就住在滇池边的屋子里,还尝了尝当地百姓捕的鱼,但是楚寻语没有过来吃晚饭,大伙都知道他在哪,因为百中教有人报告过,有个汉人在滇池边的一处石头上坐着看着湖面,苗不燕吩咐下去都别打扰,随他去,吃晚饭的时候,忘尘也把卷轴的事情说了,众人都很泄气。
吃完饭,忘尘陪着苗不燕去湖边散步,慕缘也很商芊一起去周围逛逛聊聊分别以后的故事,唯有孙濛罄,回屋收拾了一会东西,就静静的等待楚寻语归来。黎明前的黑暗是最冰冷的,在高原上更是如此,夜晚更冷,孙濛罄实在等不了了,就呵着冷气,去找楚寻语了。
此时楚寻语正坐在湖边的石头上发呆,孙濛罄走过来静静的坐在他身旁,问道:“怎么?你连我都不要了?”
“哎……”楚寻语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
“要不然我们带着它去戮梦门求助?”孙濛罄拿出卷轴道,“戮梦门好歹也是魔道四门四宗之一,门中不乏高手,又有基础,肯定有人能够短时间内学会。”
“不行。”楚寻语拒绝的斩钉截铁,“完全不靠谱,这套功法毋庸置疑的乃是江湖上一等一的绝学,能做到的肯定不止封印黑灯这么简单,打开梦境世界大门的后果极为严重,更重要的是,戮梦门那帮家伙一个个狼子野心,我们无法保证戮梦门会帮我们,更无法保证他们学了这套功法不会为所欲为,要知道上一次戮梦门在江湖上盛极一时的时候连万道之祖的昆仑都要避其锋芒,到时候消灭了一个黑灯,反而在江湖上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孙濛罄幽幽的说道:“那该如何是好?灯奴是不会停止追杀你们的。”
楚寻语盯着漆黑的天空,小声的说道:“我想了一晚上,已经想到一个办法了,但是细节还不完善,只有一个大概的念想,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容我在细细思索一段日子。”
湖边出现了金光,朝阳正在缓缓爬上天际……
………………………………
第一千零五章 天高云淡(五)
书接上回,且说这几日楚寻语等人住在鄯阐城中,百中教的教众都在纷纷打包行李,新教址已经选好了,在云贵高原的深处,一片隐匿的群山之中,教众将教内的东西纷纷装车搬走,看着眼前络绎不绝的车队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开,楚寻语一行人也不知道去哪里,不过海丹已经吩咐过了,大伙都可以去百中教的新址休息,想住多久都行,反正没有逐客令。
而朝廷,朱元璋已经颁发圣旨,正式昭告天下,从此以后,南疆改名为彩云之南——云南;鄯阐城更名为“昆明”,所谓史书有云“夷人大种日昆,小种日叟”正是如此;设立“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统筹南疆的民政和军务;大将军沐英永镇云南,世袭罔替。
站在楚寻语他们居住的楼上,看着下面川流不息的人群,楚寻语跟身边的苗不燕说道:“教主妹妹你真是了不起,从今天开始,这里的民生民计将会有卓越的发展了。”
“任重而道远。”苗不燕苦笑一声摇摇头,“我们负担着这里太久太久了,南疆云贵高原自古十万里茫茫大山,上百个异族混居,其中有太多太多的百姓没有东西吃,没有书读,甚至都走不出大山,各地民俗不一,民风大多闭塞落后,要想治理好这里,恐怕非一朝一夕,上百年都恐怕难以完成,我们是坚持不下去的,还是交给中原吧,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这里比肩真正的应天王都。”
众人正在说话,忽然有人来报,原来沐英派人过来和百中教办民生的交接时,送过来一个小匣子,说是汉人修真者临走之前,有人委托要转交给一个叫做楚寻语的人。楚寻语闻言挺纳闷,怎么会有人知道自己,接过来仔细一看,小盒做的挺精致,雕龙画凤,认真在看,原来都是符文,而且不是一般的符文,这是战争期间用来传递最高机密的军事公文用的,这些保护符文是何等的仔细,这里面放的是什么?竟然要做重重防护?而且战争结束这么多年,怎么还会有人用这个给自己传递东西?楚寻语显得有些惊讶和茫然,因为这个匣子最大的麻烦是一对一制作的,由墨家高人手工封闭铸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倘若强拆或者弄错开启钥匙,里面的机关就会被触发,燃起大火,把里面的信件全部烧毁。
打发了来人,楚寻语捧着这东西坐在屋子里那发愣,慕缘急了,问道:“你倒是打开啊,傻看着作甚?难道用眼睛看就能看开?还是要我们都回避?”
楚寻语没好气的答:“我开你个猪脑子,此匣按道理是要用兵符开的,当年我被流放的时候,兵部侍郎的兵符早就被收缴了,我现在拿什么开?刀砍斧剁一碰就毁,除非叫墨家的人过来,只有他们有手段拆解。”
“这附近有墨家的朋友吗?”忘尘回头问苗不燕。
苗不燕也摇摇头反问:“墨家的人这次为什么要来?”
慕缘没好气坐下一边喝茶一边埋怨道:“哪个孙子这么损,弄这么个玩意儿过来。”
还是孙濛罄眼尖,是兵家出生的人嘛,她拿起这个匣子看了半天,惊讶的说道:“这上面的符文不是给你的,是给我的?这上面的纹路是‘帅’字纹,不是你兵部的纹。”
“啊?”所有人一愣,楚寻语也纳闷,“你们家人给你的匣子却打着我的名号?”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慕缘乐了,不过转念一想也挺奇怪,“不对啊,你还没过门呢,怎么现在就寄给夫婿家了?”
孙濛罄脸少见的一红,楚寻语白了他一眼,孙濛罄从袖子里摸出一支扳指,这是她的元帅兵符,她是御封的解甲归田,荣归故里,自然可以保留这些东西,套上上面的锁眼一扭,“咔嚓”,就打开了。
打开一看,里面原来是一份卷起来的书信,封面留言“楚寻语亲启”,这就见了鬼了,楚寻语和孙濛罄对望一眼,用孙濛罄的元帅符文开启的信件是写给楚寻语的,这是什么人这么了解自己的事情?
楚寻语取出来打开就看,孙濛罄也一并在他身后好奇的去看,结果两人越看表情越惊异,众人都一脸期待的看着他们,半晌,楚寻语放下手里的书信,看着众人没好气的说道:“真是万万没想到,诸位,我们说不定还得去一趟粤东。”
众人都挺纳闷,望尘率先发问道:“缘何我们要去两广之地?”
楚寻语没好气的把信件丢在桌子上:“自己看。”
大伙围拢过去,把信件正过来阅读。
原来这封信是出自一个所有人都未曾料到的大人物之笔,赫然是昆仑的段辰雨。信中他告诉了楚寻语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那就是黑灯……在他的手中!原来,段辰雨作为一个行走在黑夜之中的人,早就知道了关于黑灯的事情,甚至还在楚寻语之前。
早年间,段辰雨为了战争的需要,奉命打入了元蒙法师的内部,成为了国师八思巴座下爱徒,除了打探战争消息之外,偶然间听八思巴说过此事。八思巴是黑衣老者李尔文当年许愿之后一手培养出来的后继人之一,所以八思巴对于自己恩师李尔文的事情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对于黑灯也许没有李尔文知道的那么详细,但是事情的大概还是有所了解的,加上江湖上在大神通者之间一直隐隐有些风言风语,所以七七八八拼在一次也了解个大概了。
在两朝战争爆发前夕,段辰雨就已经秘密打入元蒙法师内部,而两朝战争第一阶段,元蒙力挫长达十多年的红巾军起义,一举击溃红巾军主力,曾短暂的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大宴群臣,那时候八思巴一时酒醉,加之十年战争获胜,所以麻痹大意,说漏了嘴,被扶着他的段辰雨听的明明白白,当时内心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未曾想这个传说是真的,人间真的遗留了这么一个洪荒灵物,而大元王朝的来历竟然是被这盏黑灯所实现的契约,难怪元蒙法师这么不遗余力的穷兵黩武,原来是有这么个东西作为依仗才有恃无恐。
随着战争第二阶段的全面爆发,段辰雨不得已把此事搁置,把注意力放到战争上来;后来因为时间的推移,元蒙节节败退,大明开始建立,段辰雨才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暗中观察了八思巴,八思巴数次无故失踪,其实他是去寻找自己的恩师黑衣老者李尔文妄想借助黑灯之力扭转战局,段辰雨洞察了这个秘密十分惊骇,所以打定心思,待战局结束,一定要找到此物,因为历史绝对不能改写,元蒙王朝绝对不能复辟。
但前面提到过,历史上追踪过黑灯的大神通者有好多位,都被灯奴一一灭口篡改了记录,所以线索一时间并不好找。直到中间出现了一个插曲,那就是思奕的妻子莫名其妙去暗杀朱元璋,还有一个神秘的黑衣人劫天牢,正是楚寻语咬牙切齿的这个黑衣人证明了段辰雨的判断是对的,因为此人的打扮言行无一不与八思巴形容的黑衣老者十分相像,甚至段辰雨一度怀疑此人就是李尔文,只不过他不知道灯奴有好多位而已。那时候的段辰雨还远在蒙古草原八思巴身边,听闻了这个消息既无力挽救楚寻语也无法阻止局势恶化,所以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了。
后来,蓝玉率领大明军队在草原上对元蒙王朝完成了最后一击,在这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中,段辰雨伪造了自己的阵亡身陨得以脱离元蒙法师阵营,也就是在那次战役中,和聆辩先生巴彦桑有了交集,为后来返回昆仑击破蓝玉的政变阴谋埋下了伏笔,当然,这是题外话了,在看看正事。
战争结束后,段辰雨本来应该没事了,但因为黑灯的事情不得已又一次背负了使命,第一时间就赶回了昆仑,和大师兄宋祁说明了此事,宋祁也深感震动,马上给段辰雨下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