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跃跃欲试,接着还要再来,“真是疯子”朵儿加暗骂一句。
回头一看,自己的弟子正控制着修罗云之术,勉强压制着中原修士,但是修为尚浅,坚持不了多久,到时候黑云一散,中原修士缓了过来,元军必然大败。索性一咬牙,大喝一声,大手一挥,将修罗云之术的转嫁之力转到自身,然后在起身一捏法诀,喷出一口本命精血,在空中化成一个血色的“卍”字,左手一下拍上去大喝一声:“来”。顿时朵儿加前额头现出一只狰狞角,身上红纹迭起,居然施展了“阿鼻魔化身”的神通,要知道这个术必须要有出窍的修为才能施展,朵儿加为了一击得手,用自身本命精血为引,加上这战场上将士的鲜血为祭,强行提升自己到了悟真期,施展出来此术,也不管什么辈分大小,只凭境界修为压人,务求一击必杀,只见朵儿加缓慢的伸出右手,上面鬼气环绕,如同阿鼻地狱一般的声音不绝于耳,身影一闪,攻了过来。
楚寻语冷静的看着朵儿加越来越近,轻叹一声,右手继续御剑,左手再摸出一颗药香四散的药丸放入口中,一捏诀,轻语一声:“天命加身,逆转轮回,前世今生,共施己身,疾”
瞬间,手中灵气突然暴涨,气势恢宏,只看见楚寻语身化一道长虹,迎面硬上。朵儿加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幕,他看见了对面这个年轻人,用了一个不知名的术,瞬间提升了自己的修为,居然提升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出窍期,一下子提升了两个境界,这怎么可能?但是惊叹是惊叹,也改变不了什么,眼睁睁的看着两人撞击到了一下,传来了巨大声响,气浪一下冲翻下面拼斗的士兵,四散开来。
当人们清醒过来以后,只看见朵儿加半跪倒在地上,楚寻语在他面前站着,嘴角有鲜血流下,但是眼神中还带有一丝兴奋,刚才这一击,打了个平手。但是平手,就是朵儿加输了,朵儿加体内已经没有多余的灵气可以第二击,自身强行牵引而来阿鼻魔使者已经在反噬他自己的身体,舍利碎裂,自己是肉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化下去,大口大口的咳血了。
“好,好,好,非常好,当年玉虚宫论剑的中原八俊,果然名不虚传。”朵儿加大口喘息着说道,“思奕,我认出你来了,原来你就是八俊中之一的,思奕对吧,好,很好,没想到是药王府的人,刚才那招就是传闻中药王府绝世秘术之一‘三生诀’对吧,好,老僧算是见识到了,修行数百年,最终死在你手上,也罢,也罢。”
楚寻语冷冷的答道:“是的,认出来了,但是你是用生命的代价才换来的眼光,不值得。”说罢,剑光一挽,朵儿加项上人头落地,舍利已经反噬而碎,逃也逃不出去了。
接下来,自不必说,朵儿加既然身死,坐下弟子自然无法加持这术,也四散逃了开来,中原修士立刻反击追杀过去,修罗云一散,元兵自然后继无力,无力的瘫倒在地,明军士气大振,三军一鼓作气,掩杀过去。此役,大败元军五万,同时,中原八俊之一的思奕名声再响头筹,以一人之力,金丹期修为斩杀元蒙立见期大法师的故事又一次响动起来,在人们的传闻中又记下了一笔。
回到现在,楚寻语从当年的回忆中醒悟过来,看着说书人还在口若悬河讲着这个段子,默然笑笑,丢下了一锭银子在饭桌上,便走了下去。
楚寻语还和当年一样,只不过右肩膀后多了一把背负着的长剑,剑护上有一根绳子,拴着一个银色铃铛,默默的迎着远方走了下去。
清风徐来,铃音随风而响……
………………………………
第四章 遇佛缘 再种因
花开两端,各表一枝。再来说说这望尘老道。
望尘正驾云来到成都上空,心念忽然一动,微微一感应,便笑了笑,纵马下落在城郊,一阵微不可查的清风环绕身体而过,只见望尘原先俊朗的面孔被掩去了,只变得普通读书人模样,然后牵着马慢慢走近城里。
看着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彼此的叫卖声,比之前战争当中要恢复了许多,望尘微笑的看着这一切,不禁回想起了当年,两朝战争期间,有一名公输家的长老加入了元军阵营,用无数机械傀儡配合元蒙五位大法师,是正觉期的五位大长老,在这成都郊外,凭借地势之利,摆下了“十胜杀归魔”大阵,阻挡明军进川,明军损失惨重,一度止步不前。这时候,当年的望尘长老联合了青城、峨眉、蜀山、阴阳家、儒家、法家几派多年闭关的长老,众人联手请出了蜀山至宝之一的“雷煌”剑,诸位长老联手大战元蒙五师,最后蜀山长老炎云,在其他众人合力掩护之下,使用雷煌剑一举击杀了一位元蒙大长老,破了此阵,明军才进入四川。
抛开往事不提,望尘慢慢的走到了郊外,依然不紧不慢的走着,这时,看似望尘迈出一小步,周围的景物却变化极大,原来是缩地成寸之术,转眼间便来了成都附近的一个县城里。
这个县或许在寻常人眼中并无稀奇之处,但是在修真界的老一辈人中,却是很有名的,因为这县中有一座寺庙,名叫双林寺,寺中有一位道高望重的僧人,法号“默崖”,据说是一位修为已经达到了渡劫期的高僧,长年隐居在寺内,平生只出手过一次,可以追溯到唐朝,只听得别人传闻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这也是外界传说的他唯一一次参与外界的消息了,平时从来不插手红尘俗务。
双林寺由来已久,至于是什么年代建成,已经无从考证,至于这位默崖大师是何时出家修行,更是无人知道。望尘只知道自己自从踏入修仙界以来,默崖就已经达到了印证期,相当于道修者的合体期,至于现在,到底到了什么地步,望尘已经无法猜测了。
这次来就是因为一开始飞临成都时心生感应,是默崖大师要见他,便前来拜见,这样一位泰山级的人物,望尘还是及其尊敬的。
来到双林寺前,只看得一位小和尚正在山门外等待,看见望尘走来,便上前施了一礼,开口问道:“请问前辈,可是天机阁的望尘道长?”
“正是”
小和尚说道:“请前辈随我来。”
望尘也不多话,紧跟着一路往后山走去。说起来,望尘以前还是来过这里的,当年还是小道童的时候,当时的天机阁掌门,也就是望尘的师傅,曾经带他来过一次,但是望尘当年只不过是一个小道童,只是在远远的候着,并未见过默崖大师本人。
现在时过境迁,轮到自己了,看着小路两边的花草树木,依然是和当年一样,并无多大改观,望尘不禁心生感慨。
到了当年自己等候的地方,小和尚双手和礼:“前辈,我只能到这里了,前辈还请自便。”望尘应允以后,小和尚便离开了。
自己走进去,不多时,转过一个山角,便看见一竹居,竹居外的石凳上坐着一老人,正是自己要见的默崖大师。
望尘越走越近,突然看见天空漫天莲花下落,梵音吟唱不绝于耳,檀香阵阵清晰可闻,在看老者坐的位置,只见得是一个圆脸长耳的大和尚,手持佛珠,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背后漫天神禽飞舞,无数沙弥、比丘尼在空中诵念佛经,尽是那西方极乐的虚影,一时间,听得空中梵音回荡,望尘心灵震撼,顿时心生无边向往之感,同时感觉天地之大,无法探索,自己渺小,无比惭愧。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自远及近,仿佛来自天边,传入望尘耳朵,却又清晰可闻,如同醍醐灌顶,望尘顿时醒悟,在看周围哪有什么西方虚影,只有一个白衣老者手持念珠,坐在石凳上,平静的看着自己,笑容祥和。
望尘惭愧的说道:“天机阁晚辈,后学后进望尘,见过大师。”
忽然,望尘想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看着老者,说道:“默崖大师,您?您度过天劫了?”
“阿弥陀佛,承蒙西方世界不弃,老衲幸得此缘,已然度过佛劫。”望尘此刻才看清楚默崖大师相貌,只看得一个平常老者,身着白衣袈裟,一尘不染,相貌普通,但神态祥和,眼神深邃,声音虽然苍老,却让人听了如沐春风,心中顿生好感。
望尘惊喜的应道:“望尘恭喜大师得道。”这里望尘说的道并非是道修士所指的道,而是天地之道,指的是天道,所有修行之人,不管修行法门各不相同,却莫不是追寻天道,体会至高至上的道理,从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得无上大道,体会生命真谛,天地之间遨游四海,摆脱生死束缚轮回。。
“阿弥陀佛,”默崖大师颂了一声佛号:“虽然度过了佛劫,但要说这‘得道’二字却离之甚远,天机浩渺,天道难测,非一朝一夕可以领悟,渡了劫,只是一种形式,并非说寻得了天道,未渡劫,也不能说未明天道。劫数不过是一种形式,不必过于执着,反而着了相了。”
望尘听完,深施一礼答道:“晚辈受教了。”
默崖大师微微点了点说道:“坐吧,说起来也有很多年没见到你了,请用茶。”
望尘微微一愣,石桌之上空无一物,何来饮茶一说?在低头一看,手中不知何时,已经捧了一杯香茗,不禁感叹这神通广大,然后悠悠的问道:“前辈,还曾记得我?”
默崖笑道:“如何不记得,当年你来这里,是你师傅观心道长带你前来的,你就站在那边的树林里呢。”
“呵呵,前辈说的是。”望尘然后又问道:“前辈此次唤我前来,有何事吩咐?”
“此次前来,有一事想找你帮忙。”
“前辈只管吩咐。”
“前几日,老衲心有所感,无意中算出将有小魔劫现世,虽然是小魔劫,却与你有莫大的机缘,你此次是否为此事下山?”
望尘听到这里,心中差点没气的晕过去,什么叫无意中算出?那我花了那么多天材地宝,几乎倾家荡产,布下“小星罗窥命”阵,才算出这小魔劫机缘一事,你倒好,一句无意中算出,当真是要气煞人也。但是前辈问话,不敢不答,只好说道:“正是为此事而来。”
默崖将望尘的神态看在眼中,却并不急,慢慢的说道:“财物乃是身外之物,重要的是这机缘,若是在意财物,如何才能求证大道?正是你花费了财物,才得到了这机缘,有了这因,你我今天才能相见,便是这果,若是看不开这因果二字,何时才能得证无上大道?”
一句话说的望尘面红耳赤,却又一语中的,望尘也是坦荡之人,开口谢错:“是晚辈着了相了,晚辈知错。”
默崖点了点头,面前的石桌上灵气波动,逐渐形成了一副画面,画面中出现的却是一个年轻人,一袭黄杉,脑后一圈佛光闪耀,分明是一个修佛的年轻人,但是却有一头半短发,正在挥镐抡土,在田间帮农人劳作。望尘想了一下,忽然说道:“要是晚辈没有记错,此人应该是当年玉虚宫论剑之时,人称中原八俊之一的慕缘小友。”
“不错,此次老衲劳烦望尘道友来此,正是为他。”默崖大师说道:“慕缘也正在红尘游历,不久我将飞升极乐净土,无意中发现慕缘小友也与这场小魔劫有关系,与那应劫之人楚寻语小友也有着莫大的机缘,我知道望尘道友要去寻找楚寻语,我想让道友在日后的日子中,多多照顾慕缘,日后干系重大,有大机缘的。”
听到这里,望尘一头雾水,对于这个叫慕缘的年轻僧人也有听闻,他是王都金陵天界寺主持彗昙大师的坐下得意弟子,据说不过百年,一身修为达到了立见初期,相当于元婴初期的境界,在上一次举办的五百年一次的玉虚宫论剑大会上,一举进入前八名,因为那次是历史上水平较高的一次比试,所以后来人们就称他们为中原八俊,是对当时前八名的中原道门青年才俊的一种褒扬称呼。
只不过这慕缘确实是后学后进,就连他的师傅彗昙主持也要算是默崖大师徒孙的徒孙了,更何况两地相距甚远,默崖大师又不喜交际,怎么会和他扯上关系,还让自己护他周全?
望尘便将自己的疑问说出来,还请大师明示,但默崖却笑着摇头道:“天机不可泄露。”
这一句话倒是讲的望尘无话可接,甚是费解。
最后,默崖大师说道:“望尘小友,我观你自身,确实天资横溢,奈何这次入红尘,寻机缘,却免不得要与人争斗,而你天机阁的修行法诀虽然精妙无比,但大多都是观察天运,亲和天道的法门,日后与人动手,也是有些困难,老衲即将飞升离开,身外之物也带之不走,这里有念珠一串,可交与你,可常带身上,虽然算不得什么攻击利器,但是随老衲多年,在稳固心神,防御侵害上也有些神奇妙用,对你帮助甚多。”
说罢,将手上念珠递了过去,望尘接在手中一看,此念珠年代久远,已经不可分辨,但是檀香阵阵,灵气波动非比寻常之物,上刻有六祖慧能《坛经》,神念一动探入其中,但觉梵音阵阵,耳鼻空灵,神清气爽,内含多种佛门法阵,真乃妙不可言。
望尘虽然知道这是变相的为他保护慕缘周全而给的答谢,但是还是感激万分,要知道这样的东西应该传给佛门后世,却给了他,就算默崖有些找补之心,但是礼,确实重了。
而后二人又聊了一些师门往事,不过多久,望尘便起身告辞,然后骑马持卷,驾云而去,此番确实有了目标,根据默崖大师最后的示意,他将前往辰州,等待楚寻语游历过来。
有道是望缘起,尘埃落
寻劫难,语真谛。
………………………………
第五章 旧灯现 因果连
眼下天气转秋,但是气候宜人,正直秋高气爽之际,楚寻语一人一剑,游历到了江陵,这秋风中已经有了丝丝寒意,走在满是树木的小路上,看着逐渐西下的夕阳余晖,不禁吟道:“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突然,小路上一阵尘土飞扬,一辆马车疾驰而过,往江陵城中赶去。
见此情景,楚寻语眉头一皱,因为用神识看车内,明明有一个中年富态男人,正在和马夫说话,但是他感觉到马车内一片死气弥漫,生机已断,怎么还有活人?
看着马车飞驰而去的背影,楚寻语轻叹一声,看来今晚要在江陵城入住了。
夜晚,江陵城上空,这时的楚寻语高坐云端之上,银色的铃铛孤绰的坠在一旁,默默的看着身下的一座府院,正在用神识看着院子里的主人房,房中正是白天那个有诸多奇异的富态中年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越长,楚寻语的眉头也越皱越紧,因为他发现,观察的越久,就越猜不透其中原因,到底这中年人是何原因生机全无,但又安然行走。
活死人?尸降术?行尸傀儡?都不对,楚寻语几乎将心中所有的知道的关于魔道邪道功法全想了一遍,但是还是没有一个能符合此情此景的,这倒是咄咄怪事。
正想着呢,忽然听见院内一声惨叫,楚寻语一听,低语了一声:“果然。”立刻身形一闪,落在了院中,那个富态的中年人早已经变化了,只见全身经脉暴起,附在皮肤之上,搭配着他那臃肿的身躯,倒也显得颇有恐怖之感,面前的地上,一个年轻人吓得手脚并用,往前滚爬,一看穿戴,就知道是个下人。
楚寻语闪到两人之间,左手轻点,顿时,这胖子就被牢牢的定在柱子上,动缠不得。那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