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断灯灭之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断灯灭之时-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还是一万个感谢洋葱你的支持,同时也希望所有喜欢本书的朋友多多和我讨论,因为一个人写故事是寂寞的,只有多交流才能让故事变得更加精彩,书不尽言,其谢难表,惭愧、惭愧……)
………………………………

第七百零八章 蜀道鏖兵(二十八)

    书接上回,楚寻语冷静的分析了目前的战略局面,提出了佯攻劫源门三十里外的防线,同时又暗送一支小队下山的策略得到了元锋的赞同,次日,以元清、元西、元岚以及伤愈归来元飞率领的三百弟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山发起了突击,对劫源门防线展开了气势恢宏的猛烈攻击,确实让劫源门措手不及。

    镇守这道防线的伯光等三位大神通者已经被换回去养伤了,取而代之的是楚寻语他们的“老朋友”酒鬼段莫悲以及请来的外援东海袁氏一族,在他们的率领下一百弟子静静的守护那里,早在蜀山人冲出独山大门羽灵哨的时候,劫源门的巡哨弟子就发现了,已经用飞剑传书发回大营报信,但是这时候说什么也晚了,三十里地对于修真者来说如白驹过隙,瞬间即至,三百蜀山人像风一样掠过树林和山脉,在元清老道怒气冲天的一剑劈开劫源门大营的正门带领下,密密麻麻的蜀山弟子群情激昂冲了进去,连杀带烧,将这些天来憋着的怒气和仇恨全都发泄了出来,顿时让劫源门弟子防不胜防,被杀的人仰马翻,段莫悲无奈之下只好下达了撤退命令,他无法判断蜀山到底来了多少人,但是看眼前状况来势过于浩大,经过风灵哨一战让本来很富裕的劫源门弟子一下也跌入了捉襟见肘的困境,深知弟子生命的宝贵,此前歌天明派遣段莫悲之时也多番叮嘱不可草率交战,只要拖延时日即可,所以在段莫悲如今自知无法抵御的情况下,只好亲自出马,带着袁氏一族和少量精锐弟子做断后掩护,让大队人马赶紧后撤回去。

    袁氏一族祖居北海,前面提到过,和蜀山有至亲血仇,是典型的魔道家族,应邀一共来了五兄弟,分别是“净、震、潭、明、光”,其中“袁震”和“袁明”两人是武修者,此番有其中三人来到这处营地协助段莫悲,分别是:袁明,使得一把三叉两尖刀,自诩得过武修者高人真传,合体期修为;袁净乃女子,是五人中的大姐,和她一起的还有一个袁光,同为分神期修为,善于魔道阴毒之术,最爱用水遁之术腐蚀对手。和段莫悲一起率领十来位弟子死死顶住,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此地不是栈道,所以可以放开手脚大战一场,在这开战以前,蜀山人就憋足了劲要找劫源门算账,这次总算是捞到天赐良机了,此时蜀山来的四位大神通者那通天手段就显现出武修者在争勇斗狠上的先天优势,天上地下杀成一片火海,战不过百余回合,袁净在半空中就被元清一剑劈成两段,只让元婴遁得空隙,凄惨的飞了回去;袁震也被元飞寻到破绽,诱入树林之中,被随后赶来的元岚一剑躲下人头,连元婴都没来及逃出去身体就被绞碎了。

    元西在空中力战段莫悲,可惜一直无法战到上风,段莫悲不愧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比元西早出道五十年不是浪得虚名的,屡屡用劫源门镇派功法“一眸瞬间”识破元西剑法后五招走势,百余回合之后已经稳稳压制元西,要不是凭借着武修者的顽强作风,恐怕元西并非是他的对手。

    劫源门这断后的十余位弟子都是分神期以上的修为,相比之下蜀山这边修为就参差不齐了,什么元婴期、出窍期的都有,凭着最开始的一股狠劲对着他们发起顽强的冲击,段莫悲此时在空中也看出了蜀山后劲缺乏、实力不济的最大漏洞,立刻发讯回去,让所有后撤的弟子全部杀回来,夺回大营。劫源门这次出动的弟子最差都是出窍期的,实力十分强大,元岚看出劫源门弟子有掩杀回来的征兆,立刻发出撤退命令,四位大神通者有三位留下缠住段莫悲发起猛攻,让段莫悲疲于应付无暇它顾,元飞击退袁明,带着蜀山弟子火速撤走。

    见到蜀山弟子撤了回去,元岚三人也虚晃一击,逼退了段莫悲就一同飞回去了。段莫悲以一敌三确实力不从心,而且还都是争斗的好手武修者,自己身上也多处带伤,不过没有什么性命大碍,看见蜀山人已退,他也止住了麾下弟子追击的势头,因为越聪明的人就越有顾虑,他深怕追过去以后有埋伏,重蹈了风灵哨一战的覆辙,被围歼在狭窄的栈道上。

    这一战双方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都没有死战到底的决心,蜀山这边元岚三人如果做好死斗的觉悟加把劲,完全可以有把握的让段莫悲在接下来五十回合不到彻底的交待在这里,斩杀了这么一位威震江湖的大神通者可以对劫源门产生无比震撼的动摇,但是蜀山人毕竟是准备趁乱把元海的搜寻小队送下山去,是为了瞒过隐藏在山林之中的劫源门巡哨才佯攻的,迷惑和示威才是主要目的,根本无心恋战,还是要保存实力为上。

    而段莫悲犯下的错误就是过于谨慎了,他此前通过风灵哨一战已经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隐隐判断出蜀山必有懂兵法的高人相助,这次没有追击是怕中埋伏,以为蜀山人是来诱敌的,要在半路上一举全歼自己,也是为了自身保存实力没有追击,但是殊不知,这次他是自作聪明了,蜀山这边根本没有埋伏,只要不进入羽灵哨去攀栈道,在三十里的树林追击战中就可以有效的削减蜀山人头,让蜀山宝贵的弟子数量又减少一分,会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这一点楚寻语不是考虑不到,而是蜀山目前的人员状况根本派不出伏兵来,只有争取做到“打了就跑”的策略,好在人多,大神通者也多,就算敌人追上来,也不会吃多大亏就能撤回羽灵哨,只要回到了独山栈道上,地理优势就又回来了,量他劫源门也无可奈何。

    双方就是在这样既谨慎又顾虑的心态中打了这一仗,结果变成了蜀山人不光把搜寻小队送下去了,还占了天大的胜利便宜,乘着“先下手为强”的机会斩杀了敌人最少二十首,还伤了一些,自己这边也就阵亡了一个,但是轻重伤了几十个,毕竟实力差距是明摆着的,能取得这样的战果还要多亏了一开始把劫源门措手不及的打懵了的天赐良机。

    这一仗真是把劫源门打的“窝囊母亲给窝囊开门――窝囊到家了”,是劫源门自开战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锋的失利,虽然从大的战略上来说只不过是阵前小搓,但是“损兵折将”这四个字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了,需知一直以来都是劫源门节节胜利,虽然风灵哨一战损失惨重,但是蜀山那边也不比他们好受,双方尸体堆积如山,拼了一个旗鼓相当,从心里上劫源门还能勉强接受,但这次折损精锐弟子不说,还阵亡了大神通者,自蜀山元诚以来劫源门这边阵营也损失了一位,虽然是外援,但偏偏就因为他是外援,问题就出在这里了,袁氏一族首先就对劫源门起了不满情绪,指责歌天明的指挥有严重的袒护之心,防线距离蜀山这么近,就派出了段莫悲一位本门的大神通者镇守,由此让袁震承受了蜀山巨大的压力导致兵败身陨,其实这真的是错怪歌天明了,歌天明不是不想用本门的大神通者镇守,可是实在是派不出人来了,伯光他们都有伤在身,“劫源八鬼”从数量上来说本来就不如蜀山十二位“元”字号长老多,又有一人没来,来的七位伤了三位,启岚和郭羽都留下歌天明身边准备最后的“大计划”,也只能派出段莫悲了。

    但是任何事情就是这样,在顺利的时候这些用人、后勤等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还体现不出来,因为凯歌声声高奏,用江湖口来说就是“一美遮百丑”;可是发展到后来出现挫折了,不管什么芝麻绿豆大的矛盾都会暴露出来,这对于蜀山来说还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通过这么一次佯攻突袭竟然揭开了劫源门阵营的内讧序幕,是所谓兵法有云:“胜一人难,胜二人易。”说的就是人多了反而不团结,离间计在历史上成功的例子多的数不胜数,多如牛毛,歌天明他们身为一代智者自然早就洞悉这个道理,所以为了避免不团结造成的内讧所以才一直都让自己人当主力,其他外援做策应,但是从风灵哨开始战争的局势已经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本门大神通者接二连三的负伤倒下,只好派出了外援担当正面进攻主力,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歌天明他们一直在担心的问题,人心终于浮动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昔日覆灭在蜀道上群魔的梦魇在不知不觉间缠上了这些人的心头,飘荡在巍峨的蜀山上的蜀山先祖英灵已经威严的嘲笑他们最后的结局了……
………………………………

第七百零九章 蜀道鏖兵(二十九)

    就在蜀山和劫源门发生激战以后,劫源门这边虽然恼羞成怒,但是为了最后的决战也只好一直隐忍不发,为了避免内部的矛盾扩大,在郭羽的建议下,歌天明才同意换回袁氏一族,让郭羽亲自去和段莫悲一同去守卫那道防线,蜀山那边通过这一战完全收获了预想中的结局,蜀山弟子通过自身的伤亡清醒的认识到了实力的差距,让前几日过分膨胀的自信心又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终于认清楚了局势,战争还远没有结束,能笑到最后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距离劫源门发动总攻的日子只有三天了,蜀山人并不知道具体期限,只能本能的感觉出决战将近,在这危急的时刻,元锋掌门已经在考虑烧毁栈道的最后计划了,这一招是把对方逼上了死路,同时,也是把自己逼到了死路。这一次元锋率领众人来此是为了开启烟罗大阵封闭独山,临行前曾经对手下弟子叮嘱过,最少需要十五日,因为发动整个阵法需要十日,前后还要拼装部件等等一些杂事,说十五日的期限也是比较紧张的,现在连十日都没到,蜀山仙境内部的人根本不会感觉到事情有异,所以不会过早的发援兵,现在元锋已经做好了决战失利的准备,把栈道烧毁做最后的困兽犹斗,到时候劫源门的人上不来,如果不想御空被烟罗阵法火烧的话那就只能爬山强攻,死伤的是他们,可是蜀山人自己也下不去了,自己飞起来也会被隐藏在山林间的劫源门打成筛子的,到时候的局面就会变成蜀山人困守独山,死死的顶住劫源门的压力,在被一点一点消磨掉生命同时苦苦支撑等待救援,胜负就很难说了。

    决战将近,所有人都面色凝重,匆匆准备着一切可以动员的物资,就连有伤在身的元毅他们都出来了,带伤聚集在元锋身边商量着具体部署,这时候的高威为了偷元锋的玉珏已经在暗地里等了两天了,他就想着等元锋落单的时候去套套近乎,万一有机会下手呢,可惜元锋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跟随,毕竟这时候的他太忙碌了,要调遣一切可以调遣的力量。

    也就是在这一天的晚上,楚寻语意外的在山崖边碰见了元锋,这真的完全是一个意外,楚寻语却得此机会了解到一段模糊又震惊的往事……

    好久都没有感觉到正面战争的气息了,尤其是最后死战的到来,楚寻语不禁有些苦笑,原以为推翻元蒙王朝以后就结束了,但是这时候他才感觉到孙濛罄的话十分正确,其实战争无处不在,到哪里都躲避不掉,他在军中的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大战前夕总喜欢一个人独处一下,平复自己的心情,因为自己既然决定要帮助蜀山,那么就要全力以赴,最后的决战势必也要上阵搏杀,做好随时阵亡的准备,为了排解一下思绪,就来到了上次碰见那个神秘的白衣少年的山崖,结果意外的遇见了元锋,那时候的元锋站在那里,静静的低头看着山崖下,不知道在想什么。

    楚寻语有些尴尬,准备转身就走,没想到元锋叫住了他,静静的坐在石头上,双手搓了搓老朽的脸庞,静静的问道:“你就是那时候闯进太阿殿的人吧。”

    元锋说的是在昆仑仙境中楚寻语化成黑脸大汉进太阿殿救宋祁他们的事情,楚寻语吃了一惊,问道:“掌门,您……”

    “别担心,我不会说出去的。”元锋笑了笑,“当时我不是也在场嘛,虽然样子变了,但是你背着的那把剑我一直很眼熟,昨天才猛然回忆起来,这把剑真的是好剑,真有你的,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三番两次救我们,要知道这可是天大的危险啊,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的。”

    “有些事情,不得不为,也不能不为。”楚寻语苦笑一声,也坐在了对面的石头上,拿出长剑用袖口擦了擦,“也许这就是命吧。”

    元锋了然的点点头,随即感慨的说道:“是啊,这就是命,我可是欠你好几个大人情了,都不知道怎么还了。”

    “呵呵,掌门能有这份心就够了。”楚寻语谦虚的笑笑,“背不住以后哪天晚辈有事情求到您,您倒时候能帮我一下我就感激不尽了。”

    “应该的。”元锋点点头,随即又问,“对于你来说这是一场好不关乎自己的战争,你就不想知道为什么吗?”

    “知道为什么?”楚寻语一愣,随即若有所思的问道,“这很重要吗?重要的是眼前恶劣的局面,都杀到面前了。”

    “就因为杀到面前了,为什么要杀的原因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那就重要吧。”楚寻语俏皮的点点头,“掌门,为什么劫源门要和你们打起来?”

    元锋无奈的笑笑,蜀山人生性耿直,生性不会玩这种文字游戏,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元锋说出了一段往事,他反问楚寻语:“你觉得为什么要打?”

    “这个……”楚寻语迟疑了一下,“晚辈在行走江湖之时曾经听到过一个传闻,说在很久以前战争时期蜀山扣押了劫源门的前任掌门‘天源道人’,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元锋点点头,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是平静的看着远方沉默了,任凭夜晚的山峰拂面吹来。

    楚寻语愣了半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过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不可思议的问道:“这又是何苦呢?两朝战争的时候,蜀山和劫源门在西南战线上是同伴,在神州大地的很多战场上都是携手并进、生死相依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因为有些事,是不得不为,也不能不为的。”元锋叹息一声,用了楚寻语刚才说过的话来回答他,慢慢说起了以前的事情。

    在很多年以前的战场上,蜀山曾经和劫源门在某种局面下是相当亲密的同伴,但是这种关系只局限于领袖级的人物才知道,一般人都不清楚,如果这事情说出去,当时蜀山人也不会愿意和魔道合作的,势必会影响大局面,所以这一切,都要从那一年说起。

    在明军正式对抗元蒙王朝的几年后是最为黑暗和艰苦的日子,战争已经打的如火如荼了,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不管是修真者还是凡人,都为了自己的同胞手足走上了战场,投入到浩瀚的战争狂潮中,神州大地上每一处都燃烧起汹汹烽烟,无数的生命泯灭在其中。在那段艰苦而又黑暗的日子里,有一个问题已经摆到了台面上来,那就是正、魔两道的合作是势在必行了,这一点在和平多年的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蜀山人怎么会和魔道合作,但是当时战争的局势已经恶化到了这一步,一味强调什么正、魔之争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元蒙法师利用正、魔不和步步逼近,数次离间双方都得以成功,已经把中原汉人的正、魔两脉打回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