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取信军政处。每一次要升他的官时,总有人提及他在乌桓任职之事,最后也就闹了个保持原样。
“闵柔。”袁熙忽的叫到。
“臣在。”
闵柔吃了惊,赶紧站出来。
袁熙问道:“就由你出使异族,你觉得如何?”
闵柔回道:“臣只怕做不好,耽误了主公的大事。”
“怎么会呢,你与鲜卑、乌桓,一向交好。他们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相信你。你去最合适。如果连你都办不成此事,谁又能办得成?”
袁熙先给他带了个高帽,随后又说道:“再说了。。。你是我派去的使者,代表着我。如果他们为难你,你扭头就走。你要记着,你是去给他们机会,是去救他们命的,完全不用担心,也不用害怕。我相信鲜卑、乌桓、匈奴,会把你奉为上宾。”
“臣。。。遵命。”闵柔并不想去,但不敢拒绝。
就这么着,与异族和谈之事议定。
沮授道:“按常理来说,异族肯定会同意议和的提议。但是提出的条件,对我们是否有利,还是要看我们双方的军事实力,才能决定。如果让他们觉得。。。我们怕了,才派人去议和,他们会索要大量的好处。这有违我们的初衷。因此,臣建议调集幽并二州,十万兵力,向雁门关一线集结。在议和的同时,也震摄一下他们。”
“有理!”
袁熙当即同意,让军政处下令调兵。
朝会结束后,闵柔准备出使边地,与鲜卑、乌桓、匈奴谈判。同时,沮授调集了幽并二州十万兵力(其中有三万地方军,因为兵力不足,已经凑不出来,只能用地方军充数),向雁门关集结。
。。。。。。。。。。。。。。。。。。。。。。。。
。。。。。。。。。。。。。。。。。。。。。。。。
汉中。
南郑县。
刘备和张鲁的大战,已经结束。
历经一个多月,张鲁还是没能守住城池。他的军队一次次被诸葛亮设计打败,又一次次重组,再被打败,最后实在组不起来了。城池被攻破后,张飞一蛇矛刺死了张鲁。
自此汉中首府南郑,成了刘备的地盘。
夜里。
刘备招来众将,说道:“马超的大军,已经过了岐山,进入汉中境内。曹操也亲率二十八万军,抵达阳平关。现在阳平关只有云长的一万老兵,恐抵挡不了多久。”
“孔明,你有何主意?”
刘备显得有些焦急。
不打发走曹操,总觉得汉中郡危险。
诸葛亮微笑道:“主公何必担心,不是还有马超吗?明日午时,他定能赶到南郑。到时由臣出面劝说,他的五万西凉军,作为攻曹的先锋。主公也出五万军,到阳平关拒敌。剩余兵马,留在南郑,占领汉中各县,稳定后方。”
“只要拖延一个月,待我们后续的兵马到后,就与曹操决战。那时他兵锋已衰,粮草不济,绝不是主公的对手。”
“哈哈哈。。。就是就是。”张飞大笑道:“曹操仗着兵马多,敢攻我汉中。一定要给他点教训。”
法正道:“关将军镇守阳平关,手中兵力不多,恐难以久持。主公应该早日发兵啊。”
张飞轻哼道:“先生多虑了,有我二哥守关,曹操就是有百万大军,也休想进得来。咱们的一万老兵,可都是跟我们南征北战多年的,以一当十。”
………………………………
第465章 汉中大战(2)
法正道:“曹操毕竟有二十八万军,不可小觑。。。。”
“孝直放心,我不会小觑曹操。”刘备朝诸葛亮道:“明日马超的西凉军抵达南郑,劳先生劝说,之后发兵阳平关。”
“遵命。”
诸葛亮应道。
马超从西凉赶来,走了快一个月,耗费粮草无数,大军也很是疲惫。他到了汉中郡后,与刘备取得联系,然后驻营休整。
诸葛亮奉命来劝说。
帐内。
众人入座。
马超凝视诸葛亮许久,不悦的道:“日前我已派人送来信函,约皇叔和张鲁,共拒曹操。皇叔为何还坚持攻打张鲁,是否不愿意与我联合?”
马超虽是鲁莽,可一点不傻。
一下子问到了要害。
不管诸葛亮如何作答,都会处于下风。
“孟起将军何出此言?皇叔素来敬重将军,日日盼着与将军联合,大战曹操。是以命在下送来两千石粮,用作劳军,又岂会拒绝将军的好意呢?”诸葛亮十分圆滑,巧妙的岔开了话题。
“呵呵。。。两千石。。。。”
马超听见这个数字,轻笑了几声。
如果是以前,他会非常感激刘备,甚至设宴款待诸葛亮。但是这些年,袁熙几次援助马超,每一次都给几万石粮。刘备才给区区两千石,太小气了。
“刘备已得益州,坐拥十数郡,就让你送两千石粮来劳军?我这里可有五万铁骑,你觉得够吗?”马超说道。
一旁的马岱也哼道:“我们从西凉远道而来,粮草早已用尽。如皇叔不给粮,我们何以参战?”
马超再道:“先生别忘了,我们跋山涉水到汉中,是帮你们拒敌的。尤其是现在汉中已属皇叔,我军的粮草,更应该由皇叔解决。”
“这。。。。”
诸葛亮提及粮草之事,只想岔开话题,没曾想引起马超、马岱这么多不满。说实话,两千石粮,已经不少了啊。已经用去刘备一小半的粮草。
诸葛亮笑道:“孟起将军,皇叔坐拥益州十二郡,地大物博,怎么会拖欠粮草,失了待客之道呢?你放心,十五日内,定有数万石粮草,运至汉中,绝不会饿着西凉的兄弟。”
“倘能如此,也不枉我千里而来。”
马超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诸葛亮的当。
本来他是奉了袁熙之命,前来帮助张鲁、刘备,共拒曹操。而刘备在接到马超的书信后,还坚持消灭张鲁,这本身就等于拒绝了马超的相助。马超完全可以此为由,责问刘备。争取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由刘备军主战,西凉军助战。
其实一开始,马超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诸葛亮以粮草劳军之事,岔开了话题,使得马超进入了误区。而后又主动提及,自己是来相助刘备的。。。
诸葛亮更是趁机摆起了主人的架子,将马超的西凉军,算作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样一来,汉中郡就理所应当是刘备的了。
而在粮草的问题上,诸葛亮也占了上风。刚开始马超嫌粮草太少,不愿意出战。而诸葛亮却说有数万石粮食即将到达前线。换言之,西凉军有了粮草,就没有理由再拒绝出战。接下来的战事,也当由西凉军挑起重担。
马超还在为粮草的事情高兴,以为刘备真有数万石粮食给他。
诸葛亮趁机说道:“孟起将军,曹操的大军,已经逼近阳平关,大战在即,不容耽搁。皇叔知道西凉军善战,已命南郑所有的驻军,开赴阳平关,等将军的大军到后,由将军统领指挥,大战曹操。皇叔还说了,我益州军虽然是步军,不善于野战,但绝对要承担先锋重任,即使面对曹操的虎豹骑,也要拼死一战,生死不计!”
这几句话说的马超心里很舒服。
他点点头道:“好,我明日就下令,全军开赴阳平关。不过。。。皇叔真的愿意把麾下的军队,交给我指挥吗?”
“这是自然,西凉军的战斗力,那是天下尽知啊。”
“既如此,我不会让皇叔失望。”马超已经在心里打算,如果与曹操野战,西凉军应当承担先锋重任。因为刘备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他不能拿刘备的军队去送死,那样太不仗义了。
。。。。。。。。。。。。。。
由于诸葛亮的诡辩,马超的西凉军向阳平关开进。同时,刘备交给诸葛亮四万步军,到阳平关助战。
随行将领只有黄忠和魏延。
很快抵达阳平关内。
魏延替代关羽,率军一万,镇守城池。
其余的部队出城,按照诸葛亮的建议,在阳平关北侧,修筑了两座大营。一座四万步军,暗合阵法。一座五万铁骑,多设路卡。
这两座军营与阳平关遥相呼应,形成驰援之势。
曹操怕中了诸葛亮奸计,退军十里,也扎下几座大营,全部位于要道口,防止马超的骑兵突进,绕道袭击后路。
这是司马懿教给的,无论何时,都要注意自己身后。
“魏延替代关羽,镇守阳平关,兵力大约一万左右。在阳平关之外,有马超的五万西凉军和诸葛亮率领的四万步卒,摆下虎翼阵、地陷阵的组合阵法,非常玄妙,极难以攻取。”司马懿作为军师,站在地图前给曹操介绍情况。
“之前关羽镇守阳平关,我们猛攻数日未果,现在敌人增兵了,再有马超、诸葛亮,我们几乎没有胜算。。。臣建议,留下数万疑兵佯动,全军退往岐山,再到陈仓,攻取西凉。”
“你是要我放弃汉中?”
曹操有些不悦。
荀攸道:“这绝对不行。咱们跋山涉水,走了一千多里地,才到阳平关。攻城几日,怎么能反回呢?”
贾诩在这时说道:“仲达的建议,是有些保守。。。。”
“我们有近三十万大军,刘备、马超不过十万。还未开打,我们就撤,是否有失朝廷威严?也会让刘备小觑我等。他日更加猖獗。臣建议。。。先打几场,试试诸葛亮,如若实在打不过,再退而求其次,取西凉也不迟嘛。”
曹操也道:“没错。反正马超在阳平关,数月之内,都不可能回西凉。”
………………………………
第466章 汉中大战(3)
曹操也道:“没错。反正马超在阳平关,数月之内,都不可能回西凉。”
沉思少许,他忽唤道:“仲达。”
“在。”
曹操说道:“你不是一直希望,与诸葛亮阵前一斗吗?这是多好的机会,怎么能放弃呢?你手握三十万雄兵,诸葛亮才几万,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取胜。”
“这。。。。”
司马懿确实无比的激动。
他比贾诩更渴望能击败诸葛亮,成为朝廷顶尖的帅才。
可是现在西凉空虚,只要曹操出兵,就能平定西凉。这机会比击败诸葛亮,更有利于朝廷。他怎么能为了自己,枉顾大事呢。
司马懿耐心的劝道:“丞相息怒。臣以为攻取西凉,是目前的首要大事。因为马超离开了西凉,致使西凉空虚。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错过。。。。”
“仲达,不与刘备交战,我绝不退军!”曹操说道。
帐内还有许褚、曹仁、夏侯等将,他们也都是求战心切。
曹仁说道:“请丞相赐我五万精兵,定败诸葛亮!”
“末将也愿往!”夏侯渊、夏侯惇上前。
“堂堂三十万军,被诸葛亮吓退,以后我们还怎么带兵打仗?请丞相下令,再攻阳平关!”张辽说道。
众将的话虽然鲁莽,却道出了曹操的心思。
“吾意已决!”曹操站起身道:“即刻整顿兵马,与诸葛亮决战,之后拿下阳平关!”
。。。。。。。。。。。。
有了曹操的支持,这场大战是避免不了了。
次日清晨。
程昱、荀攸奉命守营。
曹操亲率二十五万军,朝阳平关迫近。
咚咚咚。。。
抵达马超的军营前,曹仁下令摆开阵势,击鼓挑战。曹操、司马懿、贾诩等,退到安全的地方观战。主要盯着五里外的诸葛亮。
随着鼓声雷鸣,马超率领西凉军出来。
“曹仁,你我屡次交战,都未分胜负。今日定要分个高下!”马超驱马出阵。
“好啊,本将求之不得。”曹仁站在一辆较高的战车上,挥动令旗。他身后的数万大军,开始来来回回的奔跑,形成各种阵法。
这些阵法都窜连在一起,看着非常复杂。
“这是什么阵,怎么从未见过?”一旁的马岱两眼发直。
马超也被愣住了。
他对阵法一向不熟悉,曹仁摆的这个阵法,显然经过了包装,很难看的明白。以他的阅历和对阵法的理解,完全两眼一抹黑。
“去请诸葛亮来,他精通阵法,一定能识破。”马超说道。
“诸葛亮的大营,也需要诸葛亮守,我们把他请来,会不会耽误他守营啊。”马岱说道。
“无妨,去把他叫来。我正要考验一下他,看他是真的愿意听从我的号令,还是为了让我做先锋,骗我出战的。”马超事后也反应了过来,怀疑诸葛亮的用心。
“是。”
马岱派了一队士兵,去诸葛亮大营传令。
一向谨慎的诸葛亮,接到马超的命令后,思来想去,不得不从命。因为不从命,会使得马超怀疑,最后分列,给曹操可乘之机。还有曹仁在马超营前布阵,只有他亲自前往,才能识破。如果不去,马超鲁莽形势,致使西凉军大败,一切都完了。
鉴于多方考虑,诸葛亮安排了下。然后黄忠守营,维持营中大阵。
他带着五百亲卫,赶往北面的战场。
“孟起将军,你这里情况如何?”诸葛亮坐着一辆马车赶来。
“孔明先生,你可识得那阵法?”马超指着远处。
诸葛亮站在马车前,瞭望天际,喃喃的道:“这是以奇门八卦阵为主,长蛇阵为辅,组成的变幻性阵法。从敌军的人数看,只有五万,但是。。。。”
诸葛亮皱起眉头,忽问道:“孟起将军,这是曹仁布的阵法吗?”
“是的。”马超抬手道:“你看阵中还有他的大旗。”
诸葛亮说道:“据我对曹仁的了解,他还布不了这样的阵法。他连八卦阵,都布的似是而非,怎么会布组合阵法呢,还是这般玄妙的组合阵。”
马超回道:“依先生之意。。。曹操军中有能人?”
“嗯。”
马超想了想道:“如果说曹操军中有能人,那就只有司马懿了。此人曾在宛城相助曹仁,重创于我,极善于阵法。除了他,没有别人。”
“原来是他。。。。”诸葛亮也曾在荆南与司马懿斗法,对司马懿很熟悉。
当时他兵力很少,实力羸弱,而司马懿提十万雄兵前来,稳扎稳打,将他逼的退出荆南。虽然在兵力上不对等,但是诸葛亮看得出来,司马懿有大才。
“难怪能布下这等阵法。”
“先生能破得了吗?”
“试试吧。”
诸葛亮挥了挥羽扇道:“此阵的关键,就在于他的变化,我现在安排的再好,他只要一变阵,就会增加破阵的难度。因此,你先派出五千精骑,从西北侧冲击,攻杀长蛇阵的七寸,那里有一个小型盾阵,看起来不起眼,实际是长蛇阵的阵眼。。。。”
“待你破了长蛇阵后,司马懿可能会收缩防御,巩固奇门八卦阵。也有可能孤注一掷,派出快速骑兵,包围进阵的骑兵。这时将军再派出第二队骑兵。。。。”
诸葛亮安排完后,马超应道:“好,我即下令冲阵。”
哒哒哒。。。
马超派出自己的弟弟马铁,率领五千精骑,冲向曹仁的大阵。
这一刻,曹操、司马懿、贾诩,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见有数千骑兵杀来,曹操急说道:“你们看。。。敌军去了西北侧,似乎是有目的的。”
“难道马超已经有破阵之策?”
贾诩呵呵笑道:“丞相勿虑。仲达这组合阵,不存在绝对的破阵之策,因为随时都能变换。纵然诸葛亮精通阵法,也很难判断出,接下来该如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