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夫君,你就同意联姻吧。”高灵也说道。
“你们说的是真心话?”
“当然是真心的了。。。。”她们异口同声的道。
袁熙坐到她们中间,拉着手道:“我再给你们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如果你们不答应,我有能力拒绝孙权。他也不敢挑我的礼。可是。。。一旦你们现在点头了,在不久的将来,孙家小妹会嫁到这里,跟你们生活在一起。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哦。”
她们感受到了袁熙浓浓的爱意。
本来坚定不移的心思,在这一刻松动了。
“夫君,你想娶孙小妹吗?”高灵问。
“灵儿,你这样问,让夫君怎么回答?你忘了我们说好的。。。。”甄宓使劲拽了拽高灵的衣角。高灵憋着嘴道:“好吧,我们支持夫君,娶孙小妹。”
袁熙轻轻叹道:“看来你们还是不愿意啊。”
高灵说道:“确实不愿意,不过我父亲说的好,儿女情长,在江山社稷面前,微不足道,如果因为这件事情,使夫君的事业受阻,我们罪莫大焉。”
“嗯。”
甄宓也说道:“哥哥说我了,我必须支持夫君。”
………………………………
第455章 嫁妆和聘礼
“你们都支持我,我却。。。唉!”袁熙起身道:“我会酌情处理,实在不行,也只能娶她了。不过,在我心里,你们的位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安慰了甄宓、高灵一番。
袁熙还是决定答应诸葛瑾,与孙权联姻。。。。。。。。。。。。这一日,诸葛瑾再次来到州府,与袁熙谈及联姻之事。
并说了孙尚香一大堆的好,以及吴国太对孙尚香的喜欢。甚至还说在街上算了一卦,显示袁熙和孙尚香特别的和。
袁熙不温不火的挤兑道:“诸葛先生,看你面向挺老实的,怎么总干坏事呢?”诸葛瑾一脸的懵:“袁将军,您这话是。。。。”
“你会不明白吗?这些时日,你住在驿馆,都干什么了?怎么才短短几天功夫,我邺城的官员全都知道了,还纷纷上奏,是不是你推波助澜的?”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诸葛瑾脸色骤变,解释道:“袁将军乃擎天一柱,受万众瞩目,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大家的关注,所以联姻之事,也就很容易泄漏出去了。这与在下可没有半点关系。”
“就算有关系,你也不会承认。。。。”袁熙小声嘀咕,随即开口道:“与江东联姻是大事,不能草率决定,更不能草率办理。我想先放一放,双方都做好准备。待一年之后再成亲,你觉得如何?”
“如此甚好。”诸葛瑾没有意见。在汉朝时,成亲的礼节是很繁琐的。即使是百姓家里,也要准备一两个月,大户半年,王侯一年,皇室三年。
拖的时间越久,说明对女方更重视。孙权和袁熙都是一方诸侯,定期一年最合适。
“袁将军考虑周到,我主没有意见。我主还说了,如果婚事谈成,愿以扬州所有的土地,作为小妹的嫁妆。婚成之日,即可换防。”
“你说什么?”袁熙本没有兴趣和诸葛瑾瞎掰,都准备撤了。没想到诸葛瑾突如其来的话,使他稍微有些惊异。
“我没有听错吧。孙权愿意拿合肥、历阳等地,作为孙小妹的嫁妆?这礼。。。是不是太重了?”袁熙问。
诸葛瑾微笑道:“这是老夫人的意思。老夫人说最疼爱孙小妹,嫁妆一定要丰厚,才不至于被河北的世家比下去,不管怎么说,我江东也是一方诸侯啊。”
“呵呵。。。。”袁熙既惊又喜,说道:“好啊,我答应这门亲事。”
“将军,您刚才不是已经答应了吗?”
“呃。。。是啊,我现在再答应一次,这一次是诚心的。”能兵不血刃得到扬州大半的土地,袁熙能不答应吗?
就算为了这原因,也必须答应。这得省去多少将士阵亡?
“不过。。。。”诸葛瑾忽然变的吞吞吐吐。
“不过什么?难道诸葛先生后悔了?”袁熙问。
“倒也不是。”诸葛瑾道:“在来之前,我主公让我问一问。。。我们江东以半个扬州作为嫁妆,不知袁将军,您的聘礼是什么呢?”袁熙在心里道:“这才是联姻的重点吧。”估计孙权是看上河北什么了?
酒?袁熙轻轻摇头,问道:“诸葛先生,孙权想让我以什么作为聘礼?你直说吧,我能给则给,如果不能给,就没有办法了。”诸葛瑾说道:“自从上次从将军这里购买了大量的熙纸、细盐、琼浆玉液酒,我江东文武,都非常喜欢。如果将军愿意。。。可否把这些物件的制造方法告诉我们?”袁熙哼笑道:“你真是狮子大开口,还想要所有物件的制造方法?你觉得可能吗?我们都心里清楚,无论是熙纸、细盐、还是其他什么,它的价值比扬州更大,因为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我能支撑河北数十万精兵,靠的就是这些。你让我把这些都给你们?合适吗?”诸葛瑾道:“将军言重了,我们只是想。。。惠及江东百姓。。。。”袁熙抬手道:“行了,你不用说了。这条件我不能接受。”
“好吧。”诸葛瑾慢慢的起身,说道:“在下这就回江东复命,尽早促成将军与我主小妹的姻缘。至于聘礼。。。也不是非要不可。将军舍不得给,我主不会一再讨要。”
“在下告辞了。”
“你回来。”袁熙叫住诸葛瑾:“你说的这是什么话?难道我堂堂河北,还拿不出一件像样的聘礼吗?”袁熙咬牙道:“我把熙纸、香水、肥皂的制造方法,作为聘礼,你觉得可行?”反正这些东西都是无关紧要的。
对于孙权来说,顶多赚一点钱。不像细盐、琼浆玉液酒,这会使得孙权暴富、并且急速增强军事实力。
“真的?多谢将军。。。。”诸葛瑾像捡到钱包似的,立马变成了笑脸。
其实孙权给他的任务,并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让他索要大量的聘礼。
孙权的原话是:与河北联姻,可以在将来夺取荆州、或扬州,成就一番事业。
如果袁熙能消灭曹操,独成王业,我江东为了自保,就该依附袁熙,那时这桩联姻的作用就大了。
但是现在为了增强我们的实力,可以利用这件事情,获取我们所需要的。
各类新鲜物品的低价批发权。说白了,孙权只是想低价购买河北的东西。
他从来没有奢望过获得这些东西的制造方法,因为在他看来是不可能的。
至于那半个扬州,不过是向袁熙表明联姻的诚意,反正扬州早晚会丢,不是丢给曹操,就是丢给袁熙,这是注定保不住的。
两者相较,他更愿意把扬州让与袁熙。可是没想到,诸葛瑾东说西说,拿到了三样东西的制造方法。
“诸葛瑾。”袁熙走了过来:“你回去告诉孙权,最好不要拿着我给他的东西,把手伸进中原的市场,这是我不允许的。当然,如果他真要跟我打贸易战,我也不会惧他。”这是袁熙刚有的担心。
但是在三国时,贸易这两个字,还不是很流行,诸葛瑾也没有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更不明白袁熙为什么会这样说。
他只得连连点头:“是是。。。。”商谈结束。诸葛瑾回驿馆歇息,之后带着侍从返回江东。
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最新章节第聘456章嫁妆和聘礼网址:
………………………………
第456章 上千群岛
九月初旬。科考已经接近尾声。参与第一轮的考生有5800人,却只有300人中选。
这比例差了十几倍,比预想的还少。而且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都要怪袁熙提出的刁专题目…颂圣。
这两个字有多重意思。一是颂扬古时候的圣人,并向他们学习。二是颂扬当今天子,因为天子也可被称为圣。
还有一重意思,是颂扬自己忠诚的君主,就比如袁熙。一般学子们都下意识的认为,这题目是考验他们对圣人的理解。
纷纷颂扬古代圣人,对他们大加赞扬,虽然是文采飞扬,写的极好,却被袁熙暂留了,不让他们参与第二阶段的考试,也不直接录取。
还有一些学子猜测到了袁熙的用意,‘颂圣’二字,代表汉朝天子。可是他们又不敢称颂,于是改成颂扬袁熙的功绩。
选来选去,只有三百人中选。到了第二阶段,考验他们的人品。各种权利、金钱、美色的诱惑、陷阱,层出不穷。
在这一阶段中,上当的学子占绝大多数。唯有极少的七十余人,勉强通过。
现在这七十余人,正要下放到各地,进行实战。沮授、田丰、郭图聚到一起,向袁熙进谏:“主公,在第一阶段时,您留下的那一批人,准备如何处置啊?”这话是田丰问的。
“你觉得呢?”
“臣等不明白主公的用意。”三人摇摇头,心中疑惑。袁熙道:“颂圣二字,是有深意的,你们到现在还没有理解吗?”
“臣倒是理解了一些。”沮授道:“主公早晚要替代汉天子,成为天下之主。主公希望所有的大臣,都心向主公,忘记汉朝。那些颂扬天子的,都被主公剔除了,是不想他们带坏了其他的官吏。可是臣等不明白,那些没有颂扬汉天子的,为什么也被剔除了?”袁熙说道:“他们没有被剔除,只是留用。因为他们连题目的意思都没搞清楚,不配为地方要员。但是。。。我看了他们的文章,写的确实不错,可以派他们去二十四司,当个小小的官吏。”
“我真正看重的,还是选拔出来的这七十多人。他们不但通过了重重考验,还对汉朝没有丝毫留恋,由他们治理地方,我很放心。”。。。。。。。。。袁熙的一番话,在沮授、田丰、郭图听来,并没有觉得不适应,反而很激动。
因为他们看出来,袁熙是有大志向的,将来一定是天子。从现在起就开始布局,等到消灭了曹操、刘备,夺取天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郭图微微拱手:“主公做的很对。这批官员,可以着重培养。”
“安排进二十四司的人,大概都任职哪一级?主公心里有数吗?”沮授问。
“这是你们的事。着吏部看着给吧。”袁熙将案桌上的册子拿起来,翻看了几下:“这七十多人,立即下放到魏郡各县,让他们做半个月的县令,视成绩给官职。”
“是。”沮授接了过去。被选中的七十多人,都经过一层层筛选和考验。
他们的老家在冀州和幽州,这是袁绍、袁熙起家的地方,没有不良记录,风评也极好。
最重要是没有表现出对汉朝的留恋,是推翻汉朝,支持袁熙的一股力量。
吏部尚书沮授亲自带领他们去吏部,分配职务。在五天时间里,替换调魏郡、以及平原郡大半的县令。
被替换掉的,都撤回邺城,接受新一轮的教育(灌输新朝代的思想)。
这一日。驻济州岛的水军,传递回来一个消息。在距离济州岛东面很远的地方,发现了几千座岛屿。
那里住着很多矮小的人,由部落组成的微小型国家,自号为大和国。国王是女的。
他们派人来接触,说要去中土朝拜大汉皇帝。
“大和国?”袁熙在朝会时,听到这消息,来来回回的走动,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朝臣们都不敢说话,静静的等着。
“礼部。”
“在。”礼部尚书崔琰出列。袁熙问道:“你应该熟悉历史古籍,在汉朝、以及前朝时,有大和国来进贡吗?或是海外的国家,臣服于汉朝?”
“有。”崔琰还真是博学,当即回道:“西汉末年,曾有海外奴国,向汉朝进贡。并从中土学到了陶器、铜、铁的制造方法,后又多次与朝廷有交流,渐渐学了水稻的种植和培育。但是自东汉开始,就很少有海外的国家来朝贡了,这个奴国也没有再出现过。而由于他们在海外,联系不易,朝廷也没有管制他们。从山东半岛的水军汇报,想来中土朝拜的大和国使臣,一定是当初的奴国。”
“原来如此。。。。”袁熙已经大概知道,前来朝拜的大和国,是什么来历了。
“海外使臣前来朝拜,我们应该重视,礼部准备。。。。”
“准备什么?”崔琰才说到一半,袁熙似有些不高兴,道:“什么也不用准备,我自有安排。你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主公,这。。。。”礼部尚书崔琰疑惑。沮授也皱起眉头:“这是。。。为什么啊?”
“我不想接待,就这么简单。散朝吧。”袁熙拂袖而去。对于前来朝拜的大和国,既无接待的准备,也没派人去处理。
山东半岛的水军在未接到袁熙新的命令前,按照惯例,将大和国使臣送到了历阳。
再由历阳的官吏,接往邺城。这上千里的路程,走了一个多月。直到十月初。
一群小矮人抵达邺城街道,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按礼说,外国使臣前来,作为中原的朝廷(虽然只是一方诸侯),应该派出所有的大臣,至少让礼部去接待一下。
可是因为袁熙,没有一个人去。大和国使臣就这么尴尬的进了城,自己找地方住下,连驿馆都没法进去。
沮授实在看不过眼了,又找到袁熙:“主公,这太失礼了。。。自古以来,中原朝廷,都是礼仪之邦,不管哪的使臣,前来朝拜,我们都该给予最高礼节。可是现在连个招呼都不打,这。。。若是传扬出去,恐失朝廷威仪啊。”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最新章节第群457章上千群岛网址:
………………………………
第457章 召回甘宁,有事相商
袁熙哼道:“有失朝廷威仪?我怎么不觉得?”
“沮先生,我跟你明说了,我不喜欢这些外来的使臣。以后关于海外使臣的事,别让我知道,也别劝我,把我惹急了,我把他们给宰了!”
“你去告诉那大和国使臣,趁我还没发火之前,早点滚蛋。”
“是。。。。”沮授发现袁熙是真的生气,也不敢再往枪口上撞。他唯唯诺诺退出书房,带着礼部的官员,去找大和国使臣。
“沮先生,你说主公怎么不愿意接待大和国使臣啊?有原因吗?”崔琰与沮授一起去使臣的客馆,走到半路问。
“我真不知道。”
“那怎么办?难道真把使臣轰走?”
“唉。。。。”沮授驻足叹道:“见机行事吧。实在不行,安排使臣去别的地方,由我们接待。”
“这样好吗?”
崔琰很清楚袁熙的脾气,既不愿意接待,必有不接待的原因。如果礼部先斩后奏,接待了使臣,后果很严重。
到了一处客馆。
这处客馆名叫‘邺城第一酒楼’是甄家的产业。
沮授道:“士兵们汇报,大和国使臣,就住在这里。”
“走吧。”
两人进入酒楼。
甄俨迎上来说道:“两位先生,你们是来见那使臣的吧?”
“他住在哪里?”崔琰问。
“就在上面。我给你们带路。”甄俨领着沮授、崔琰上楼,直奔使臣的屋子。
。。。。。。。。。
大和国使臣非常礼貌,见到沮授、崔琰,一个劲的作揖,就差跪下了。
这样的场景使沮授、崔琰非常感动。
说明大和国对中原朝廷,是很敬重的。
“尊敬的两位大人,在下何时可以见到天子陛下?”使臣有理有节的问。
“你要见天子?大汉天子?”沮授的脸色沉了些。
“是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