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河东郡往北,三百里外,就是西河郡的离石。

    离石城,距离太原郡已经很近了。

    如果颜良能突破这里,攻入到太原郡内,在袁尚的心脏上插一刀,将是致命的一击。

    离石城的东面,约十里处。

    颜良大军驻扎于此。

    本来他想奇袭离石城,但袁尚早有准备,在那里放了三万精锐,装备精良,轻易不能攻取。

    “离石城坚,我们没有攻城器械,该如何应敌?”颜良坐在营帐里,愁眉苦脸的。在他面前,站着两排将领,也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主公为何不调给我们步军啊。步军虽然慢些,可攻城少不了他们。”颜良军中的上将隗谷说道。

    “步军都在高览那里。。。。或许主公是想让我奇袭吧。亦或许。。。主公根本就没指望我能攻克离石,只是让我牵制敌人的兵马,给高览那里争取到一点的时间。”颜良猜测道。

    “不过。。。。”

    颜良忽的抬起头,说道:“咱们手中有四万铁骑,五千辆战车。如此强大的军力,即使遇上袁尚的主力,我也有信心将其歼灭。只是牵制。。。。也太大材小用了。”

    “所以,不管有多艰难,我必定攻克离石,打进太原!”

    “诸位将军,你们可有好的主意?”

    原黑山军中的将领白绕说道:“末将建议,从河东郡调兵起来。只需要五千攻城梯队,再有我们从旁相助,定能一举克城。”

    从河东郡调兵?

    颜良不是没有想过,可他不敢这样做。

    为何?

    曹操的军队,已经逼近板浦津,随时有可能打进河东。如果把河东郡的兵力调走,如有敌军来犯,该当如何?

    “唉。。。。”

    颜良叹了口气,摇摇头,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将军是担心曹操吧?”白绕问。

    “嗯。”

    白绕笑道:“末将有一个办法,既能调兵前来,又不会耽误河东郡的战事。相反,更容易守住河东郡。”

    “有这么好的办法,为何不早说?”

    “末将也是刚想到的。”

    “快说快说。。。。”

    “是。”

    白绕说道:“将军以五千铁骑,换河东郡五千步军,不就行了?如果曹操打进河东郡,我们的五千铁骑,战斗力可比五千步军要强吧?而我们手中的几万铁骑,已足以击败袁尚,又何必要这么多呢?”

    “没错。。。。”

    颜良想着想着哈哈笑了起来:“真是个好主意啊!”

    “将军觉得可行?”

    “嗯,可行!”颜良笑过之后,挥手道:“白绕将军,就由你率军五千,回河东郡调兵。五日之内,将步军调来。不要忘了,多备些攻城器械。我们要强攻离石城!”

    “末将遵命。”

    白绕领命离帐。

    。。。。。。。。。。。。。。。。

    转眼,数日后。

    白绕从河东郡的驻军中,带走了五千精锐步卒,而作为交换,他留下了五千轻骑。

    返回离石后,与颜良攻城。

    离石城有三万敌军驻防,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像壶关一样,有大量的器械,战斗力十分强悍。不仅如此,离石城的火油没被销毁,那可是毁灭性的武器。

    颜良攻城受阻,与敌人陷入了僵持。

    而在这时。。。

    奉命攻打雁门关的焦触、也已经抵达了雁门关。雁门关之城防,比壶关还要强!因为这里是抵挡匈奴、鲜卑的重镇,多少年来,不管哪个诸侯管理,都不断加固。城高四丈,厚三丈,这比东都洛阳还要高大。

    面对这样的城池,焦触有些无奈。

    再好的攻城器械,到了城关前,都没办法使用。强行使用,只会增加攻城部队的伤亡。

    随焦触出征的军师陈登,建议道:“不如设法把敌人引出城来,在城外消灭。到时再攻城,必事半功倍。一举而成。”

    “引出城?我看他们是不会出来的。”营帐里,焦触叹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雁门关。本以为他的城防比不过邺城,没想到比洛阳城防还厚。这让我始料未及。”

    “嗨,事在人为嘛。”陈登笑道:“我已思得一计,或可将敌人引出城来。”

    “哦?军师有计,快快说来。”焦触惊喜。

    陈登说道:“驻守在雁门关的敌将名叫高干,他是袁尚的表亲,也是先主公的外甥。先主公在世时,他就是一员上将,曾任并州刺史。后来改袁尚为并州刺史,而他被召回冀州任职。现在他效力于袁尚,心里会不会有些不满呢?尽管平时没有表现出来,但如果有一个契机、或者说一个机会,他会不会背叛袁尚?”

    “你是说,派人去劝降?”

    “不不,高干是不会降的,除非。。。。”

    陈登说话吞吞吐吐的,可把焦触给急坏了,不耐烦的道:“哎呀陈先生,你有什么话就说啊,别说一半停住。”

    “是。”陈登说道:“除非我们答应他,在攻下并州后,任命他为并州刺史。或许可成。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先把他引出城,让他陷入绝境。或是处于不利的境地,他才有可能背叛袁尚,且为自己谋一个好前程。而如何引出城?这就要利用匈奴了。。。。”

    “匈奴与袁尚勾勾搭搭,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如果匈奴来援助高干,却在城外被围,向高干求援,高干会不会出城相援呢?在下以为,可以一试。”

    “只要高干出了城,不管他愿不愿意投降,我们都可以重创于他。待再攻雁门关时,会容易许多。”

    陈登说了半天,焦触却是听的云里雾里。

    他思索了一会儿,挠着头道:“陈先生,匈奴在哪呢?他们没来援救高干啊?”

    “匈奴就是我们啊。将军不是缴获了很多匈奴的衣服和兵器吗?就用那些装备一支铁骑。料高干不亲至,也看不出来。”陈登道。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焦触恍然大悟。

    “陈先生,你给了我一条妙计啊。高干怕得罪匈奴,一定会出兵相援的,到时将他一举歼灭,哈哈哈。。。。”焦触越想越兴奋。


………………………………

第253章 高干中计,赵凼陷入重围

    至于许诺高干并州刺史官职等等,焦触都没放在心上。因为他压根就不想劝降。既然是奉命攻打并州,就不能手软,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劝降不存在的。

    “陈先生,我即刻去安排。”

    “好。”

    焦触按照陈登的计策,准备了两万的‘匈奴骑兵’。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手里拿的武器,都是以往缴获匈奴的,看不出来任何异样。只是他们的相貌与匈奴人差一些。

    如果不近前看,还是分辨不出来。

    两日后。

    一切准备妥当。

    伪装成匈奴的两万骑兵,趁夜往北疾行两百里。等到第二天清早时,再大摇大摆的朝雁门关方向来,并打着匈奴的旗帜,派人去雁门关下喊话,表示匈奴来援了。

    为了取信高干,向高干提出了一个要求:“匈奴来援,必须要收取两万石粮!”

    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把粮食拿出来。

    这样说的用意就是为了打消高干的怀疑。因为匈奴做事,一向是霸道和不讲理。为了寻找到粮食,这样不要脸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前来传信的‘匈奴士兵’离去。

    高干站在城楼上,脸色铁青,怒说道:“匈奴也想趁火打劫?!”

    “匈奴来援是好事,将军何必生气?待击退了焦触,再谈粮食的事情不迟。”高干的副将赵凼说道。

    “你懂什么?”高干道:“匈奴来的容易,想让他走,可不容易。现在说是两万石粮,或许以后会更多,都是些贪得无厌的家伙。”

    “将军说的是。可匈奴已经来了,也没法让他们走啊。”赵凼道。

    “那就让他们去打焦触。你即刻派人去告诉匈奴人,不要轻举妄动,先到雁门关与我会合,在城北扎营,与雁门关形成犄角之势。”

    “诺。”

    赵凼领命前往。

    派了几个士兵去匈奴那里。

    。。。。。。。。。。。。。。。。。。。

    夜。

    伪装成的两万匈奴铁骑,突然加快了速度,朝焦触的大营杀去。赵凼派出的几个士兵亲眼看到匈奴人袭击焦触的大营,但是没敢近前看,只在远处观望。

    杀进大营后,种了埋伏,被重重围困。

    之后有一小队兵马,冲出重围,向雁门关而去。

    他们也赶紧回去禀报。

    约一刻钟后。

    伪装成匈奴的那一小队兵马,跑到了雁门关前,向高干求救。高干当时就怀疑,是不是焦触使的计谋,想诱骗他出城?因为他早就派了人去通知匈奴,不要轻举妄动,怎么会去袭营呢?

    “报。。。。”

    赵凼派出的那几个士兵回来了:“禀上将军,匈奴大军去袭营了,中了敌军的埋伏,目前正在交战。”

    “什么?!”

    高干一脸的惊色。

    “这些蠢货,不是让他们前来与我会合吗?”

    “回禀将军,我们赶到的时候,匈奴人已经开始袭营了,故没有将命令传达。”一个士兵说道。

    “这下可麻烦了。。。。”赵凼说道:“匈奴本来是相助我们的,现在还要我们去相助他。”

    “哼!”

    高干冷哼道:“去告诉匈奴,本将军身负守城重任,城中兵不得轻出。他们轻敌冒进,实属咎由自取,想让我去救?我还怕中伏呢。”

    “将军,是否考虑一下?您这样回匈奴,不是把他们得罪了吗?”赵凼道。

    “一旦他们脱困,定会怪罪于我们。到时与焦触联合,攻我雁门关,那就不好了。。。。”

    高干想了想,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难道我真要去救他们?”高干感觉事情有些荒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

    “我身负守城重任,不管发生天大的事,都不能离城。赵凼将军,我给你一万五千军,由你率领前往,援救匈奴,你可愿往?”高干认真思考后,做出了决定。

    “末将愿往!”

    赵凼几乎没怎么考虑,便答应了下来。

    “好,希望你得胜归来!”高干之所以同意,也是有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因为匈奴铁骑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在面临绝境时。如果赵凼此去,能与匈奴联合,消灭焦触,或是重创焦触,那守住雁门关,就轻松多了。

    。。。。。。。。。。。。。。。。。。。。。。

    半个时辰后。

    赵凼率军赶到焦触的大营。果然看到有数万匈奴铁骑,被围困在营中。周围全是焦触的幽州军,还有许多的战车在驰骋。

    “杀啊!”

    他二话不说,下令冲进大营。

    进营之后,冲杀的非常快。沿途的幽州军一触即溃,几乎没有拦截。

    一万五千将士,很快冲杀到了中军处。

    赵凼是曾见过匈奴人的,他近距离的打量,发现这些匈奴骑兵与他见过的有些不一样,丝毫没有匈奴的彪悍和粗狂的面向。

    倒是有些像是中原人。

    这是怎么回事?

    赵凼让部队停下,他想再仔细的看看。

    就在这时。。。

    所谓的匈奴骑兵,突然调转过头来,朝赵凼的一万五千军列阵。而与匈奴交战的幽州军,也不再攻击匈奴军了,绕到他的侧翼,形成包围。

    直到现在,他才看清楚,战场上似乎连一具尸首都没有。

    “不好,中计了!”

    赵凼反应过来,心中惊悚,大喊道:“撤!快撤!”

    “哈哈哈。。。。。”远处传来焦触的笑声:“敌将休走,焦触在此!”

    吼吼!!

    所谓的匈奴骑兵与焦触的幽州军站到一起,面向赵凼,发出几声大吼。

    “焦触,你。。。你敢用计匡我?”赵凼怒说道。

    “框你?你算什么东西?本将军是准备捉拿高干的,只可惜他小子没来。哼,等我攻下雁门关,再拿他不迟。”焦触带着带着一队士兵走到赵凼的面前。

    “赵凼,你已经无路可逃了,赶紧下马受傅,我可以饶了一命。敢道半个不字,今日就是你的死期。”焦触说道。

    “想让我投降,得看你有没有那本事!”赵凼知道焦触武艺不高,心生擒贼先擒王之念。他举起长刀,朝焦触跑去。

    “哼!不自量力!”

    若是以前的焦触,或许还真有些怕,但是跟随袁熙后,他每日都在练武,武艺大有长进,虽然还没法和张颌、颜良这些大将比,但斩杀赵凼这种无名小卒,还是没有问题的。


………………………………

第254章 为了拖延时间

    “看招!”焦触却是率先发动攻击。

    长枪刺出,闪烁寒芒。

    铛!

    赵凼浑然不惧,与焦触大战。

    “杀啊。。。。”周围的士兵们都在这时战斗了起来。

    幽州军完全压制赵凼带来的部队,在重重围困下,予以逐步歼灭。

    铛铛铛。。。

    赵凼和焦触还在大战。

    他现在就一个心思,就是擒下焦触、或是击杀焦触,使得敌军胆丧,甚至溃败。而焦触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想法呢?如果能杀了赵凼,那这一仗就更加轻松了。

    “死!”

    焦触的长枪刺向赵凼的左肋。

    铛!

    赵凼再一次挡住,但他心里已经开始后悔。通过刚才的四五招,他大体摸清了焦触的实力,确实要比他强上一些。与焦触作战,他感觉压力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有被斩的危险。

    “还是找个机会,先走为妙!”赵凼在心里想。

    与焦触大战了十个回合,眼看支撑不住了。

    赵凼虚晃了一招,调头就跑。

    “想走?哪那么容易?!”焦触早就防着这一点,提枪上前,准备拦住赵凼。

    “挡住他,快挡住他!”赵凼趴在马上,一边往前跑,一边呵斥周围的士兵。

    嗖嗖嗖。。。

    无数的士兵冲过来,将焦触挡住。眼看赵凼就要跑远,焦触毫不犹豫的取出弓箭,朝赵凼连射数箭。其中有两箭命中他的后背。

    噗!噗!

    “啊。。。。”赵凼中箭,跌落下马。他的右臂被马蹄子踩住,翻不起来。再被周围的敌兵拥挤过来,被淹没在人潮中。

    “闪开闪开。。。。”焦触急吼吼的跑过去,想查看一下赵凼死没死。

    士兵们躲到一旁。

    焦触定睛一看,赵凼身中两箭,被无数的马和人踩,已经断气。

    焦触斩下他的头颅,提在手里,喊道:“贼将已死,尔等还不归降?更待何时?”

    “再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

    焦触派人将这消息传递出去。

    赵凼带来的一万五千军,虽然没有立刻投降,但是赵凼的身死,令他们士气低落,无心念战。本就被敌人包围,现在情况更加糟糕了。

    幽州军趁势击杀,掌控全局。

    。。。。。。。。。。。。。。。。。。。。。。

    此时在雁门关,高干已经知道了赵凼中计的事。事实上,他一直不放心,派人随军前往。直到赵凼被围,派去的人立即回报。

    高干的第一反应是率领雁门关的军队去援救。

    可仔细想了想,敌人竟然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围住赵凼,必有准备。如果他倾巢而出的话,轻则重负,步赵凼的后尘,重则丟了雁门关,那才是最可怕的事。

    想来想去,高干决定不援救赵凼!

    为了守住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