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大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序然急忙穿戴好,直奔门外,匆匆跨上马,径直向东河奔去。

    眼前景象令李序然大吃一惊:苦苦建立的截流工程已经荡然无存,所能看到的,就是和往常一样的光秃秃的河流。

    张庆峰趴在河边,发声大哭,有几个人紧紧的拉着他。

    李序然能够理解此刻的他,这项工程张庆峰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多少个不免之夜,多少个披星戴月,这是张庆峰复出后最大的一个工程也是他最寄希望的一个目标。

    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要知道,以那个时候的科技和设备,要在这里截流是很难的,这就意味着,他们要重新开始。

    “张兄,你不便自责,这是有人专门和我们过不去,也是和太仓的百姓过不去,和你没关系,本县一定要查清原委,给你一个交代,只是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人被冲走?”,说着李序然扶起了张庆峰。

    “人员倒是没有伤亡,因为事发的时候在晚上,那个时候人们都在睡觉休息”,旁边的一位差役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我们太仓有几万百姓,只要我们齐心合力,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李序然说道。

    这时张庆峰好像想起了什么:“哦,对了,知县老爷,我们在现场发现了这个东西,你看一看”。

    李序然接过来一看,是一个用布包起来的小盒子,揭开布,看到盒子上写着:李序然亲启。

    李序然知道,这是有人要给他递话,而且这和破坏工程的事一定有关。

    其他人看到这个样子后,都后退几步,李序然打开盒子一看,原来是一封书信。

    只见上面写道:知县大老爷,这只是弟兄们的一点小心意,知县老爷把事情做得太绝,弟兄们一点活路都没有,今年过冬的粮食还请知县老爷能通融一二,不然弟兄们会有更大的心意,如果,知县老爷能给弟兄们一条活路,万事都好商量。

    原来是山匪!

    李序然通过差役和自护队交叉巡护,同时之前也清理了城内的富商恶霸,所以,山匪一粒粮食也没拿到,这个情况太过反常,所以他们狗急跳墙,做了这么一档子事。

    可是,这些人也太胆大了,竟然明目张胆的和知县老爷开条件,可见这些人胆子大的没有边际了。

    不过,李序然能看明白,这些山匪还没有把话说死,他们说的万事好商量就是这个意思。

    李序然当然知道这些人的意思,他们无非就是想和他一起勾结,来共同盘剥太仓县,即使李序然和一般的官员不一样,但这些山匪还是想和他合作,或者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毕竟,李序然是官,他们是匪。

    看完信后,李序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向随行的官员下达了新的命令:截流工程重新开功,继续由张庆峰负责,同时,县衙抽出四十人,自护队抽出六十人,昼夜轮流看守这里。

    事后,李序然又命徐明和惠浩从十二太保中抽出两个人换上普通差役的衣服,留在这里和他们一起看守,以防不测!

    李序然命杜唐告示太仓百姓,截流工程继续,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这个小小的插曲不会影响到他的改革大计。

    李序然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稳定民心。

    回到县衙后,李序然便即刻召集梦盈,同时通知徐明惠浩还有沈捕头到书房议事。剿匪的计划被提前推上日程,同时,山匪们的这个举动,深深的刺痛了李序然,他剿匪的决心更加的坚定了。

    计划已久的剿匪计划就要开始了!
………………………………

第七十三章 交涉

    到了书房后,李序然便将情况说了一遍,听到要进山剿匪,徐明和惠浩显得兴致很高,他们早就想大展身手了。

    这时,李序然说道:“这是山匪留下的信件,大家都看过了,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说他们现在留有一点余地,我打算亲自上山一趟,会会这帮山匪,领教领教他们的当家的,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徐明和惠浩立刻说道:上山可以,但是绝不能由大哥前往,而是由他们几个还有十二太保带领差役前去,山匪野蛮骄横,如果不会武功的话,会有危险的。

    沈捕头也是这个意思,作为在本地当差多年的沈捕头,他对山匪的情况了解的更加清楚一些,对山匪的作风也是感触颇深。

    现在情况异常复杂,李序然贸然前往风险太大,他也不赞同李序然的说法。

    这时,李序然看看梦盈小姐,意思是看她有什么要补充的。

    梦盈看了看大家,慢慢的对大家说道:“剿匪之事不能急于一时,他们这次毁了大坝,为的就是给县衙一个下马威,同时也是为了扰乱知县老爷的心智,让你恼羞成怒,所以,你现在上山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山上的地形复杂,人员的部署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贸然前往”。

    其他的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梦盈的说法。

    梦盈继续说道:“但是不去也不行,因为这件事情迟早要解决,不然我们的改革大计就化为泡影了。所以,我们可分两批人去,这一次呢就由沈捕头和徐明带一些人去,看看到底是个情况,就算是去探个底。

    到时,山匪当家的就会把他的想法和条件说出来,这样的话我们就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了?是要粮呢?还是要银子呢?如果是要的话又是怎么个要法?那么,这次要了之后呢?以后怎么办?相信这些问题只有面对面的谈才可以知道。

    当沈捕头和徐明见完他们之后,就可以知道个大概的,到时我们再做决定,有必要的话序然再次上山和他们交涉”。

    梦盈说的意思很明白:先让徐明他们去探个底,然后再决定李序然应不应该上山,她这样做的目的还是看能不能通过平和的方法将这些山匪收归。

    梦盈说的有礼有节,同时这也符合李序然要上山的本意,因为他还是不想通过刀剑相戈,最后生灵涂炭,毕竟是一千多条人命啊。

    于是,李序然命徐明和沈捕头带五十名差役代表县衙前去交涉,同时命令惠浩带二百名差役和二百名自护队队员押后,形成威慑力,同时命令十二太保中抽出六人和徐明他们一同前往。

    考虑到安全因素,李序然将交涉的地点设定在山匪所在的山底,因为如果深入山里,一旦谈判破裂,徐明他们就可能有性命之忧。

    关于这次交涉的条件,李序然只有一点要求:如果他们山匪们愿意从良的话,他可以从宽处理,同时像上次在黑虎上一样,本地的可以给他们地种,也可以分些粮食,至于外地的,要是回家的话,可以给他们一些盘缠。

    计划好后,李序然便命他们着手准备去了。

    这时,书房里只剩下梦盈和他。

    李序然说道:“梦盈,其实你我知道,这些山匪是不会轻易说几句就能解决的,你还记得当年在黑虎山的情景吗?这些当家的是绝对不会轻易交出他们的地盘的,哎,到时难免一场浩劫啊”。

    梦盈接着他的说道:“可是,不这样做又能怎么样呢?山匪一日不除,百姓就一日不得安宁,到时受苦受罪甚至丢性命的就是百姓了,所以你这样做也是除恶扶善,身为太仓的知县,你本来就有权利也有责任保障辖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你剿匪走的是正道”。

    李序然重重的点点头,梦盈的话说的很对,尤其是那句走的是正道,正是皇上给他的旨意。

    第二天的时候,山匪那边收到了李序然的信,同时很快就给了回复,他们同意李序然的安排,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想得到粮食了。

    徐明他们依计行事,惠浩紧随其后,山匪们的几个头领已经到达了山底下,他们的后边也站着很多人,足足有几百人。

    “沈捕头,这位官人,怎么你们还带来这么多人,难道是怕我们山匪不成?哈哈哈”,说话的是马一刀,他现在是太仓十三寨的总寨主,他说的这位官人是指徐明,因为沈捕头是本地人,他们打过几次交道能认识。

    “哪里,哪里,马寨主身后的人数何止我们的十倍,要说怕,应该是你们更怕才对”,沈捕头说道。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你们的知县老爷叫你们来,是怎么个意思?我们就是想要点粮食,弟兄们也要吃饭啊,这么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怎么现在的李序然大人就一点活路也不给大家呢?事情要是做得太绝的话,下次我们就不会只是让你们截流失败这么简单了”,马一刀说道。

    这时徐明说道:“放肆,这是和官府说话的口气吗?怎么抢劫还抢的理直气壮的?照你这样说,是太仓的百姓就应该给你们供粮吗?就应该养着你们,任你们胡作非为吗?你是何道理?”。

    徐明的话音刚落,另外几个山匪头领立刻怕案而起,后面的人也立刻抽出手中的刀,现场马上变得剑拔弩张。

    这时,沈捕头大声说道:“好了,大家都不要冲动,今天我们是受知县老爷之托来了解情况的,你们有什么开口说便是,我们这些人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拿手里的刀吓唬谁呢?我们知县老爷已经向我们嘱咐过了:只要你们能下山接收朝廷的安抚,大人可以从宽处理,大家还可以继续种地,外地的也可以回家,所需盘缠我们可以给予贴补”。

    这时,马一刀的手一挥:“大家都不要慌嘛,沈捕头不是说了吗?咱们有什么就说吧,那我就说了,沈捕头,你回去告诉你们的知县老爷,我们只要今年的过冬的粮食,至于大人说的安抚一事,我们回去一定好好考虑考虑,但山寨人员众多,好多人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所以还请带话给知县老爷,要从长计议”。

    显然这个马一刀是搪塞之言,他的意思很明显:先把粮食拿到手,再说吧,至于下山从良一事,也就是说说而已。

    但是,走的时候,李序然已经嘱咐给徐明他们了:不管交涉的结果是什么,一定要留有余地,因为,下一次李序然要亲自上山交涉。

    所以,沈捕头说道:“好吧,我回去之后,将马大当家的话传给李大人,不过我还是希望各位当家的能好好的考虑一下我们李大人的话,这也是为了山寨众兄弟们的前途着想,我看你们这里的人好多都是年轻力壮的,现在李大人正在改革太仓,你们何不种些地养几匹马,再娶个媳妇,那才是出路,总不能在这山上呆一辈子吧?”。

    沈捕头的话很管用,他说到这些的时候,好多人低下头默默不语,当然这些人主要是些喽喽,那些当家的自然是不为所动。

    “我们会考虑的,会考虑的,还是请沈捕头先回吧”,马一刀自然也知道,沈捕头这些煽情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山匪们的士气,所以,他就马上制止了。

    沈捕头看到,有几个当家的用仇视的眼光看着徐明,徐明也直视着他们,双方显然不想就此罢休。

    但是,马一刀他们自然知道惠浩还带着几百人在押后,同时沈捕头和徐明也知道马一刀后面站着几百人,而且山上还有几百山匪。

    所以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各自带人慢慢的离开。

    一路上,沈捕头一直在安慰徐明,因为徐明是跟随李序然从江都府和南江按察使任上来的。

    原先李序然的官阶高,权力大,手下的人多,自然不像这次一样,要和小小的山匪谈判,这让徐明感觉很没面子,加上他的脾气本来就很冲动,要不是李序然的纪律严格的话,他早就和那些人交战了。

    前面不远处的时候,就看到惠浩他们了,于是他们的人马很快就会和到一块了。

    来到城门口的时候,李序然正在哪里等着他们,见到他们平安无事后,李序然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这时,李序然便叫沈捕头将这些差役和自护队人回县衙,他和徐明惠浩则在街上牵着马慢慢的走着,李序然不想回县衙,正好和他们两个转转。

    “哎,大哥,我们今天奉命去和山匪交涉,你应该好好犒劳犒劳我们啊,我知道前面有家酒楼的酒不错,你请我们两喝一杯怎么样?”,徐明说道。

    “好啊,我也正有此意,现在县衙也没什么事,正好和你们两个聊聊”。

    于是,他们来到酒楼的二楼,要了一个单间,这里比较安静,正合他们的心意。

    酒菜很快就上来了,他们刚要动筷子,突然“嗖”的一声,从窗外飞进来一只飞镖,上面有一份信。

    李序然打开一看,之间上面写道:恩公,我兄弟等为匪多年,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承蒙李大人教诲,我们决心从良,只是山寨事务繁杂,不能公开来降。今闻李大人决意剿匪,我等想借此机会为李大人做点事,背后是山寨的地形图,如李大人攻山,我等可做内应。

    李序然一看,信的背面正是一张地形图。

    写信的这个人他并不陌生,就是自己刚来赴任还没到太仓县的时候路上遇到的那拨山匪,其中那个称自己是恩公的头领,他原先是黑虎山的,现在太仓的山寨合并后,他们也到了马一刀的麾下。
………………………………

第七十四章 剿匪(上)

    这时李序然想起了往事:当年王天远追杀黑虎山山匪的时候,李序然为了留条后路,就把当时王节堂他们几个给放了,其中就有张冰,也就给自己写信的这个人,这个人是王节堂的手下。

    自己刚来太仓赴任的时候被山匪无抓后,张冰认出了自己,喊了一声“恩公”,同时给自己下跪,他的几个手下也一同下跪,他们都认识李序然,从江都府到按察使,可以说和李序然是老相识了。

    李序然在考虑着这件事,琢磨这些人,其他的不敢断言,但是这几个人的仗义是可以肯定的。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江湖上混的人,只要能真正的讲义气够义气的话,不管怎么说也是一条汉子。

    当然,为官多年的李序然是不会轻易下结论的,因为,仅凭这一单还不够,毕竟,这牵扯到太仓几万百姓的安危。

    于是,李序然立刻命徐明和惠浩回县衙,有要是商量。

    回到县衙后,李序然将事务向杜唐和沈捕头交代了一番,便吩咐梦盈还有徐明惠浩来他的房间,他要下决定了。

    来到书房后,李序然将信打开递给梦盈,梦盈仔细的看来正反两面后,说道:“你刚才说这个人是原先黑虎山的,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当年,你确实救过这样一个人”。

    李序然没有说话,梦盈继续说道:“这个人应该对序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今天你派人去和山匪交涉后,其他的人可能不以为然,但是,张冰他们几个显然是相信你的,相信你一定有能力和把握将这些山匪剿灭,从江都府到南江按察使,他们对你有一定了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李序然点点头,这一点他考虑到了,也正是这些人对自己的了解,才会给他写信,表面弃暗投明的决心。

    “但是”,梦盈说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我们不能仅凭一封书信就相信他们,这一方面来自对张冰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其他人假借他人之名来故意设计安排”。

    这时,李序然说道:“我也是这样考虑的,所以我打算今晚派人去趟山上,看看大体的地形和上面画的一样不?如果一样的话,他们说的就是真的,如果不一样的话,我们还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几个点点头,都同意李序然的计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