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曹操在白门楼俘获了吕布及其部将张辽。见吕布向曹操求饶,张辽大骂吕布贪生怕死。
见了曹操之后,张辽毫不低头,不畏生死。但曹操放下身段,招揽他时,张辽却投降了。
张辽对吕布的忠诚本就没有多高,投降是正常的。但投降,并不意味着怕死。忠诚度不高,也并不意味着战斗的时候不尽力。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父与子
所以,对于凌操来说,兵力相差再大,他也要拼死奋战一场。哪怕注定战死,或者被俘,他也绝不退缩。他可以失败,但不能未战先怯,或未战先逃。
况且,凌操的忠诚并不低,他心里是存着报效主公的想法的。
见叛军冲了过来,凌操二话不说,带着三百兵士,冲入敌阵。
刘远麾下的士兵,在秦良玉和羊祜的训练下,素质较高,不会出现未战便临阵脱逃的情况。
甚至,身处逆境的他们,反而被激发了斗志。
由于拼命,即使人数上差十倍,甫一交战,凌操和麾下士兵并未处于下风。五千叛军一时间竟被拖住了。
凌操表现尤其脱出,左冲右杀,无人可挡。
见状,陆抗眉头一皱,对凌统道:“公绩,那吴郡将领的武艺如何?你可有把握胜他?”
凌统道:“武艺还可以,但我要胜他不难。只是,我总有些奇怪的感觉,这个人好像很熟悉,但我又确认没见过他。”
陆抗疑惑,凌统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但战斗激烈,他也没空深究。于是,他对凌统道:“公绩,你去会会他。”
凌统答应一声,杀入重围。连杀几个小兵后,凌统到了凌操的面前,二话不说,一枪此处。
凌操举枪格挡,二人战成一团。
如此一来,凌操分身乏术,无暇顾及麾下兵士。缺少了凌操的率领,吴郡士兵人数少的劣势很快显现了出来,阵亡速度大大加快。
刚开始,吴郡士兵还能凭借斗志勉强与叛军抗衡。但时间稍长,吴郡士兵人数和实力的劣势便显现出来了。
其实,叛军的战力在陆抗的加持下,本就提升了很多。即使人数相等,他们的战力也是超过凌操带领的吴郡士兵的。。
不但士兵的对抗,吴郡处在绝对的下风。随着回合的增多,在与凌统的单挑中,凌操的劣势也越来越大。
凌操当然清楚局势被动,但他完全被凌统压制,没什么余力。
我一入主公麾下,主公便授予部长之职。不但如此,主公还救了我妻女性命,并送下人与我。而我,跟从主公以来,却寸功未立。主公大恩,我无以为报。把命送出来,又如何?
想到这里,凌操发狠。不理凌统刺向自己的枪,反而全力一枪,刺向凌统。
已我之命,换你之命,也不吃亏。凌操心想。
见到凌操的架势,凌统便知道,他是要以命搏命了。
此时,凌统有信心刺死凌操后,依然保住自己的命,但受伤却不可避免。即使避过要害,身上也会多个窟窿。这样的话,后续的战斗,他就无法参加了。
此时,凌操军死伤过半,且已被包围,叛军的胜势已形成。拿下凌操是早晚的事。凌统当然不会让他以伤换命了。
于是,凌统迅速变招,挡住了凌操的招式。
此招,早在凌操意料之中。如果凌统不变招,凌操就跟他以命换命。如果他变招,攻势自然被打断。凌操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目的实现,凌操不再纠缠。掉转马头,向其他方向杀去。口中对麾下士卒喊道:“全力阻拦住叛将!”
听到命令,便有士卒上前,拦截凌统。
虽然这些士卒对凌统构不成什么威胁,却成功地延缓了凌统的速度。当然,死伤也是巨大的。
麾下士兵用生命创造的机会,凌操当然不会浪费。他独自一人冲入敌军群中,如虎入羊群,逢人便刺。在他的拼命搏杀下,周围叛军人仰马翻。其杀敌的速度,竟超过了凌统。
然而,凌操并没有满足,他还有更大的野心。抬头观察了一下周边形势,凌操突然加速,竟向叛军统帅陆抗杀去。片刻后,他离陆抗的距离只有十余丈了。
陆抗洞悉了凌操的意图,急派兵士上前阻挡。如今,全琮及其麾下的五千军队还没有赶来,凌统又被官军拖延了步伐,身边除了几个亲卫外,只有诸葛恪这个谋士,如果让凌操冲到面前,后果不堪设想。
凌统同样看到了凌操的威胁,急忙回防。但他已被凌操拉开了距离,想追上需要一定时间。
叛军的阻拦,让凌操速度大降,身后的凌统也越追越近。但此时,凌操的眼中只有陆抗一人。
杀了叛军统帅,敌军定会大乱,主公逃生的机会大增,我也算死得其所了。凌操心想。
逆境能够激发人的潜力,尤其在他心中还有信念的时候。
如果刘远在此处,就会发现,凌操此时的武力,竟然从81,提升到了87。
后头看了一眼凌统,他与自己的距离已缩短到十丈左右了,而自己与陆抗的距离,也有十丈。且中间还有叛军阻隔。凌操知道,以常规方法,已经达不到目的了。
用枪挑死一个士兵后,凌操抢过他的刀。左手刀,右手枪,凌操继续向陆抗杀去。
两只手同时使用,凌操的杀敌速度提升了小半,前进速度再次加快。
“统帅,快退!”陆抗身边的亲卫,见凌操势不可挡地杀过来,急忙对陆抗喊道。
陆抗却平静地看着凌操,没有丝毫慌乱。他知道,一旦他撤退,阵脚便会大乱,死伤会加大,时间也会耽误地更多。
活捉刘远,是陆抗此次最大的目的。他不容许发生任何降低成功率的事情。
凌统见到统帅危急,对着凌操就是一箭。
但凌操此时,全身上下所有的潜力都被调动了出来。听到弓箭响,一闪身,便躲了过去。
弓箭去势不止,一个叛卒被设翻,并赚翻了身后的两人。
这样一来,凌操前方出现了一个空当。
机会!凌操看在眼里,心中大喜,策马前冲两步,与陆抗的距离仅剩三丈了。
五个亲卫迎上前,同时攻击凌操。
凌操两把武器,挡住三人,又侧身躲过一人的攻击。
还有一杆枪,向凌操右肋刺来。
凌操知道,他躲不过了。
长枪刺中了凌操的右肋。
但此时凌操不但没有绝望,反而笑了。左手一甩,手中刀向陆抗飞去。左手却握住了扎在他身上的枪杆。接着,他纵身一跃,从马上飞起,手中长枪直指陆抗。
………………………………
第一百二十章 脱离大部队
陆抗早就将腰刀抽出,严阵以待。
见到凌操将手中刀甩了过来,他将腰刀挡在身前,并后退了一步。这是他本场战斗中第一次后退。
但陆抗的刀并没有碰到凌操的刀。一个亲卫上前,挡开了飞刀。
作为陆抗亲自训练出的亲卫,他们的忠诚度和责任心都是毋庸置疑的,怎容主帅受到威胁?
刀虽然被挡开了,但凌操已经飞了过来。他借着战马的速度飞跃而起,当然比陆抗的撤退速度快得多,闪着寒光的枪尖离陆抗越来越近。
一丈……五尺……三尺……两尺……
待距离已够,居高临下的凌操毫不犹豫,手中长枪迅猛地刺出。见到胜机,他依然淡定,招式全无变形。
这一枪,带着他的全部力量,寄托着他的全部希望。他仿佛看到了长枪刺入陆抗胸膛的一幕。
“休伤主帅!”随着一声大吼,一个人影突然飞起,挡在凌操面前。竟是陆抗的一个亲卫。
“噗嗤”一声,凌操的枪插进了亲卫的胸膛,二人同时落地。
亲卫虽然摔倒,却狠狠抓住刺进身躯内的长枪。
凌操使劲儿向外拔,一时间却没有拔动。他知道此种情况下不能停下,便放下长枪,准备抢其他的兵器再战。
正在此时,陆抗平静地声音响起:“抓活的!”
凌操还未反应过来,便被数个亲卫摁倒。
这些亲卫正是之前围攻凌操的五人,被凌操突破后,回身过来追击。见凌操落地,长枪又被握住,正欲上前诛杀他。听到主帅命令,便改杀为擒。
凌操奋力挣扎,但纯拼力量,他一个人又如何能拼过五个大汉?不多时,便被绑成了粽子。
生擒凌操后,陆抗暂时不理他,指挥兵士,围攻残存的官军。
不久后,全琮领五千兵马赶到。接到陆抗的命令后,他并没有停留,兵分三路,向刘远逃跑的方向追去。
一刻钟后,陆抗清扫完战场,便兵分两路。一路同样追向刘远,另一路由自己率领,略微转头,欲要封住刘远向西深入吴郡内地的道路。
同时,陆抗派出探子,密切监视刘远部队的撤退路线。
路上,陆抗欲要招降身为俘虏的凌操。凌操的英勇,他十分欣赏。但凌操却宁死不屈,不但拒绝投降,还大骂陆抗。
此时的凌操,肋部依然在流血,但他毫不在意,已经生死置之度外。
被凌操骂,陆抗并没有生气。但既然其不为所用,陆抗便打算给他的痛快。
“我敬你是个英雄,既然你求死,我成全你。”陆抗说着,拔出腰刀,就要亲自动手。
凌操直视着腰刀,全无惧色,也没有继续骂。陆抗身为统帅,亲自杀他,已经很给他面子了。
陆抗并不犹豫,对着凌操的脖子,一刀砍下。
“镗”的一声,一杆长枪突然出现,架住了陆抗的腰刀。
陆抗愕然看向凌统。
“此人我看着眼熟,统帅看在我面上,暂留他一命吧。留个高级俘虏,今后也可能派上用场。”凌统道。
陆抗注视着凌统的眼睛,想从中看出什么。
凌统的眼神平和、真挚。
虽然疑惑,但麾下头号大将的面子还是要给的。陆抗不再多想,令军士将凌操拉下,看管好。
凌统又看了凌操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凌操边走边回头,看向凌统的方向。这个敌将武艺高于他,跟他单挑时毫不留情。
可就当他以为自己必死的时刻,对手居然站出来,救下了自己。
他同样对凌统有熟悉感,甚至“熟悉”这两个字并不十分恰当,亲切感更合适一diǎn。
那感觉是发自内心的,就像……就像面对自己的亲人时的感觉,甚至像面对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女儿时,那种无可名状的愉悦。
这是为什么?凌操不知道,他也想不通。不过,他知道,这个年轻的敌将,在他心中,一辈子也抹不去了。
刘远依旧沿着海岸线全速向北逃离,全琮的三路兵马从不同方向包抄。虽然都是步兵,其中一路由于抄近道,与刘远的距离越来越近。
但刘远不敢贸然掉头向吴郡深处行军。他猜到,陆抗一定在中途等着他。
不多时,探子来报,一路一千的人的曲阿叛军,从小路包抄了过来。
刘远知道,一旦被包抄,速度减缓,后面的叛军不久就能追上。那样的话,自己就插翅难飞了。
刘远当机立断,令孙立率领所有兵马前去迎战。自己和李秀宁两骑,脱离大部队而行。
这样以来,可以发挥战马的速度优势,将叛军甩开。同时,目标大大减小,便于隐藏。
孙立劝阻道:“主公身旁没人保护怎么行?不如只派兵士前去阻拦叛军,我贴身护主公周全。”
“只派兵士去的话,起不到多大的阻拦作用。这一路叛军只有一千人马,以将军的武艺,完全可以应付。但将军只需稍稍阻拦敌军,不求多杀。之后,将军便突出重围,向余杭县求救,并着县令派人向吴郡求救。那时,将军再带两三千余杭兵马杀过来。此时,敌军兵力分散,将军可逐个击破。我和李将军有武艺在身,又有战马的速度优势,自保无虞。”刘远道。
见刘远主意已定,李秀宁道:“让我与孙将军一起去吧,我的武艺也能堪些作用。”
“李将军在海上漂了那么久,体力损失太大,不易再战。我们两个同行,可以互相照应。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说。”刘远拍板。
随后,刘远自带李秀宁骑马而去,很快逃过叛军的包抄。又骑行了一刻钟后,二人主动调整路线,远离了河岸。
孙立却带二百兵士,拦截住了叛军的一千多士卒。
孙立是何等武艺,面对一千多士卒,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他如果想走的话,没人能阻挡。
但孙立如何会走?刘远让他稍稍延缓敌军步法,但孙立并不满足。他已经决定,要尽快击溃眼前的叛军,然后再去余杭县。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神医
孙立带着二百士兵,冲入叛军阵中,大开杀戒。
利用战马优势,孙立来回冲杀,片刻功夫便击杀大量叛军。但麾下士卒由于以少战多,已经死伤了大半。
孙立知道,他必须改变局势,不然士兵就死光了。抬眼环视一周,孙立的目光锁定了叛军唯一的部长。
如果能击杀了他,叛军一定大乱。
想到这里,孙立向叛军部长的方向杀去。
叛军部长见到孙立的威势,忙指挥军队抵挡。但孙立的武力已破90,如何能轻易挡住。
不多时,孙立就杀到叛军部长面前,只一合,就将他刺死。
部长的平均武力也就70左右,武力与孙立相差二十多,差距太大了。
部长一死,叛军顿时大乱。孙立带着剩余士卒趁机猛攻,叛军溃败。
又追杀了一阵,孙立便收军了。此时,孙立麾下只有二十余人幸存。
大胜叛军,超额完成了任务,孙立不再耽搁,直奔余杭县而去。
与此同时,刘远正带着李秀宁直奔娄县而去,他的心态比较轻松。叛军都是步兵,是很难追上他们的。
突然,李秀宁身躯一晃,竟然跌下马来。
刘远急忙勒转马头,下马去扶她。
李秀宁是一级统帅,武力也有77,怎么会从马上摔下来呢?
仔细一想,刘远恍然大悟。李秀宁在海上漂流了那么久,晕倒在岸边,身体状况一定很差。
被救醒后,还没来及进食,敌军就追来了。又跟着自己马不停蹄地跑了这么久。她已经支持不住了。
“你怎么样?”扶起李秀宁,刘远问道。
“我没力气了。主公,你先走吧,别管我了。我就是一个落难女子,叛军见到,不会为难我的。”李秀宁道。
刘远告罪一声后,轻摸李秀宁额头。
好烫啊!恐怕得三十九度以上。
刘远知道,如果就这样把李秀宁放在这里不管的话,她凶多吉少。
李秀宁虽然身体素质不错,但在海上长时间漂流,缺乏营养,铁打的身子也吃不消啊。
刘远没有多做犹豫。之前,李秀宁的进言,帮他躲避了一次巨大的危险,刘远如何能轻易放弃她。更不用说刘远早把李秀宁内定为自己的媳妇了。
“你病得不轻,我如何能把你一个人留下?”
刘远不由分说,抱起李秀宁,上了他的战马。
冤家!亲完了又抱。李秀宁心里暗叹。她此时浑身无力,只得任由刘远抱着。刘远的怀抱很温暖,李秀宁心中涌起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很快便沉沉睡去。
临行前,刘远一刀捅在李秀宁战马的屁股上。
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