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一个鲜卑大帅统兵,八万大军也不是他区区一万多人可比的,来了个徐荣也是一样。
能牵制一部分精力便是最好的结果了,剩下的,便是——
等待!
两天过去,公孙度的等待是带着丝丝甜意,带着高兴的,不仅是因为这两天格日多罗再一次降低了攻击的力度,还有又有一万援军到来的缘故,这让他不在担心徐荣会突然遭到格日多罗的围困,迫使他不得不出城救援。
那时,可就没有半点胜利的希望了。
好在,在公孙度的等待中的格日多罗是痛苦的。
接连三天,没能找到那个公孙度派来的人,但每天出问题的士兵却没有减少,依旧维持在两万左右,这让格日多罗如何不痛苦。
格日多罗有种直接强攻候城的想法,但最后还是熄了心思。他不知道暗中到底有多少公孙度的人,若是几个十几个也就算了,要是能有数百上千,以这几天所造成的动静来看,一旦大军出营,只留下已经拉得四肢无力的手下,铁定是死得不能再死。
格日多罗狠、残暴,但那是对敌人,对于自己人,尤其是自己手下的精锐,他实在狠不下这个心。
“大帅,既然吃的没问题,是不是喝的有问题?”
虽然素利对格日多罗让他手下损失了三千多人,很是不满,但是看到格日多罗每日忧心不已的状况,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格日多罗先是一怔,接着便是恍然大悟过来,但他看向素利的眼神却有种让人捉摸不定的感觉。
素利强忍着逃走的冲动,将脑袋转向了他处,装作没看到。
格日多罗见此,目光一收,淡定的点了点头,然后冲素利挥了挥手。
素利脑袋一缩,立马退开了。
格日多罗看着素利离去的背影很不爽,觉得此人很是阴险。不是他不感恩,而是素利既然转过头去了,他又没有说话,为何能看到他挥手,然后立马就跑了呢?
之后,近半月的时间格日多罗除了照例每日不痛不痒的和公孙度对射,便是安排人手在水源地抓人。
起初,格日多罗只是将信将疑,但在水源地大肆埋伏两天后,就发现患病的士兵有所好转。
这就不得不提到鲜卑食物方面的问题了。
他们的粮食是自己会跑的,完全不用担心辎重的问题;水源也是有保障的,粮食自动携带,奶水美滋滋,只有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清水(以上纯属……假冒伪劣,切勿当真)。生病了的,自然属于下等人,只能用清水,自然不可能好。
格日多罗大喜的同时,也没有得意忘形,更多的是想到了素利,竟有如此急智,不简单。再有仅仅是缓解,并未抓到人,自然不能放松。
当然了,更多的是檀石槐的意思他终于明白了过来,开始以牵制为主。尤其是在这半月里公孙度又有援军抵达,如此一来,候城便有三万到五万人马在此,结合去岁来看,绝对是绝大部分军力都被牵扯在此。
这么一看,难道是从昌黎进军,偷袭公孙度的后方?
格日多罗有心问一问檀石槐,但是因为之前没有领会檀石槐的意思,弄得他有些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公孙度也感觉出了这个问题,是以,这半月里实际上仅有五千援军再次抵达,也即是说候城一共有一万七千人,经过这二十多天的“苦战”,剩下一万一千多人,战死了近六千人;除此之外,尚有徐荣带领两万人马于城西南五十里外下寨,与候城相呼应。
原本将还会有两万大军到来,与格日多罗展开决战,但察觉到格日多罗,或者说檀石槐的心思之后,公孙度虽然口中大骂檀石槐“奸诈”,却也只能下令暂缓支援,并加强辽队和辽阳的防守,避免被昌黎的鲜卑军打个措手不及,致使大败。
此乃檀石槐的阳谋。
阳谋之所以是阳谋,是因为即便知道是陷阱,但你还是不得不跳。
实际上,这里有两个抉择,一个是继续增兵,然后尽快找到击败格日多罗的时机,不过,显然,这个时机并不好寻找,或许需要很多时间,而且昌黎被鲜卑占据的消息,已经在十余天前传回,由不得他不重视。
另一个就是现在的这个选择,停止增兵,虽然击败格日多罗的可能因此降到了最低,但是至少辽队,或者辽阳不会被檀石槐作为突破口了,即便被袭击,也能依靠充足的兵力撑住很长的时间。
随后,又与格日多罗纠缠了十余日,军中的士气已然大降,公孙度已经急得上火,但是时机仍然未出现,唯一的好消息便是格日多罗只要有点大动静,都会被幽冥二队的察觉,及时禀报给公孙度,做出应对。
这也是没办法,格日多罗一直不曾降低对水源地的戒备,幽冥二队难有下手的机会,有一次冒险下手,差点被暴露之后就再也不敢动手了,在公孙度的命令下转为监视,发挥着另外的效果。
这天公孙度尚在苦恼如何振作士气,突然幽冥传回了令他震惊的消息,同时徐荣也赶到了候城。
“属下拜见主公。”
徐荣见礼之后,没有丝毫停歇,问道:“主公,现在怎么办?是否追击?”
公孙度摇头苦笑道:“追?拿什么追?就凭我们这几千骑兵?那绝对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肉包子?
徐荣稍显诧异,不懂这是个什么意思,但也明白了公孙度的意思,不由松了口气。
公孙度见徐荣这模样,哪还不明白,这哪里是想请命追击,分明是担心他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摇了摇头,丢掉这个想法,公孙度又说道:“现在恐怕大汉边郡被夺下的城池不少,要不然檀石槐绝对不会将这一路人马撤走。”
是的,格日多罗撤了,而且是大摇大摆的撤了。似是丝毫不担心被追击。
当然,确实不用担心。
………………………………
第179章 未雨绸缪
鲜卑大军,就是一块沉重无比的巨石,压在整个辽东、玄菟所有人心头的巨石,当他们退去的时候,所有人都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恨不得躺在地上狠狠的呼吸那新鲜的气息,缓解心中的压抑。
公孙度等人又在候城带了数日,得到格日多罗已经退走数百里的消息,确定不是要杀个回马枪后,才率军离去,依旧留黄忠镇守候城。
只是,公孙度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变得轻松,反倒愈加的沉重,因为这个时候他是完全想明白了,檀石槐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虽然没有拿下玄菟、辽东,但是相信绝对已经在大汉其他州郡进行了弥补。
况且,如今辽东和中原的联系已断,在檀石槐看来,公孙度已经是瓮中之鳖,迟早会被拿下。
公孙度有心找张纮商议,但是一来张纮不在身边,远在中原,二来,先前他也其他任务交给张纮,此时或许已经取得进展,一旦离开,将前功尽弃,得不偿失。
只好退而求其次,找魏攸,其实魏攸也算不上差,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谋士。不过魏攸的能力更偏向于治政,在军事上边,哪怕张纮年纪还小,但也只是相仿。
回到襄平享受完魏攸等文武,以及数万百姓的迎接,简单的庆祝一番后,公孙度便将魏攸拉到书房,说起了正事。
魏攸听完公孙度的话,亦是心头沉重,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只能说道:“主公,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缩兵力,避免被各个击破。”
无论是公孙度,还是魏攸都清楚,鲜卑何时再来,说不准,但是鲜卑再来,那可就不是格日多罗,也不是区区八万大军,而是檀石槐亲至,上十万大军,到时战事会变得无比艰难。
集中兵力,则有利于加强防守,一定程度上降低艰难的程度。
因此,这个建议算是十分中肯的。
不过公孙度没有同意,反而问道:“你觉得之前檀石槐没有直接动手,明年动手的可能性会有多大?”
魏攸恍然大悟。
“是啊,既然今年没有动手,那明年动手的可能性就变得很低。如此,至少也有近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那可有点长呢!”
“嗯!”魏攸点了点头,说道,“主公的意思是想要对他们动手了吗?”
他们?谁?
公孙度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先前一直未有动手的意思,只是因为最初的时候实力太弱,真要对上了,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后来又接连遭遇鲜卑的攻打,不敢有半点分心。
现在?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虽然近两年他们根本没有动手的意思,但谁又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就像这次鲜卑来袭,公孙度抽调了襄平大部分人马,但依旧留下了四千人留守,新昌更是干脆的没有抽调人马。不管他们是否愿意,都牵制了公孙度相当一部分精力、实力。
鲜卑既然短时间内不能动手,为了将来能有全力一战的机会,也该对沓渚等城动手,消除后患了。只要拿下这些地方,实力大增不说,将来鲜卑来袭就算挡不住,也能有一条退路。
魏攸想了想,觉得此时可谓是机会难得,于是问道:“何时动手?”
“两个月后。”
两个月后?
魏攸皱眉道:“主公,会不会时间太紧了点儿?”
现在已经是六月中下旬,两个月后,可就是八月中下旬去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大降温,甚至降雪了,短时间想要取胜,恐怕有些难。
公孙度摇头道:“八月月中动手,月底或九月初收兵,时间正好。”
魏攸终于明白了,公孙度这是要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相信谁也不会想到隆冬将临之际,会受到袭击,防御必然大大降低,如此一来,或许一个突袭,就能拿下也难说。
不过,魏攸有一点没有想到,那就是刚刚被鲜卑刚了一波,军中士气影响甚大,也需要时间进行调整。
魏攸脑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说道:“主公,既如此,那乐浪、带方是不是……”
话没有说完,但公孙度完全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由有些懊恼,竟然忘了这两郡了。乐浪和带方虽然人口流失很多,但也还有不少人,最关键是的,城池还在,可以扩大地盘。
公孙度点点头,赞道:“很好,此二郡也算在内,可以增加战略纵深,不过得等明年。”
“明年?这样也好。”魏攸稍作沉思赞同道,“依东沓诸城的情况来看,想要真正‘拿下’他们,也需要不少的时间才行。”
公孙度点点头。
东沓等城,虽属辽东,但只是名义上,即便以武力令其屈服,也只是暂时,稍有松懈,或将叛乱,想要真正将其收服,其难度,或许比扶余、娄挹等异族也差不到哪儿去。不过,相信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只是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还是能办到的。
乐浪、带方的命运就这么定了下来。
倒不是公孙度草率,实在是这二郡要拿下真的再简单不过,真正困难的,是东沓等城。
“春种做得怎么样?每一块土地都种上了吗?军屯的数量是否按照计划扩大了?”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现在粮食缺乏的情况下。若不是有糜家掏出老底儿相助,说不定公孙度治下的百姓早开始逃荒了。
魏攸理解公孙度的急切与担忧,也早就做好了准备,不做他想便回道:“除了候城,其余各城原有的土地,并开垦了数万亩都已经完成了播种,如今禾苗已经快要有半人高了。”(感谢袁大的付出,拯救了数万万zhongguo人,老式的水稻高矮大约齐人高,产量却十分低。)
“军中屯田的数量也增长极多,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主要集中在辽队、襄平、新昌三城,不过部分田地开垦较晚,可能秋收的时候产量会稍低。”
公孙度大手一挥,道:“这没有关系,这非是今年用了,明年就不用了,晚了点就晚了点,相信也够用了。”
顿了顿,又道:“仓廪建得如何了?务必要在秋收以前完成,可不能让粮食等仓库,一旦降雪,必定会有大量的粮食损坏,得不偿失。”
魏攸皱眉道:“这个……可能时间有点紧,现在农忙时节实在没有多少人,所以速度有点慢。”
“这样吗?”
公孙度沉思一下,说道:“没有男人,女人也可以,不过工粮可以稍为降低一些。”
魏攸不由有些迟疑。不是他瞧不起女人,是以前从未有过让女人做工的先例。这么做,可是打破了惯例,若是传出去,恐怕会有不小的影响。
“这……合适吗?若是传到那些大儒耳中,恐会污了主公的名声!”
公孙度毫不犹豫的说道:“合适!怎么不合适了?没有女人,哪儿来的男人!况且,眼下情况特殊,自然就要特殊对待,要敢于打破惯例才是。”
魏攸仍然觉得不妥,但又劝了两次,公孙度仍然坚持,只能应是。
之后,公孙度和魏攸又商讨了一些其他的,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公务之后才散去,而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子时。
然而,第二天中午,公孙度刚刚起来没有多久,胡言急冲冲的赶了过来。
“大人,为何要让女人出来做工?”胡言满脸怒色的质问道。
公孙度眉头一皱,他没有想到昨天魏攸才说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现在胡言就跳了出来。很是不满的说道:“你这是瞧不起女人吗?”
胡言一噎。
公孙度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又道:“包括你母亲吗?包括你女人吗?”
“哦,你没有女儿,但你有母亲啊!你也瞧不起她吗?”
胡言面现惭色。
公孙度趁热打铁道:“家中没有男人,或者说没有壮年男子的怎么办?女人难道就要等死吗?”
胡言掩面而走!
………………………………
第180章 朝廷束手
自张奂被强逼着与檀石槐作战,导致损失惨重,朝中一应大臣俱是低头不语。
“该死的!”
“这就是你们的建议?就这点儿能耐,都给朕滚回家去吧!”
“你们这些……”
消息传回得实在不是时候,正好在早朝的时候,气得刘宏指着朝中大臣破口大骂。好半天,刘宏骂累了,才停了下来。
但刘宏眼中的怒色丝毫不减,反而愈发的旺盛,狠狠的喘了口气,吼道:“把那个谁,是张奂?不管是谁,立马给朕拿下!”
“至于你们,今天就在这里好好给朕想办法,想不到办法,就不准吃饭,也不准退朝回家。哼!”
说完,怒哼一声,刘宏直接离开了。
“气死朕了!这些混蛋一天只知道……哼,算了,还是找几个宫女消消火,免得被气昏了头。”
刘宏走后,朝堂可谓是炸开了锅。
“马大人……”
“袁大人……”
“王大人……”
……
所有大臣都被刘宏突然的爆发给吓了一跳,更是被刘宏最后的话给惊到了,这不,刘宏一走,立马就讨论了起来。
唯有几名刘氏宗老没有说话,只是相互看了看,便“含情脉脉”的留下了眼泪,不知道的人还以为……
“苍天啊,大地啊,大汉终于又有救了,陛下之霸气神武,不亚于光武帝,必能重振朝刚……”
这是大厦将倾,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吗?
其余大臣可没有管这些,一番讨论无果后,某人突然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