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公孙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并不是很强,当然了,这是相对而言,仅仅是与黄忠相比不是很强,但与寻常的山匪一类相比,那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要不然,华佗也不知在采药的路上死了多少次了不是。毕竟现在可不是两千多年后的世界,山里之中猛兽多多啊!

    “怎么还不动手,难道想认输吗?”华佗见黄忠久不动手,但他又不擅长进攻,只好出言相激。

    黄忠闻言面色一变,也不多说,眼神一厉,喝道:“杀!”

    九阳烈凤刀配套的步法发动,黄忠几乎是转眼间就出现在了华佗面前,一只铁拳直奔其面门而去。

    华佗面色不变,一个熊形蹲伏让过气势汹汹的黄忠,接着鸟行展开,就要发动反击。然而,黄忠就是黄忠,在华佗躲过的刹那,脚下一转,错开数步,同样让了过去。

    随后二人你来我往的交手了十余回合,都没有沾到对方的衣角,算是斗了个旗鼓相当。

    不过,十余个回合,黄忠也摸清了华佗的底细,知道其战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松了口气的同时,继续和华佗耗了起来。

    没办法,虽然摸清了底细,但黄忠没法轻易击败对方,只能以这种无奈的方式了。

    又是数十个回合过去,哪怕华佗五禽戏的功能强大,但他到底年纪大了,比不得黄忠而立之年的年纪。

    又是一次错身而过,华佗跳出了战圈,无奈道:“好了,是老朽输了。”

    “承让了。”黄忠虽然尴尬,用这种方法战胜对方实在有些不光彩,但还是很高兴,毕竟儿子有救了,还是不用花钱的那种。

    华佗摇摇头,苦笑一声,道:“来,老朽还有话要说。”

    就好像自己家一样,华佗说完,又走进了之前的房间。

    院子里,叙母看着黄忠欲言,但被其以眼神制止。

    黄忠进了房间,刚刚坐下,华佗也不拖拉,直接说道:“五禽戏呢,等明天,最迟后天,老朽将最后几分变化写完之后就可以交给你。药材的话,就要去辽东才成了。”

    听到要去辽东这么遥远的地方,黄忠顿时急了:“华大夫,这……”

    “这什么这,难道老朽还能带着如此珍贵的药材到处走不成?再说了,就算能带,老朽又能带多少?想要令子痊愈,就算有五禽戏,也能用药三五年才成,需要消耗的药材怎也得几大马车才成。”华佗瞪眼看着黄忠说道。

    黄忠顿时尴尬了,知道自己误会了。但接着面色又变得十分沉重,因为要用这么多药材,就算不全是珍贵药材,那也是价值何止数千金,甚至万金也不止啊!这岂是一场比斗就可以送出的?


………………………………

第135章 候城鏖战

    炎烈的秋风,展现着秋老虎的凶威。

    惨烈的战事,诉说着守城战的惨烈。

    自鲜卑骑兵到来,已有半月时间,期间每日早晚攻城,无有停歇。

    又是一天傍晚,天色擦黑,破城不得的鲜卑军退去。

    “哎!”

    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鲜卑骑兵,公孙度忍不住一声长叹。

    良久,回首左右巡视,看着那残破的城墙,不由想起方才若非他尽全力出手,城池已经陷落,以及手下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的士兵,心中更是既悲痛,又愤怒,但更多的却是无奈。

    “哎,也不知道亭方那里现在怎么样了?”

    候城的惨样,让公孙度不由想到了高句骊城,想到了徐荣。

    候城这里遭到五千鲜卑骑兵的围攻,高句骊却是足有一万。仅仅被连续攻了两天,就差点被攻破,阳仪不怕死,但却怕死了却不能完成公孙度交代的任务,只好向公孙度求援。

    公孙度得到阳仪的求援,与徐荣一番商议之后,就发现唯一的办法就是他们分出一人前去镇守高句骊。但公孙度担心若是他离去会影响候城守军的军心,以及失去民心,最后只好派徐荣前往支援。

    之后,也不知是因为徐荣轻易出城,前往高句骊之后对鲜卑造成了重大损伤,还是别有其他原因,原本只是从西门进攻,改为了兵围三面。嗯,候城只有西南东三面有城门,所以围住三面就等于围住了整个候城。

    因此,公孙度就再也没有得到高句骊,以及其他城池的消息,难免担忧得紧。

    甩甩头,抛却这些于眼下无用的想法,公孙度发现城墙上已经收拾完毕,也换上另外的士兵,又点点头,转身准备离开了。

    下了城墙,公孙度照例先去看望受了重伤的士兵,然后才回转军营单独的房间。至于轻伤,都是简单包扎完事儿。没办法,如今守城的士兵早已下降两千余人,除掉重伤的更是不足两千,损失了近三千人,堪称损失惨重。

    不久之后,公孙度尚在沉思是否将一部分已经训练了半月的青壮拉到城墙上协助守城,亲兵却前来禀报晚饭已经好了。只好暂时熄了心思,打算等用过晚饭过后再说。

    “报,启禀主公,守城的士兵来报,有百姓意图冲击城门。”

    刚用过晚饭,公孙度正准备去各处城门巡视一番,就得到手下亲兵的禀报。说起亲兵,公孙度能守住候城半月,却是得赖亲兵队的舍生忘死,若不然城早破了。不过,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亲兵队损失颇大,如今仅仅只有不到六百人,不到六成。

    “到底怎么回事?过去看看。”公孙度一边问,一边起身。

    “回主公,一炷香以前,突然有大批百姓出现在西城门左近,意图靠近城门,但被守城的弟兄发现,拦在了城门十余丈外。”亲兵回道。

    “既如此,为何说有百姓冲击城墙?”公孙度皱眉道。

    “他们不是冲击城墙,还能干什么?”亲兵下意识回道。说完,亲兵回神,意识到自己竟然质问主公,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道:“主公,小的……”

    “行了,这次就算了。”公孙度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有些时候身不由己,只能如此说道。

    去往西城门的路上,公孙度一直在想这些人要干嘛,但直到到得西城门,依旧没有想清楚。

    “校尉大人到,所有无关人等速速让开。”

    堵在路上的百姓赶紧退到一边,公孙度在亲兵的护卫下,从中间走过。公孙度大概数了一下,这群人足有上万人,若是冲击城墙,以现在城门处的百多人,根本拦不住。既然拦不住,为何不动手呢?

    公孙度不解,是以,穿过百姓,来到城门下,便喊道:“谁是主事儿者,出来叙话。”

    当即便有三名壮汉赤手空拳走了出来。

    “草民拜见校尉大人。”

    “三位壮士请起。”公孙度抬手虚扶道。

    “谢校尉大人。”

    “不知三位可否告诉本将此来为何?要知道现在鲜卑攻城之际,冲击城墙可是有着奸细的嫌疑!”

    三名壮汉一惊,慌忙再次拜倒:“校尉大人明鉴,我等并非奸细,没有冲击城墙之意啊!”

    “嗯。”公孙度点点头,道,“既是如此,说说你们是什么人?来此又是所为何事?”

    中间的那名壮汉回道:“回校尉大人,我等便是十余天前被校尉大人手下士兵训练的城内百姓。今日来此,一是听说大人手下的士兵损失不小,想要帮忙守城;二是听闻城墙损坏严重,为防被异族所趁,我等希望能相助修补城墙。”

    公孙度眼底寒芒一闪而逝,这等军机大事,居然被外人知道了,难保不会为城外的鲜卑大军所知。

    “是吗?听说?听闻?听谁说?又从何处听闻?”

    公孙度的声音很是平淡,不带丝毫别样的气息。但就是这样,三名壮汉不知为何却是心头一颤,好似中了邪一般。

    不过,也仅仅是一颤,随即中间的壮汉就回道:“回校尉大人,前者是听训练我们的大人所说,后者乃是家父推测。”

    “哦?”公孙度心中越发的一紧,训练这些青壮的士兵还好说,是他的手下,知道损失惨重自是正常;但一个不知名之人居然能推断出城墙损坏严重,那可就问题大了。

    之前公孙度还觉得虽然鲜卑也能看到城墙的现状,但是这些人到底是异族,即便是亲眼所见,也不懂城池到底损坏到了何种地步,应该还算安全,现在看来或许就不一定了。

    微微一顿,公孙度眼底闪过一道杀机,问道:“令尊能有此见识,想来非是常人,此时鲜卑来袭,正是用人之际,不妨介绍给本将认识认识!也好为守住候城献上一份力量,如何?”

    “家父赵伦,原是太守大人手下工匠,但因为遭到他人排挤,不得不退隐。”壮汉倒是未曾听出别的意思,没做多想,便回道,“家父对校尉大人的威名早有耳闻,又至此危急时刻,校尉大人相招,家父必定无有不从。”

    又想了想,接着说道:“校尉大人,不若草民现在回去寻得家父前来?”

    公孙度一摆手,道:“你走回去太慢了,告诉本将你家居于何处,本将自会处理。”

    “是,校尉大人。”壮汉应了声,便将自己家的位置告诉了公孙度。然后公孙度便使了个眼色,让手下的亲兵前去寻人。

    “你们且暂时等在此地,等令尊到来,本将巡视完之后再说其他。”

    言毕,公孙度上了城墙,巡视去了。这半个月鲜卑可是有过一次夜袭,由不得他不重视。一圈下来,守夜的士兵明暗交替,一但有人夜袭,不被发现的可能性半点也无,公孙度这才放心下了城墙。

    刚下城墙就听亲兵说道:“主公,赵伦带到。”

    “嗯,让他过来叙话。”公孙度接到亲兵的暗示,知道赵伦此人没有问题,便点点头,说道。说实话,若是此人有修补城墙的能耐,还真是他现在所急需的。

    “草民赵伦拜见校尉大人。”赵伦大礼拜道。

    “请起!”公孙度伸手扶起赵伦,道,“敢问老丈可是能修补城墙?”

    赵伦顺势而起,而后回道:“回校尉大人话,草民曾于天工司王大匠人学艺,对于修补城墙略同一二,若是大人不弃,草民愿相助大人。”

    “好!”公孙度大喜,算起来城墙的作用可比一两千新兵的作用还要大。

    “谢大人恩典!”赵伦一礼,又道,“能蒙校尉大人坐镇候城,乃是候城百姓的福分。不过,我等身为候城之人,值此鲜卑大举来攻之际,不知大人是否允许犬子等人略尽绵薄之力?”


………………………………

第136章 单骑冲阵

    “左三十步,十人。”

    鲜卑擅射,重重叠叠的箭矢不断压制城头,攻城的鲜卑士兵趁机快速攀爬云梯,想要一展威猛。眼看左面三十步守城士兵被杀,鲜卑士兵涌上城头,公孙度丝毫不乱,淡然下达命令,又手一指,当即有十名亲兵从身后奔出。

    “左四十步,五人!”

    ……

    “左十步,十人!”

    ……

    亲兵虽然勇武,三五下就剪除了冲上城头的鲜卑士兵,但因为城头被破,也给了其他鲜卑士兵以激励,加之指挥攻城的鲜卑将领也不是简单人物,竟佯攻右面,全力进攻左翼。是以,左面屡屡被鲜卑士兵冲破,公孙度不得不曾派亲兵。

    突的。就在公孙度以为暂时拦下了鲜卑的所有攻击,对方即将退兵之际,却见城墙得到最左面突然涌上了数名鲜卑士兵,并且在迅速增加。

    “该死,这些混蛋之前实在麻痹于某。”

    公孙度怒骂一声,有心想要亲自出手,但又担心此亦是佯攻,不过是为了麻痹于他,又只能熄了心思,喝道:“左底,三十人,快!”

    当即便有三十名亲兵极速奔向左面,而公孙度身侧只剩下不到二十名亲兵,这还是包括十名手持盾牌护在他前方的亲兵。

    也即是说此时公孙度手头的可用之兵仅剩下十余亲兵而已。

    公孙度见手下亲兵上前之后,止住了颓势,正渐渐将鲜卑士兵赶下城头,眉头微展,对身侧亲兵问道:“南东两面战况如何?”

    “回主公,尚无消息。”

    公孙度闻言不由一顿,接着却又长出一口气,低声道:“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不好!”

    公孙度眼角突然扫到右面的城墙,见十余鲜卑士兵突然跃上城墙,将十余守军斩杀,并扩大战果,企图占据一部分城墙,不由惊呼一声,然后手提莫高窜了出去。

    “贼子,死来!”

    公孙度满脸杀机,一柄莫高在手,左右翻飞,银光不时乍现,所过之处,无一合之敌。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在亲兵的协助下,将右侧冲上城墙的近百鲜卑士兵一一斩杀。

    “让赵石带一百人上来协助守城。”

    杀退了鲜卑士兵,公孙度抹了把面上的血水,对身侧亲兵吩咐道。此时公孙度心底颇是庆幸,幸亏昨夜答应了赵伦,让他带着上千人连夜修补城墙,虽然仅仅是补上了六七分,但若不是这修得七七八八的城墙,恐怕今日这一轮冲击就守不住了。

    又眼见日头已高,鲜卑却攻城依旧,无有半分退兵的迹象,公孙度扫了一眼已经疲惫不堪的守军,只能苦笑一声,作此安排。同时派人打探其余两面城墙的情况,若是也是这般,他准备让剩下的八千新兵分出四千,分作两支进行支援。

    候城并不大,快马在城中奔走不过片刻便能走遍大部分地方。很快公孙度就得知其余二门的境况,与西门一般无二,为防有失,遣四千新兵分作两路支援二门。又为防北面出现意外,着一千新兵道北城墙附近往来巡视。

    如此先前的一万新兵,仅剩下三千留在西门。

    “噌”的一刀劈断越过盾墙的漏网之鱼,公孙度抽眼一瞧,鲜卑居然加大了攻击力度,一副不破城誓不罢休的样子,顿时明白鲜卑是算准了半月一来守城的军士损失惨重,已无多少余力,准备于今日决战了。

    哦,不是准备,而是已经开始了。

    “哼,就看谁先撑不住!”

    公孙度面色一狠,对身周的亲兵说道:“谁胜谁负就看今日一战了,现在大家都给本将去杀敌,不是他们死,那就是我们亡!”

    众亲兵俱是一怔,但接着俱是单膝点地,高呼道:“我等誓死追随主公!”

    “杀!”说完,剩下的亲兵杀奔右翼,令刚刚准备爬上城墙的鲜卑士兵只能在黑暗中落到城下,也不知其结局是粉身还是碎骨。

    战事瞬间达至顶峰,厮杀也越发的惨烈,每个呼吸都有人殒命,或是公孙度的士兵,或是鲜卑的士兵……

    鲜卑骑兵着实是现今这个时代最强的军队,即便是下马攻城,也比守城的士兵强。

    连续的狂攻猛打,使得新兵损失惨重,原本的守城士兵亦是所剩不过千人,加起来不过还有约三千人,但重伤的就占了一半还多。

    但看鲜卑,却至少还有三千人,加上其余两门,以及死去的那些人,此次攻打候城的鲜卑大军绝对过万。

    破城便在顷刻之间!

    “鲜卑军中有能人啊,竟然徐徐增添兵力,让本将没能察觉到他的真实兵力早已过万,真是厉害,厉害啊!”公孙度眼中满是阴霾。作为活了三世之人,竟然被人用添油战术给阴了,怎么想都没法爽快。

    “主公,不若暂退,待他日再来报此血仇!只要主公一声令下,哪怕是死,我等也要为主公杀出一条路来。”一亲兵突然劝道。周围的其他亲兵亦是眼光灼灼的看着公孙度,显然对这话很是赞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