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公孙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守卫听到勾结异族,下意识后退两步。然而,这时公孙琙完全反应了过来,吼道:“此乃叛贼,速速将其拿下,额~”

    却是架着他的亲兵嫌他太聒噪,一掌将其打昏了过去。不过他的话已经落在了守卫耳中,又有些犹豫起来,毕竟能被安排守卫太守府大门,自然是公孙琙信得过之人。

    “杀!”阳仪脚下重重一踏,飞步上前,将四名守卫斩杀当场。

    公孙度没有丝毫表示,就好像没有看到一般,只是眼睛朝着太守府的匾额上看了一眼,就迈步往里走去。

    “围起来,未得命令,不允许任何人进出。”阳仪甩掉大刀上的血珠,冲剩下的亲兵说了句,就赶紧跟了上去。

    太守府前厅一如外边的大门那般朴素,没有任何华丽感,但公孙度不信公孙琙没有贪污、敲诈勒索。

    目光四下一扫,便见竟然和他在辽隊的太守府没有多大的区别,给他一股特别的熟悉感。

    “呵,某就是说嘛,怎么可能呢!”

    公孙度自前厅内的桌椅之间一一走过,抚摸了一下,啧啧赞叹道:“樟木做的椅子,黄花梨木做的桌子,不愧是玄菟太守,厉害,厉害啊!哎哟,这个更了不得啊!”

    站在最上首的椅子面前,公孙度不仅摸了摸,还坐到上边仔细看了看,半晌才颇是感慨的说道:“千叶紫檀木,还是上千年的千叶紫檀木。看来公孙琙比某想象的还要有钱啊,好!看来这一次要有大收获了,也不枉某亲自走上一趟。”

    “只是,公孙琙未免也太过心黑,太过大胆了吧,就这么放在前厅,就不怕别人知道了吗?要知道千叶紫檀木乃紫檀木中的皇者(杜撰),寻常人别说获得,恐怕连听都没能听过,只有皇宫大内拥有不菲的数量,少数顶层的世家大族则仅有少量作为珍藏。”

    公孙度看向公孙琙的目光满是森寒,相信若是此时对方醒来可以不用担心夏天难过了。

    “去看看外边好了没有,如果好了,就弄盆凉水来,让我们的太守大人好好清醒清醒。”

    “是,主公。”亲兵扫了一眼被扔在地上的公孙琙,然后分出一人出了前厅。

    公孙度则陷入沉思,就这会儿所见,他觉得需要重新认真思考一下应该如何来对待公孙琙了。

    嘭~

    一桶凉水凌空浇下。

    “谁?”公孙琙刚醒来,脑子还不太清醒,但满脸的水珠,令他勃然大怒,“谁干的?给本太守滚出来,如若不然,抽筋扒皮……”

    嘭的一声,公孙琙只感觉大腿处一阵要命的痛感传来,打断了他的话,欲要再言,却猛地一个激灵,想起了自己的处境,转头一看,就见公孙度坐在自己往常最喜爱的位置上正向自己看来。

    对上公孙度的目光,公孙琙感觉恍若一柄利剑直刺心房,慌忙底下了头,慌乱之中连自己依旧倒在地上都没有发现。

    “说说吧,你的钱都藏在哪里?”公孙度不屑一笑,说道,“不过,你可要想清楚了再回答,若是有什么地方疏漏了,却又被本校尉发现了,那……可就不要怪本校尉心狠手辣了。”

    公孙度说话的时候已经带上一丝杀机,公孙琙只觉得浑身一冷,本想说没有的话立即咽了回去。但他也不会就这么认输,就此沉默了下来。

    公孙度见他这模样,懒得再废话,对一旁的亲兵示意。然后公孙琙的悲惨人生就开启了第一步,很快就交代了出来。

    两千多金,数千万汉五铢,这就是公孙琙手中的金钱,对于一个太守来说,可谓是多之又多啊!这还不止,除了这些金钱,尚有宅邸六处,各类器物无数,珍贵皮毛数百。

    土豪!相对公孙度来说,那是大大的土豪。

    “好,立即带人去把本校尉的钱财都搬出来。”公孙度大笑着说道。

    “是,主公。”

    公孙度接着又看向公孙琙,见他鼻青脸肿,心底一阵好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太守大人随便坐。不然以后就没得坐了。”

    公孙琙听到前半句正准备起身,但后半句一出,立马跪倒在地,哭诉道:“大人,你放过小人一马吧!小人所有的东西都说出来了啊,求大人放过小人一马啊!”

    公孙度皱了皱眉,冷声道:“本校尉让你坐,你就坐,哪那么多废话。”

    “多谢大人!”公孙琙身子一颤,才坐到了最末的一个椅子上,而且只坐了半个屁股,两只小眼不时偷看公孙度。

    “某问你,为何你有这么多钱,却没有将这太守府好好休整一番啊?”公孙度见半晌无言,就随意聊到。

    公孙琙闻言不由有些得意:“这不是怕被异族得知之后来抢劫吗!再说了,迟早有一天小人也要离开这里,修好了给下一任用吗?”

    说完,公孙琙不由想到下一任似乎、很有可能就是眼前之人,又小心翼翼的打量起了公孙度,见他面上没有生气的意思,这才微微放下心来。

    随后的时间就在二人的聊天中过去,公孙度也逐渐了解了玄菟的详情。公孙琙自己倒是不想说,只是身上的疼痛告诉他若是不说,那就要再“享受”一遍,所以,还是说了吧!

    阳仪拾掇完原来公孙琙的家底,来到前厅:“主公!已经清点完毕,与公孙太守所言无有差别,应该是没有隐藏起来的了。”

    公孙度闻言只是点了点头,倒是把公孙琙吓了一跳,心道:还好、还好,幸亏没有藏着掖着一星半点,要不然麻烦大了。

    “主公,公孙太守大人的家眷怎么办?”阳仪说着,还瞥了一眼公孙琙。

    公孙琙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哀求道:“求大人放过我一家老小!所有的一切都不关他们的事啊!”

    公孙度轻轻摆了摆手,道:“等张祭酒处理完城内的防守,你就带他去与他的家人汇合,然后好生看管起来,明白没有?”

    “是,主公。”阳仪应道。

    公孙琙感激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话音刚落,门外有人喊道:“主公,祭酒大人到了。”

    “让他进来。”公孙度应道。

    嘎吱一声,房门打开,张纮轻摇着扇子走了进来,及至公孙琙身前,方才站定,拱手道:“大人,一切都处理好了。”

    公孙度点点头,道:“那就好,一切以维稳为主。”

    张纮又道:“不过,大人,辽隊来消息说公主到了,请大人速回辽隊。”

    “啊?”公孙度傻眼了,下意识道,“她这么快就来了?”

    张纮拱了拱手,没有说话,显然也是不知个中缘由。

    公孙度急忙起身,道:“那这里就有劳祭酒暂时看顾了。”接着不等张纮回话,又对阳仪道:“赶紧集合亲兵队,立即带上我们的钱财回返辽隊。”

    说完就急急忙忙的出了前厅。

    阳仪手一挥,带着亲兵队跟了上去,太守府的“防守”就交给了张纮带来的人。

    公孙琙看着屋内的变化,心中好奇得不行,最后看张纮面上,忍不住问道:“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张纮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叫某祭酒就好了。”

    张纮的淡然没让公孙琙警惕,反倒是心底一松,又问道:“敢问祭酒,不知这个公主是哪位公主?干嘛要找东夷校尉呢?”

    “哪位公主本祭酒就不知道了。”张纮挥着扇子,颇有风度的说道,“不过,前两天陛下刚下旨赐婚大人,好像正是让一位公主下嫁于大人。”

    “啊?”公孙琙双目一突,惊得不行。


………………………………

第107章 大儒胡信

    “把东西交给徐都尉。”临出城时,碰上了正在布置城防的徐荣,公孙度对阳仪命令道。

    “啊?”阳仪一怔,接着回过神,应道,“是,主公。”

    “拜见大人!”徐荣快步迎了上来,他也听到了公孙度刚才的命令,不免有些疑惑,道,“大人,这是?”

    公孙度笑了笑,浑不在意道:“也没什么,就是公孙琙这些年搜刮的钱财而已。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就将其运回辽隊,交给糜仓曹。”

    “大人,属下立刻安排人手护送,这东西还是放在辽隊安全。”徐荣也不问有多少,但看那百多箱,两名军士抬着尤显吃力的样子,也知道不在少数。

    公孙度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微微点了点头,又正色道:“徐都尉,不要忘了,现在高句丽,乃至整个玄菟,也是咱们的。”

    徐荣点点头,没有说话。

    公孙度也不在意,恰好此时阳仪已经让亲兵队将所有的箱子交到徐荣手下的士兵手中,便对徐荣说了句就离开了。

    出了城,公孙度径直望北而行。

    阳仪见此心底不由有些疑惑,不是公主来了吗?

    “主公,我们是不是走错方向了?”

    公孙度摆摆手道:“没错,我们去高显、西盖马看看,某听说高句丽人占据此二城有自立的想法。”

    “啊?那我们此去不是很危险?”阳仪一惊,道,“主公,我们是不是应该带上徐都尉或者柳都尉他们?”

    公孙度摇头没有同意:“只要他们没有明确的竖起王旗,就不敢对我们怎么样,要不然,比竖起王旗还要令朝廷不安,到时候铁定派大军镇压。”

    “可……”阳仪闻言虽觉有理,但还是感到有些不安。

    “好了,就这样,赶紧走。”

    公孙度一抖缰绳,轻影就快速朝前飞奔了起来。

    阳仪见此,哪还敢多想,赶紧吆喝手下众人追了上去。

    玄菟郡,算是汉朝最小的郡之一了,其下共有五县,包括高句丽、候城、西盖马、高显、辽阳五城。其中高显和西盖马分别位于高句丽北面和北偏西的方向上,早先该二城是在一群海内大儒什么“教化万民”等口号下,弄出来缓和与各异族之间的关系的。但鲜卑、匈奴等大的草原各族根本不屑一顾,只是偶尔需要交易的时候,才会派人来一趟,但也不多。

    唯有高句丽一族,当初因为内部分裂,一部分失去话语权的族人来到此地,听从“教化”。现在多年过去,他们倒是真的有了那么一部分汉人的模样,耕田种地像极了汉民,倘若不是他们依旧操着一口高句丽语言的话,那就真的是了,至少一般人是分辨不出的。

    若是就这样再过个数十上百年,说不定还真就被哪些海内大儒的口号给教化了。

    当公孙度走进高显的时候,就见到这样一个情况,胡不胡,汉不汉的,感觉很是“混乱”。

    “去打听一下是否还有大儒在此逗留?”公孙度揉了揉有些发疼的脑门,对已经是一身寻常家丁、门客一类装扮的阳仪吩咐道。

    “是,主……大人。”阳仪差点喊出主公,好在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刚才也不过是被高显的,嗯,各类人士“惊”到了而已。

    ……

    傍晚,公孙度在房间内听着阳仪带回来的消息。

    高显和西盖马两城最初的时候,着实有不少大儒来此实行教化之术,包括赵岐、蔡邕、郑玄等一应名声极大的大儒。奈何,有种生物就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好吧,这不是生物,但他们就是这么干的,任凭他们如何挥舞戒尺,就是学不会。

    唯一学会的就是与活下去相关的耕田种地了。

    因而这些大儒纷纷摇头而去。

    现在还留在这里的,除了一些在中原地区生活不下去的儒士以外,仅仅还有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

    胡不归!

    姓胡,名不归。非是单名,但却是切切实实是名闻天下的大儒,也非是贱民。胡不归,原名胡信,是当年提倡教化万民的主要大儒之一,也是二三十年以来,在蔡邕、郑玄等人纷纷离去之后,唯一仍然坚持的大儒。

    同时,为了表达决心,改名不归,其意为“教化”一日不成,则一日不归。

    此举令其名气大增的同时,也令其为不少参与的大儒所不喜。

    凭什么我们都走了,你一个人偏偏要坚持到底呢?是想要与众不同,还是标新立异?抑或是想告诉世人我们不如你?

    是以,已经改名的胡不归,加之其久居玄菟,本就不高的声名,就此低落下来,其中未尝没有一些大儒的推波助澜。哪怕是与之关系甚佳,也对其钦佩不已的蔡邕和郑玄等人也只是感慨一句“吾不如也”,便没了后续。

    当然,这也怪不得谁,毕竟蔡邕、郑玄他们只是士林大儒的很小一部分罢了。(简单说一句,海内大儒,通常是指学问得到其他儒士的认可,并非是声名满天下,人人皆知。蔡邕、郑玄等人也是后来才名气大增,前者是因为为官清廉,后者是因为桃李满天下。)

    只是公孙度却知道,公孙度后来能发家,成为名震海外,名副其实的辽东王,除了蒋毅制造的海船以外,还有这位大儒的帮助。

    辽东地处偏远,又有多少人愿意到底做官呢?

    少,很少很少!

    没有足够的官吏,治安必定混乱无比,与中原想比恐怕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胡信因为感恩公孙度的对他的帮助,不仅将仅有的三名学生招来,还为公孙度培养了数量不菲的儒士。这些人或许真正的大才没有两个,但却是辽东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言,这位胡不归近日可在家?”要想教化,显然不可能天天呆在家中,是以公孙度有此问。

    阳仪摇头道:“没有,听说前些日子去了西盖马城,大抵还有三五日才会回来。”

    公孙度闻言沉吟了一下,道:“既如此,派人到城门处守着,若是胡不归回来了,立即禀报于某。”

    “是,主公。”阳仪点头,接着说道,“主公,既然主公想要征辟此人,何不直接去西盖马寻他?”

    也不怪阳仪如此想,实在是高显和西盖马之间的距离,骑马还不到一天就能抵达,在这里等的话,比直接去找人要多用上不少时间。

    公孙度闻言也不解释,摇摇头,道:“就按某说的办吧!”

    “是,主公。”

    ……

    次日。

    天明,用过早餐之后,公孙度又让阳仪打发一半的亲兵在城里城外各处打探所有能打探到的消息。

    本来公孙度倒是想派更多的人出去,奈何阳仪死活不同意,说得急了,这家伙竟然以拔刀自刎为要挟。对此,公孙度还能说什么,只能暗骂“蛇精病”。

    就是不知骂的是谁,是这么做的人呢?还是出这主意的人呢?


………………………………

第108章 高显之疾

    “嘭”的一声突然响起,令守在门外的阳仪大惊,慌忙问道:“主公,怎么了?”

    “没事!”

    听到公孙度颇是气愤的语气,阳仪缩了缩脖子,没有再说什么,也熄了进去的想法。

    公孙度深吸几口气,压下心头的愤怒,抿了两口已经凉掉的茶水,又才再次重新看了一遍最近两天一众亲兵收集起来的消息。

    看着看着,公孙度心中的怒火又忍不住升腾了起来,好在有了第一次,没有再拍桌子惊动外边的阳仪等人,只是眼底的杀机怎么也挥之不去。

    “这些人是在这里生活久了,就把自己当做是这里的主人了吗?所以就敢胡作非为,不把朝廷、汉人放在眼中吗?”

    公孙度眼中的杀机渐渐淡去,最后消散一空,这不是放下了杀戮,而是真正将其放在了心上。

    公孙度心底一片冰寒,就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