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公孙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的话,公孙度的并未细说。

    李儒却不禁心底想道:青州一部?怎么会有青州?之前可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过啊!而且,一部是多少?一县?还是一郡?还是……瀛州?位于海外?那是在哪儿?骗儒的吗?益州?还是夷州?

    《三国之公孙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儒投效

    与公孙度达成协议之后,李儒并未立刻离开铁狱。

    “幽州还有没有其他的秘密,其实都无所谓,只要这里的秘密是真的,那公孙度必然能够称雄河北之地,将来问鼎天下的几率要远远超过丞相。”

    想到董卓,李儒的心思有些复杂。于私,董卓是他的岳父,二人翁婿关系甚好;于公,董卓对他十分信任,绝大多数意见都会采纳。只是,要是剩下的那一点点意见也能采纳那就好了,因为那一点点意见便是希望董卓能减缓称帝的打算,待将刘氏的影响力削弱到足够的时候,再行那改朝换代之举。

    可以说,要是董卓听了他的意见,或许还真有可能。不过,可惜董卓没有儿子,或许正是因此,他觉得可能李儒是想继承他的花呗……额,是皇位,更加宝贵的皇位!

    收拾好心情,李儒向铁狱的幽冥队员提出了想要一观铁狱的想法。很快,消息传到公孙度耳中,只是稍微思索一番,便明白了李儒的真实意图,便同意了下来。

    之后李儒在铁狱好好的转悠了一圈,看到了他所想要看到的一切。冶铁,对于曾经几乎是亲手缔造出飞熊军的李儒来说,十分的了解,所以从铁狱中所见来看,虽然有些东西并不明白有何意义,但是可以很肯定的说,这里还真就是冶铁厂,至少曾经是。

    “或许,是真的有儒不曾了解的东西。”

    李儒心底已经有了决断,不过他仍是并未立即走到公孙度面前,然后拜主。他还要等他的家人,还要了解更多。只有这样,他才能全心全意的为公孙度出谋划策,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话不假,但要注意,首要前提就是知己,而非知彼!

    “衣甲器械足够,又要超过其他诸侯,只要再在训练上……”李儒琢磨到这里,不由苦笑起来。幽州军的实力,天下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比凉州军还要厉害的大军。

    只是对此李儒南面有些疑惑,凉州军能有如此强健的身体,乃是由于董卓在西凉对羌族的强大控制,让手下的士兵能吃饱饭,还能在很多时候吃上肉。那幽州军是为何?

    “难道说儒之前吃到的那些东西,并非是特意弄的?”李儒回想起之前在牢房内的餐食,颇有几分惊意。虽然不是很丰盛,只有一荤一素,哦,还有半碗汤,或是一碗酒。

    这还不叫丰盛?现在谁家能天天吃肉?

    李儒恍然想到:“要是家家都能这般,不,哪怕每天,不,即便是每两天能吃上一顿肉,那也已经是十分的吓人了。”

    思及此处,李儒再也坐不住,又赶紧提出要求,想要去看看幽州的寻常百姓生活是怎样的。对于这个要求,公孙度是早有安排的。很快便有人带着李儒去了襄平郊外的屯田地,在那里,李儒看到了一块块早已收拾好的田地,然后又看到了堆满仓库的番薯、马铃薯、玉米等谷物。

    随后的一段时间,李儒就像一个并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一直在不停的奔走,去了解幽州。哪怕是鹅毛的大雪也没能让他心中的火热稍稍降温,即便是他的家人到来,也只是匆匆见了一面,便又再次踏上路途。

    额,也许李儒是喜欢上了雪橇和雪橇车。这种能在大雪天出行的用具,让他觉得以前在西凉的生活简直惨不忍睹,一到冬天就只能猫在城里,简直是城市宅。(古代城池其实并不大,加上各个富户占据了极大的面积,面积就更小了,再则,西凉不过边远之地罢了,能有多大的城池?)

    及至初春,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哪怕又大雪的阻拦,李儒还是逛遍了他想要看到的秘密。同时也让他有了决定,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襄平州牧府。

    公孙度对于李儒的行踪自是了若指掌,自然也能猜到他所想的事情也就是这两天了。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李儒竟然回到襄平之后,只是回家沐浴更衣一番过后便来到府上。

    “怎么样?某可有骗你?”公孙度看着李儒,面含笑意。

    又一个顶级人才入瓮,如何能不高兴!九九中文

    “大人所言不仅没有半点虚假,反而是谦虚得紧。”

    李儒捧了公孙度一把,然后也不啰嗦,起身拜倒,曰:“今,儒不过声名狼藉之辈,能得大人信任,实是万幸;然,儒恃才傲物,小觑了大人,实是不该。现在,儒恳请大人原谅儒的小人之心,让儒能为大人效力一二,不使今后遗憾而去!”

    “哈哈哈~”

    公孙度大笑中长身而起,上前扶起李儒,道:“某得文优,不亚于高祖得萧何,幸甚,幸甚!”

    漂亮话,谁都会说。公孙度也顺势捧了李儒一把,毕竟确实能耐不低。

    “如此,儒拜见主公!”

    李儒再拜,然后在公孙度的示意下起身,但却建议道:“主公,属下以为,襄平实乃偏远之地,虽然如今比之中原亦是不差,反而更有优势,但是到底比不得中原的位置优势,是以,应当将州治迁往渔阳,甚至是涿郡才是。”

    公孙度没有想到李儒会给上这么一个建议,虽然早先之前他和魏攸、徐荣等一众文武就此事已经讨论过了,但他觉得李儒绝不是无的放矢,不置可否道:“具体说说看!”

    李儒言道:“儒以为,幽州军在经历了镇压黄巾,讨伐丞相的大战之后,其实力早已落到了有心人眼里,非是我们藏拙就可以让他们放下警惕的。”

    一语就道出了公孙度仍居于襄平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让公孙度真的提起了兴趣。至于丞相一说,则是完全不在意,毕竟这是人家岳父,难道还能让对方叫其反贼?恐怕要真是这样,放在谁手里都觉得不放心吧!

    李儒眼底闪过一道精光,气势为之一变,很是霸气的说道:“既然这样做不会让别人放心,反倒不如展示给他们看,一方面震慑敌心,另一方面,也是告诉天下主公有这个实力去争夺天下。”

    “争夺天下”四个字李儒咬得格外的重,让公孙度由不得不多想。

    没多久,公孙度便彻底想明白了,李儒的意思不外乎你的实力不会因为你的低调而被对手低估,返回因为的遮掩越发的上心,也越发的重视。至于不这么觉得的,恐怕也是被淘汰的对象,也就不用去小心谨慎了。

    就像有句话说的,摸不准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这样一来,反倒不如大大方方的展示在敌人面前,让他们放心的同时,也降低关注度,将一定的注意力放到其他诸侯身上。

    这些东西,非是戏忠等人不能想到,而是他们的经历与李儒不同。戏忠等人才学极高,但是他们出仕的时间很短,眼光虽长远,但到底不如李儒能看得更加的透彻。

    明白了这些,公孙度拍手道:“文优果然大才!好,此事某同意了!”

    “不过现在天气仅仅是好转,要想迁移州治还得等些时间才行,至少积雪融化才行。”

    “主公所言甚是!”李儒面色一收,恭敬道。

    有道是过犹不及,李儒不过初入幽州军,献上一策展示自己的才能已经足够,要是再多,可就引人猜忌了。是以,李儒随即百年告辞离去,不过也还是答应了晚上会准时参加接风宴。其实说是接风宴,不如说是将他介绍给幽州军中的其他人。

    李儒离开州牧府的时候,其实人是有些恍惚,他也未曾想过,在董卓身死之后,竟然会投效在对董卓打击最狠的对手麾下。

    随着马车的前进,李儒似是回神,悄然回望州牧府,心底闪过道道念头,最后化成一个期盼:希望这一次不会再看错人!

    《三国之公孙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


………………………………

第四百二十四章

    “诸位!”

    晚宴即将开始的时候,公孙度举杯向众人说道:“这位想必你都听说过他的大名,没错,正是李儒,李文优!”

    “董卓不管他是好还是坏,他能一步步走到丞相的位置,几近改朝换代的地步,都说明他的厉害。但是,董卓能走到那样的地步,其主要原因便是李儒。要是没有他的出谋划策,恐怕董卓还在河东捉瞎。”

    公孙度说话的时候,徐荣、魏攸等一众文武俱是将目光放到了宴会上唯一的陌生人身上。正如公孙度所言,虽然他们没有见过李儒,但是李儒的名头不说如雷贯耳,却也相去不远。毕竟群雄讨董这样的大事,从某方面来讲,与李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同样的,李儒也在打量徐荣等人。他发现除了一两人,像徐荣和黄忠还有些印象以外,其他人似乎从未见过。而从大家的座次来看,徐荣和黄忠也是最前面的几人之二,但是这样李儒就会觉得其他人不如这两人了吗?当然不,要真是这样想,那么公孙度也不用费尽心机,派人将他从长安之乱中解救出来了。不说别的,就说与徐荣、黄忠座次相当的,便有四五人,李儒着重观察了一番,发现其中文士四人,武将一人。

    恰在这时,公孙度的话已经说完,李儒起身,放低姿态道:“儒初来乍到,不晓世事,要是有何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同僚能体谅一二!”

    这两年下来,魏攸已经发现自己的能耐与荀攸、戏忠相比着实要差上一些,因此他几次欲要退位让贤,然而,戏忠是个懒散的性子,出谋划策也就算了,要做更多的事还是算了,还不如多喝点酒。想起酒,戏忠就觉得以前喝的不是酒,而是马尿,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荀攸倒是十分积极,将乔杨楼也打理得很好,但是出身荀家的他,深知过犹不及,深谙做事可以高调,但是做人一定要低调的道理。

    所以,文臣仍是以魏攸为首,面对李儒的话,魏攸当仁不让的起身道:“文优兄言过了!我等既然都是主公的下属,那就是一家人,自然要相互帮助,自然也就谈不上所谓的体谅的了。”

    “阁下所言极是!相互帮助才是正理!”李儒不知魏攸之名,只能如此道。

    好在,接着公孙度便介绍道:“此乃魏攸,魏清平,跟随某已有二十年时间,乃某之肱骨。”

    “不想竟是魏别驾当面,儒实在是失礼!”李儒在探寻幽州的机密的同时,也没忘了打探公孙度手下人的情况,其中魏攸自然是重中之重。

    “这位是荀攸,荀公达,长于谋划,心思缜密,乃某得力助手。”

    “这位是徐荣……”

    “这位是戏忠……”

    “这位是黄忠……”

    ……

    随后,公孙度又将其余人一一介绍给李儒,众人相互见礼,熟悉一番才举杯共饮。饮毕,众人又相互聊了起来。李儒虽然才学颇高,声名更是高过在座的绝大多数人,但对幽州来说,他还是新人一枚。是以李儒放下架子,一一上前与之攀谈。

    看到这一幕,公孙度不由暗道:李儒能在错综复杂的凉州军为董卓协调好各部,助董卓走到丞相位置上绝非偶然啊!只可惜,董卓年轻的时候倒是能听得进建议,年纪一大,或许也是位置一高,再被王允等人一吹捧,整个人就胖了,额,不对,是飘了,让李儒的谋划尽数付诸东流啊!不过,这样也好,要不然,我去哪里得到这样一位得力助手呢!哈哈哈,好好好!董卓是大好人啊!

    已经死了的董卓已经收到他在董胖子、董魔王以外的有一个外号,让他在地府也感到一丝欣慰。因为,虽然孤虽然不在人间,人间尚有孤的传说!只是,那个鬼差,能不能不拔舌头,不下油锅了,不……

    董魔王的罪过到底是罄竹难书,还是罄竹难书,就让别人去说吧!

    公孙度见一众人打得虽然火热,但仍是有几分小心,顿时明白是因为他还在这里。多年以来,他的威望已经足够让人小心翼翼的了,是以,公孙度假作醉酒离了宴会。果然,在他离开后,宴会上的气氛再次火热了三分。

    这让李儒对公孙度在众人心中的威望多了几分了解,同时也对之前听到的“公孙度乃神仙临凡”的消息多了几分认同。这种认同,并不是相信,而是认为这种消息有利于公孙度对治下百姓的掌控。只要这些人信了,那就行了,将来无论是上战场,还是其他,都会有着难以估量的力量。

    李儒和魏攸聊得最多,不仅是因为魏攸资历最老,还因为他看得出对方和他同样一类人,都是不求名利,一心为主之辈。还别说,魏攸也有这种感觉,所以告诉一些只有他们自己人才能知道的消息,比如幽州的人口,或者应该说是辽东的人口。

    “八百万人?不可能!”听到魏攸口中的数字,李儒当即惊叫起来。

    宴会上正自讨论的热烈的众人俱是一静,李儒顿时有些慌,以为要遭。不想,荀攸等文士俱是淡笑一声又继续讨论了起来,只是声音小了很多,而且看那模样却是关注着他这边。然后之前公孙度介绍了壮汉张飞站起来,一步三摇晃的走过来,神神秘秘的说道:“八百万人很多吗?”

    看他那贱兮兮的模样,还有贱兮兮的口吻,李儒竟是紧张的吞了口口水,不过他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转瞬就镇定下来,点头道:“这且不说,但是天下十三州,要论富庶与人口的稠密,当属冀州,但是即便是冀州,现在也不过八百万人。辽东不过边远之地,如何可能……”

    说着,李儒又是摇了摇头。

    张飞见此“嘿嘿”一笑,指着李儒面前的桌上还未动过的饭菜,道:“这几样东西你可熟悉了?”

    魏攸等人见张飞这模样,不由摇头轻叹:这货又要装逼了!

    不过魏攸可不想给新来的同僚留下不好相处的印象,赶在张飞之前开口解释道:“这几样东西的产量很高,而且对于地力的要求很低,只要翻地的时候能洒上些许粪肥,一亩地就足以养活一家五口人。”

    “这……”

    李儒顿时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之前看到这东西的时候,倒是没有问过这个,只是觉得产量应该还行,但是现在看来恐怕不是还行,而是很高很高的!

    接着魏攸又是一番解释,让李儒相信了,也终于明白辽东为何能有这么多人了,也知道了鲜卑南下、黄巾之乱最后的胜利者其实只有辽东。

    正是这一番质疑,让李儒开始融入幽州。

    众人聊得很晚,直到午夜才相继散去。

    即便如此,次日一早,得到公孙度的召唤,众人还是很快赶到了州牧府。

    “诸位,经过李儒的建议,某决定与今年第一场大雪来临前,将州治迁往涿县。从今天起,某希望尽快扩大涿县城池,否则,将来会住不下那么多人,形成脏乱差的局面,这不是某想要看到的州治。”

    面对公孙度的话,一向负责城池建设的胡梓当即高声应道:“是,主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