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时,北海孔融大抵也是看出了联盟将散的事实,叹息一声,同样请辞离去。不同的是,因为孔融天下闻名之士,袁绍虽觉不满,但仍是同意了下来。
接着袁术也喜滋滋提出告辞,准备前去上任。同为自家人,袁绍又因得了盟主之位,心中对袁术多有愧疚,也就无意为难,径直同意了下来。
袁绍则仍未离去,因为他觉得公孙度声名尚不及他,又未曾亲自出面,却得了与之相当的幽州牧不说,还得了征北将军的名头,感觉平白矮了一头。自然觉得不满。
于是,袁绍又撺掇剩下的十三路诸侯一同西攻函谷。
然而,徐荣等人散去的不是五路人马,而是人心。
人心散了,队伍也就自然不好带了。
众人对袁绍的命令并不在意,依旧沉浸于饮酒作乐之中。
数日过去,公孙瓒携刘备兄弟向袁绍辞行,两军再少一路人马。不久,兖州刺史刘岱醉酒后向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不同意,刘岱领兵杀入乔瑁大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
袁绍终于醒悟,遂令众人各自回返,自领兵出了汜水关,望渤海方向疾行。同行的,还有冀州刺史韩馥。非是韩馥自愿,而是袁绍在刘岱杀了乔瑁,夺其军马以后,也有了野心。借机邀请韩馥饮酒,将其拿下,然后半强迫半自愿的收降了韩馥的部将。
此时,袁绍的速度可比原本的历史快多了,但却没有得到半点儿好名声,反而有了几分恶名。
这也说明朝廷的圣旨依旧有约束力,但约束力却是越发的薄弱,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将消散殆尽。
《三国之公孙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刘备呢
直到回到辽东,赵云对这次劫夺计划,仍是感觉有些难以置信。
在清点物资的时候,他也曾前去观看,因为他想知道这次出来到底是要干嘛。结果就见到了许多宫廷之物,让他既惊诧,又担心,还有丝丝好奇——
“主公是如何得知那里会有那么多金银财物的?”
不止是赵云,同行的其余将士,亦是满心的恍惚,尤其是在清点了抢到的东西之后。
公孙度在路上的时候没有制止大家的议论,只是在回到沓津,临下船之前,才让下了封口令。
不久,公孙度就庆幸自己先一步下了命令,因为刚下船,就接到荀攸让人传来的消息,也就是朝廷下达的圣旨,赶紧带着一众亲兵往襄平狂奔。
刚到襄平,公孙度便将荀攸等一众文武召集了起来。首先自徐荣手中拿到了圣旨,扫视完,一脸的淡然,让人看不出他心中的想法。
“诸位以为是否应该接下?”
淡淡的话语在众人心头响起,这让以柳毅、阳仪等人为首的一些武将本来热切的心也愣是冷了几分。
柳毅脑子一清,还是当先起身道:“启禀主公,属下以为既然是朝廷的旨意,自然应该接下。”
阳仪等人附议。
公孙度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并未立即做出决断。
魏攸见此,起身道:“属下以为汉室虽然衰颓,但在大多数人眼中仍是天下正统,顺应朝廷的旨意,则是顺应民心。”
公孙度仍是点点头,并未说什么。魏攸对此早有所料,只是一拱手,重新坐下。
随后其余人纷纷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各自的理由不同,有的是觉得时机未至,有的则是觉得汉室仍是民心所向之类,但是最后的看法都是一样,应该接下。
公孙度知道他们这些人中,有些人是真心为他着想,有的却仍是对汉室心有残念,虽然做了他的下属,做事也都尽心竭力,无有半分遗留,但也不想就此断绝最后一丝希望。
令公孙度欣喜的是,在他视作心腹的荀攸、魏攸、徐荣、郭嘉、柳毅等人,都是真心为他着想,而非惺惺作态。尤其是戏忠的有一句话,简直说到了他心坎——
“项羽之勇,古今难有人敌,最后却败于高祖,何也?皆因其锋芒毕露,又是击破秦人的主力,为韩人(韩信、张良)、魏人(郦食其)等人所不容,皆相助势弱的刘邦,最后才定鼎天下。”
换成一句话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公孙度正式接下圣旨,却没有半点儿向西进军的意思。明知此乃阳谋,还傻乎乎的立即动手,那是袁绍那种傻蛋才会做的事情。
不过公孙度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暗地里辽东能抽出的大军都集结到了辽隊左近,只待时机至,就是出兵拿下幽州,彻底坐实幽州牧之名的时候。
在等待的过程中,袁绍等人的消息也传到了辽东。
相比袁绍以“杯酒释兵权”的做法,袁术做得更为彻底。接下圣旨后,袁术首先敲诈了南阳富户大量的钱粮,然后又从豫州路过,以兵锋威胁孔伷,又敲诈了不少的钱粮,然后直接入住扬州寿春,并脑残的下令让各郡太守前来拜见。
结果不言而喻,除了同处江北的庐江郡郡守亲自前往,其余处在江南的丹阳郡、吴郡、豫章郡等郡的郡守都仅仅是派了个人前来。袁术自是勃然大怒。然后庐江郡郡守就倒了大霉了,原本袁术还准备好言以对,现在他受了恶气,干脆而又直接的将其控制,然后派军直接强占了庐江。
也正是因此,使得扬州一分为二,直到后来再次一统,才重新合为一体。
相比袁绍兄弟,公孙度最关心的就是曹操了。
曹操接下圣旨,当即亲自拜访了陈留太守张邈。酒宴之间,曹操只谈风月,对圣旨一事却是只字不提,待饮宴毕,方才说道——
“孟卓,操此来是向你此行的。”
“辞行?”
张邈面色一惊,旋即就是感到愧疚,觉得不该怀疑曹操,于是道:“为何?难道是邈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开罪了孟德?”
此说非是虚情假意,要知道张邈与曹操本就是知交好友,要不然之前曹操也不会是在陈留募兵,而非其他郡县。况且,张邈曾犯下不小的错误,最后幸得曹父极力相救,才得以幸免,后来曹父告知张邈,是因为曹操的苦求,才出手相助,是以,张邈对曹操也多有感激之心。
曹操摇头道:“非也!以你我二人的关系,若是真有什么,难道还会不说?”
顿了顿,又道:“实是日前家父重病的消息传来,操心甚担忧,欲往探之。”
张邈恍然,终于松了口气,他可不想因为某种不知道的原因就丢失了二人之间的友谊。接着脸上却是充满了忧色,张邈问道:“孟德,叔父他病得严重吗?”
曹操摇摇头的,道:“尚不清楚,家中老仆只是说父亲大人病了,想让操回去看看。”
张邈想了想,正色道:“孟德,你要知道,无论你是否承认,朝廷都已经任命你为陈留郡守,若是你擅自离开陈留,恐为董贼抓住把柄,届时无论是要求将你下狱,还是将此事传得天下尽知,对你来讲都不是什么好事。”
曹操闻言一脸的纠结,良久,才说道:“父亲病重,身为人子,难道还不能回去看一眼?况且,操还没有接下圣旨呢!”
张邈摇摇头道:“你这样想,难道还想抗旨不尊不成?”
曹操面色难看,却是没有再说话,似是默认。
张邈却急了,道:“其不可如此,孟德不若先遣人回去瞧瞧,看叔父的病如何了,然后再做决断。现在,你就安生的做你的陈留太守。”
“什么?”
曹操似是吓了一跳,忙道:“这怎么可以,要是操真这样做了,岂不是行那夺友人基业的恶事,徒叫天下人笑话!不可,万万不可!”
张邈含笑点点头,然后满是欣慰的劝道:“你我皆为汉臣,朝廷既有圣旨至,岂有不尊的道理?”
接着不等曹操再言,又道:“若是孟德不嫌邈才能不足,邈愿助孟德一臂之力,哪怕是一刀笔吏也是无妨。如此,肯定不会有人说孟德的不是。”
“孟卓,这……”曹操仍是犹豫,但不似之前那般坚定。
“无须多言,圣旨不可违逆!”
张邈已经彻底了下定了决心,他与曹操相交这么多年,不说一清二楚,却也知道曹操的能力是远在他之上的,尤其是不久前,曹操更是一纸书信(矫诏),就调动了天下大部分人,就更加明白自己与曹操相去甚远。如今朝廷既有圣旨至,顺势应下,然后投到曹操麾下,也是极佳的。
张邈才能不低,要不然也不能坐到太守的位置上。他也隐隐看出了大汉大厦将倾之势,在参与争夺和投靠他人之中,选择了投靠曹操这个好友。
“曹贼果然阴险、狡诈!”
公孙度接到消息之后,并不觉得这是真的。曹操比原本的历史更加轻易的获得了一郡的掌控权,发展必然更为迅速,这让公孙度有了几分紧迫感,最后更是忍不住诅咒道:“拿你爹做借口,我就想知道将来你有拿谁来做夺取徐州的借口,还是你爹吗?那你爹也可有够辛苦的!但愿他能长命百岁,年年做你的借口!”
辽东的平静,让幽州多了许多暗涌,但大家都没有表现出来。
公孙瓒离辽东最近,受到的压力也最大。经过半月的折磨后,公孙瓒做出了决定亲自带人来到了辽东。
相见之后,公孙瓒还未说起自己的来意,就被公孙度的问话弄得一愣——
“与你同归的刘备呢?”
“玄德?”
“对,就是他!他人呢?”
曹操已经起势,公孙度更加不会放弃对其他人的注意,尤其是这个得了刘邦真传,俨然就是再世刘邦的刘备,更是多有注意。
公孙瓒回道:“早在还未进入冀州的时候,玄德就带着他的二弟关羽离开了。”
“离开了?有没有说去哪儿?”
“这倒是不清楚,不过似乎隐约提过想要到长安相助陛下。”
“嗯?”
公孙度觉得这个可能并非不可能,现在的刘备因为公孙度的横空出世,没有了斩张角兄弟的大功,可谓是平平无名之辈,要想出头,还真就需要其他的办法,而进到长安获得刘皇叔的名头就是办法之一,而且还是最好的办法。
公孙度基本能肯定刘备就是去长安去了,但他心底多有疑惑:只是,这是谁给他出的主意?眼光竟如此毒辣。
《三国之公孙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公孙瓒
公孙瓒不知道公孙度心底如何作想,却本能的不想再提这茬,转而挂上笑容,恭喜道:“升济功高盖世,前有镇压黄巾叛贼,后有奇方利社稷,今又有黄将军武勇镇温侯,可谓是稳稳的压了其他人一头!”
顿了顿,又道:“升济镇守辽东多年,令塞外异族屡屡损兵折将不说,还无有寸功。今得镇幽州,实乃幽州百姓之福!”
试探?还是别有他意?
公孙度脑海中极速转圜,面上却浮现丝丝笑意,朗声道:“伯珪谬赞了,此不过是董卓之计,为了离间讨董的各路诸侯罢了。”
公孙瓒惊道:“此话何解?”
公孙度看着公孙瓒拙劣的演技,眼底闪过不屑:演戏?咱可是逆活三世,看过无数雷人剧,饱受五毒之人,还怕你!哼!看谁演得过谁,嘿嘿!
“本初与公路出身不凡,袁家四世三公,乃当世豪门,然董贼却令二人无故各取冀扬。二人不取,恐怕天下人笑话;取,却又会让现任刺史颜面无光,难保不会出现对峙,致使冀扬二州呈现乱象。又暗中使人败坏其名声,为其余人所嫉。届时只要本初和公路所在冀扬二州一乱,我等必然受其牵连,跟着乱起来,然后便无暇理会董卓在长安究竟做了何等的恶事。你说,这是不是离间?是不是恶毒?”
公孙瓒这下是真的吃惊了,他想过许多,却没有想到这点,不过他也是个老狐狸,面上没有丝毫变化,似是早有所料。只是淡淡一笑,道:“董贼再是恶毒,也管不到幽州来,可以不用理会。”
“哈哈哈!伯珪所言极是!”
公孙度笑道:“幽州乃苦寒之地,又远离河洛,无论董贼有何算计,都无济于事。”
“哈哈哈!”
公孙瓒亦是一阵大笑。
许久,二人笑声落下。
公孙瓒面色一正,道:“瓒有一个疑惑,不知当不当问?”
公孙度若有所指的回道:“若是伯珪能将那三个老家伙弄走,别说一个疑惑,就是十个、百个,某也会为伯珪解开。”
公孙瓒知道公孙度的说的是谁,就是族内那三个倚老卖老的老混蛋,借着同属一族,就来辽东要好处,而且,脸皮厚到怎么赶都不走。公孙瓒面色一黑,道:“升济都说了他们是老家伙了,像瓒这样的家主还真拿他没办法。”
公孙度倒也没有真觉得公孙瓒有办法,要是有,反而会让他觉得有问题。只是当他这个念头刚刚转过,就听到——
“不过,瓒没那本事,升济就不一样了,若是升济能接任家主之位,便能堂而皇之以家主的身份要求他们离开,若有不从,则以族规处之。”
公孙度没好气道:“这样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能挂个名,那还是公孙度看在公孙瓒的面子上,看在赵云的面子上,要不然,哼哼!现在想要他接任家主,那岂不是要彻底绑在公孙家族身上?现在辽东仅仅有着蒸蒸日上之势,这些人都敢死皮赖脸的要好处,要是将来真的让他或者儿子得了天下,那岂不是要翻天?
绝对不可能!
公孙瓒听出公孙度话语之中的决绝,苦笑一声,道:“还是升济你看得明白,要是瓒能早些时间看透他们的本质,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嗯?”
公孙度心底一动,心知要说到正题了,精神一振,佯做疑惑道:“不知伯珪所言是何意?”
公孙瓒淡笑一声,似是未闻,只是盯着公孙度,轻声问道:“辽东在升济手中能接连击败扶余、娄挹、高句丽,甚至是威名赫赫,侵占朝廷无数州郡的鲜卑,瓒穷尽脑汁,也无法想象如何能用区区三校人马办到的。不知升济可否为瓒一解心头之惑?”
“想知道?容易!”
“知道以后,那就不容易了。”公孙度大有深意的说道。
公孙瓒闻言沉默了下来,心底有了那么一挣扎。公孙度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不催促,只是在那静静的品茶,又似是只在品茶。
呼~
许久,公孙瓒长长吐出一口气,吹动了屋内的风云。
“愿闻其详!”
似决绝,又似怅然!
公孙度面露欣赏之色,却没有立即开口,就这么淡淡的看着公孙瓒。公孙度丝毫不畏惧的与之对视。
许久,公孙度似乎终于感受到了公孙瓒的决心,目光一收,道:“无论鲜卑也好,还是高句丽、扶余等族也好,他们都是草原异族,擅长的便是骑射。相信这点,伯珪深有体会?”
公孙瓒轻轻点头,不语。
“若论野战,我们难以抵挡这些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异族,能依靠的,只有传承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