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公孙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角深恨之,但仍献上钱财,却也加快了造反的动作,喊出了“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令教中所有人倍感振奋,行事间越发的肆无忌惮。

    唯恐事情再变,张角遣弟子亲往洛阳,一面打探消息,一面借张让之手稳住朝廷。

    《三国之公孙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更新速度最快。

    。


………………………………

第三百十二章 前兆之咋起

    太尉被下狱,这事儿似乎就这么结束了。

    然而,当太尉不明不白死在狱中的消息传出之后,朝中的清流大臣纷纷站出来指责张让、赵忠等常侍暗害大臣。

    岂料张让等人早有所料,齐齐以头抢地哭诉道“大臣不相容,臣请告老回乡!”

    顿时再次引得刘宏大怒,就要将一众清流大臣贬嘀。却为朝中其他大臣所阻,只能不了了之。

    几番吃瘪,朝中大臣对张让等人的恨意更加浓烈了,但他们也知道就这样绝对是扳不倒张让等人的,于是一些人都开始叮嘱家人收集太平道的消息。

    这些人多数出身世家,对这方面倒是轻车熟路,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张让早想到了这茬,恰好又有太平道的人送来金银珠宝,顺势将这个消息传给了他们。

    张角得到消息差点没被气死,同时也被吓得不轻,赶紧传令各地,让大家隐蔽行动。

    如此,派出去的人只是得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想要用来扳倒张让等人那绝对是痴心妄想。大家聚在一起商议之后,只好暂时压下尽快铲除张让等人的想法,继续收集罪证。

    是的,对于他们来说,张让等人即便不算十恶不赦,但也差不离了,恨不得能立马将其铲除,即便不能铲除,也要扒拉到其他地方,远离陛下。

    张让等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大大松了口气,他们到底只是宦官,取上昧下倒是熟练得很,谈到治国那就不行了,对于多出这么多敌人心底也是有些慌的,好在……

    正是这般,张让等人对张角的太平道竟然莫名了多了几分亲近。这让不久之后得到消息的张角欣喜不已,觉得自己的计划更加稳妥。但为了更加的稳妥,张角又派了两名得意弟子前往洛阳,为起事做准备。

    画蛇添足,大抵便是如此!

    冀州巨鹿某地。

    张角居所。

    “大贤良师,黄某还是教中的一份子吗?”

    黄龙眼中满是怒火,但说话间还是比较克制。

    张角就有些尴尬了,闻言点点头,回道“黄副教主说得哪里活,黄副教主自然是教中的一份子。”

    “既如此,举事的事情算并州一份,黄某虽不才,但控制住并州的局势还是没问题的。”黄龙怒火稍歇,铿然道。

    张角本不想同意,但见黄龙一脸的坚决,微微一顿,同意道“既如此,黄副教主就在并州举事,牵制洛阳好了。”

    “是,教主!”黄龙沉声应道。牵制洛阳,这可不是小事,黄龙琢磨着一定要做好。

    随后,张角因为张让等人产生的疑心病犯了,又询问了一番并州的教中情况,待黄龙详细说了一遍,方才放松下来。甚至,都有种向黄龙借人的打算了,但最后还是压了下来。

    并州的太平道发展远超其他州,人数不算多,但也有好几万人,青壮更是占了三成,对太平道更是深信不疑,原因不用多说,南单于庭、瘟疫都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不过,张角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黄龙。

    黄龙有着一颗真正爱护百姓的心,对哪怕是教外之人,只要是需要帮助的穷苦人家,都会尽力相助。

    张角虽然初心不在,但也不愿破坏了这个有着当初念想的所在。

    不管如何,哪怕是冬季,太平道的教众也凭着一腔的热血,相互之间联络不断,一些被称作力士的精锐人马,更是隔日便操练,无有停歇。(这个时代还没有日日操练的军队,大多都是隔三差五的训练,没办法,生活太差,哪经得起狠狠的操练,太频繁能把人给直接废了。)

    张角的动作,悄然给中原大地盖上了一层阴云。

    寻常人倒是没有半点发现,但有一人却是例外,那就是和张角有过一面之缘的,五斗米教的教主,准确说应该叫天师——

    张修!

    自和张角交流起,张修就觉得太平道不简单。

    是以遣得意弟子,也是师父的孙子张鲁前往兖豫荆扬等州,一方面学习太平道的经验,好壮大五斗米教,另一方面未尝没有监视的意思。

    至于张角是否察觉,那就不得而知了,但太平道的动静可是实实在在传到了张鲁眼里。

    一开始,张鲁还以为太平道是有什么重大的集会,抱着学习的心思,但随着其余人传回的消息,以及所见,张鲁发觉不对了。

    有些东西,最怕的就是琢磨,就是胡思乱想。

    想到“造反”的可能,张鲁就觉得有些口干,当下毫不迟疑的赶回了汉中,他要亲自和张修禀报此事。

    待张鲁回到汉中,已临近年终,此时汉中大部分地方已经垫上了厚厚的积雪,也正是这样,又让张鲁多了好几日的时间,才来到张修府上,然后将消息详细说了一遍,连猜测也没有落下。

    令张鲁惊奇的是,张修听到太平道有可能会造反的情况,竟然没有丝毫吃惊,只是稍稍沉吟后,问了他两个问题

    “你觉得太平道能成事吗?”

    “你觉得我们五斗米教应该怎么办?”

    张鲁虽然之前因为太过惊诧,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但好歹他也是下一代天师,见识不浅,思索半晌便有了看法。

    更令张鲁想不到的是,最后张修竟然少有的直接同意他的看法,并将此事完全交给他处理。这让张鲁察觉到一丝不明的意味,莫名的感到有些……心酸。

    好在这个感觉只是一闪即逝,张鲁又兴奋的离开了。

    “公祺到底还是年轻了些!”

    张修微微叹了口气,随即却又笑道“不过,年轻也好,敢想也敢做!或许这才是太平道能壮大到这般地步的主要原因吧,只是……”

    沉默良久,张修又想起了蜀中的黄、王、黄、杨、张等世家,感到一阵头疼。

    不久之后,汉中沔阳,也兴起了一阵呼喊声,在空旷的雪原显得格外的明亮!

    除夕过后不久。

    太平道的动静突然就小了许多,这让刚刚察觉到一样的一些世家顿时摸不着头脑了。不过一些有见识的世家还是猜出了其中的不妙,召集了更多的护卫守卫府邸、坞堡等等,但偏偏没有一个将消息禀报给朝廷。

    而被张角派到洛阳的有一个弟子,却在抵达洛阳的这两个多月里倍觉煎熬,每日里都觉得总有人在背后看着自己。

    起初,他还时不时的到街上走一走,但随着这个感觉的加深,他便很少出门,即便有时候不得不出门,也是行色匆匆。好在冬天天冷,大家走路都不慢,要不然早被人察觉出不对来了。

    不过两个月下来,天天如此,他还是觉得有些受不了,终于兴起了别样的想法。

    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就此被拉开了——

    “报~”

    “时有……”

    《三国之公孙大帝》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公孙大帝更新速度最快。

    。
………………………………

第三百十三章 黄巾之乱

    一如历史,叛徒还是出现了,起义还是泄露了,张角派到洛阳的几个弟子都被捉拿,将其车裂,进行震慑,又下令捕捉张角的家人等等。

    不同的是,之前暗中收集消息的大臣站出来,取出了一些不利于张让等人的罪证。饶是张让等人早已知道此事,但现在的这个时机实在是太不妙了,尽管他们撒娇卖萌,咳咳,是演戏,演苦情戏,还是让刘宏感到有些不舒服,好在最后还是赦免了他们。

    之后,张让等人再进谗言,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才让他们终于清醒了一些。历史似乎在这里有了拐点,又似乎没有半点影响……

    张角得知起义的消息泄露,震怒不已,暗中遣人将泄密之人的家人斩杀,发泄怒火,同时无奈立即发动起义。

    张角亲自出马,里应外合,一战拿下巨鹿,摧毁官府,又自称天公将军,又以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号令各州各郡攻打城池,旬日间,应者云集,从二十余万人,扩大到了百万人,遍布冀幽并青徐荆扬兖豫等州,声势浩大,震怖朝野。

    因起义者均头裹黄巾以辨别敌我,所以被称作“黄巾”!

    朝廷则称之为黄巾贼!

    因为黄巾没攻下一座城池都会摧毁官府,对世家大族下手,引得原本早就发现了太平道不对的世家惴惴不安,都当起了缩头乌龟。

    在洛阳的刘宏得到消息的时候,被吓了个半死,随即就把张让等人给骂了个半死。没办法,谁让离他们进谗言的时间不到一月时间呢!

    张让等人,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随后,慌忙以何进为大将军,领左右羽林五营人马屯于都亭,整天兵甲器械,镇守洛阳;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旋门孟津小平津等洛阳周边的关口,设置都尉进行驻防,守卫洛阳外围;同时在张让等人的建议下,下诏令各地严防,命各州各郡自行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兵甲器械召集义军等等。

    皇甫嵩趁机进谏要求解除党锢,拿出皇宫钱财以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然为吕疆所阻,皇甫嵩深恨之。

    其后,又命卢植令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北上巨鹿,攻打张角;皇甫嵩与朱隽个令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军,以及刚招募而来的精兵勇士共计四万多人,清缴洛阳南面,颍川一代的黄巾军。

    朱隽因与孙坚有旧,上表招募下邳孙坚为别部司马,连同其招募的千余精兵,会击颍川。

    时命令传至各地,引出无数豪杰……

    涿县,有一人姓刘,名备,字玄德,常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平素里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华丽的衣服。其人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虽然不爱说话,但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他。

    及至此时,他觉得恢复祖上荣耀的机会到了,然而,他却不愿就这么投军,做那区区小兵。人,他倒是不缺,依附于他的豪杰之士不在少数,缺的是马匹,衣甲器械。

    就在他苦恼之际,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得以用来招募到很多豪杰乡勇。

    这时,黄巾围攻涿县的消息传来,刘备大喜,领兵赶往涿县城。

    刘备不喜读书,但曾受到卢植的教诲,倒也颇有才智,赶至涿县城左近,并未立即参入战事,而是亲自带人在外围观察了一番,见黄巾虽然四面围攻,但却隐隐将主力放在南门,心下顿时有了计较。

    “谁人敢与某领百人冲入城中告知我等领兵来援的消息?”刘备回到千多乡勇之中,向亲手提拔的几个曲长屯长问道。

    令刘备难堪的是,话音落下良久,无一人应答。

    刘备心中气急,却也明白这些人虽然成了他的手下,但真的没有独自领兵攻入城中的本事,尤其是只有百人的情况。刘备无奈,只好向所有人询问,希望能得到一名勇士的响应。

    “关某愿入城报信!”

    这下倒是不差,话音刚落,一长须汉子长身而起,拱手道“只是,关某此次离家并未携带趁手的兵刃,还请将军能赏赐一柄长刀,用以冲杀所用。”

    刘备没有立即应话,而是认真上下打量了一番长须汉子,半晌才应道“好!不但如此,若你顺利将消息传入城中,某与你结为异姓兄弟!”

    此语一出,先前没有应话的几个曲长屯长顿时来了精神,纷纷开口。但这会儿刘备不理他们了,就这么淡淡的看着红脸汉子。

    长须汉子抚须的顿住,眼睛一眯,紧紧盯着刘备。

    二人对视半晌,长须汉子陡然喝道“好!恕关某高攀了!”

    “好!关兄弟言重了!”

    刘备亦是一声高呼,回道,接着又让人取过一柄长刀一匹好马,亲自送到了长须汉子手中。

    长须汉子接过长刀,轻轻挥了两下,似是感觉还不错,点了点头,翻身上了马背,傲然道“刘将军且稍待,关某去也!”

    长须汉子在刘备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单人单骑,挥舞着长刀杀入黄巾军阵之中。直到这时,刘备才想到自己承诺的百人竟然没有跟上,但现在再派上去已经晚了,刘备干脆以不做二休,带着剩下的人全部离开,往南门方向隐蔽行去。

    如此,刘备倒是错过了亲眼目睹长须汉子长驱直入,砍瓜切菜般杀到城下的凶威的机会了。

    守城的士兵起初并不信,但在长须汉子大发神威,接连斩杀了数十人之人不得不信了,将其放入了城中。

    “什么?援军?有多少人?”

    邹靖得到消息,急急忙忙从南门赶了过来,刚见到长须汉子就接连问道。

    听到长须汉子的回话,邹靖眼珠子一瞪,呼道“什么?只有不到两千人?你知道城外有多少黄巾吗?至少两万!两万呐!两千人能干嘛?”

    长须汉子也是傲气之人,听到这话,凤目一张,沉声道“关某也不知刘将军有何打算,一切任由将军定夺!”

    这下,邹靖倒是有些信了,觉着说不定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刘将军真有可能有办法也说不定。

    “不过,城内尚有数万百姓,若是这是黄巾的奸计,那可就麻烦了!”

    邹靖想了想,还是不敢冒险,或者说担心因此丢掉小命,丢掉官职,冲长须汉子点了点头,旋即转身离去。

    回到南城门,看着汹涌的黄巾贼众,邹靖眼里除了焦急,也多了一丝希冀……

    。


………………………………

第三百十四章 横插一手(上)

    “此人是谁?”

    “竟能汉升那般单骑杀入城中,虽然黄巾军还比不上鲜卑骑兵,但能做到这点也是不简单呐!”

    公孙度亲眼目睹了关姓长须汉子杀入涿县的举动,心中不免起了爱才之心。

    “主公,大家都准备好了!”一小将突然奔至公孙度身侧,低声说道。说完,小将将目光放到了公孙度面上,准确说是公孙度举在眼前的东西,眼里充满了好奇。

    公孙度听到声音,微微侧头,就见到这模样,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道:“怎么?想要吗?”

    小将“嘿嘿”一笑,不客气道:“那是,属下可是听说当世仅有两副,一副主公这里,一副在徐都尉手中。要是……嘿嘿!”说着,忍不住搓了搓手,眼里满是渴望。

    “想要也不是不可以!”公孙度眼底的笑意更甚。

    “真的?”小将却是大喜。

    公孙度面色一板,道:“自然是真的,只要这次你能杀敌一百,那这副望远镜就送你了。”望远镜,公孙度好不容易才弄到几块透明度不错的天然琥珀,打磨出了五块镜面,组成了两副望远镜。虽然琥珀在透明度上依旧远远比不上玻璃,但用作观测敌情那还是可以的。而且玻璃的制造,最近也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