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公孙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主公。”程普一怔,但还是应道。毕竟除了远一点,其他的都一样,也就多花些时间而已,要是换做陆路,或许时间还会更多。

    事情似乎就此定下,魏攸适时插口道:“主公,属下以为程普统领此举不妥,不仅擅作主张,亦是累及辽东上百万百姓。”

    顿了顿,解释道:“这数十万人既是逃难而来,想必无有余粮,尚需主公发放粮食才能存活至明年秋收。然而,如今辽东粮草已是不多,若是用之与这数十万百姓活命,明年鲜卑来攻之际,何以供给军士?”

    公孙度本来还觉得魏攸太过斤斤计较,现在看来却是着眼全局,考虑长远。不由躬身一礼,道:“清平所言有理,是某孟浪了!”

    魏攸慌忙道:“主公万万不可如此,此不过清平分内之事,万万当不得主公一礼!”

    公孙度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当不得的,只是魏攸一脸的诚惶诚恐,心里一叹,只能说道:“辛苦清平了。”

    旋即陷入了沉思,魏攸见此也不好再说什么。

    公孙度思索间,才完完全全明白,这个时代有他自己已经成型的处理方式,不能按照他原本的,固有的方式来处理。以前倒还好,但是这个事情明显是不行的。不过要完全放弃,他又心有不甘。只不过得慢慢来,至少现在得做出极大的让步才行。

    思索良久,公孙度有了决断,道:“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德谋此举却是极好,算得上有功。”

    “故,程普有功,当赏千金,加官进爵!”

    “然而,第一次返回沓津之后,却没有及时禀报,当属知道情不报之罪。之后又屡次不报,罪加一等!又辽东地小财寡,突然增加数十万人,负担甚重,打乱了计划,兼有扰乱稳定之嫌,时逢乱局,影响难以估量,罪加二等!”

    “故,程普有罪,当罚!没收千金家财,又削官丢爵,贬为水军都伯,但鉴于军中无人擅长水战,故程普暂代水军统领,望能早立新功,官复原职。”

    “如此,程普你可服?”

    言毕,公孙度又对魏攸道:“清平以为如何?”

    “属下拜服!”程普也发现自己确实有大错,就算是被砍了脑袋也是正常,现在不仅保得一名,更有官复原职的希望,欣喜不已得很,不过也没有得意忘形,“属下谢过主公饶命之恩!”

    公孙度点点头,看向魏攸。

    魏攸见此,心底感到无奈,却也明白这样处置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要让那数十万百姓回东莱,不说暴露辽东能和中原联系的机密,恐怕很多人都活不过今年,被活活饿死。

    “主公处事公允,属下敬服!”

    “哈哈哈,好!”公孙度大喜,“如此,程普你还不赶紧按某的吩咐去办!”

    程普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忙道:“是,主公。”说完,便退了出去。

    “此事,除了清平,已无其他人能既让这数十万人衣食无忧,又不影响辽东的稳定。”公孙度诚恳道,“清平,这数十万人某志在必得,不知清平可愿助某?”

    魏攸拜道:“属下敢不从命!”

    “如此,就有劳清平了!”公孙度拍着魏攸的肩膀,甚是亲切的说道。


………………………………

第229章 离间

    随后,魏攸领马步军并四千人马疾往番汗,旦夕即下,又疾袭无虑,前后拢共不过三日时间。

    于此二城,魏攸共计收得两千余百姓,多为老幼,其中老人又占据多数。

    之后近两月的时间,魏攸便在忙碌中渡过。

    着人翻修番汗、无虑二城的房屋,又调派大批粮草前来,好让前来百姓有吃有住。

    又对安排在东沓、沓渚、沓津、平郭、北丰,以及襄平等城新来的百姓,发放足够食用到明年秋收的粮食。

    凡此种种,耗费了魏攸大量精力,两个月下来,即便十余刀笔吏相助,亦是消瘦了许多。

    “清平辛苦了!”公孙度看着即便是大雪天,裹上了几层衣服的魏攸仍然看起来没有往常强壮的身子,心底泛酸。

    不待魏攸说话,公孙度喊道:“舞蝶!”

    “属下在!”

    “前些日子你父曾送来一熊一虎,且分作两份,并熊胆、虎胆与其中一份送到魏郡丞府上。”顿了顿,公孙度觉得还是不够,又道,“再去取百年人参、灵芝各五株,一并送过去。”

    “是,主公。”黄晴看了一眼魏攸,快步走了出去。

    “主公,属下……”魏攸热泪满眶,哽咽不能语。此时他觉得能得此恩赐,过去两个月再累也是值得的。

    公孙度上前轻轻拍了拍魏攸的肩膀,道:“公务再繁忙,清平也勿要忘了保重身体啊!”

    “是,主公!”魏攸低头应是,借机抹掉了眼中的泪花。

    “如今辽东积雪数尺,百姓多是待在家中,各城也无多少事情,清平不如且先回府休养几日,然后再与某一同处理突发情况,如何?”公孙度闻声道。他倒不是担心魏攸抢班夺权,而是实实在在的担心。目前手底下也就三两个能用的文士,其中一个还不在这里,而糜竺的能力偏科严重,不像魏攸这般能总览全局,所以,小心无大错啊!可别像诸葛亮那般活活累死,那可就亏大了。

    魏攸本不欲同意,因为他知道冬天需要处理的公务更加的麻烦,绝对不能有半点迟缓,一则消息送达本就不易,要是再慢点儿,可就迁延时日,难保不会出现意外,二则辽东再小,如今也是十余城,逾两百万百姓,人多,则事多。

    但是看着公孙度眼中殷切的希望与浓浓的担忧,魏攸话到嘴边,就变成了:“属下多谢主公!属下必定好好休养,不负主公的希望。”

    公孙度这才满意一笑,道:“好好好,某这就让亲兵送你回府休息。”

    “来人!送魏郡丞回府休息!”

    “是,主公!”

    “主公,属下告退!”魏攸见木已成舟,也不好拒绝,只能应下,将感激放到了心底。

    老话说得好,有些时候,有些人久不念叨,突然这么一说,偏偏就有了消息。

    眼看年关将近,公孙度已在盘算今年得失,盘桓明年应该如何应对鲜卑等等,一道从草原传来的消息,暖了公孙度的心。

    “某当真是佼天之幸,能得子纲相助!幸甚、幸甚、幸甚呐!”

    公孙度颇觉感慨,原本对张纮另做安排之后,因为所谋甚大,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彼此之间并无联系,包括通过糜家中转,却未曾想到此时竟暗中出手相助。若不是恰好派了幽冥一队在鲜卑查探,说不得恐怕都不会知晓。

    “日前,有流言自鲜卑西部传至弹汉山,言格日多罗欲要除掉和连,成为鲜卑唯一的继任者。”

    “又有流言称和连不满檀石槐只重视格日多罗,欲要另起一部,与西边的乌孙等族联合,以抗檀石槐。”

    “为寻得真假,属下等人多方打探,寻得一人,似是散步谣言之人,待细问之下,得知为一名‘子纲’之人所为。”

    “其后,属下等人更助其一臂之力……”

    这便是公孙度得到四个,却也算是同一道消息。稍加推断,便能明白,必是檀石槐将辽东的消息散布了出去,让朝廷得知的同时,也让张纮知晓了其谋划。

    于是,在无法破解此阳谋的情况下,施以离间计,扰乱鲜卑草原,让其明年无力东进辽东。

    若是简简单单的离间计,或许以檀石槐之威信,和连只要被其一质问,便会瓦解,但偏偏选的这个时机恰到好处,在这大雪封道的情况下,就算是檀石槐知道了,一时半会也无法将和连传唤到跟前。甚至,若是得到消息后,在檀石槐大部分兵力被牵制在冀幽并三州的情况下,和连的野心和怨气会齐齐爆发,真按照“谣言”所传,分裂西部鲜卑,又联合乌孙等部,共抗檀石槐。

    此计,既是离间计,又是为和连“指点迷津”。

    “有心了!”

    公孙度担心过犹不及,于是下令幽冥一队继续潜伏,不再散布谣言。

    公孙度的命令很及时,檀石槐听闻之后,一面稳定军心、民心,一面遣人寻找散布谣言之人。至于传唤和连一事,檀石槐还没有下定决心,主要是他还有不少年可活,还不急着确定继承人,同时也有借机试探一下和连和格日多罗会如何处理此事。

    传了命令之后,公孙度也未有因此而松懈,过年之后,传令各军加紧操练,以防鲜卑来袭。更是亲往到高句骊城,检验了一番新兵的训练成果。

    新兵,共计一万五千人,便是这次程普带回的四十多万中招募所得。为此,公孙度又遭到了胡言等人的口诛笔伐,言其穷兵黩武,致民生于不顾。对此,公孙度自然是能避则避,不能避开,也会装作听不明白,或者岔开话题等等。

    在军营中观看了一圈,见新兵训练的有模有样的,已不复两月之前的毛糙,公孙度勉励了一番又急忙赶回了襄平。

    没办法,武将层出不穷,如伦直被派往坐镇无虑,原糜家门客秦武亦是崭露头角,被派往番汗坐镇,而文士,却是仍旧大量缺少,很多时候城中的官吏都是一个人当做两个人在用。像魏攸、糜竺二人,更是分身乏术,与公孙度一道处理着各城传上来一应事项。

    岁月流转。

    转眼便到了冰消雪融之际,公孙度传讯幽冥一队加强探查的同时,又将幽冥二队派往了扶余、高句丽二族。若是三族真有围攻之势,也好早做准备。


………………………………

第230章 平稳发展(一)

    三月。

    积雪开始融化,迎接一抹抹淡然的绿意。

    辽东诸城各将,也在公孙度的命令下加强了戒备,防止鲜卑等族突袭。

    月余时间过去,无有鲜卑等草原异族来袭的消息。

    “清平,你说,檀石槐这是想要干什么?”公孙度不知是出了变故,还是在酝酿更强大的袭击,心中颇是疑惑。

    魏攸亦是满脸的疑惑:“按照惯例,多是秋收以后起兵。然而去年和前年,鲜卑出兵的时间是一年比一年早,今年如此作为,难保不会为了给我们施加压力,毕竟‘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倒是无妨,可要等到八九月,可还有差不多半年时间,防不胜防啊!”

    “是啊,弦绷紧的时间久了,哪里还会有力气啊!”公孙度一脸愁苦的说道,“清平可有良策以教某?”

    魏攸思索半晌,道:“为今之计,放松警惕是不可能了,不过倒是可以将人手分作两批,或者三批,每批十天半月的,进行轮换。”

    “嗯,此计大妙!”公孙度眉头舒展,抚掌笑道。

    “另外,主公可以遣人至草原打探消息,若是能得到准确消息也是不错的。”魏攸想了想,又道。

    公孙度眼底闪过一道精光,对于幽冥的事情,虽然使用得不少,但是除了幽冥的成员,以及公孙度自己,其他人一概不知,就是前亲兵队长阳仪,以及现任亲兵队长黄晴也只是隐隐有所觉。

    “嗯,此言大善。”

    随即,公孙度传令让各城将城内的士兵分作两批或者三批进行轮换,同时又向幽冥一队、二队传讯,询问是何状况。

    之后半个月的时间,高句丽、扶余,以及鲜卑先后传来消息,有好有坏。

    其中扶余和高句丽确定无出兵迹象,各部落都忙着放羊牧马,划分草场,算是好消息。高句丽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娄挹人,进行着各种物资的交易,疑是有结盟的倾向,或者已经结盟,着实不是一件好事儿。

    娄挹虽然也是小部落,与鲜卑相比差得很远,但族中兵马也是有数万,一旦与高句丽联合,实力倍增,到时候加上扶余,对辽东后方的威胁甚大。

    “无论娄挹是否和高句丽结盟,都需要多加提防了,反正今后迟早会遇上。”对于后世的辽东三省,公孙度早已视为囊中之物,扶余、高句丽与娄挹不过是暂居其上罢了,等腾出手来,便要让他们或臣服,或往更北面的苦寒之地而去,全据辽东之地。

    不过,鲜卑的这个消息就有些意思了,就这么看的话,那就是好消息,但……

    “怎么看都有些诡异啊!”公孙度心底一叹,琢磨道,“以檀石槐的老奸巨猾,恐怕没那么简单啊!他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的就让和连脱离了呢?脱离之后,还没有半点动作,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代雄主的作为。要是换做寻常人,可能心疼孩子,就这么算了,可作为草原的霸主,绝对不会允许有人挑战自己的威严,影响到统治力的。”

    想了很久,公孙度猜不出檀石槐想要干嘛,心中有些郁闷:“看来我和这些真正的一代雄主还有很大的差距啊!”

    不过,很快,公孙度可不是这么轻易就认输的人,曾经的家庭剧变,让他有着很强的韧性。

    “我可是活过了三世,又有着超前两千年的知识,智谋不足,那就以超前的知识弥补,更是可以利用先知先觉招揽人才来弥补!”

    “嗯,这个可以有!”

    公孙度重新拾取了信心,郁闷渐渐消散,思绪也因此开阔了许多。

    “嗯,不管檀石槐有何阴谋诡计,我自以不变应万变,只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贸然出兵,他也拿我没办法。”

    想通之后,公孙度心情大好,一拍大腿,对黄晴道:“走,今天去城外看看!”

    “是,主公。”黄晴之前见公孙度一脸的愁苦,只是隐约间知道是鲜卑的消息所知,却不知道如何开解,现在听到公孙度愿意出去走走,差点儿没高兴得跳起来。

    公孙度感觉到了黄晴的高兴,甚是诧异的看了她一眼,却没有问是何缘由,只道是“小女生”对踏春的向往。却是忘了黄晴虽然年纪不大,但与一般的女生差别大得很,算作有见识的母老虎还差不多。

    走出城。

    城外早已不是一月多以前那般满目雪白,只有零星的绿意了,如今积雪消散一空,零星的绿意,变成了盎然的深绿,来了个大变身。

    “去周围的田地瞧瞧。”公孙度没有在意这些变化,不说他看得多了,早有所料,就说这又没个美人相陪,不是草就是树的,有何好看。

    “是,主公。”黄晴这才明白此行的目的,心底不由有些失望,但也没有说什么。

    公孙度察觉到了那抹淡淡的失望,手上一顿,心底真有改变主意的想法,不过没有说出口。随后,反倒加快了速度,似是要让春风吹散这抹失望,抑或是其他的感觉。

    “主公!”

    “主公”

    ……

    田垄之间,打招呼的声音不绝于耳。他们都是跟随公孙度时间最长的一批人,倒也明白公孙度的脾气,也就是招呼一声,并未因此耽搁农忙。

    公孙度让轻影放慢了脚步,不断扫视着每一块田地里的植物,大多是麦、粟,少数是稻,豆类相对更少。

    “这些可都是产量不高的谷物啊!以前倒也没什么,但是如今辽东安稳了两年后,新生的婴儿开始增多,预计到了明后年还会大量提高,到时候这两年的孩子渐渐长大,饭量大增,就有些不够了。”

    粮食的产量,是制约人口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辽东地属苦寒之地,一年有三到五个月都属于冻土期,是绝对没法种植粮食的,在这方面的影响还要大很多。

    待得日头西沉,公孙度的心情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