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心底舒了口气:还好撤得快,要是再多纠缠一会儿,恐怕伤亡要成倍的增加。
接着又是一叹:“哎,高句丽的战力不可小视啊!”
黄晴不服气道:“主公,此次前来的骑兵都是擅长游斗,不善正面冲击,若是换了擅长正面冲击的重骑兵,他们哪是我们的对手。”
公孙度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是重骑兵如今尚不过千,面对小股敌人尚可一战,面对这数万人——”
公孙度再次摇了摇头。
黄晴仍是不服,但重骑兵人数过少是事实,没法反驳,只能撇了撇嘴,站在一边独自闷闷不乐。
公孙度看了一眼,也没有做声,回想起了之前接战的时候那股得心应手的感觉,暗自琢磨道:这有了展翅大鹏刀,感觉六合刀凶猛了很多啊!难道这就是武功与兵刃相辅相成的缘故吗?
………………………………
第223章 僵持
“高句丽军营还是没有出兵的迹象吗?”
距离上次大战已经过去十天有余。这十天里,公孙度除了每日里派人监视高句丽军营的情况以外,并无出兵的意思,每日里紧守营寨。
离奇的是,高句丽竟然也是这样,每天缩在营里,丝毫没有要攻打汉军营寨的意思,哪怕只有不到五千汉军。
黄晴听到问话,神情郁闷的回道:“回主公,他们没有前来攻打的迹象。”
这个回答,公孙度似乎已经听习惯了,或者说他从这些天的情况中,猜到了朱达里的想法,倒也不失望,点了点头。
黄晴却是不乐道:“主公,他们不来,我们干嘛要等着,何不直接攻过去?”
黄晴说完就暗叫不妙,此语可是有以下犯上之嫌。不过好在公孙度并未在意,只是诧异道:“为何如此说?”
听到公孙度的话,黄晴拜道:“属下妄言了,还请主公恕罪!”
公孙度摆手道:“好了,你只不过是立功心切,算不得妄言,说说你的看法。”其实公孙度心底想的却是,是否能借机培养黄晴,使之成为一代名留青史的女将,甚至是女帅。
黄晴不知其中深意,却也放松了下来,说道:“主公,十日前,高句丽以两万大军与我们交战,却被打得大败,死伤惨重,而我们损失极小。如今高句丽大营不过三万余人马,若是突然袭杀,想必必能将其击败。”
公孙度闻言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说道:“有具体计划吗?说来听听!”
黄晴瞬间就懵了,她也就是觉得不忿,顺口这么一提罢了,哪里有想过什么计划。顿时,一脸燥热的低下了脑袋。
公孙度一看,就明白了,安慰道:“你也不用不好意思,有想法是好的,最怕的是没有想法。”
顿了顿,又道:“不过呢,这次可是有些不同。”
公孙度见黄晴面上满是不服,却又竖起了耳朵,明白她是想知道各种缘由。便继续说了起来——
“这次并非高句丽一族行动,还有扶余和鲜卑,扶余就不说了,鲜卑虽然不知其具体动向,但檀石槐故意撤走昌黎的人马,明显是有其他意图,具体的尚不清楚,但是至少有牵制我们一部分兵力的意图。”
“所以,高句丽虽然与我们相互试探了一番,但绝对不会在其他两路没有动手之前,先行对我们动手。”
黄晴咋舌道:“主公,你是说先前高句丽牺牲一万多人,只不过是对我们的试探?”
公孙度点点头,道:“没错,鲜卑、扶余,以及高句丽,前两者都和我们交过手,对我们的实力有所了解,唯有高句丽,仅仅是听闻。有道是……”
黄晴插嘴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公孙度笑着看了她一眼,见其颇是不好意思,也没有在意,继续说道:“没错。所以,他们才会与我们一战,以了解我们的实力。既然已经了解了我们的实力,自然不会傻愣愣的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免得我们将主要兵力放到他们这边儿。”
不过公孙度心底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或许那些人只是炮灰,甚至连炮灰都算不上,是想要让某产生轻敌的想法。最关键的一点,是想趁机拉娄挹入伙。”
这话也就心里想想,公孙度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只不过,他们显然有些失算,没有想到会牺牲那么多人。”
“啊?为什么?”黄晴好奇道。
“首先,他们并不清楚我们的实力,不了解我们的战法,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其次,那两万人是分两次派出,说明出乎他们的意料;最后,他们甚至剩下的所有人都出动,除了围杀我们的想法的意外,某以为,他们更多的是想惊走我们,减少伤亡。”
黄晴闻言,不由回想当时的情况,接着就叫道:“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这些家伙真是狡猾。”
公孙度哑然道:“你这是连某也骂进去了吗?”
黄晴面色一变,“噗通”一声拜倒在地:“主公,属下罪该万死……”
话还未说完,公孙度就一摆手,道:“行了,某就是随口说说,不必当真。”
黄晴仍觉不妥,公孙度面色一板道:“怎么,某说的话也不管用了?”
“谢主公!”黄晴这才再次一拜,然后站起身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果如公孙度猜测的那般,朱达里丝毫没有进军的打算,甚至为了展示诚意,还将军营向后撤了数十里。
对此,公孙度却是心底一沉,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高句丽和娄挹已经皆为盟友,而且很有可能是他一手推动的。
好在,只要现在高句丽不进攻,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时间拖得越久,对辽东来说就越有利。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汉军的实力是在不断增强,每多过一年,兵力都会得到增加。至于增加的数量,取决于程普带回的人数。
在三族来袭之前,公孙度便已经派程普领着数量更多的战舰再次起航,前往东莱,他希望今年能完成两次,甚至三次人口运输,快速增加辽东汉军的实力。
……
在高显的扶余大军,听闻了在千山的高句丽大军的遭遇,立马撤出了高显,但也没有走远。
公孙度听闻自之后,嗤之以鼻,大是不屑。对于扶余的心思他是了解的,是既不想遭到公孙度的汉军的攻击,又不想得罪鲜卑,就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后退几分,既能向度他示弱,又能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最关键的是,就算他不爽了,派人杀来,也能直接逃走。
两边都不想得罪,怎么可能?
最后很可能会两边都得罪,得不偿失。
……
昌黎方向,鲜卑依旧无有动静,倒是冀州和并州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是,公孙度坚信檀石槐肯定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只要他一松懈,必然遭到雷霆一击。因为换做是他,也不会容忍背后有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虎视眈眈。
至于扶余和高句丽,作为明面上的掩护,吸引注意力的可能性更大。
公孙度猜不透檀石槐的心思,只能让幽冥加大探查力度,尽可能的寻找可能隐藏起来的鲜卑大军。
僵持数月,扶余、高句丽并无进军的意思,昌黎方向也唯有丝毫鲜卑的消息。公孙度本以为,今年会在多方的僵持下就这么过去了。
然而,时至八月,檀石槐攻下并州、冀州大部,令中原震动之时,一队不该出现的人出现在了昌黎,一举打乱了公孙度的计划。
这个时候,公孙度才知道檀石槐的计划到底是什么。
………………………………
第224章 阳谋
“清平,你怎么看?”
公孙度在得到黄忠传来消息的之后,马不停蹄的赶回了襄平。
魏攸摇摇头道:“属下不知,但此时天使到来,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公孙度何尝不知来者不善,点头表示了赞同。不过他有一个疑惑:“清平,你说有没有可能是檀石槐找人假扮的?”
魏攸闻言皱眉思索半晌,回道:“主公,属下以为若是假的,那倒是好办了,只要见上一面,就知道了。可要是真的,那可就真的难办了。”
“为何?”
公孙度说完,就明白了过来。
魏攸也明白公孙度并非真的不知,而是顺口问了句罢了,但还是解释了起来:“到时候无论是接旨或抗旨都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接旨,鲜卑不可能不知道天使到来的意图,但偏偏又让他们安全抵达了险渎城,说明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说不定连天使能顺利到来,都有他们在暗中相助。若是接旨出兵,且不说能不能胜,就算是能胜,是要将所有兵马都带出去吗?到时候就算是胜了,朝廷也不会放过我们。若是败了,那辽东这百余万百姓恐怕是没有了活路。”
“可要是抗旨不尊,那我们自绝于中原,一旦檀石槐腾出手来,就可以安心对付辽东,而不用担心中原在背后发力。依照现在鲜卑能顺利拿下冀幽并三州大部,凉州一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胜算极小,唯一活命的机会或许就是乘船出海,或回中原,或是直接去往海外。”
阳谋!
公孙度听完,心头只剩下这样两个字,仔细想想,忍不住赞叹道:“这檀石槐果真是老谋深算,仅此一招,就将我们逼上两难的境地。”
魏攸点点头,却又道:“主公,或许我们的消息都是檀石槐有意透露给朝廷,要不然在辽东与中原的联系断绝的情况下,朝廷怎么可能知道我们的存在?”
公孙度闻言面色一沉:“很有道理,这老狐狸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这样的计策也能想出来,难怪他能在短时间内一统鲜卑,打得草原各族抬不起头来,厉害!厉害啊!”
说完,公孙度又道:“可有什么办法破解?若是顺了这老狐狸的心意,恐怕你我,以及辽东这上百万百姓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魏攸没有立即作答,而是皱眉细细思索了起来。
公孙度亦不催促,此时他被搅乱的心绪渐渐平复,也低眉沉思起来。
有道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魏攸和公孙度思索良久,虽有所获,但无法形成良策,二人便讨论了起来,时至深夜,方才得出二策,一曰“拖”,二曰“卖惨”。
随后,魏攸又建议道:“主公,既然决定‘拖’、‘卖惨’,不若过些时日再去见天使。”
公孙度闻弦而知雅意,当即赞同道:“好,就依清平所言。”
魏攸所言,其意有四:一,无论是“拖”,还是“卖惨”,其本质,都是辽东局势困顿,是以,迁延时日无疑是在佐证此事;二,朝廷来人自是不可能是蠢笨之人,不可能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必定会着人打探,如此,尚需布置一番,也需要些时日;三,如今朝廷一应宦官俱是目中无人之辈,此来携天子之势,必然是盛气凌人,晾他们一段时间,正好杀杀他们的威风,去去他们的锐气;四,天使来得太过离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尚需要时间查探,若是能在之前便查清缘由,那是最好。
公孙度这边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准备,险渎的黄忠却接受着“天使”的质问。
自来到此地,“天使”便没了自由,在城内倒是还好,但是要想出城却是万万不能,可问题是,城内百姓一个也无,等于是没有自由。
“黄都尉,辽东太守何在?为何还不前来接旨?”“天使”喝问之中,也有意识忽略了险渎城并非辽东的事实。
“辽东局势困顿,我主自然是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赶来的。”黄忠面上假笑着,心中却颇觉不耐。不过虽然还未接到公孙度的传讯,但也尽力遮掩着。倒是让他歪打正着的说了些有利于公孙度计划的话,只是他实在不擅长这些,甚至比“天使”还要希望公孙度早日到来。
“哼!本使不想听这些废话,只想知道辽东太守何时会到?”“天使”说完,嘴角泛起危险的弧度,“若是耽误了陛下的命令,别怪本使在陛下面前参你们一本!”
黄忠心中大怒,面上的假笑绷不住了,消失不见,换上一张板正的脸:“‘天使’难道就不怕鲜卑拦路吗?”
“天使”心中不由一突,起初,他就不愿意来辽东,甚至觉得传回消息的人是在撒谎,但是皇命难为,只得从命。及至魏郡,他本不愿继续北上,只想着拖延足够的时间,然后回去复命,说辽东根本没人,奈何他虽是正使,但并不是真正的话事人,只能无奈向前。
心惊胆颤的走过了冀州,又抖抖索索的跨过涿郡等幽州郡县,来到了险渎,本来以为可以威风八面了,没想到黄忠又提起了这茬,吓得他有些不想回去,他怕,他怕回不去。天知道鲜卑是怎么想的!
能平安的走过来,难道还希望能安全走回去?难难难!
如此一想,“天使”也暂时放下了威逼的想法,说起了其他:“这也就算了,为何饭菜之中连点儿荤腥也见不着?”
到底还是放不下“天使”的面子啊!
黄忠没去计较这些,只是无奈道:“军中尚无半点肉食,哪有荤腥可供‘天使’享用!”
“哼!”“天使”一声冷哼,道,“那就派人出去打猎,本使来的路上可是有见到不少野兽,相信对于黄都尉来说,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对吗?”
说完,不等黄忠应话,“天使”就快步离开了,根本不给拒绝的机会。
黄忠不由张大了嘴,他实在没有想到竟还有这么的做法。良久,才摇摇头,驱散心中的惊讶。瞥了一眼正跟着退去的“副使”,然后也离开了。
黄忠自是没有派人出去打猎,只是每日里按时将饭菜送达。“天使”对此自是颇有微词,几次三番提出自己让人出去打猎云云,但黄忠以鲜卑随时可能来犯,一概不允。
如此,又过了半月之数,公孙度才赶到了险渎,而这时,即将进入九月,天气已经开始转凉。
“还请天使恕罪,扶余、娄挹、高句丽率军来袭,辽东兵微民寡,下官不得不亲自上阵。鏖战至今,方有了喘息的机会,便立马赶了过来,还请天使原谅则个!”公孙度进了险渎,径往拜见天使。
天使没有理会公孙度的话,只是捂着口鼻,皱着眉头瓮声道:“本使奉陛下之命前来,太守大人缘何不先沐浴更衣一番再来拜见?”
………………………………
第225章 度辽
公孙度此时的装束十分时新,伤痕累累的盔甲,其上更有凌乱的乌黑之色,那是干涸的血迹,尚算完整的头盔,没有了红缨,活像退了毛的公鸡,其下更有散乱的头发飘扬,加上半月未打理的胡须,看起来甚是……
旮沓?
公孙度倒是丝毫不觉得旮沓,这可是他历经半月时间,苦心孤诣弄出来的造型。现在看来效果不错,起码能镇住“天使”,基本算是达到了目的。
“天使所言极是,下官这边去沐浴更衣,准备迎接圣旨,还请天使稍待!”公孙度歉然道。
“天使”受不怪公孙度身上刻意弄出来的味儿,并未在意需要等待的情况,立马就回道:“快去、快去!”
公孙度起身一礼,朝黄忠使了个眼色,便赶紧离开了。
接着,黄忠将天使重新带回大厅,便找了个借口,也离开了。
黄忠快步来到后院,见有亲兵守在院外,上前拱手问道:“主公可有什么吩咐?”
“见过黄都尉!”亲兵回礼,“主公有令,命黄都尉稍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