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商-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儿子接触几次,处事要比父亲圆滑,谁也不得罪,行事低调。”王修柏觉得如何岳丈表里如一,倒也不是难相处的人。

    “明日你若见到春大人,便要张拜贴。”王夫人要去会会未来的亲家母,若能见到未来媳妇便是最好。“待我回来后,再决定要不要言明。”

    王修柏应诺。

    另一边,王修晋见到四皇子后,也弄清楚了大哥岳丈一家的来头,比大哥知道的更清楚。那位翰林的夫人什么性格,也问得明白,言多,说话不动脑,熟称没脑子,这样的人可交,但跟这样的人交往不能讲太多,指不定这会儿跟她讲话,转个身她不自觉的说出去,可能还没注意到自己说了什么。

    王修晋头疼,“皇上这是给你寻帮手,还是给你找拖后退的人?”

    “……”四皇子觉得无言以对。

    李菻善倒了杯水,然后小心的推到王修晋的面前,之前家里把春家里里外外查个清明,便对春大人的夫人直皱眉,这人没啥坏心眼,可偏偏这种没坏心眼的人办出来的事更坑人。

    “之前我给赵四哥的信,可有定夺?”抛开大哥的亲事,问请之前封中提意的事。

    “父皇要先看方子,看是否如你说的那般。”四皇子是得了父亲的准话,此事若成便是大梁之福。

    王修晋点点头,拿出之前记录的方子,却没有全给。“这是前两次尝试后的记录,若是皇上同意,便把后继的记录承让,也别怪我有小心思,此事若成,怕是会有很多人会盯上,我所求是为伤兵谋生,而非他人之利。”

    “若大梁多几位修晋,便会更强更富。”四皇子长叹,他不如王修晋。

    “赵四哥谬赞。”王修晋拱手,他并没有四皇子说的那么伟大,此次大概是他唯一能做的好事。

    李菻善看着王修晋的眼神特别闪亮,若是可以,他想握住王修晋的手,李家会记住王修晋为大梁将士所做的一切。

    三人小聚之后,王修晋由李菻善送回家,路上李菻善略有些遗憾的说着不能到请王夫人到家中坐客,王修晋想到李菻善的母亲刚去世,没有女主人,母亲过去拜访是不怎么好。

    在门口分别,王修晋进了家门,便寻母亲把打听到的消息说了说,并送上拜贴。王夫人听到小儿对春夫人的评价后,脸上倒没有什么表情变化,“若是这样的人反倒好事。”王夫人未多做解释,反而说起李家的事,之前她在京城时,因夫君的关系,对李家也没多关注过,现下因大儿在京城,反倒是知道一些,便讲给王修晋听,王修晋听完后直砸舌,这亲妈居然比后妈还狠,怪不得当初李夫人去世时,总觉得怪怪的。

    宫中,四皇子把方子送到父皇的手上,并把今天王修晋说的话委婉的说了一遍。天子未看方子,倒是先乐了,“好大的胆子,居然跟朕耍心眼。”待翻看过方子后,天子的表情十分的严肃,手指不自觉的点起御案……
………………………………

第93章 九三

    问,上天给了一个金手指却不怎么有用,本可以抱大腿,却只抱到脚,可大腿反而给了天大的好处。这个好处是接还是不接?

    随着太监进入御书房,王修晋从来没有想过还能再进一次皇宫,这次不是去大殿,而是和皇上单聊,当然说是单聊,并非常是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人。王修晋在行了礼之后便被赏了坐,半坐在椅子上,王修晋等着皇上开口。皇上却一直没有言语,认真的翻看手中的折子。王修晋也不急,他上辈子又不是没和官员打过交道,对于这种套路,他熟。王修晋非常淡定的坐着,虽不知皇上叫他来,又要凉着他的用意,但他一点儿不在意,他可以用这段时间想想其他事,等皇上开口就是。

    皇上并未把心思全都用在看折子,也会注意王修晋,见他一脸呆呆,不知在想什么的样子,皇上心中想乐,还真是初生的牛犊。“王修晋,好大的胆子。”

    “哈!?”思绪未能及时的收回,人有些懵,本能的抬头,看向皇上……王修晋立刻反应过来,忙滑下椅子跪下,真真是太松懈了,不过看到皇上的圣颜,是幸还是不幸。

    “哈哈哈……起了吧!”皇上的心情不错,见王修晋的呆样觉得有趣,和往来书信里想像的样子不同,读信让人感觉写信的人是非常成熟的人。眼下见其反应,觉得特别有趣。“你的方子,朕看过了。”王修晋微垂着头,他要怎么应声?皇上没给王修晋纠结的时间,又开口。“和朕谈条件的,你倒是头一个,胆子着实不小。”

    “……”王修晋再一次无言以对,在线等,问如何和皇帝聊天。

    “如果这件事,由你做,你如何既能养伤残将士,又能赚取最大的利益。”皇上看着又发呆的小孩,在他面前一而再,再而三的分神,是胆大,还是没长心?

    站起身,王修晋进宫之前想过皇上会问他方子的事,倒是没想到皇上会问换做是他会如何发展,不过没想到不代表没想法,起身行礼的功夫,王修晋便理好的思路,随即便神情自若的开口,思路有条有理,皇上听着时不时的会点点手指。待王修晋讲完之后,皇上就王修晋讲完的内容提出几个疑惑的问题,王修晋想了想了,然后为皇上仔细的分析,然后,就没然后了。皇上挥了挥手,让在外面候着的四皇子带王修晋出宫。王修晋以为关于花生油的事,跟他就没啥关系了,和四皇子吃饭的时候,也不提此事,问起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他大哥需要成婚用。

    “我同那位拐了不知多少辈的娘舅不亲。”四皇子开口,他不希望因父皇指婚的事和王修晋和隔阂,父皇是想让王家与他更亲近,可对那位娘舅,他是真不熟。

    “昨儿母亲去了春大人家,回来后对未进门的大嫂还是夸奖了一番。”昨儿王夫人去春家,王修晋并没有一起随同,虽说他年纪小,可不代表他能被带进女眷之中,不过能得母亲夸奖,至少说明,未进门的大嫂给人的第一印象不错,至少表面上还是让人满意的。

    “那一家子除了夫人外,都是深居简出,那位娘舅除了去翰林外,少有和人接触的时候,父……咳,父亲选他,大概便是因为这个。”四皇子说完之后狠狠喝了杯水,“修晋啊!你说人怎么就不能随心所欲呢?”

    “赵四哥,有多少人羡慕的你的地位和条件,可别身上福中不知福。随心所欲也就是想想,拥有至高权利的皇上都做不到你有什么可恼。”王修晋不知赵四为何突然有这个念头,必须及时的掐掉。“就算你能避开纷争,寻了个世外桃源,你真的能在那里安稳的生活一辈子?不吃不喝不吃不睡?为了有吃的,你得种地吧!别说什么种地容易的话,太小孩子气,种地是纯靠天吃饭,老天心情好,一年的收成会不错,交了赋后,还会有盈余。若是老天心情不好,这一年便是白中不计,还要借钱交赋。”王修晋喝了口茶,继续道,“别说什么你带足钱,钱不是万能的。”

    “……”四皇子张了张嘴,他就是随口感慨,并没有想要扔了身份地位寻个什么世外桃源生活。

    王修晋可不管四皇子心里想什么,噼里啪啦的又说了一堆,从钱财说到信念,从信念说到竖立价值观,人生观,总之把四皇子说得自己都觉得他若不好好在京城活着,对不起父皇母亲,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兄弟朋友,对不起百姓……

    回宫之后,四皇子身边的一位亲随去了一趟御书房,把今儿王公子和四皇子说的话全数重复了一遍,一字不差reads;。皇上听完后,乐了。“王修晋这张嘴全随了王宰相。”

    王修晋可不知皇上的评价,回了家之后,便见母亲脸上带着笑容,手里拿着什么。走过去一看是两张红字,上面写着年月,一张上面好像是长兄的生辰,立刻想到了什么,“母亲寻人合过八字了?”

    “合过了,日子也选好了。”王夫人把两张八字的纸放进同一个木匣中。“今年年底有个好日子,那天成婚对两人都好。”

    王修晋点点头,“娘,拖到年底能行吗?若是年底是京里办。还是回王村?”若是在京城办,他便要考虑回去一趟,他的产业全都在王村,就算是安排好了,也不能放心,这个时代没有便利的通信,更没有即时办公设备,有个什么事,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接到消息,一来一往的便是一个多月,有什么事也都耽误了。叹了口气,上辈子他应该多学一些,化工,物理,电力,通信都应该学了。

    “回王村。”王夫人一锤子定音,她想让大儿早些递假,然后算着日子从京城直接迎亲,返回王村。

    王修晋应了一声后,便没再多问,在王村也不错,至少家中的宅子,比眼前临时的地方强不少。“赵四哥那边盖的宅子,已经完工了,等大哥得空去寻上一处便成。”话落后,又添了句,“是按成本算给我,得嘱咐大哥不能出说去。”

    “你大哥又不愚。”王夫人乐了,房子有了着落,她心也放下了。“明儿和春夫人见见,把日子说了,咱们娘俩便准备回家。”大儿的婚事算是踏实了,王夫人又开始忧心家里的夫君,“琇芸管不住老爷,也不知家中如何了。”

    “出门前我跟长姐说了,若是父亲办了什么糊涂事,除了纳小什么的之外,先忍着。若是纳小,小的敢进门,便让她带人将父亲和小妾拖进祠堂。”王修晋觉得父亲不会干出纳小的事,不过别的什么糊涂事可保不准,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说的便是父亲。

    “若说别的事,倒有可能,纳小之事绝对不会发生。你父亲若是想纳妾,早在京城时便纳了。”王夫人乐的戳了戳小儿子的头,“行了,知你在逗乐,去歇歇,明儿你去一趟李将军府中,我不方便去拜访,你该是跑一趟的。”

    王修晋点头,想到之前听到的李菻善家中之事,便有些同情他。自家父亲虽时不时的不靠谱,可某些时候还是挺称职的。想着李菻善那张一直没啥表情的脸,“李夫人还真是失算。”

    “人都去了,说这些做什么。”王夫人瞪了小儿子一眼,“东西都给你准备好了,明儿你去的时候直接拎着便成。”

    “有娘在就是好。”王修晋给母亲倒了杯茶。母子俩又说起回村要带的东西,既然要回王村准备婚事,便得置一些东西回去,还有这边的宅子也得收拾,过完年新婚夫妇要回京的。

    两人计划的不错,可有句话叫计划不如变化快,当天晚上王修柏归家,便带了变动。“皇上命我为梧县县令,即日赴任。”

    “……”母亲俩呆住。最先回神的是王夫人,圣命已下,哪能不从。忙开始命人收拾行李,让大儿先行赶路,她和小儿子倒可以晚上几天,毕竟还有婚事要细说。一家子忙了起来,王修晋把自己的马车让了出来,还要准备一路上的吃用,王夫人则负责指挥。就在王家忙碌之时,一道圣旨再次光顾这个临时的宅院。

    圣旨不是发给即将启程赴任的王修柏,而是给王修晋。圣旨写得非常繁琐,简单的说就是,王修晋聪慧过人,献出良策,虽不愿居功,但朕观朝廷上下无人可比王修晋之才,命王修晋依策建坊,御赐金令一枚,见令如见朕,若人敢阻拦其行事,可以此令调军队百人……之后传旨的太监说了什么,王修晋已经入不得耳,皇上这是想干嘛!
………………………………

第94章 九四

    皇上想做什么?自然是利益最大化。在听过王修晋的计划之前,皇上也做了详细的分析,他所能想到的,和王修晋说出来的一比,落下不是一丁半点,差距太大。皇上自认已经很能赚钱,之前也没把王修晋的那点东西看在眼里,觉得王修晋能扑腾,全是他没有什么见识的四儿白送钱。现在想想,皇上觉得把人看得低了,单是那制冰的方子每年分给王修晋的钱,便够普通农户一辈子的收益,还有零零碎碎给出的方子,皇上忍不住会想,这样的人,脑子里还有多少千奇百怪的想法,这些想法换成钱,王修晋怕是真应了他曾和皇儿说的那句……富可敌国。

    皇家之辈,从不觉得行商为低下之事。天下是他们的,可国库的钱却永远不能任他们欲与欲求,行商赚钱以充私库,为己为军为民。天子记得史上有很多敌人来犯,户部却不往外拿银子不给备足粮草、还有因皇帝贪私,以国库为私库,待敌犯时,天灾时拿不出钱充军等等之事。自从大梁立朝后,便有祖训,不可以国库为私用。皇帝想要用钱就得自己赚,因此皇室的成员或多或少都有些产业,像当今圣上把杂货铺开遍全国的却史无前例,这也是天子自豪的地方。但是现在,天子却觉得,他赚钱的能力远不比一个小孩子。

    领了圣旨的王修晋整个人都处于懵圈中,明明甩出去的包袱怎么又扣到自己的身上?这个作坊肯定不能算是自己的,可他还有属于自己的产业啊!哪有那么多心思管这摊,他还想搞出豆油和花生油对抗呢?若是管了花生油的作坊,豆油之方是用还是不用?王修晋哭的心都有了。

    花生油的事,王夫人倒是知道,小儿在家折腾,她怎么可能听不到消息,进京的路上小儿也说把方子要给皇上,王夫人那会儿也是同意的,若是做成了,以王家如今的地位,即便小儿和李将军家有亲,但仍不见得能守住方子,还不如给皇家,虽不知小儿和皇室如何攀上的,但若是能入了皇室的眼,也能庇护小儿一二。可,王夫人也没想到,这事兜兜转转的又回到了小儿的手上。

    咬了咬牙,圣旨都下了,怎么可能还有回旋的余地。王修晋抹了抹眼角不存在的眼泪,花生油,橄榄油走高端路线,他弄个王家豆油走低端路线也没什么不妥,完全不存在抢市场的事。

    拿着圣旨,王修晋将自己关进屋子里,仔细将圣旨读一遍,头疼不比的发现,有很多他没看明白。接着再看一遍,若不是圣旨,王修晋真想摔了,就不能直白通顺的写清楚,非得七转八甩的卖弄学问?连看了几遍之后,王修晋长叹口握,简单直白的意思是,朕出钱,每年分你四分利,作坊什么的全都归你管,谁敢拦路或是指手划脚,拿着令牌去军营调人,将人围了就是。给你这么大的权利,你得给回报,全部用伤残将士,也必须赚钱。

    说白了,就是皇上自己带了高帽,又给王修晋下了个套。王修晋虽不在意仁义之名,可看着圣旨里皇上堂而皇之的把名声全捞了去,感觉咋那么不爽,但王修晋也清楚,这话得皇上说,也必须是皇上说,只能皇上说,才能让一些大臣闭嘴。

    建立作坊不是今天说,明天工人就能进入作坊开工,从选址到建厂,再到设备,包装,还有寻找伤残士兵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王修晋熬了一夜简单的写了一个计划书,罗列出很多的问题,然后带着仆人去找四皇子,让四皇子再交给皇上。之后本打算去李家拜访的事,被王修晋抛到了脑后,关上门便开始补觉。

    王修柏打点好行囊,本想和弟弟告别,看着紧闭的大门,王修柏只能无奈留下书信一封,然后上了马车出城返乡。王夫人送走了长子,也淡了去亲家府上的想法,派个仆人跑一趟,推说今儿事情太多,明日定当拜访。

    春家对皇上指的婚事十分的满意,哪想一转眼,王修柏被踢出京回乡做了县令,倒不是春大人看不起小小县令,也不是怕王修柏无回京之日。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