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商-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人送礼有很多的学问,尤其是给官员,王修晋对这些不懂,自然要问清楚才能做,不然本是美事,却成坏事,甚至惹人厌,便不美了。王夫人给小儿子讲要送什么的时候,把女儿也叫到一旁,以后女儿许给什么样的人家是个未知,多学一些,总比到时抓瞎的强。

    来老六家送礼的都是家中管事,他们回礼自然不能由王修晋亲自去,家中唯一的仆人就是刘姐,送礼之事不能由女人出面,王修晋便托于掌柜跑一趟。若以后每年都有这么一出,王修晋觉得他们家买地扩建,顺便再买人回来事,应提上议程。以后他和大哥在城中的时间会更多一些,长姐虽说能管些家事,可到底不是男人。

    初三有人往老六家送礼的事,被村中不少人瞧见,虽说过年各家都在忙,可也拦不住八卦之心,三两小聚谈论最多的便是老六家。有人讲王修晋能在城中弄铺定是沾了他爹的光,有人讲老六回来别看着一副穷酸的样子,两儿子又起早趟黑的进城卖包子,但他们从京城回来,手里肯定有些银子的。村里扯皮,个个说的跟亲眼看见了似的,言语中无不是对老六家的羡慕,还有攀上老六家的王举业。

    对王举业入了王修晋的眼,听说老六还教他识字,可是让村里人羡慕,老六那边他们不敢往上攀,背地里可是有不少人去村长的其他几个儿子那里挑事,请不出老六出来授业,也得把王举业搅和得去不上。

    王修晋和大哥再一次谈起扩地的事,王修柏谈了口气,“为何不在城里直接买处宅子?”

    “村里适合父亲修身养性。”王修晋不是没想过在城里置宅院,之前王东家卖宅子时,大可以直接买下,最后没买的原因便是父亲。王修晋能理解父亲的由高到低失重感,却无法理解父亲一直纠结不肯面对现实的逃避心态,又将希望寄予到儿子身上,他担心,大哥若没在乡试脱颖而出,父亲会不会一病不起?在城中买宅子,王修晋怕父亲又起什么心思,还不如留在村中,为不想见村中长辈,少有出门。

    王修柏愣了一下,然后摇头,“弟弟说得及是。”认同了弟弟的想法,对买地的扩建院子的事,王修柏也不反对,不过他仍觉得眼下不是好时机,希望弟弟能再等等。王修晋没反驳,现下就算是买下地,也没有办法扩建,虽说地没冻,可没听说谁家在大正月动土盖房。

    京城。因为李将军的长孙被皇帝亲点进宫参加年宴,最近不少人打听李菻善,虽说先皇给李菻善旨了婚,却没有圣旨,哪怕现在的皇帝记得此事,也没补个圣旨下来,且王宰相被抄了家,就算没抄家,李、王两家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婚事多半是不能成,再说就算是成了,对方是个男的,李菻善总得留个后吧!纳个妾,娶个平妻什么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如今趁着李将军还没淡忘与王宰相不太好的交情,正是订下婚事的好时机。

    若是放在以前,李老将军或许清空会考虑一下,给长孙娶个平妻的事,现下李老将军却是一点儿念头都没有。就像是王修晋想的那般,他做的是粮食生意。小小年纪便能撑起一家粮铺,十几年后,粮铺将会多大?增开多少间,将囤存多少粮,带兵打仗最忧心的便是粮草,如今别看四海升平,但边关仍存隐患,没有人知道下一次边关的战争会在何时打响。皇上治国有道不假,兵和户仍两部,关系就没有平和之时,去岁最后一次上朝,户部还提削减军用,裁兵回家务农。除此之外,还另有一因,他觉得皇上似乎很看中王修晋。

    李老将军早早便吩咐儿子不得私下给长孙另定亲,甚至不能透出有此意。李老将军几个儿子都从军,如今各为将领,他们想的直,且都十分孝顺,兄弟几人十分抱团,没有纷争,若不是李家有回京便交军权的规矩,他们一家怕早就成了皇上的肉中刺。李老将军的长子对父亲的要求自是听命,不敢反驳,儿子虽说是他媳妇生的,却一直由父亲在养,他不是没对媳妇发过火,可媳妇仍是对长子莫不关心,因此,他对媳妇也冷了心。去媳妇那说了嘱咐的话后,便去了妾室房中。

    李菻善不知外人在盘算着什么,他这会儿手拿着兵书,心思却飞得很远,也不知王修晋有没有收到信,当时是什么样的表情?会给他回信吗?

    王修晋哪有心思想李菻善,他正忙着给大哥画他想把房子改成什么样。王修柏听完,并看着弟弟一边说一边画出来的图,王修柏只觉得弟弟是“异想天开。”
………………………………

第51章 五一

    初四的晚上,王举业提着小包往六爷爷家跑,路上遇到打趣的人,王举业扯着嘴角笑笑,脚步却不停。

    “涨水没事,把房子起高些便是,再多用运些土垒坝。”越看那块地越觉得不错,便立刻定下地基,“这些荒地一起算,到时扩进宅子里做园子。”虽说比预想的要大上不少,但是也省了不少的麻烦事。

    “修晋啊!可想好了,这地离河边太近了。”村长仍是劝阻。

    “想好了,就这。”以他们家现在起房子的高度建房,就算是发水,也进不去。王修晋信心满满。村长则不停的给王修柏递眼神,希望做大哥的劝劝弟弟,王修柏则摇头,弟弟既然想买,他劝也是无用,大不了建房时,那边不盖房就是。

    村长见劝不住,一脸的无奈。王修晋寻到可心的地点,便心急的定下了去城里办手续的日子,高高兴兴的和大哥一起出了村长家。在回家的路上,王修晋已经把设想讲了一遍,甚至还特意去河边的那片地转转,王修柏看着弟弟兴奋的样子,没有开口打击弟弟,运土垒坝,哪里是他们说弄就弄,得县令点头才行。不过弟弟说的一点,他倒是认同,把房基垒得高些,就算是涨水也淹不进屋内。

    之后的日子,王修晋天天跑去定下宅基地的地方转,用步量有多大,想着房子盖完之后,会是什么样。背着小手摇头晃脑,跟着王修晋跑来跑去的王举业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小叔怎的了?没事跑河边吹冷风。

    待契书到了手上,王修晋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开始忙起建房的事。上辈子末世未到之前,他也算是小富之人,可仍是买不起所谓的河景房,海景房,这辈子河边的房子便宜的给不要钱似的,王修晋还认为占了大便宜。托吴掌柜弄一些垂柳树苗,又跑了几家的卖砖的作坊,之前还觉得不差钱的王修晋被高昂的砖价吓到,十块砖便是一两,这是卖砖还是抢钱啊?

    王修柏发现最近弟弟一改之前要盖房的兴奋,脸都快皱到一起了,叫来王举业细问之后才知,弟弟被砖价吓到了。王修柏没盖过房,他和母亲去了京城之后,就住在那座大宅子里,也不知砖价如何,但听着王举业的意思,砖价一直就是那样,没什么变动,若是卖多,也没有便宜一说。王修柏只当弟弟钱不够,便想劝弟弟盖房之事不急,反正契书已到手中,什么时候盖都可以。

    王修柏回屋之后,便见弟弟奋笔疾书的写着什么,便没上前打扰,想着等下再劝弟弟。转身离开屋子,便遇到一脸担忧的妹妹,“修晋正在写些什么,可是有事?”

    “这两天总见他愁着苦,是遇上什么事了?”王琇芸还不知弟弟买了地准备建房之事,以为遇到了难事。王修柏想着家人早晚都要知道,便把王修晋买了地,又被砖价吓到的事跟妹妹说了。王琇芸抿着嘴,皱起眉,然后转身便回了屋,没一会儿便拿着一个小盒子进了弟弟的屋。

    “姐?怎么了?”王修晋刚写好信封了口,便见姐姐一脸严肃的进来,有些不解。

    “这个你拿着换钱。”王琇芸以为弟弟手上没有钱,为盖不起房子发愁,便把之前弟弟送她铺子契约拿了过来。

    王修晋接过盒子,拿清里面装了什么东西之后,脸上的表情略有些茫然,“姐,我又不缺钱,你把这个给我做什么?”

    “我都听说了,盖房子没钱,快些收了。”王琇芸说完转身便要走。

    王修晋忙拉住长姐,“唉哟我的亲姐,哪个说我盖房子没钱。”王修晋忙把契房放到姐姐手中的盒里,“快些收好,什么时候见我不想后果就干事。”

    王琇芸还是不依,坚定的认为弟弟是劝慰她,说什么也要把契给弟弟换钱。王修晋便岔开话,细问是怎么回事,待听明白,顿时恼自己,又恼王举业。“姐,不是买不起砖,只是觉得砖价太高了。一两十砖,太贵。”

    听了砖价,王琇芸也是惊讶,她不知砖价定得合不合理,单是听着便觉得太贵。一两,能买上多少东西,够他们用度不少日子,却只能买十砖,这……“太贵了,咱不盖砖房。”
………………………………

第52章 五二

    带着信进了城,王修晋没有去铺子,而是直接进了杂货铺。吴掌柜打趣的问他房子什么时候盖,之前王修晋风风火火的,一副今儿弄回来垂柳,明儿房子就能成型一般。王修晋摇了摇手,一脸不想多提的样子,让吴掌柜看着更是起了八卦之心,“这是怎么了?”摆出不问个明白不罢休的样子。

    “宅基靠近河边,便想着将台阶修得高些,以免发水时入了门,就想买些砖,哪想带着举业去作坊问价,那作坊居然开口便是一两十砖,甚是吓人。”王修晋说完不由得叹口气,砖比粮贵,让他恨不得立刻改了行。

    “一两十砖有什么不对?”吴掌柜说完见王修晋一脸吃惊的样子,便“哈哈”大笑,王修晋怕以为“一两十砖”是一两十块砖。“你想岔了,进作坊后,有没有见砖垒起的样子?”吴掌柜开始为王修晋解惑,一般烧砖的作坊是以十砖为基,长十宽十为一层,而所谓的“一两十砖”实为一层,而不是十块砖,盖房人都清楚的事。

    听完吴掌柜的讲解之后,王修晋不由得瞪大眼睛,随即仍是摇头,“就算是百块,也够贵的。”

    “……”吴掌柜略有些无语,“砖不是那么好烧的,这价算不上高。”

    王修晋没再接话,把手里的信递给吴掌柜,“麻烦吴掌柜把信送到你们少东家的手里。”王修晋未说信中写了什么,吴掌柜也没问,不过他在给东家的信中另附上一页,细讲王修晋“闻砖价被吓”一事。

    王修晋和吴掌柜都不会想到,此信并没有交到少东家的手里,而是入了天子之手。天子因被儿子坑了新米一事,便吩咐下去,南边湘城送来的信或物,先告知他。这日,天子刚批完折子,正想去哪位妃子处转转,便听身边的公公言,湘城有信送到,是由皇上过目,还是送至皇子手上。天子想着正无事,便抬手,公公立刻把信奉上。

    信内分两份,一厚一薄,先打开薄的,天子看完便乐了,王宰相的小儿子也有犯傻的时候,砖再值钱,也不能卖出“一两十砖”的高价,到底是小孩子。随手又拿起厚的那份,展开后,见评了评信中字写得不怎么样,阅信之初并未多重视,只是越看越面色越肃穆。

    王修晋的信中先是抱怨砖价过高,接着又谈及商品价格、质量等标准,税收及各种开发保护等等之事,当然王修晋没有直接提应该如何如何,全篇都是以抱怨的言辞,甚至还有幼稚的话语,王修晋写这封信时,可是费了不少的脑细胞,生怕看信的人觉得他是妖言。

    站在御书房里的几位公公垂着头互瞄,莫不是湘城发生了什么大事?

    阅信后,天子又将信折好,重新放入信封之中。一手缓慢的转着玉球,眯起眼睛,面色略严肃。王涣子老迂腐,倒是养了个好儿子,别看才八岁,却有天纵之才。信中虽在处处藏拙,却因为年纪小,而将锋芒流露出来,此子有意思。“把信给皇儿送去,别让他知道朕已看过。”

    天子消了原本要去妃子处的念头,心里有几分纠结。原本皇儿在孩子中并不出众,当初让他跑一趟腿也是因为他不出众,还想过此子不是治国之料,却不想出去一趟交下王涣之的幼子,又因各种原因入了眼。虽说当初安排李老将军之长孙随皇儿身侧有它因,可到底是他一步一步的给皇儿添了助力,皇儿如今的变化,他看在眼中,却不能断定其有治国之力。想罢,天子笑出声,若是被王涣之知道,他看重其幼子,会做何态?

    皇子见到湘城来的信很是喜悦,立刻打开看,见信有两份,皇子也是打开薄的那份,看完之后直乐,心道王修晋还有愚笨之时,不过盖房子不是应该请人,这些事大可以交由旁人去做,何苦自己奔波。合上信,又打开厚一封,皇子见信便知是王修晋所写,看完信之后,皇子单手撑着下巴,心里想得便多了。若是去年这个时候,他见到这样的信,或许只会想如何安慰对方,但现在却不同。“去,把李菻善请进宫。”

    随身的太监立刻领令,去将军府寻李菻善。待李菻善进宫时,皇子已经写好了篇文章。李菻善行礼问安后,皇子便招手让他到身边,“来看看。”

    李菻善认真阅读皇子所写之文,他虽不懂文治之道,却也能看懂一二,文章所提之事很是有用,却难以推至。

    王修晋对杂货铺的少东家没报推政之心,更多的是想以此探底,自打过完年之后,王修晋便一直在想琢磨杂货铺东家的身份,他如今也算是见过不少人,上至父亲还为宰相时拜访的同僚,下至奴仆,这些人头上都是顶着各种信息备注,可那位少东家却是个问号,着实想不通。难说扒上皇家都会如此?王修晋也记不得在京城之时,有没有见过皇室的亲戚,但是太监却有见过,他们头上似乎也顶着信息。就为此,王修晋便赌上一把,还是一场赌期不定的豪赌。信送走之后,王修晋不安了几日,便把此事埋在心底。

    房子总是要盖的,王修晋不能因砖贵就放弃砖房,顶多是自己琢磨能不能弃砖,改用现代的房屋建造。众人都知后世的不论是盖楼,还是修桥,都要用混凝土,混凝土是水泥、石灰,石膏等与水搅拌而成,而水泥的主要成份就是石灰石与粘土,只是,王修晋又遇到了难题,上辈子他曾有幸去了一趟朋友开的水泥厂,水泥生产也是要立窑。空有一腔理论,却仍是步步难行,王修晋略感苦逼,他总不能为了建自家房,专门开个水泥厂吧!

    去买砖,王修晋心疼钱,他家的房子连院墙下来,可是需要不少砖,得花多少钱。不买砖……等等,王修晋觉得自己忽略了重要问题,他家修房子的时候,地上抹的泥,可是现成的,这东西从何而来?用它能不能制成混凝土?

    王修晋跑到村长家问他家修房时的料从哪里买的,村长非常痛快的告诉他去哪里能买到,向村长道谢后,还不等村长问他家何时盖房,需要多少人手,王修晋便匆匆带着王举业直奔城中买料。卖泥的地方是一处小铺,铺中院落堆了不少沙,卖沙之人称是房泥沙与房泥土相伴,加水后搅均便给抹墙面,地面。问明价后,才知此物着实便宜。

    泥沙与泥土具体怎么配比,就得看手艺人的功夫,王修晋不是专业之人,想要自己尝试,便各称上一些,又让王举业去药铺买石灰石膏,待东西齐了,才赶车回家。王举业对小叔的行事很是奇怪,却没有多问。待回到家后,王修晋便开始研究。各种配比都试上一试,其中还往里添了不少东西,像是从烧火炉中掏出的灰,每一种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王老六对小儿子突然开始玩泥巴很是气愤,每当吃饭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