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皇子听后,并没有什么反应,打发人走后,脸色却异常的难看,都道他受父皇重视,可父皇却从未让大学士教导过他,想想前些日子那位天天跟在几位大学士身边,而带着的却是李大将军的长孙,手握成拳狠狠的砸向桌面,难道说父皇是在为他铺路?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觉得应该做些什么,皇子眯起眼睛,眼底闪过杀意,为了那个位置,别怪他下手狠。
递出折子的第二日,朝堂上便有人把折子中所提之事在早朝时提出,众大臣并未多加讨论,此提议基本上不会牵扯到大家的利益,而且甚至可以从中获得利益,那么为何不通过,有人还提起衙门不能无偿提供保存,签约中的一方付押金,若是赔付,可以先赔以押金,由众大臣商议之后,就更完善了,没多久此法便正式推出。
王修晋听说衙门可以提供保存每三份契约之事时,粮铺的牌子已经挂上,并没有特别的仪式,只是放了两挂鞭,在王修晋看来便是一切从简,可吴掌柜却在心里感叹,到底还是孩子,城中开业,多是放半挂鞭图个热闹,王修晋放两挂,居然还说从简了。
见县令亲自过来道贺,王修晋见过礼后,便将大哥推出去招待,之后从吴掌柜听到第三份契的事。王修晋抬眼看向吴掌柜,越发对杂货铺的后台好奇,对方的身份定是不凡。
“吴掌柜受累了!”王修晋向吴掌柜行个礼,不论后台是谁,若没有吴掌柜送信,对方怎么可能知到“第三份契约”之事,王修晋诚心道谢,吴掌柜却连连摇手。“你当衙门白帮着保管啊!是要交押金的的。”
“当是得付押金,若无押金,真出了什么事,对方死赖着说没钱赔,还是只能吃哑巴亏。”
“你倒是心大。”
………………………………
第40章 四十
第三份契一经推出,众商家都持着观望的状态,最先影响的是杂货铺,吴掌柜拿着从湘城信,准备去找王修晋说说此事,这事放在大点的地方,倒也不难,可若在梧县里办此事,吴掌柜觉得难。迈步进了隔壁的铺子,吴举业便迎上前,“吴掌柜可是寻我小叔?”
“正是。”吴掌柜点了点头,由吴举业引着坐下。
“小叔去衙门送文书和第三契了。”吴举业心有怨念,若不是那伙计昨儿请一天休,今儿他就能跟着小叔去衙门了。
“什么文书?”吴掌柜觉得奇怪,他算得上天天过来,也没听王修晋提过文书之事。
“待小叔回来,您问他好了。王修晋瞧着侄子的样子,便是一笑,心想,到底还是个孩子,喜怒全写在了脸上。一边盘算着中午吃什么,一边想着于掌柜送的米应该进了京,也不知如何。
于掌柜押着几车的粮食进了京,一路上非常的顺当,也没吃着什么苦,更没遇到寻事打茬之人。到了京城,依着吴掌柜给的地址直接奔了过去。站在铺子外面,于掌柜犹豫许久,仍不确定是不是此处。自认也是见过事面的人,于掌柜此时瞧着挂着与梧县同样牌匾,却比梧县杂货铺看着要光面华丽太多的铺子,这哪里像是寻常百姓会进的杂货店,更像是只有贵人才能出入之地。
门里招呼的伙计见于掌柜一直在门外站着,还担心是不是匪类,一直小心的留意着,可仔细打量对方,又觉得不像是为恶之人,犹豫了一会儿便出门招呼,“您想买些什么,小店里打南边来的,北边供的,全都有,若是寻不到您想要的东西,您也可以留个信,小的报给东家,东家进货之时便给你捎带上。”
“此处可有一位姓刘的掌柜?”于掌柜被突来的伙计招呼的话弄得一愣,然后便把此行目的说出。
“刘掌柜?您是?”伙计没想到对方是来找人的,寻刘掌柜的人,他们做伙计的几乎全都认识,这位瞧着眼生。
“在下打湘城梧县来,给刘掌柜送封信,并捎些东西。”于掌柜将湘城掌柜写的信拿出。
伙计看了一眼,见对方不像是说谎,便招呼着对方进了铺子,“您稍等一会儿,我去问问掌柜。”
于掌柜再三道谢,目送伙计离开,然后便打量起杂货铺内部,和人来人往招呼客人的伙计,一个个瞧着都是机灵的。于掌柜没等太久,便见伙计引着一位看起来更像是书生的人出来。“这位便是咱们这儿的刘掌柜。”
“在下姓刘,不知您寻在下有何事?”
于掌柜忙把信送上,待对方快速的将信看了一遍之后,抬头打量于掌柜一番,“不知货在何处?”
“驿站。”
“且去看看。”刘掌柜有些急,这几天东家时不时的便会派人过来问梧县的粮到没到,刘掌柜自然想要快点把粮收了,更想一睹有何不同。
于掌柜面上不显,在心里将自己与对方做了比较,便有些自惭形秽。不过很快于掌柜便收了心思,这粮收他送来,临出来前,东家可是让人递了信,杂货铺没给钱,交付时,对方若不给钱,便让对方写个收货的单子,然后再寻杂货铺的东家要钱。
到了驿站,刘掌柜数了数量,与信中所报相符,同时也称了重,也没啥问题,便打算带走,人还未走两步便被于掌柜拦下。“还请刘掌柜给在下写个签收的单子,我回去后,也好跟东家交差。”
刘掌柜这会儿才仔细打量于掌柜,“你不是铺子里的人?”
“在下乃王家粮铺的掌柜。”于掌柜拱了下手,“还请刘掌柜行个方便。”
刘掌柜看了看粮,又看了看于掌柜,想了想后方点头。于掌柜见对方应下,心中大定。拿到了对方写的字据,他此次进京的任务就算是完满了。
粮进了京,不出一个时辰,宫里的皇子便知道了,立刻带着李菻善出宫。准备尝尝不同之处,是否真如信中所写那般。
自带粮进酒楼的,皇子算得上是第一人,酒楼的掌柜一脸的愁,却又不敢得罪人,要知道京城中随随便便都有可能是贵人。掌柜的硬着头皮接过米,送到后厨,让对方将米煮了,煮好之后送到三楼“紫竹”屋内。
煮饭的人看着只有一包的米,皱起眉,这米精贵在哪?居然还自带米过来,这些贵人真是麻烦。
………………………………
第41章 四一
蟹田米单从外表上看,与普通大米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米在蒸煮的过程中所散发出的香味,却让蒸饭的人眼前一亮,这米香啊!就是不知吃的时候,味道会怎么样。在驿站里,于掌柜是如何也不能让自己静下心休息,思来想去,干脆整了整衣服,出门,他决定厚着脸皮去杂货铺偷着学学。
于掌柜先脚进了杂货铺,后脚官兵把杂货铺围了,于掌柜看着外面的官兵一脸的恐怖,后悔不已,自己怎么就没老实的在驿站里休息。比起于掌柜的惊慌,刘掌柜脸上的表情却十分淡定,给屋里没有离开的客人行礼,并承诺所购之物少算一成,铺子里的伙计,也淡定如初,麻利的在客人的身份介绍着。
于掌柜被刘掌柜的行事震住了,他打小地方来,还真没见过此等的架势,这会儿瞧着,心里有几分复杂,换成是他,能如刘掌柜般淡定吗?答案十分明了,怕是也被吓到,搞不好官兵怎么说他便怎么是了,而瞧着刘掌柜出去与官兵说话的样子,完全没有阿谀奉承的样子,于掌柜挺了挺胸,努力让自己摆出刘掌柜的气势,他现在是不清楚自己是何模样,旁人看着便有几分好笑。
刘掌柜出去没一会儿便回来了,脸上的表情也没什么变化,叫来一位伙计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随后伙计跑到后院,不到半个时辰,外面的官兵便撤了。有眼尖的瞧见官兵从杂货铺的后院运走几车东西,被布蒙着也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刘掌柜,可是给哪位贵人捎了好东西,是否都出了,能不能均出来些。”京城之中,都知杂货铺后台很硬,对刘掌柜也是礼让三分,无人敢强买强卖。
“不是什么好东西,日后若有在下便派人送至府上。”刘掌柜没尝过米,也不觉得有什么奇特的地位,几车米也就是打他手中转转,不过看样子,米应该是不错,若不然也不会着急拉走。杂货铺分店无数,有能力的掌柜也不少,知道东家是谁的也就只有两三人,刘掌柜便是其中之一。
于掌柜仔细观察刘掌柜的处事,再一次在心里感叹不足,回到驿站时,有些抑郁寡欢,睡了一夜之后,便坚定了向刘掌柜学习的念头。新东家的粮能运进京,便不可小窥,日后铺子很有可能越开越大,甚至在京城开铺,若他有刘掌柜般的能力,那么东家必会重用于他。
于掌柜对新东家抱有很大的期望,这种期待在以前的铺子不是没有过,只是失望的更快,如今重燃期望,不单单是因为王修晋的出身,而是想通了一些事情,信任不是对方单方面给予的,自己若是没有做到,凭什么要求对方在亲人和外人之间选择外人。
在京城停留三日,于掌柜便带着刘掌柜派人送来的信和快马起程回乡,信是给东家的,于掌柜没有翻看。
王修晋从于掌柜的手里接过信,便让王举业引着于掌柜去休息,铺子的后院在装修的时候便收拾出三间卧室,原本两间打算自用,一间给伙计休息,后来请了掌柜,就从自用的房间中均出一间给掌柜的用来休息。
于掌柜一路赶回来着实累了,听着王举业说这间屋子专门留给他休息,于掌柜张了张嘴,最后只是反复道谢。
王修晋拆开信后,先是快速的翻了翻,里面有四张银票,共计五千两。眨了眨眼睛,又接着揉了揉,王修晋有种被银票砸晕的感觉。将银票放到一旁,快速将信看了一遍,又有些不确定的仔细看,王修晋嘴角扯了扯,心里再一次猜测杂货铺东家的身份。
五千两是酒楼查封后收出来的,酒楼得罪了皇子的后果,不用多想也能知,除非酒楼的背景比正得天子青睐的皇子还要硬,要不然难逃一劫。至于酒楼里的人,下场也可想像,在皇权制度下,人权就别想了。全数抓起来关押是轻,若是死都不知是怎么死的才叫惨。
皇子给王修晋的信中自然不会写怎么处置的事,只说酒楼之辈不懂规矩,便赔了五千两,想着没给粮钱,便把五千两全数给了王修晋。
王修晋觉得钱多烫手,又觉得那位少东家太过大手大脚,五千两就这么送出,若被其父知道,怕是会受到责骂。
………………………………
第42章 四二
京城的变幻离湘城有些远,对酒楼的事,王修晋也只是感叹了一番,然后该做什么便做什么。”吴掌柜添了杯茶,润了润喉后,才继续往下讲。
“于掌柜辞了工后,王东家便没再请人,每天亲自去铺子里坐镇,似乎也派人打听于掌柜的去向,也许是没见于掌柜在梧县内出现,也就放下了。王东家天天在铺子里坐镇,他那小舅子却天天寻着各种借口往他们家跑,一来二去的,便传出一些不好听的话。可王东家对他小舅子信任啊,而且还有正室在家里,对疯言疯语的,自然是不相信。
偏偏就巧了,有天王东家吃坏了东西,回家休息。王东家对小妾并不喜欢,纳进门是因为正室只生女,没生儿子,妾进门后一直无所出,自然便冷淡了。王东家进了正室的院,见院中无人,也只是觉得奇怪,想着可能媳妇身体不舒服,哪想走到屋门便听到里面传出……”吴掌柜说到这硬生生的停下了,眼前的人,可还是半大的孩子,就算平时没将把对方当孩子,有些话,也不能当着孩子讲。
王修晋嘴角扯了扯,算是明白了,可仍觉得天雷滚滚,那是亲姐弟啊!想想便打了个冷颤。
“然后呢?”王修晋明白,可王举业却是一脸的懵懂,正听着起劲,却没了下文,觉得混身不舒服。
吴掌柜看了看王修晋,王修晋拍了一下侄子的头,“去铺子里,待会儿我去寻你。”王举业一步三回头的往外走,直到走出杂货铺,也没到小叔叔的声音,只能垂头去了铺子,走到铺子门口,王举业心想着也许于掌柜会知道,等下问问。
杂货铺里,王修晋见侄子离开后,才开了口,“后宅之事,怎么会影响到前面的铺子?”
“王东家的正室和弟弟并非亲姐弟,弟弟是过继的,你是没见过那人的模样,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不是个好人。办事不行,溜须拍马的功夫十分了得,若不然也不会把王东家哄得对他极其信任。”吴掌柜没再继续刚刚的八卦,转到了正事上。“正室的弟弟对姐夫家的钱存在哪里,有多少暗账,太过清楚。被堵到现场的王东家哪有心思想这些,便将小舅子和妾室,连带着正室一并赶走。”
“等等,怎么扯到了妾室的头上?”王修晋有些蒙。
“王东家进门看到的小舅子和妾室,至于他的正室被两人关在内室之中。”吴掌柜没再细说,继续讲之后的事,“王东家把人赶走之后,正室在娘家哭诉一番,本就是过继的儿子,老俩口自然要站在女儿这边。将过继的儿子打了一顿,之后便想给王东家送去,由他处理。哪想那弟弟带着小妾跑了,临走的时候,趁着夜色去了一趟王东家的家里,把值钱的东西,还有银票全都顺走了。”
王修晋悟了,王东家怕是没钱给货商结算了,“王东家在梧县多年,应交下不少朋友,能过了眼前下的难关。”
“孩子,你还太年轻。”吴掌柜眯起眼睛,“带走的值钱的东西里,可包括着地契!”
“……”王修晋只能对王东家表达深深的同情,“地契不能补吗?”
“没听说还能补的。”吴掌柜摇头,“王东家损失大了,一气之下便病倒了,好在他与供货的处得还算不错,没人落井下石,这会儿去追债,反而梧县的几家都愿意给王东家先供着铺,待周转后再给他们结钱。”
“若是那妻弟拿着地契回来,怕是要改头变面了?若是衙门给补契,或是有专门的过户更改的登记,那妻弟也不会得意,拿走的地契,也不过是一张废纸。”
“等等,按你这么说,王东家丢的地契其实也是可以补的。”吴掌柜望向王修晋,“我虽没听有补契一说,是过户的更登记还是有的。”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当帮还是要帮一把,您也说了,对方说不定和我还是本家。”王修晋笑了,“再说,做生意没有人想多个敌人,都想多个朋友。”
………………………………
第43章 四三
梧县近些日子最大的谈资便是粮铺东家的事,两家粮铺的东家都姓王,一新一旧,新的红火,老店虽人来人往挺多,可看热闹的更多。老店里的伙计每天除了应付来扯八卦的客人,还要盘算着店能不能开下去。
吴掌柜被王修晋推着去了王东家的门上,吴掌柜就想不通了,王修晋咋那么心大,就不怕王东家缓过气后,调头跟他抢生意?说什么多个朋友总归比多一敌人强,可“同行是冤家”也不是随便说说的。母亲现在每日中午的时候出去晒晒太阳,然后便是指挥着女儿做这个做那个,还要考教,时不时还会教女儿一些后宅的事。王修晋每从城中回来,便会讲了一些琐事说给母亲听,若是后宅的八卦,王夫人便会把女儿叫到身边,问她当如何处理,开始王琇芸总是心善这个忍,那个让,被母亲好是一顿骂,有的事可忍可让,但人是有底线的,一味的退缩怎么行。
当初王修晋听说王东家的事后,便跟母亲讲了,王琇芸在一旁听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