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商-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四皇子的到来,其他的皇亲国戚的也纷纷送上厚礼,不会因为过继的是个女儿而看轻,王修晋这段时间忙着收礼见客,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关于女儿上族谱的事,反正上不了李村的,在京城上了也无妨。送走皇亲国戚,又迎来李、王两家的同僚,关系远近不提,但礼却送得很厚重。王修晋也不计较,照单全收,然后让管家挑着值钱的东西直接送进宫里,还得带着贵重的东西都是谁送的礼单。

    王修晋的举动得罪了不少人,可他一点儿都不在意,如果说皇帝没有实权,他会掂量一下,但偏偏皇帝不但据着实权,还握着军权,他的作法便深受皇帝的赏识。皇帝看着送进宫的东西,这个?不是说是孤品吗?怎么还有一样的?这个?朕的国库里也有一件一样,却小了很多。还有这个,这个……皇帝看完东西之后,生气了。

    百忙之中抽时间过来的五皇子,说着父皇因为他送进宫里的东西,向一些大臣发了好大一顿脾气,王修晋面上惶恐,内心却觉得圆满了,如果不生气就奇怪了,东西好不好,还是米掌柜科谱的,别看他很会赚钱,但对于一些东西的价值,他了解的并不如米掌柜。

    五皇子说着活动场最近的收益,长这么大,他从来不知道数铜板那么有成就感,每天带着活动场里的人员,围坐在一起数钱的时候,他总会有一种“大梁的百姓当真是有钱啊!”的感觉。每日多则上千两,少则数百两的入账,除去要分出去的钱,余下的够活动场几睥的收入和开销了。这些钱还没算上卖菜水和点心的,若算上这个,五皇子觉得以后可以躺在在钱上入睡。

    五皇子送给婭佑的东西特别的实在,据说是琴乐大师遗留的琴,还道若是学琴的时候,他正好有空闲便会亲授琴艺,还望王修晋不要嫌弃。王修晋怎么可能会嫌弃,乐还来不及呢,五皇子的琴艺出不出名都不要紧,主要是这个名声,以后若是四皇子上位,五皇子必会是位王爷,甭管有没有权重不重,单是听着是x王爷亲授的琴艺,世人听着,就是不一样。

    王修晋连连替女儿向五皇子道谢,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拜师礼要送些什么了。

    转眼婭佑到李家便有一个月了,这段时间里,李村的村长特意进了一趟京城,要拜见老太爷,却被拒之门外,米掌柜冲着过继两个小娃娃,在外面的酒楼见了村长一面。村长因没能进到将军府而遗憾,单看将军府的大门,他便是心里翻腾许久,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心中升起的不该有的情绪。

    见到米掌柜是带着管家一起去见村长的,村长见到李大老爷的夫人,那一身的贵气,让村长不敢直视,小心的把来意说明,他已经说服了村里的族老,给孩子上族谱的事,绝对没有问题,而且他还把婭佑的八字带来了。村长摆出一副讨好的姿态,米掌柜却并不在意那生辰八字,反而让管家向店家借笔墨纸砚,写下李家给婭佑定下的生辰八字,以后伴婭佑一生的八字,只能是这个,而不是出生的那个。

    村长看着写下来的八字,便知自己的讨好无用处,带着大老爷夫人给他准备的东西,早早的便回了村里,一路上村长都在想,回去后要怎么说。

    对于村里给婭佑上族谱的事,李家并不在意,老太爷仍是想要迁祖坟,他不想老了那天要葬回李村,他死都不会安宁的。对于老太爷的决定,小辈自然不会反对,米掌柜跟着能人寻了几个地方,最后还是皇上派人过来,给李家解决了麻烦,本来观望着等李家要迁祖坟时,准备蹦达几下的一些人,立刻消停了,自己迁和皇上同意迁是两个概念,他们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皇权,不想因这点小事,被皇上“看中”,这些人摸了摸脖子,庆幸沉住了气,若不然,便不知哪天会身首异处。

    被皇上派来的人,从挑地方,到算时辰,那叫一个速度,米掌柜跟着去看过后,相当的满意,又请老太爷看了看,老太爷见了地点后也是频频点头,便让大儿媳妇准备银子把地买下来,跟着过来的官府的人,立刻表示皇上已经下了旨,老将军为国为民争战多年,没能做到忠孝两全已是遗憾,这块地是大梁对老将军长辈的补偿。李老太爷冲着皇宫的方向跪下行了大礼。

    有了地,又算好了迁坟和再一次下葬的时辰,这事就要立刻办起来,老太爷准备亲自去一趟李村,不然这些小辈怕是怼不过那帮子“族老”。李老将军回乡,甭管是为了什么,其排场都不能少,不可能悄声的回去,同行的是老大两口子和小儿子,小一辈,老将军谁也没带。

    李村的人听说老将军归来,一个个都激动得不行,还有人上窜下跳的张罗着是不是要摆上几桌席面,还有老将军的祖宅要不要打扫一下,然后看向以前曾占了老将军祖宅的人家,眼里可是满满的幸灾乐祸。村长看着村里的人,心里却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还没到过继的女娃娃上族谱的日子,再说就算是到了日子,也没道理亲自跑一趟,想当初京城李家正牌大小姐上族谱的时候,也不见老将军过来,那么,这时间来所为何事?当真是回来看看?村长是不信的。

    等到老将军到了村里,原本打算要上前攀五服内亲戚的,全都歇了火,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不说排场,便是李老将军带的气势,还有身边的两儿子散发出来让人心生恐惧的压迫感,那位看起来贵气的人倒像是易亲近的人,可也有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老将军连废话都没有,直抒来意,他要给祖辈迁坟。这话一出便惊住了所有人,有人想要开口,却被一旁的人扯了一把,也不看看说话的是谁,他怕保证,如果有人敢开口说个“不”字,那绝对得不到好。

    村长强做镇定,他就知道不是好事,这若是把祖辈的坟迁走,以后李村怕是彻底和京城李家断了联系,可他却不能说反对的话,不见陪同来的还有城里的官员,那一个个脸上巴结,嘴上不停的说着“应该”的样子,让村长恨得牙痒痒。

    族老们自然一个个脸色不好,却也不敢说不,如果没有官员来,他们还能摆出族老的身份,可他们这样的身份在人家当官的面前算得了什么,他们在村里再横,也只是在村中而已。于是迁坟的事同遇到一点儿的阻拦,便是太祖父辈的后人,也没有人拦着,聪明的跑进城里的纸扎铺子,买上好的纸物回来,在迁坟的时候烧路上钱。

    老将军派人告诉这些小辈,坟迁去的地方,若是思亲便过去上个坟,亲戚远一些的,就不要劳烦跑那一趟,便是去了,也未必能进去。小辈得了信,自是欢喜,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和京城李家的关系没有断,至于旁人,跟他们又有何关系。

    李菻善带着媳妇,还有弟弟妹妹们,候在要下葬的地点,不论是嫡还是庶,只要是李家的孙儿辈,此时全都在这儿,至于重孙辈,除了雅昶之外,全都被留在家里。跟随着迁坟过来的村民,看着唯一的孩子,个个心惊,京城李家的处事还真让人说不清楚,一个过继的孩子,却是日后撑门面的人,就不怕血脉断了
………………………………

362。第362章

    旁人怎么想; 李家不会强求,他们行事还会受人指手画脚不成?看风水的能人和礼官两人带着一些副手的角色,指挥着下葬的次序; 然后礼官说着每人需要什么时候做什么; 而李家的第四代的领军人物雅昶小朋友; 一直板着小脸,十分认真的听着礼官的话,该行大礼时,便行礼; 该磕头的时候也不含糊。

    为了今天的下葬的事; 王修晋还特意把学堂里琴弹得不错的几位先生请来,上辈子王修晋也是参加过追悼会的; 追悼会上的哀乐; 他还能记得一些,便向先生哼了哼; 要说专业人士就是比他这种业余的强; 几位先生不但弹出了哀乐,还补充完整; 直道王修晋有才。

    礼部的礼官听到哀乐的时候,十分赞同几位先生的话,礼官还向先生求教了怎么弹奏,他期望把这曲子传遍天下; 人逢喜事需要欢乐了曲子; 在悲伤的时候也是如此; 这首被被先生们起名为《归去兮》的曲子便很好的表达了这样的感情,很适合人离世后奏响。

    这个时代是没有知识产权的法规,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必须他授权才能用的事,当然就算有知识产权法,王修晋也不会弄的,后世写这首曲子的人便是无偿的供人们使用,他便更不需要靠这个赚钱。在下葬开始前,几位先生便一直反复的弹奏。在旁人眼里,他们这样的举动有失文人的身份,可在他们自己看来,比起王修晋为他们做的事,他们回报的太少,如今有可能回报的机会,不卖些力气,对不起自己的良知。

    曲子一下在李家所有人起身往外走才停下,李家的人到了外围之后,李菻善陪着王修晋等几位还没出来的先生,雅昶陪着老爷子先离开,李大老爷向给过来帮忙的封了几个白包,和米掌柜忙着送包。从李村跟过来的人从过来看到排场便开始小心翼翼的,就怕行事错了,这会儿哪里还敢接白包。在他们看来,能让祖辈迁到这样的地方,放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而且以后他们及他们的后代也可以葬在靠近这边的一块地里,虽然不及此处,却也是极好的地方。

    李村过来的人拒绝白包,却仍是一人被塞了一个,他们回到李村后,便觉得比李村的人高出一头,以后不用因为葬在哪里还要被族老们要挟,只需要提前和将军府的管家说一声,由管家派人划地,不会出现和人撞到一起,更不会出现压到哪家坟的事,最主要的是,将军府的管家不会向他们要白包,就他们包的那点钱,还不够人家喝小酒,也就是村中的族老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点的权力,连死人的钱都想赚。

    将军府这边可算是完成了一桩大事,而李老爷子也了了一桩心事,整个人都显得特别的愉悦,精气神特别的好。连看不顺眼的人,都觉得顺眼几分,不过整顿起家宅里的人,却是一点儿都不手软。

    王修晋和李菻善原本不知道,老爷子收拾院子里的人,还是去老爷子的院子发现,他们过来几次都没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最开始还能当他们去办差事,可若是时间久了,便会察觉不对,得多寸,每一次都赶上那几人不当差?问了小爹才知道,那些人是被老爷子送出府,至于原因,他也不是很清楚,但逃不开犯了错,惹怒了老爷子。

    王修晋和李菻善面面相觑,也不好去问老爷子原由,便也只能压下内心的好奇。不过很快,他们便知道了原因,老爷子身边的那几位熟面孔,不知何时被人收买了,婭佑到的第二天便被一些有心人士知道,就是这几人传出去的。王修晋得知后气得直磨牙,李家哪里对不起他们了,李家对待下人够宽厚了,难不成便是因为太过宽厚了,才养肥了这些人的胆子。

    而让王修晋抑郁的事,他的标签功能,居然没有给那几人头上标签,还害得他在听到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原因是,他没从那几人的头上看到标签,不过父亲说是,而四皇子也说是,连李菻善也说是,便让王修晋内心的火气更大了一分,这些人太狡猾了,连他的标签功能都能躲过。

    王修晋并没有多想,他没有去想这几人会联合起来忽悠他,而是认为是他的标签出了差错。心里还在想着老爷子怕是相当的难过,那些人可以称得上是老爷子的心腹啊,这,被心腹出卖,怕是比没养好儿子还要伤心。于是王修晋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女儿去哄老爷子开心。

    现在婭佑醒的时间比以前长了一些,见着老爷子拍着手乐,老爷子特别稀罕婭佑,以前也不见老爷子抱其他的小辈,但是雅昶小的时候也没见老爷子抱几次,但婭佑却一样,老爷子几乎每天都要抱抱,就连婭佑往老爷子身上尿了一身,老爷子也是乐呵呵的,还拍着婭佑,说女娃有李家的风范。

    王修晋见李老爷欢喜,便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便是怕老爷子会郁结于心,再弄出什么病来。这样成天乐呵呵,王修晋也就放心了,便是白日里,早晨王修晋出去的时候,也把女儿送到老爷子那,虽说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可不了不让老爷子多想,婭佑和李霖芾都打包送到老爷子院子里,由老爷子帮忙带着,下午老爷子要休息的时候,再让李霖芾抱着婭佑回院子。王修晋连理由都想得及好,怕配给女儿的丫头心思不正。老爷子哪里不知是王修晋的托词,却也乐得帮王修晋照顾孩子,老爷子现在算是明白什么叫含饴弄孙之乐。

    日子过得及快,转眼便到了婭佑百天的日子,这天也是婭佑正式被记入族谱的日子,和其他孩子的待遇不同,婭佑的名字是老爷子亲自写在族谱上的,老爷子此举便是让李家上下都清楚,他对婭佑的看重,以后李家上下,万不能因为婭佑是女娃,还是过继来的,而轻视。

    在婭佑百日的第二天,朝廷里出了一件大事,一位以闲散王爷著称的,和先帝有结拜之交,据说还对先帝有救命之恩的异姓王爷被抄了家,一时间,百姓议论纷纷,没有人说是皇室不对,大家矛头一致对向了被抄家的王爷,别看挂着闲散王爷的头名,背地里指不定做什么事,没事抄家的时候,官兵抬出来的箱子,全都是真金白银,几辆马车都没拉下,更别提其他的东西。

    老百姓也不傻,他们知道谁好谁癞,而且起得早的人,还瞧见亲随带着圣旨,大臣带着官兵去抄家的时候,闲散王爷的家丁可是拿着武器反抗来着,不少官兵都受了伤,又来了几批官兵才把人治服,机灵的百姓很快便把闲散王爷和之前造反的事联系到了一起,然后便通了。

    这天早晨闹得事很大,王修晋自然没睡好,头一晚上李大老爷和三老爷便没有家休息,说是军营有事,而早晨李菻善也被仆人叫起,说是军营里派来人,请他过去,仆人拍门的声音吵醒了王修晋,醒了之后便没了睡意。起来后,才从米掌柜处得知朝廷的一位王爷倒了。

    王修晋仔细的想想,怎么也没想起来,有这样一位王爷。米掌柜看着王修晋的样子便乐了,“据说那位很是低调,先帝封他为王的时候,他还拒绝来着,得了封后,便调求不参政,也不上朝,平素里也不见他和大臣有联系,更不见他有什么产业,整日里的也不见府门打开,慢慢便淡出了视野,若不是这次出了事,怕是没有人记昨还有这样一位五爷的存在了。”

    王修晋对这位很佩服,能称之为卧薪尝胆的典范了,可惜没成功。

    米掌柜又笑道,之前为了钓出这条大鱼,老爷子把身边的心腹都送出去了,好在没出事,不然老爷子……往下的话没说,王修晋立刻领会,然后便反应过来,“被祖父赶走的人,去做卧底了?”

    “卧底”米掌柜对王修晋冒出的新词觉得有趣,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便点了点头,“之前不予你说,是因你天天接触的人太多,不小心说出去,恐隔墙有耳。”

    王修晋并不在意这些,知道那些人没有问题才松了口气,他的标签功能还是有用的便好。待王修晋出府的时候,街头巷尾的人,谈资便是官兵大战家丁,还有拉出来的数车金银,王修晋无意中听到句,“皇商有钱吧!那位王爷麻营生都没有,钱却比皇商还要多。”

    王修晋摸了摸下巴,他非常想说,任何一个商户都比他有钱啊!他的钱可都供给国库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