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商-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瘠。不论寇国盯上的是谁,他们都应该联合起来,首先,要让沿海的国家向上国申请一下,把上国的海防长城延伸过来,寇国就算想要攻过来,难。接着就是能不能和上国商量,先把寇国灭了,不是传他们的岛在下沉,早晚会沉下去,那就提前让岛沉下去不就行了,省得天天提防寇国的野心。

    使臣也听说了谣言,回京时如实的向皇上汇报,大梁皇帝沉默,寇国的野心还真不小,盯着大梁的国土不算,还想把大梁的属国也都占了,至于谣言里寇国岛下沉的事,在皇帝看来纯属无稽之谈。寇国岛做为附国已经有了几百年的记录,要沉早就沉了,还能待到现在。

    去南方的使臣回京没多久,南方诸小国纷纷派人前往上国京城,一为进贡,二为请上国为他们解忧,一定要灭了寇国让他们安心。尤其是临海的小国,如果寇国打过来,他们首当其冲。

    王修晋回京的半年多,一直扎在车坊,现在自行车的产量平均每天都能出一辆,而车链的齿轴也被应用到很多的地方,王修晋再一次的觉得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木制的轨车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是王修晋居然看一位木匠的画稿里看到了火车的雏形。

    李菻善带着几百的士兵去了船坊,在陆地上能训练差不多结束,现在需要在海上实训,还需要适应海上飘摇的生活。李菻善的手下刘青在一点点的接手训练海上士兵的事,李菻善不可能一直负责此事,李家主要还是陆战。

    雅昶这半年多成长的非常快,个子长得也快,但仍是很依赖小爹,除去晚上睡觉会回自己的房间外,其他的时间只要在家里,就会占据小爹的身边,王修晋考虑明年开春后让雅昶去学堂读书。

    盘算着日子过得还真快,转眼又是一年到了头。这一年忙忙碌碌,感觉像是没做什么,但细算算,发生了不少好事,船坊又改造成功两艘大船,生产了一艘全新战船,战船下海后,经过了几次的试验,船上不算其他攻击武器,单炮台就有十六架,其他的大弓弩更是多,船下还能发射水雷,水雷的攻击虽然只能向前,但威力十足。

    王修晋曾询问船坊的老工匠,能不能建造在海底行驶的船,工匠们沉思了很久后,倒是画出了图稿,只是在海底行驶的船,需要上面的大船用链子栓着行驶,没有任何的用途,王修晋只能让工匠停下了这个,倒是工匠们觉得这个可以用,还把新式的玻璃加厚加固安装到船下船,以探索海下世界,工匠们笑称,想看看能不能发现龙宫。船下船可以通过上面大船拖放到海中,也能拉到海上,不用担心会困死船中。王修晋听完工匠们的说辞后,也就没拦着。

    海上的防御在慢慢的建成,海边的监管也跟着扩大,由文武两方共同监管,倒也没有起争执,两边相安无事。前中书令刘大人的事,皇上第一艘战船下海后公开,言辞犀利的对满朝文武发了顿火,然后便进行了一次大换血,抓的抓,杀的杀,闹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些脑子不算正常的书生,对皇上相当的痛心疾首,写文章大骂,这些脑子不太好用的书生,下场是可想而知,而新上任的官员目前看来还都很积极工作,不再成天的只知道盯着皇上后院看。

    前几天的朝会上,皇上下旨,明年再派人出海,把大梁的瓷器推向海外。王修晋比朝上大臣要早些得知此事,列好长长的清单,但凡海外有的,大梁没有的,全都要弄回来,弄不好的,也要把能够建造的人带回来,不论是花钱,还是强抢。真正的战争爆发之前,大梁不能说是刀枪不入,也要有铜墙铁壁,这样才能使后世百姓能够免于战乱。

    把清单送走后,忙了近一年的王修晋终于喘了口气,今年粮铺因为蟹田稻不再是独家经营,价格下滑了一下,但因为是老店,百姓也都认了这个牌子,对粮铺的冲击并不大,而且,就算是凉州的百姓依旧种着蟹田稻,今年的稻子口味明显和往年大不同,百姓的生活好了,对吃食的追求有了计较,味道的改变,让想吃正宗蟹田稻的人,仍旧坚定认准王家粮铺。

    凉州农户也有吃自家的稻米,他们心里也有疑惑,却说不清为什么味道的变化那么大,蟹苗都是王家粮铺的人帮忙联系,种植的过程,他们也和往年一样,为什么味道就变了。农户们想到今年比往年少赚的钱,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们还是希望东家继续开粮铺,可也知道是不大可能的,铺子的匾都换了。

    想到之前传出来的,粮铺东家是因为凉州铺子的掌柜的贪得太多,恼怒之下把铺子转了成衣铺,铺子的掌柜也是由京城过来的,说是对凉州人不信任,还巴不得凉州农户去闹,若不是怕把铺子关了,铺子里的伙计没了生计,东家连铺子都不想在凉州开,如果农户去闹,便顺了东家的意,直接关铺子,东家说在别的地方的铺子都没出过事。

    传闻入了王修晋的耳时,他也只是笑了笑,基本上传闻没夸大。
………………………………

290。第290章

    凉州没有闹起来,让王修晋挺意外的,那段时间他挺心焦的,抱紧皇上的大腿没有错,但被皇上过份的看重,心里总会有不安,王修晋怕被捧太高,然后被一刀切了。便想给自己找点事,至于让人知道,他不是那么的完美,需要人防着。王修晋清楚,现在皇上需要钱,而他会赚钱,每年赚到的钱都归到国库里,既然有些官员仍贪,但是皇上却不用为国库会不会没银子发愁。王修晋担心,如果皇上有一天不需要钱,他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不知是不是到了年底人闲下来的原因,王修晋想的事总是乱七八糟,还都不往好的方面想。王修晋拍了拍脸,决定趁着天好去一趟庄子,把牛羊定下来,然后再去一趟王家,今年太忙,都没怎么有时间坐下来陪母亲聊天。似乎从大嫂过世之后,他有意识的和王家远了些,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他对大嫂的死没有任何的愧疚感,但看到几个孩子时,仍是有些不舒服。

    到庄子里转了一圈,今年的牛羊比去年多了不少,专门负责饲养几位向王修晋询问,如果明年还要添加的话,需要扩棚,王修晋想想后同意扩棚,牛羊肉是他喜欢吃的,而且到现在家里的几个孩子都要每天都喝羊奶,连他时不时的也会喝一喝。

    “修晋,正好在这遇见。”宋弘毅本是打此路过,在外面看到王修晋的马车,便拐了进来,“琇芸这两天念着要吃涮锅子,我想着小年前一天,咱们都去岳父家聚一聚,你可有时间?”

    “最近我很闲的,没有问题。”王修晋没有拒绝,“今年太忙了,都没有时间看看长姐。”

    “琇芸也忙,之前还被皇太后叫进宫里小住了几日。”提到皇太后,宋弘毅便皱起眉,“太后的身子骨越发的不好。”

    王修晋没见过皇太后,也不知对方是什么年纪,不过在宫里的人,怕是年轻的时候没少受罪,别看着宫妃表面很风光,为了争宠,她们对自己真的能下狠手。只是到老了,她们便要遭罪。“无事时让长姐多进宫几趟,若是太后不再了,长姐也没有什么机会进宫。”

    “如今有太后在,能压着后宫的妃子,也能让臣子们闭嘴不谈立后的事。若是太后……怕是安静的局面又要打破。”宋弘毅摇了摇头,这些不是武将要操心的事。王修晋觉得朝廷里的臣子挺没人事干的,成天盯着皇上后院那点事,真是闲得。两人又说了一句闲话,宋弘毅便走了,王修晋则在庄子里等着新鲜的牛羊肉,分了四份,除了自家和王家的,往宋家和春家送上一份。

    进了王家,王修晋便看到母亲逗着小孙女,王修晋没敢立刻过去,在门口去了冷气后,才走过去向母亲问好。看着小侄女,王修晋才想起,他一直没问过这孩子叫什么,“小侄女的名字谁起的?”

    “你大哥起的,芷雅。”王夫人把孙女放到小床里,“孩子挺听话的,特别的能吃,最近有些活泼,晚上特别的闹,奶妈子扔了几个都不可心。我这精力实在是有限,你大哥也没有时间管。”

    王修晋点了点小侄女的脸蛋,越看越是喜爱,抱起来轻轻的摇着。王夫人看着不由得叹了口气,“你爹给你大哥找了个男媳妇。”

    “哈?”王修晋被母亲的话吓到,好端端的怎么给大哥找个男媳妇?

    “你大哥不续弦,怕对孩子不好,老爷便觉得像李将军那样寻个男媳妇也不差。”王夫人也觉得寻个男媳妇也不错,至少不会耳根子那么软,被人忽悠忽悠的就动了不应该动的心思。“今年你大哥能回来过年,老爷的意思,让他们在年节的时候见见,若是没有意见,便把事定下来。”

    王修晋没有言语,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事得大哥拿主意。

    “老爷相中那人,我见过一次,挺正气的一人,老大压不住,也不知是好是坏。”王夫人又有些忧心,不过想想儿子不是出门的那个,就算压不住也没啥。

    王修晋挑了下眉,没有做出任何评论,这个年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的,想要反抗,也就是在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吧!没有几个能有勇气敢说不,当然除了一些攀龙附凤的父母外,大多数的父母给孩子挑选另一半还是很认真的,他相信父亲挑选出来的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能不能适合大哥,就不清楚了。

    在王家陪母亲聊了一会儿,提了提长姐说要回家吃涮锅子的事,又说了说太后的身体,闲扯了一些话题,说着自然也就提到了春家。去岁查寇国的事时,便扯出春家的一些人,虽然和春二老爷没啥关系,但王夫人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和春家的走动自然就少了些,王修晋不好劝说母亲,他如今也养着儿子,能够理解母亲。

    “之前王村来了信,问你有没有过继的想法,被我推了。”王夫人想得开,到底是进了李家门的人,从王家这边过继过去,若是姓王,在李家便显得十分的惹眼,还不如从李家抱个如雅昶一样身世的孩子,养在身边也能养熟,不会生出其他的想法。

    王修晋想起以前应下过从王村那边过继孩子的事,沉思了一会儿后,便有了想法,他现在是没有心思养孩子,事情太多腾不出手来,不过答应的事,还是要办了的,“娘,我虽不想过继孩子,总归是以前应下过,不能就此翻了页。莫不如托个保靠的人去王村看看,挑个机灵的孩子,我从小到大的所有钱,都由我出,如果是读书的料,学堂的费用,我也会应下,待到成人后,如同其他孩子一样,给五亩地,便不管其他。当然,也得找人看着,总不能什么钱都要我出,我是有钱,却也不当冤大头。”

    “你这……”王夫人点了点儿子,不由得叹了口气,当初这话茬就不应该冒。“这事先且拖着,左右又不急于一时,以后等老爷告老还乡时,再看着有没有合适的,养在膝下。”

    “娘,”王修晋觉得让母亲操心不好,当初若不是自己点头,王村那边也就不会一直惦记着

    “这事,就这么定了。”王夫人挥了挥手,“天也不早了,去接卧房吧!”

    王修晋无奈,只能告别。走了几步又回来,“娘,要不我把芷雅过继过去如何?”王修晋挺喜欢小侄女的,虽然养女儿有各种各样的不便,但想着每天可以给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觉得心情特别的好。

    王夫人瞪了一眼小儿子,“想一出是一出的,李家上下就霖芾一个女孩子,你把芷雅接过去,让霖芾带?可别把我的小孙女养成小子。”一边说一边把小儿子打发走,王修晋有些可惜,想了想便跟母亲说,王村那边若是女孩,便应下,若是男孩便拖着吧!王夫人连着瞪小儿子好几眼,然后直接轰出门,真是让人生气。

    王修晋去接儿子时,便问雅昶想不想要个妹妹。雅昶特别奇怪的看着小爹,他们家里只有小姑是女的,其他都是男的,如果有个妹妹,妹妹长大了会不会特别的男人气?若是长辈们再纵着,会不会成为虎姑婆,那还能嫁出去吗?

    没有从儿子嘴里得到答案,待晚上的时候,王修晋又问了问李菻善,李菻善沉默了一会儿翻身把要王修晋压住,“你最近太闲了,本想让你休息放松,却不想你是放松不得。”王修晋还来不及反应,便被李菻善亲得没了思考能力,待再次大脑运转时,天已经大亮。腰酸腿软的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

    王修晋哪里很闲,年前李菻善大弟的婚事终于定了下来,接着二弟也将成年,这位二弟倒是好些,没吵着要男媳妇,但对媳妇的要求也够多的,王修晋揉着太阳穴,跟着小爹给李冧意准备婚事,至于另外一个,且有得挑了。

    大弟的另一半是京西某商户的次子,长得很斯文,据说很才气,只是命不太好,商户的发妻过室后,续弦的那位,待之前的孩子不怎么样,便是这位才学不错,也没让其参加科举,李冧意在查一些事情的时候,认识了对方,了解对方家里的情况后,对其很上心,来往几次后便动了心,回来和小爹一提,小爹认得那商户,对于人品只能说是老于实诚,再了解那孩子的品性后,觉得两人倒也相配。

    米掌柜并没有通过那商户问婚事,而是直接和那孩子提的,那孩子才知李冧意的身份,起初还担心会不会因为他进了李家的门,而让他家起了不该有的念头,不敢应下,李冧意急得不行,追问过得知拒绝的原因后,便是让米掌柜很是喜欢,直接上门给李冧意求娶,对方一听是将军府的,想都没想就应下,当然也不敢提条件。不过,李家仍是把那孩子的大哥在军营里寻了个差事。
………………………………

291。第291章

    李家忙着婚事,王家也在张罗给长子相看另一半的事,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王修柏回京,王修柏并不知家人的想法,这会儿正在往家赶,他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没一家人过年了。带着一车的东西,还有弟弟喜欢的海物,想着过年的时候和弟弟好好聊聊,亲兄弟间哪有什么坎。

    小年前一天,王家除了王修柏还在往京城赶的路上外,王家的人都聚全了,围坐在桌前,桌上摆着好几盘子肉,各种丸子,青菜以大白菜为主,还有酸菜,红红火火的大碳锅端了上来,大家的筷子全都奔向了肉,然后大家都乐了,每人夹了些肉片放到锅里,王修晋放了不少丸子和大白菜。比起丸子和白菜,大家明显更喜欢肉,涮在锅子里,全都盯着肉夹,几盘子肉没多久便见了底,仆人立刻又送上几盘。

    屋子为了通风特意开了半扇窗,便是这样,不管老的少的都吃得大汗淋漓,王修晋把手绢放在儿子的手边,王琇芸也时不时的给儿子擦擦汗,李菻善和宋弘毅把棉衣全都退了去,智渊照顾着两个弟弟,王修晋和长姐时不时也会给三孩子抢些肉,一大家子的人热热闹闹的,让王夫人很是欣慰。

    平时吃的少王夫人和女儿,今天也多吃了些。饭后,王大人把李菻善和宋弘毅叫进了书房,王修晋打发着几个孩子去玩,然后他便陪着母亲和长姐聊天。说了这家如何,那家今年怎样,王修晋听得津津有味,以前的他,绝对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觉得张家长李家短很有意思,母亲说得特别认真,只不过各家事的情节,很像是白话小说。

    手指戳着芷雅的小脸,王修晋越看小侄女越喜欢,以后谁再提过继的事,便要个女儿养在身边,便是养成女汉子又如何,他家的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