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九艘军舰排成三列纵队,以三艘军舰为一队,其中间一队向前突400米左右,左右两翼的纵队稍稍落后,这样每一横队的三艘军舰又可以组成一个三角阵势
在19世纪后期,从风帆战列舰时代过渡而来的近代化海战是具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将单个的舰船组合到一起,使用恰当地队列有助于发挥集群的力量,使得军舰的战斗力和生存力获得倍增
但是,当时海上舰船编队的指挥手段较为原始,主要为旗语号令这种方式即使在平日正常航行时,如果用来指挥一只数量过多,绵延数海里地舰船编队,显然也是力不从心的不仅距离旗舰过远的舰船可能无法识别清楚信号,同时存在一旦要表达的意思过于复杂,简单地旗语容易引起歧义的弊端到了战时,旗语指挥就显得脆弱不堪悬挂信号旗的绳索、帆,以及信号兵都会成为敌方火力重点攻击的目标,而且蒸汽化海战中弥漫地煤尘硝烟会使得战场如同云遮雾绕一般即便是紧邻旗舰的舰船也有可能无法分辨清楚信号旗的内容
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仅仅依靠旗舰使用简单地旗语号令指挥一支大规模地舰队进行阵型变换或者作战很显然具有着极大地技术难度和不可*作性,因而当时海军界通行的规范就是把大舰队拆分为多个有少量军舰组成地战术小分队曾参与接收“武”字级铁甲巡洋舰回国的中国驻英使馆外交官余思,在所著《楼船日记》中总结英国海军章程的规范,将此概括为“……将战之时,分三船为一队,数队为一军,最为合宜……”,即每3军舰编列为一个战术分队,再由数个战术分队合并构成一支作战舰队这样的好处是各分队的军舰只要紧随分队的队长舰进行运动,作战时分队军舰之间能互相依托,分队与分队之间也能配合,即使失去舰队旗舰的指挥,各分队内的军舰也可以协同行动,配合作战,不至于落入被敌各个击破的不利境地
受英国海军影响较重的南北洋舰队同样吸纳了这一思想在江南水师学堂编译的海军阵型规范《船阵图说》中,虽然罗列了上百种阵型,但各种阵型的最基本战术单位都是传统的3舰制分队
所以这次兵分两路围堵日本舰队时,都是以三艘军舰作为基本的战斗小组,所采用的阵势可以称之为三角鱼贯阵,大体来看是一个三纵队阵型,属于待机阵型,这种阵型可用于停泊,也可作为日常航行时的基本队形但是三角鱼贯阵又不同于简单的三列纵队,这个阵型中每一横排的3军舰都是一个战术分队,分队3舰之间相对位置先后略微错开,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列的犄角布置方法,是严格按照了当时海军有关战时“全船不宜并行如一字,亦不宜鱼贯而行如1字,应鳞次而前如棋盘形”的战术标准,以利于机动,避免发生碰撞和炮火误伤平时正常航行队形没有此要求
邓世昌率领的一支编队最前方的“飞鹰”号巡洋舰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有浓烟冒起,而且飞向自己舰队方向移动,从来船的航上,可以判断出是一艘军舰“飞鹰”号随即拉响了警笛,全舰队进入戒备状态
不过很快,“飞鹰”号桅盘上的哨兵报告,来船是一艘美**舰各军舰上的官兵顿时松了一口气,舰长丁汝昌随即对哨兵下令道:“告诉他们,我们正在执行作战任务,让他们保持距离”
那艘悬挂着美国国旗的军舰似乎没有看清楚旗号,反而冲得近了一点,直到用目测可以看清楚舰队大部分军舰而“飞鹰”舰打出第二次旗号的时候,它们才回了个“请勿误会”的旗号,掉头而去
发生的这一段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各舰官兵的好心情,现在战事进行顺利几乎是全国皆知的事情,虽然水师没有取得什么重要的胜利,但是一荣俱荣,也是让水师同样跟着沾光
“轰……”“轰……”
在进入东海之后,一直保持着8节航向长崎与严复编队汇合的邓世昌编队居然听到了从长崎附近传来的军舰的炮轰声
“报告,飞鹰号报告从长崎附近发现有两支舰队的交战目前无法识别是否我大清舰队与日本舰队相遇”一名通讯兵如实报告说
“命令所有舰队航13,目标长崎,全前进”邓世昌命令道
“是”通讯兵转身离去
从中日交战到如今,邓世昌几乎都没有得到过表现的机会,他麾下精锐的四艘德国改进级铁甲舰镇、定、济、威,一直都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到目前为止只是攻击过长崎、横滨的炮台而已邓世昌也是憋足了劲要在与日本的舰队正面的对抗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东京和谈
东海海战的胜利消息马上传回了紫禁城,关绪清拿着电报在龙椅上呆呆的坐了许久脑海中不断反复的出现从穿越到现在发生的一切,他正在改变一个帝国的命运,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熟知的历史
未来会怎样可能没人知道,但是面对如今的局面却让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大清已经不再是像中法之战时孤注一掷与来犯之敌死抗到底的贫弱国家了而是一个东方生的军事强国,放眼全世界大清如今已经是世界排名前六的级强国了
在击败日本之后,至少在东亚大清已经没有了任何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对手只有那级强国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实力可以震撼一下自己,但是关绪清却无法肯定日本的战败会使英国孤注一掷的来对付自己吗?世界各国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强大起来吗?
虽然全歼了日本海军,但是自己同样也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大清二号”、“定远”、“不败”、“乘风”、“破浪”、“扬帆”的重伤起码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来修复,“凯旋”、“胜利”、“南吉”、“南祥”被击沉之后大清的主力军舰只剩下了“大清一号”、“镇远”、“济远”、“威远”、“居因”、“勇武”六艘,巡洋舰只剩下了“飞鹰”、“海狮”两艘,实力大打折扣
如果英国乘机侵犯缅甸,印度洋的制海权肯定无法保障毕竟大清的东南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这些军舰防御东南沿海都显得很吃力,没有能力去争夺印度洋
英国对缅甸的垂涎不是一天两天了,何况他们非洲殖民地的叛乱已经平定了英国有多的精力和实力来对付大清,而这次绝对不会再像上次缅甸战争那样轻松了
日本在接受了英国这么的帮助之后仍然战败,这对英国来讲虽然是一种震撼,但多的是一种仇恨因为日本战败了也就是以为着之前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瓢,这会让英国疯狂的从大清身上弥补自己的损失
所以如今摆在关绪清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这场战争的胜利多为大清谋取多的利益,然后同时给予英国多的实惠,避免让英国把矛头指向自己然后通过几年的休整彻底把英国的势力敢出东亚,至少在马来西亚、加坡、等地不能在出现英国的军舰,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皇上,您在想什么呢?”彭玉麟看到关绪清拿着电报思索了半天,疑惑的问道
关绪清回过了神,悠悠的说道:“嗯,严复跟邓世昌打的不错玉麟啊,你看咱们是不是该收网了?”
“臣鼠目寸光,不敢妄下定论皇上成竹在胸,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彭玉麟低着头说道
虽然彭玉林是在军营中成长起来的,但却是以打仗勇猛著称谈到大局观的展望就要明显比左宗棠差上了一截,关绪清看着这个忠心的老臣无奈的摇了摇头堂堂大清四万万人口,但是真正能帮的上自己出出主意的实在太少太少了
“朕不想听这些,你说说如今这仗还有必要打下去吗?”关绪清有些恼怒的问道
彭玉麟急忙回答:“回皇上,如今战况与我大清非常有利,制海权已经牢牢的掌握在了我们手里,而我大清远征的六个师也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日本臣以为应该乘胜追击彻底击败日本”
关绪清认真的听着,然后询问道:“打赢了之后呢?”
“呃……之后让日本彻底臣服与我大清,成为我大清属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彭玉麟略一思索之后答道
可能没有人比关绪清清楚日本那深入人心的武士道精神,就像后世美国占领伊拉克一样时不时的来几次自杀性攻击,驻守伊拉克的美军时常会有人员的伤亡,并且派兵在外常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日本绝对不会甘愿做任何国家的属国,而大清也不可能在日本常驻这么多部队,这次把日本的海军彻底击败,相信英国也不会再对其进行无偿的赞助,在得不到英国增援的日本在将来的几十年内根本无法恢复起来
“是个办法,但是要让日本成为我大清的属国不一定要把日本全部占领或者继续把这仗打下去啊,朕看是时候该找日本人谈谈了”关绪清说道
“皇上的意思是……”彭玉麟怀疑的问道
关绪清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是,朕想*日本人和谈你看谁去合适啊?”
“嗯……如果皇上信得过臣,就让臣去”彭玉麟坚定的说道
“是个人选,但是兵部的事还离不开你,你还是给朕再推荐一个人”关绪清不想打击彭玉麟的自尊心,这个武将出生的军机大臣让他去带兵打仗或许还行,可是如果让他去谈判就非常不靠谱了
“那让梁启去”彭玉麟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刚刚进入军机处没多久的人,此人才华横溢经常对如今世界格局高谈阔论且之前在国外留过学,是个不错的人选
“梁启?沉稳持重,是个人选,可是朕这次不让他去”关绪清思索之后说道
彭玉麟面容一僵道:“皇上定是心中已有人选,还请皇上明示”
关绪清站了起来,把电报放在了桌上走了下来说道:“让日本人去东京跟冯相华谈,告诉冯相华和谈条件跟上次一样,缺一不可”
“喳”彭玉麟恍然大悟,原来皇上要把这盖世之功给性冯的这小子啊
日本在接到了大清的和谈请求之后,也是一下没反应过来看如今战况如此不利,如果真的能和谈不失为一件好事,何况战争如果继续下去的话本土的这些军队在没有英**火的供应下战败也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再谈可能条件会苛刻倒不如乘这个机会签订合约算了
日本方面还是伊藤博文为和谈大使,当他再次来到东京时看到这里的一片废墟和满街来不及焚烧而发臭腐烂的尸体心头一酸老泪纵横边走边看到那些幸存的百姓苦苦的哀求着希望战争快点结束,伊藤博文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起来
东京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在仅存的几栋房屋外围站满了大清的士兵冯相华早已经在里面落座等待伊藤博文的到来
伊藤博文一路走来,面对那些幸存的百姓他甚至都没有脸停留下来说上一两句鼓励的话感到无比耻辱的他飞快的向那临时和谈议会室走去
“站住”门外的大清卫兵叫住了伊藤博文
在翻译的反复解释下,卫兵才搞清楚了这个老人就是日本和谈的代表他疑惑的看了看伊藤博文,说道:“将军有令,为了保证和谈安全,需要搜声”
当翻译把卫兵的意思转达给伊藤博文之后,他彻底的愤怒了“搜身?史上和谈哪个国家有搜身的先例?既然我大日本愿意来跟贵国和谈,就是出于真心诚意如果需要搜身那就不用谈了这是对我们大日本的侮辱”
“哈哈哈,伊藤兄不要生气嘛,贵国的和谈我大清不可不防啊贵国区区十来名瘦弱女子在我大清防卫森严高手如林的皇宫内硬是取走了我大清军机大臣、王爷、武英殿大学士等多人,我冯某可不敢在没有搜身的情况下放各位进来请毋见怪”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屋内传出,一名穿着大清军服肩膀上扛着四颗将星的中年人目光炯炯的盯着伊藤博文,说话的正是此人冯相华
这些话把伊藤博文气的脸一阵红一阵绿,自作孽不可活是自己行刺在先,如今人家提出搜身也是合情合理但是在日本的土地上和谈居然要搜主人的身,传出去太失国体了
“既然贵国没有和谈的诚意,那么伊藤告退了”伊藤博文说罢转身假作离开状
冯相华不紧不慢的说道:“伊藤兄,弟奉劝兄长一句如今我大清已经掌握了制海权,东京、金泽尽在我大清手中,而我大清随时可以向函馆、青森甚至是北海道源源不断的运送军队,到时候恐怕贵国最后那二十几万的部队也都将成为我大清刀下亡魂,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和谈恐怕就不光是要搜身这么简单了”
虽然这些话都事实,但是从冯相华嘴中说出来听在伊藤博文的耳中却成了*裸的威胁伊藤博文停住了脚步,思想不断的做着斗争接受搜身对日本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而不接受恐怕就将失去了这次和谈的机会,那等待日本的恐怕是大的耻辱
“伊藤兄的为人我还是信得过的,这样伊藤兄就不用搜身了,但是随行的这几位必须接受搜身否则就在屋外候着”冯相华给他找了个台阶下,占了便宜也不能一步不让,毕竟这次和谈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既然在这个时候选择和谈肯定有他的深谋远虑不能因为一时之快影响到皇上的千秋大业
………………………………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东京条约
伊藤博文毕竟是一个资深且经验丰富的外交人员,在翻译转达了冯相华的意思之后,伊藤博文顺势找了个台阶下台
“好”
冯相华头也不回的直接转身进入会议室,伊藤博文紧随其后他不想也不愿意看到日本的其他官员被大清官兵搜身的情景,在他看来,这是日本的奇耻大辱
“嚓、嚓”
在会议室外等候的各国记者,包括大清日报的记者都拍下了这历史的一刻,也是日本耻辱的一刻,一个个日本官员在接受完搜身之后耷拉着脑袋进入会议室
这倒不是大清故意刁难或者故意使日本难堪,的确是日本乘谈判之机行刺在先如今要求搜身倒也无可厚非,日本没有吃到羊肉倒是惹的一身骚
双方官员落座之后,谈判正式开始在一堆不着边际的官话之后,冯相华首先说道:“伊藤兄,贵国在朝・鲜偷袭我大清驻兵导致两国开战,错在贵国这点世人皆知,弟就不再重申了如今双方都为战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大清皇上仁慈不想让流血事件再次重演,故派弟与兄在此一叙希望能通过和谈来解决目前的纷争”
“如此甚好,只要清国愿意从我日本撤兵并保证之后不再侵犯我日本领土我们也愿意为朝・鲜偷袭贵**队事件负责,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补偿”伊藤博文说道
“嗯……既然如此,伊藤兄就开门见山,贵国愿意承担多少补偿啊?”冯相华直接问道
伊藤博文略一思索说道:“按照贵国的货币计算,我日本愿意承担200万银元的补偿并且承认朝・鲜为贵国的领土“
“哈哈哈,朝・鲜乃我大清领地全世界皆知,何须你日本承认?何况,贵国不承认又能怎样?贵国在朝・鲜几乎全歼我大清一个整编旅7000多人,按照我大清军饷制度货币改革前一名普通士兵一个月2两银子,货币改革之后,一名普通士兵一个月20银元,军官军饷甚200万银元还不够一个旅一年的军饷贵国就这点赔偿?我大清将士的生命就只值他们一年的军饷?”冯相华嘲笑道
“呃……那冯将军您看,贵国需要我们赔偿多少呢?”伊藤博文尴尬的问道
冯相华微微一笑,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