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皇帝-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自德国各地的记者这时惊奇地发现,这些在平日里被他们习惯性忽视的黄种人学生,似乎都挤在这里高举着各式各样的横幅,向着来自他们祖国地舰队欢呼他们身上都穿着熨烫整齐的校服,有慕尼黑工大的、有弗赖堡大学的、有柏林洪堡大学的、有康茨坦茨大学、有海德堡大学的、有德累斯顿大学的……几乎全部都是德国最著名的学府,这些即便是德国学生也非轻易能够考上的大学,却有成群成群的中国留学生,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后来,一些别有用心的报纸专门调查了这些中国留学生地入学途径和在校学习成绩希望可以找出他们认为的“幕后”交易,结果发现这些中国留学生不管是入学成绩还是平时的考试成绩都远远高出德国本土的学生,这令他们大为惊叹之余,也无话可说

    这些学子在各个大学的教授眼中,都是天赋异禀的孩子,往往只要很短时间就能掌握他人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了解的东西,但他们每天却像发了疯一样勤奋学习,做各种各样的试验,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他们出没最多的地方,而如果你在酒看到了他们那么不用怀疑,他们一定是去那里打工的

    每一期,中国留学生都以最优秀地成绩毕业,而且他们还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留学生是各个大学最欢迎的学生,他们甚至提出各种优惠条件,希望他们留下来任教但无一例外,他们拒绝了而是选择回到那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要知道,那些大学承诺地是为他们提供全套的住房、单独的实验室,还有绝对堪称丰厚的薪水这些他们都拒绝了

    此刻,在异国他乡居然迎来了祖国的舰队很多德国留学生自掏腰包甚至请假来到这里就为了迎接祖国舰队的到来,迎接那个被称为堪比“圣祖”的小皇帝到来

    关绪清眼眶里噙着泪花,在甲板上看着岸边的中国留学生他深深地脱帽敬礼,这是他对这些学子深深地敬意历史上,正是这些人挽救了中华民族最后的气运,是他们这样地人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当船队到达威廉港码头,由当地市长和几个国会议员组织的欢迎仪式,现在大家都觉得彻底的变成多余的了因为自关绪清走下船桥的那一刻,他就被热情的中国学生包围了

    此次担负随身护驾职责的仍然是十二年前推翻慈禧,董梁一手组建的御林军如今都已经是而立之年,出于对他们的信任,关绪清始终把他们带在身边而此时,成群的留学生向关绪清涌来,被两百多名随身的御林军阻挡在了五米以外

    一身明黄色的军服,笔直的马靴,腰间别着鲨皮套的军刀,从胸前到两肩,坠着穗花的胸章和肩章闪闪发亮自从身体长成以来,除了朝会,关绪清几乎每次出现在外人面前都是以这副军人形象出现,为此惹出了不少朝中非议但平时对大臣意见还颇听得进去的关绪清在这件事上却是一意孤行,所有上奏此事的折子一律留中不发,用他的话说:“整军经武,改革风潮,当自朕始”

    这时,关绪清向一众学子挥手致意,顿时就引来大的欢呼

    有几个学生头领式的人物组织学生一起向关绪清行跪拜礼,关绪清摇摇手:“这里是国外,咱们入乡随俗,大家都免了”

    接着就有两个青春靓丽的女学生上前来献花,随行的御林军士兵连忙将她们拦住关绪清微微瞟了一眼身边的张玉,张玉作了个没有发现的动作,关绪清便上前分开几个御林军士兵,微笑着接过女学生手中的花关绪清还热情地询问她们的情况,毕竟国内虽然风气渐开,但男尊女卑的思想还不是一下子能够改变的,有女学生出国留学,实在是凤毛麟角的事情就连关绪清的皇后也没有同关绪清一起下船,当时中国的传统观念总是觉得女孩子抛头露面是件丢人的事情何况是一国之母,皇帝的妻子不是谁都能见的了

    两个女学生在回答过关绪清的问话后,羞红着脸跑开了,周围的欢呼声大关绪清双手下压,做了个静一静的手势周围飞快安静下来

    “各位同学,我知道你们中大多数人都是从外地赶到这里来的,有的人在街头宿了几晚,有的人换乘了四五趟火车……所以今天我们才能聚在一起,我很高兴,这证明你们心中始终装着自己的祖国大家都知道,大清前几年和法国人还有英国人打了两丈,欠下了大笔的款子,现在国库里穷得可以跑老鼠……”周围众星捧月一般围着关绪清的学生们顿时一阵大笑

    “但这仗又不能不打,不打只会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只会加专横地骑到我们的头上,那我们的国家就永远谈不上安宁,谈不上太平只是这样一来,就苦了你们,朝廷每年出国留学的名额只有那么一点点,你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是朝廷公派的留学生,所有生活费和学费都要靠自己去挣,每天除了读书还要干好几个时辰的活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辛苦了,朕欠你们的,将来的某一天一定加倍还给你们”说着,关绪清的腰深深弯了下去
………………………………

第一部 第一百一十一章 购舰

看到关绪清的举动,周围的学生全都惊呆了紧接着,整个码头的学生都沸腾了不管关绪清有多么年轻,但他的身份依旧是货真价实的大清帝国皇帝,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真龙天子、九五之尊,即便是这些接受过式教育的学子,也无法完全摆脱中国几千年来的君权至上思想,此时他们只觉得满心都是激动,以前所受的一切苦都值得了

    所有的学生自发的跪倒在关绪清面前,在他们看来,他们根本受不起皇帝的鞠躬

    这时关绪清直起腰,语调加的深沉,也加的激越:“转眼间,这个世纪已经步入最后十年在这百年中,我们落后了太多,无数次被列强欺上门,全凭忠勇将士的血肉之躯和豪杰先烈的英魂才使国朝得以延续至今,却也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若然落后、必定挨打……你们怀揣着梦想,漂洋过海来欧罗巴留学,为了让国家能迎头赶上,你们吃尽了苦头你们中的一些人等不到学成归国的那一天,就倒在了异乡的土地上,甚至没有多少人记住他们的名字在这里我要向他们鞠一躬,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英魂不会散去,子孙后代永远记得历史上有他们这样一群人”说着又是深深的鞠了一躬

    顿时,周围莘莘学子的眼眶全都湿润了,一张张热泪盈眶的脸在关绪清的眼前闪动学子们已经不懂得说什么了,只是在那里热烈地鼓掌为同窗命运的苦难,为祖国强大的期待,为民族崛起的艰难历程这一刻,都浓缩在关绪清的话语之中

    许多学子得到朝廷公费的留学机会,并且当地政府负责照料他们的家人这本已经让学子们感动的一塌糊涂,而在这异国他乡皇帝接二连三的向自己鞠躬像是自己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救世主一样,怎么能不让他们肝脑涂地的为朝廷、为国家效死命呢

    关绪清在第二次直起腰后,又深深地弯了下去:“这最后一躬还是为你们……这一刻我不是什么皇帝,而是和你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大清子民现在国家已经改革了科举和官制,建立了式的军队,地方的普及教育也逐年扩大,国家还在鼓励发展工商业,到处是用武之地我希望你们在学成之后,能够回来报效国家,让我们的国家能够赶英法美德,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古老的话语从这些风华正茂的学子口中喊出,让人感觉多了几分真诚,几分激昂

    有的已经哭成了泪人,在异地他乡遭人冷眼惯了何时得到过这等待遇,何况是自己国家最尊贵的皇上他们中所有的人都已经下定决心学成后定回国效力,辅佐皇上把大清重打造成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不会让前辈们的鲜血白流

    就这样,红着眼睛的学子们始终围着关绪清不愿散去,他们亲切地交谈着,从关绪清的口中,他们不断获得祖国的消息,获得国家未来的希望,许多人激动得恨不能肋插双翅,飞回祖国,加入到祖国发展建设的浪潮中去

    在关绪清被德国前来迎接的使臣迎走之后,学子们依然久久不愿散去他们的交谈一直从清晨持续到下午,然后到天黑,直到华灯初上,学生们才纷纷散去可以说,第一次接触的关绪清,彻底抓住了他们的心,因为只有同样深受几千年中华文化熏陶,深深明白这个民族的心理,准确把握这个时代脉搏的他,才知道这些学子想要的是什么

    关绪清此行的一站就是带领访问团参观威廉皇家海军造船厂日本从法国订造的四艘前无畏舰带给了关绪清巨大的压力这四艘排水量过万吨的一等战列舰,虽然由于建造时间早,在装甲的工艺上有所欠缺,算不上十分成熟的前无畏舰,但由于法国的舰船设计师一直具有前意识,所以这四艘战列舰已经具有前无畏舰高干舷,舯部向外隆起的特征,而且日本海军部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对这四艘大型战列舰进行改进,正如后世历史中,他们在二战中对美国的战略,他们认为凭借日本的国力,想在舰船吨位量上过中国是件难以完成的事情因而日本海军想通过质量优势来抵消对手的数量优势,所以他们一直致力于在四艘战列舰上应用的技术和式武器这也是为什么1883年开始建造地“九州”号直到今年才完工,另外三艘的建造还要陆续进行到明后年可以说,这四艘日本前无畏角世界造船史上建造周期最长地军舰

    德国的造船技术一贯采取厚实的风格,这倒与后世的德国造车业有点类似但显然这一风格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海战再厚实的护卫钢板也会被炮弹打穿,可是航上的劣势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关绪清根本没有认真的参观,只是象征性的看了看

    无意间,关绪清发现了德国设计并已经在制造的一艘名叫勃兰登堡的战列舰

    他的主装甲带厚度达400毫米,但只覆盖了舷侧水线附近的狭窄区域,大面积的船舷和上层建筑实际上没有足够的装甲防护而且由于舰型上仿照法国战列舰,“勃兰登堡”级的上层建筑高达,舰桥十分宽阔,这些都使其很容易遭到敌炮火的杀伤除此之外“勃兰登堡”级战列戒备地炮塔比较特别,它保留了炮塔地基本样式,具备固定的300毫米炮塔基座装甲围壁,其上装有一个“炮罩”,这个“炮罩”厚度只有50毫米,正面防盾也只有120毫米,这样地设计在后来被证明有一个可怕的结果——大口径炮弹穿透装甲后碎片就会在炮塔内四处飞散和反弹瞬间杀伤大量舰员,造成战斗力地丧失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设计是出自对德国海军作战环境的考虑,北海长年风高浪急海况条件恶劣,波罗的海海域狭窄,回旋余地不大这使得双方舰队在交战时,往往会在相对较近的距离,这个时候,炮弹在空中的弧线会相对较平,大角度落在上层建筑和甲板上的机会相对较低,炮弹一般会命中船舷和炮围,这些地方都是“勃兰登堡”级装甲防御最厚的地方

    它其摒弃了“萨克森”级铁甲舰的低干舷,而采用了长艏楼结构,干舷很高,高航行时阶上浪现象有很好的改善,能够在相对恶劣的海况条件下,为火炮提供稳定的射击平台

    另外,该焦用的是8门88毫米射炮作为反鱼·雷艇武器,与英国战列舰普遍使用的3磅炮47毫米口径和6磅炮57毫米口径相比,优势比较明显,每分钟15发的射对付鱼·雷艇之类的目标绰绰有余

    而在动力系统方面,“勃兰登堡”级采用2台活塞蒸汽机,由12座老式的圆式锅炉提供蒸汽主机最大功率10369马力,驱动两个推进轴和两个螺旋桨,最大转过每分钟一百转,这使得这一级战列舰的最大航达到18。2节,要知道与他同时代的英国战列舰和美国战列舰,普遍最大航还只有节而且“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燃料舱也扩大了很多,可搭载1050吨燃煤,在1节匀状态下可航行4500海里

    经过三天的考察,在关绪清与严复、邓世昌等反复讨论后,关绪清正式通过中国驻德大使李凤苞向德国政府和威廉皇家海军造船厂发出照会,希望能在“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基础上订造两艘经过改进的战列舰,要求吨位过一万

    改进后的战列舰依旧保留“勃兰登堡”级6座主炮沿中轴线分布的设计,只是通过增加舰船长度,将舯部35倍径身管的双联装主炮换成和艏艉主炮一样的40倍口径,使6门主炮获得一样的射程,从而能够在作战时产生齐射

    除此之外,原本采用炮台设计的六门主炮将全部改为封闭式的炮塔设计船舷装甲虽然依旧保留了原本厚达400毫米的水线带装甲,但全部改为最的克虏伯渗碳装甲,大大加强了其防护能力

    德国人爽快的答应了关绪清的要求,并且承诺一年就可以交船关绪清当场为这两艘战列舰命名为“破日”、“灭日”

    很明显,这两艘战列舰就是为了对付日本人而购的一年的时间内要德国交出两艘这样庞大的军舰也确实为难了他们,但是留给关绪清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了面对日本的告诉发展,和马上就要在朝·鲜、黄海与日本发生的冲突,只有大踏步的购入多的军舰才能彻底把日本击败

    在到达德国后的第五天,关绪清才真正抽出时间接见在德国学习的陆军军官们,这些人才是大清将来陆军的支柱未来很长一段大清都要依靠他们来指挥上百万的部队东征西战,吞并亚洲,征战世界……
………………………………

第一部 第一百一十二章 聆听圣训

这天一早,关绪清刚刚起床刷洗完毕德国陆军军官学院院长、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贝拉带着十几名大清的优秀陆军军官来到德国为关绪清准备的套房外

    也许这几天,关绪清就只有今天上午才有空见见这几位当年他自己钦点去德国的将领其中不乏有他心中左宗棠的接班人冯相华在内

    “参见皇上”十多名穿着德国陆军学院校服的大清军官齐齐的跪倒在关绪清的面前

    “这不在大清,朕都跟着入乡随俗了尔等也不要多礼了,平身”关绪清单独的把跪在最前面的冯相华扶了起来

    这个年过40的汉子在德国学习了三年之后,不但军事理论上大有长进,连脾气也收敛了很多,那暴躁的脾气如今已经看不到了沉默寡言的他总是能在学院的各相比赛中摘得桂冠,也是这批留学德国的军官中资历最老的将领大家都亲切的叫大冯大哥,可不是嘛,参加过剿灭太平军的将领如今还剩下几个?冯相华就是其中之一

    其他王风、方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张勋、曹锟、陆荣廷、徐世昌、段芝贵、赵秉钧等也纷纷起身

    关绪清认真的听着贝拉详细的介绍个人的成绩,其实说是介绍,实际上就是不停的夸奖各位如何如何了得,不管是军事技术过硬、理论知识娴熟,听上去这几个人个个都是可以独挡一面的人物

    个人的学习科目不同,这在出国之前关绪清就已经有详细的分工了比如有王疯子之称的王风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学习特种作战的,回国之后的任务也就是着手组织一支特种部队

    而赵秉钧这个后世被称为“大清妖狐”的他,学习的是特务技能和管理,他回国之后与日本的“菊”机关将会有一场智力与胆量的较量

    其他的有学习山地作战的,有学习平原作战的等等等等

    在介绍完之后,贝拉也是知趣的先行离开房间内,除了王玉这个贴身的御林军首领在关绪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