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光-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骉直言不讳地锵锵一番咽咽喉咙道:“相爷,咱是陕西人为什么要被人喊做寇老西!”

    寇准见马骉一锤砸到鼓心,禁不住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在宰相府的院子里跺起步子。

    寇准这座宰相府是花钱租来的,不能说寒酸但也豪华不到哪儿去;在物欲横流的汴梁城,寇准的这座宰相府就是一座平民百姓的庭院。

    “马骉你小子真会说话嘛!”寇准一边踱步一边说:“众人喊老夫寇老西,还不是见咱腰里别的这个葫芦?”寇准把手按在腰间的酒葫芦上讪讪道:“腰间别葫芦是山西人的习惯,山西人爱吃醋带只葫芦装上醋随时随地呷一口长精神!”

    寇准说着把葫芦从腰间摘下来拧开盖儿按在嘴边“咕嘟嘟”灌了一气子子,一葫芦老酒便就所剩无几;把盖子拧起来拎着葫芦意犹未尽道:“马骉你个碎屁屁娃,老夫葫芦里装的是酒不是醋你不知道?”

    马骉笑声呵呵道:“相爷葫芦里装的是酒小人哪能不知道?但京城人可不管你装酒还装醋,都喊寇老西这是事实啊!”

    “喊就让他喊老夫不在乎!”寇准不屑地扬扬手臂道:“老西是山西人爱吃醋的代称,陕西人也爱吃醋呀!陕西、山西就隔条黄河,老夫做寇老西也不委窝!”

    寇准说着把酒葫芦拎在手中对丫鬟柚子道:“柚子姑娘你去给葫芦里把酒添满,老夫这里就出门去!”

    柚子瞪直眼睛看看寇准又看看马骉,不知如何是好。

    寇准瞪直眼睛道:“柚子你不要听马骉碎崽娃子胡咧咧,还不去添酒磨叽甚!”

    柚子哪敢违抗命令?手忙脚乱地从寇准手中接过酒葫芦去了,寇准看向马骉道:“马骉你小子悠着点,不要老埋汰老夫喝酒那些烂事;老夫喝十葫芦酒也不醉!”

    马骉抚摸着脖朗阁讪讪道:“小人哪敢限制相爷喝酒?可相爷您给皇上告假说重病染身,皇上要来府中探望见不上您那可怎么办?”

    “你瓜怂了是不是?”寇准狠狠啐了马骉一口,把目光扫向站立一旁的家院耿忠;打满酒返回来的柚子姑娘和几个体己家丁丫鬟道:“你们都给老夫听着,牢牢守住宰相府大门;皇帝小儿来了不能让他进;就说昨天夜里老夫辟谷,请太上老君驱邪除病;七天内谁也不能接近,一旦打扰会前功尽弃,老夫就一命呜呼……”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13章:宰相寇老西(2)

    耿忠、柚子、十几个体己家丁和丫鬟听寇准如此讲,全都频频点头殷勤应诺:“小的一定照相爷的话办,守好宰相府大门谁也甭想进来!”

    马骉不以为然,向寇准跟前近了一步道:“相爷的话小人记着,可你一人出去小人咋能放心!”

    马骉清清嗓子神情亢奋道:“汴梁城还不太平,契丹探子频频出没;要是给相爷一刀子马骉如何给家乡父老乡亲交代!”

    马骉坚定不移地挎剑侍立道:“小人要跟着您警卫,决不能掉以轻心!”

    “掉你个头呀掉!”寇准弯起手指头在马骉额庐上弹一个栗暴嗔怒道:“你这小子咋就噙根红萝卜牛鞭都换不来?昨天夜里老夫给你锵锵了半晚上对牛弹琴哪……契丹探子咋哪?他能捅老夫一刀子老夫就不会捅他?你看这是什么!”寇准从襦衣下面拔出牛耳尖刀欣欣然道:“从小卖蒸馍啥事没经过?老夫当年就用这把牛耳尖刀干死过一个番蛮子,现在力道依旧不减!”

    马骉眼睛瞪得像牛铃死死盯看着寇准无言以对,寇准冷哼一声回他一句:“马斌你是相府侍卫统领,好好在这里待着那里也别去……”

    寇准说完这些话,把长衫撩起来别在腰里间;哼着关中乱弹:“有为王出得宫山摇地动,左牵黄右擎苍威风凛凛……”走出宰相府去……

    太阳还没有出山,汴京街头已是行人不断;沿肩挑担的,引车卖浆的吆喝声时起彼伏。

    寇准回头看了一眼渐去渐远的宰相府,心中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

    汴梁城分为外城、里城和宫城,寇准的宰相府在里城的一条小巷子里,不是十分显眼也不显得荒僻。

    外城紧依皇城而筑,昂贵的房价有点离奇,做宰相一年360万贯钱的寇准,竟然买不起一座院落;只能租赁而居,这样的事后世人根本无法理解。

    要是在后世,甭说寇准这样的一品大员,就是七品芝麻官也是牛皮哄哄;出行就餐根本不用自己掏腰包,建筑商送一幢豪宅养几个小妾极尽享乐见怪不怪。

    然而被后世人几乎骂翻的宋朝,千古流芳的名相寇准也买不起房子而租赁居住似乎就有点不正常!否,宰相买不起房子在宋朝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宋朝买不起房子的宰相不止寇准一人;除过蔡京、童贯、朱勔、梁思成诸等异类,宋朝买不起房子的宰相有一大批;信不信由你。

    寇准做宰相后一年的薪水是360万贯,还有一些额外的节补;一年收入400万贯没有什么问题。400万贯折合后世人民币40亿,钱多得下人。

    但宋朝宰相不像后世那样身边的工作人员薪水全由国家掏腰包;寇准宰相府的下人一干开销、薪水都要从寇准的收入里支付。

    简而言之,寇准是宰相一品大员从朝廷领工资;宰相府的下人给寇准干活从他手中领工资。

    宰相府里七品官,上上下下百十号人吃喝拉撒,薪水、利头、招待、应酬,寇准360万贯薪水能保个底已经不错。

    寇老西还有个臭毛病喜欢喝几杯,而且家中宾客不断酒肉不离;捉襟见肘的日子明眼人一想就明白。

    过日子已经很不容易,倘若想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城外城买一套房;不啻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寇准做宰相的前一年,宋真宗处理过两个宰相;一个是大肚子张齐贤,一个则是向敏中。

    张齐贤和向敏中位高权重,却因为争夺寡妇柴氏犯事;柴氏一纸诉状把张齐贤和向敏中告到真宗皇帝那里。

    柴氏的公公是前朝宰相薛居正,柴氏状告向敏中低价购了薛居正在京城开封的一处房产;向敏中承认自己花500万贯购买了。

    啧啧,500万贯还是低阶?500万贯要是折合成二十一世纪的人民币少说也是50亿,汴梁东京的房价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高出数倍。

    寇老西这个宰相做得窝囊,一年那么多的薪水连房子也买不起只能租赁;可他心情畅快;能吃能喝还喜欢唱乱弹。

    寇老西今天把自己装扮成酒馆小二哥走在汴梁街头,是想考察一下汴梁城的民风、民情、民物,因为战争的硝烟已经向极度豪华的汴梁京城袭来。

    考察民风民情民物是宰相的专利,寇老西却要装病给皇上告假?悄无言声地走出宰相府,何也?讲出来恐怕有人会惊掉下巴骨!

    就在最近几天,寇准已经接连不断地接到前线的告急塘报,说辽国萧太后统领20万大军犯境;正向汴梁逼近。

    寇老西把前线的军情塘报全给压下没有上报真宗皇帝,他在谋划一个完败契丹的百年大计;倘若成功,会彻底消除契丹人对边境的骚扰以及对汴梁城池的威胁。

    完败契丹百年大计的主角离不开开国将军薛世三和他的孙女薛瑾儿,寇准秘密派遣家丁张环潜出汴梁城;赶往凤翔府薛家营召唤薛世三和薛瑾儿火速进京。

    薛世三是唐朝平阳郡公薛仁贵的嫡系十三世孙,继承了先祖的睿智和神勇。

    宋太祖陈桥兵变时薛世三是主要将领,跟石守信、高怀德齐名。

    宋太祖打坐龙庭16载薛世三一直是殿前都指挥使,但太祖不明不白的死亡使薛世三怀疑晋王赵光义从中做了手脚。

    怀疑归怀疑,赵光义还是堂而皇之登上皇帝宝座;但那个金匮之盟更让薛世三觉得赵光义就是杀害赵匡胤的凶手。

    薛世三走上用酒消愁的巷道,一次喝醉酒露出真言;抱怨赵光义太阴鸷。

    多事者立即给赵光义打小报告,赵光义要除掉薛世三。

    寇准得到消息后建议薛世三效仿石守信、高怀德辞去殿前都指挥一职交出兵权,解甲归田。

    薛世三按照寇准的建议做了,赵光义果然网开一面;还封薛世三“并肩王”赐予金银珠宝万贯。

    薛世三回到故乡薛家营做了乡公,赵光义不放心他;令佞臣王钦若暗中监视。

    王钦若禀报薛世三在湋河湾修建鹦鹉洲寄托心志,宋太宗捻须而笑,道:“只要老薛家不结党营私,不招兵买马;不出现薛刚反唐的事,修鹦鹉洲就让他修去吧!”

    宋太宗两次伐辽失败,薛世三写信给寇准请缨上前线杀敌;寇准都给挡住了。

    宋太宗升天后真宗继位,契丹人又一次犯境;薛世三是出山的时候了。

    薛世三出山是寇准预料之中的事,他的孙女薛瑾儿更是寇准心中一颗美玉。

    薛瑾儿十岁那年,寇准就认她做了干孙女;现在薛瑾儿已经十五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精明聪慧不亚樊梨花,寇准给张环交代:寇爷爷神情迷离在世没有几天时间,临终前相见瑾儿一面。

    寇准请薛瑾儿赶来东京不仅仅是见一面那么简单,他想让薛瑾儿对付萧太后;毕竟薛世三年已花甲,给孙女做个策划倒还可以;真正上战场厮杀已经很不现实。

    萧太后和武则天齐名,契丹人呼她“承天太后”。承天太后萧卓是辽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历史上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辽景宗继位后选萧卓为贵妃,969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驱动宋军大举北伐,想走他二哥赵匡胤从后周恭帝柴宗训孤儿寡母手中夺取政权的老路;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986年正月,宋军兵分三路进军: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由于指挥失误前线溃败宋太宗下令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获宋将杨业,杨业不降绝食而死。

    1004年,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很快逼近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寇老西以不变应万变,在萧太后统领辽朝20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正在策划一场决定宋朝生死存亡的大战。

    战胜萧太后的良将寇准遴选的是薛瑾儿,甭看薛瑾儿只有15岁但有爷爷薛世三辅佐,薛家军的威猛将在大宋朝重显……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14章:宰相寇老西(3)

    寇准一边寻思着自己的“锦囊妙计”一边向前走去,汴梁城的繁盛一幕幕收入他的眼帘之中。

    汴梁城的外城是在后周都城上加以展筑,由原来的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增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面积27。37平方千米。

    外城墙上有12座城门:南三门,北四门,西三门,东二门。

    南墙正中为南薰门,与里城正南门朱雀门,宫城正南门宣德门构成全城的中轴线,称御街。

    御街宽约二百步,折合280米(一步为1。4米)两边为御廊;中心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行人皆在杈子之外。

    杈子里有砖石甃砌御沟水两道,尽植莲荷;近岸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

    御街设置很宽,从宣德门到朱雀门里的州桥(汴河桥)之北的一段御街;实际上是宫廷前南北向的广场。

    广场扩大了宫城前的视野,以显示宫城的高大和雄伟。

    中央官署多布设在这段御街的两侧,大相国寺位于御街的东侧即州桥的东北方向。

    寇准兴致勃勃地向大相国寺里面走去,“万姓交易”的热闹场面立即吸住他的眼球。

    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这是一个宠物市场。

    第二、第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是日用百货市场。

    寇准边走边看,心中不禁荡起自豪的潮波:要是没有契丹人和西夏人在边境上的骚扰,东京汴梁的繁茂集市一定会越办越好。

    寇准边走边想,近到佛殿;则是销售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等,却是一个文化市场。

    佛殿、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什物,还有诸寺尼姑手工制作的工艺品。

    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大致也是个文化市场。

    后廊皆占卜者货术、传神之类的物事以及占卜算卦之人用品。

    寇准装扮成平民百姓又戴了一副二轱辘眼镜没有人认得出来,可他却能看清起早游逛大相国寺“万姓交易”市场的文人骚客,这些文人学士到大相国寺是来“淘宝”的;淘得宝贝欣欣而归改日再来。

    寇准继续向前漫步,僧人展现厨艺的地方展现眼前。

    大宋朝的僧人自食其力,乐于经商的意识十分强烈;不比其他朝代的僧人坐吃山空,手中拎只木鱼佯装诵经敲得“当当当”乱想;眼睛却盯看香客中有没有漂亮娘子,一旦有了便就使出浑身解数勾引、挂搭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尚道士是驴的骂声便是从这些庙宇里面先响起来的。

    寄生虫的生活使和尚道士变得比红尘之人贪婪数倍百倍,庙宇道观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和尚道士不劳而食,终生靠香客的供奉过日子,骨子里便就生出懒虫。

    宋朝僧人不靠香客供奉,靠的是朝廷提供的大相国寺这方风水宝地和自己精湛的手艺;而且赚得盆满钵满——尼姑的刺绣女红,男僧的厨艺、杂耍是大相国寺的一个亮点。

    大相国寺男僧的厨艺非常高超,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份,莫不咄嗟而办。

    大相国寺内还开有饭店,有故事记载:旧日有僧惠明善庖,炙猪肉尤佳。一顿五觔。杨大年与之往还,多率同舍具飱。一日大年曰:“尔为僧,远近皆呼‘烧猪院’,安乎?”

    惠明曰:“奈何?”大年曰:“不若呼‘烧朱院’也。”都人亦自此改呼。

    意思是说大相国寺的和尚惠明厨艺高明,尤其擅长烧猪肉;以至得了一个“烧猪院”的花名。

    大相国寺是著名古刹,不像历朝历代那样傲世独立;而是完全融入滚滚红尘之中成为宋朝汴梁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大相国寺不是拒绝世俗,而是从容地接纳了世俗;人们不会觉得它是世外桃源,而是感受到它的人间烟火气;正是大相国寺的魅力所在才使万国向往。

    寇准边走边想,却见自己喜欢的关中扯面、牛肉面、拉条。子饭馆旗幌飘扬,鳞次栉比。不禁喜上眉梢,嘴里喊了一声“嘹”,瞅准一个标示着洪晃biangbiang面馆的旗幌子拔腿而去,却听一个铜钟般的声音在呼喊“寇老西”!

    寇准回头去看,一个身高七尺的高大壮士向自己走来;一边走嘴里一边喝喊:“寇老西你不认识老夫哪?”

    这话问得蹊跷,寇准懵懂相向;见壮士虎背熊腰一身玄衣,头戴通天冠;腰挎三尺剑,威风凛凛精神抖擞;便将脑袋在脖朗阁上转了一圈惊诧不已地凝视着越走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