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光-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蒲得秀当时不提出步行而改成骑马,萧挞先和20多个骁骑尉也不至于输得如此之惨;然而人世上没有后悔药, 萧挞先再后悔也是于事无补。

    萧挞先和骁骑尉是步行到达湋河湾后发现薛瑾儿的,那时候薛瑾儿和一个年龄相当的后生小子一起向天柱岭方向走来;萧挞先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实力,让骁骑尉躲在芦苇丛中施射羽箭;倘若一阵乱箭射死薛瑾儿那将事半功倍,然而小妖女机敏地逃脱了。

    逃脱了的小妖女隐身于芦苇丛之中跟萧挞先率领的骁骑尉磨叽,竟然轻而易举地杀死札幌萌和古一理;老梆子蒲得秀也趁机逃遁。

    事情并没到此为止,空中突然出现一只草原上才显身的凶猛金雕;日怪的是金雕竟然从空中往下丢石块,挞马赫咕噜被石头砸在脑袋上打懵;野驴脸被石头击中背部尽管没有懵逼,但腰子直不起来了。

    想起这些窝囊事,萧挞先最恨的就是蒲得秀;紧咬着牙根默默念叨:“逮住这个老梆子一定要将他五马分尸……”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湋河湾百里芦苇荡上,郁郁葱葱的芦苇荡涂染上妖艳的猩红色。

    萧挞先数了数跟在自己后面的骁骑尉,不多不少只有21人,还得算上被石头砸伤脑袋昏迷不醒的赫咕噜和一瘸一拐脚手不怎么利索的野驴脸。

    赫咕噜被4个骁骑尉扛抬着,野驴脸则被2个骁骑尉搀扶,剩下的十几个骁骑尉全都低头耷脑,士气低落……

    队伍变成一支死气沉沉的行尸走肉者,这是萧挞先没有想到的。

    萧挞先想到的是他们31骑骁骑尉威风凛凛伫立在大校场上接受承天皇太后和文忠王检阅时那种荡气回肠的慷慨激昂情景。

    那时候31骑骁骑尉是31只老虎,敌人设置的铜墙铁壁也不在话下。

    可是现在死气沉沉的样子就像一支奔丧的队伍,萧挞先脸上显露出愤怒的神色;把手中的金背大砍刀扬了一扬道:“都打起精神来!不要被一时半刻的困难所吓倒,重振旗鼓才能以利再战!契丹人是狼,狼的性格是残忍,是百折不挠;是坚韧不拔,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萧挞先用溢美之词鼓励着自己的属从,然而心中却对时才的挫折和失败耿耿于怀。

    时才的失败想起来实在蹊跷,一只金雕竟然悬在高空向下面扔石块;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萧挞先还真是头一回经见过。

    萧挞先把脑袋在脖朗阁上转了几个圈子寻思:金雕能在空中丢石头一定跟薛瑾儿有关,薛瑾儿是妖女,萧挞先从大辽契丹国出发前文忠王韩德让就叮咐过;但萧挞先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萧挞先是大辽国的于越大天王;宋国号称杨无敌的杨继业当年也是他生擒的。

    萧挞先生擒杨业后宋国军队作鸟兽散,一见辽军仿佛老鼠见猫望风披靡;但萧挞先的骁勇善战在湋河湾止步,步了关云长的后尘。

    关云长败走麦城而死,萧挞先败走天柱岭是要积蓄力量二次再战;两者有本职上的区别。

    从这个层面讲,萧挞先还是胜关云长一筹;可一想起金雕悬在空中扔石头和那个神秘人物在札幌萌、古一理的脖子上轻轻一抹,便就要了两个的性命;萧挞先不禁头皮发麻,他命令随在自己身边的骁骑尉迅速走出芦苇丛,离开这个令他伤透脑筋的地方。

    萧挞先和骁骑尉终于走出密密扎扎的芦苇丛,到了一处空旷的地方心情暂时有了一点平静;却见一个女的手持落影追魂枪杀将出来;这个女的自然就是薛瑾儿。

    萧挞先提神定气见薛瑾儿打量一番,打算跟她打上三百回合尔后将其活捉斩首;不,不能斩首;萧挞先要在那个名叫张浪的种家军面前戏耍薛瑾儿,行过人间好事;尔后押回大辽契丹国交给承天皇太后萧绰以彰显自己的骁勇。

    萧挞先突然间改变计划,这是形势所迫,也是时来运转的征兆。萧挞先是大辽契丹国的于越大天王,位在汉官韩德让之下,人家韩德让是萧绰的情人才拥有如此显赫的地位。

    萧挞先从理论上讲把萧绰叫姑母,可那是八竿子搕不上的事;萧挞先是由于勇猛善战才获得被韩德让低一个等次的地位;现在如果能将薛世三的孙女薛瑾儿擒获押回大辽国;头上的光环将会更加灿烂……

    萧挞先神情亢奋地寻思一阵,正要跟薛瑾儿大战,妖女的手中的落影追魂枪却在一个骁骑尉的肋巴上刺出一个窟窿;随之迅速离去。

    萧挞先大惊失色,追到薛瑾儿消失的地方,看见的只是青葱翠绿的芦苇丛。

    萧挞先气得暴跳如雷,暴跳似箭也是无抵于是;因为薛瑾儿采用的是麻雀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萧挞先凝视着薛瑾儿消失的芦苇丛发痴,不远处的芦苇丛中有闪出一个红色幽灵,红色幽灵在古一理脖子上抹了一下;古一理和札幌萌一样莫名其妙的倒地死亡。

    萧挞先见古一理死亡,似乎才明白自己是被人装进锚链口袋用锥子攮,惊慌失措地喝喊属下即刻离开芦苇丛;惶惶如丧家之犬向天柱岭养马场赶去……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52章:干死鞑子兵(10)

    萧挞先和20多个骁骑尉终于驻足天柱养马场的中心草场上,他将自己的枣红马牵在手中顿时有了精神;对站立面前的野驴脸说了一声:“达瓦西瓦,你在这里守护挞马赫咕噜,其余人跟本王即刻杀回湋河湾活捉妖女薛瑾儿……”

    萧挞先喊犹未了,便见一匹汗血马驮载着两个人向这边奔驶过来。

    毋容置疑,乘马奔驶过来的是郑爽和薛瑾儿;郑爽现在是驭手,薛瑾儿坐在他前面;郑爽的两只胳膊仿佛铁箍将她紧紧箍在怀里。

    郑爽和薛瑾儿哪里像是赶来诛杀萧挞先和契丹鞑子?俨然一对恋人情迷意乱地周游世界!

    没有错,郑爽和薛瑾儿这一对一见面便互生好感的年轻人在战斗的间隙也没有忘记亲昵!

    为什么要把战争想象得那么残酷?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即便强大的弓矛也只是将人射伤、刺伤;不至于像二十一世纪的导弹战争,一枚导弹下上万人瞬间消失;科技越发展人类越残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如此这般发展下去人类自己毁灭自己也是不争的事实。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尽管也很严酷,可是如果浸润上甜蜜的爱情和友谊;不啻于像一瓶陈年老酒那样甘美醇香,耐人寻味!

    第052章:干死鞑子兵(10)

    郑爽是21世纪穿越过来的医学博士,十分欣赏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首描写古代边塞将士欢愉生活的诗: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

    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

    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

    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

    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

    织成壁衣花氍毹(qu。shu)。

    灯前侍婢泻玉壶,

    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

    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

    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

    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

    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

    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

    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

    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

    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

    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

    忽忆咸阳旧酒徒。

    有人调侃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反映了唐朝边将的骄盈跋扈,是唐玄宗后期穷兵黩武的必然结果。

    可话又说回来,唐朝边关将领把战争看得并不是那么残酷;战争间隙抱抱美女,饮饮小酒,作作游戏,不也是鼓舞士气的一种手段吗?

    不要整天让兵士扳着个苦闷的脸给你打仗,他们想女人时没有;想金钱时不给,想娱乐时没有条件;这样的军队还有谁会为其卖命,恐怕维持不了多久自然土崩瓦解;倘若使用高压政策当然也可以,可是兵士不是被憋死也会得神经病。

    西汉著名将领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还不是因为匈奴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对他予以重用;而汉武帝刘彻却杀了李陵的全家。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李陵少时同僚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李陵回国遭拒绝,李陵遂于公元前74年死于匈奴境内。

    李陵是不是叛徒的问题学术界至今纠缠不清,为什么要纠缠这个事情哪?

    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用纪实的铺叙手法,介绍盖将军的功名和业绩;写出了这位守将武勇的外貌和粗豪的性格,又从室内装饰、家宴、奴婢、家戏、名驹、出猎等几个侧重场景,写出了他军中无事时寻欢作乐的场景。

    岑参对盖将军的奢侈豪华的夜宴的描写十分到位,有赞赏也有讽刺;但这种讽刺是委婉的,甚至带点调侃的语气。

    盖将军在古代边将中很有点代表性,他们在战场上是勇猛的;在争豪斗富的享乐方面也决不示弱。

    这样的描写才是真实的,也是符合人性和人生活的社会实际的。

    如果一个将军只知道打打杀杀,而没有七情六欲那么他就是神仙。

    神仙是人们美好的想象,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太监失去男性的命根也有欲望,以跟宫女对食儿来消解心头的苦闷;何况体格健壮的将军。

    战争是冷酷的,但也并非无情;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寄托吗……

    郑爽之所以这么快就掌握骑马技艺,还不是由于他在虫洞中经历过风、雨、雷、电、冰、雹、火七道物态源的生死洗练而具备了轻功?又在一个神秘石窟吃了6个白森森的馒头膂力增加了1200斤。

    郑爽学会骑马后自然要做驭手,这也是男儿的本份;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不做主角那是一种不正常。

    郑爽做了驭手自然要用双手紧紧抓住马的辔头,瑾儿姑娘便成附庸。

    作为附庸的瑾儿姑娘如果坐在郑爽后面,那就得抱住他的腰;这样似乎显得很别扭。

    不别扭的动作就是让瑾儿姑娘坐在郑爽前面,这样一来戏份就满满的了。

    人生本是一场戏,每时每刻上演得精彩才不往来世间一趟;郑爽是医学博士最理解人生的意义。

    人生苦短,理想、事业、追求、真情、享受……缺一不可,曹操的《短歌行》似乎很能映衬郑爽的心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郑爽让瑾儿姑娘坐在自己前面后,双手便就有意无意地将他抱住。

    抱住二字显得有点粗俗,应该说是轻轻揽住。

    你想想身高190公分的郑爽双手抓住的是马的辔头,瑾儿姑娘就在他的两只胳膊之间;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态,现实轻轻揽,随后紧紧抱也就顺理成章……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53章:干死鞑子兵(11)

    郑爽的动作纯属无心,可是却是激情四射;薛瑾儿何尝没有激情?

    一个女的被一个男子用胳膊紧紧箍住,那么她那饱满的胸部就会在男子的胳膊上来去摩擦;而她的美。臀自然就贴紧在男人的敏感部位上。

    这样的情景郑爽太享受,以至于脑子里充满血液神经贲胀……

    汗血马四踢飞腾向前疾驶,军马奔跑起来后的颠簸形成惯性;使郑爽的敏感在瑾儿姑娘的美。臀上一攮一攮;两个人同时陶醉……

    薛瑾儿于陶醉中幡然醒悟,回手一把抓住对郑爽道:“爽哥哥不要胡思乱想,天柱岭养马场就在眼前……”

    郑爽在薛瑾儿的提醒中醒过神来,果然见这是他二十一世纪赶往一点镇上学时经过的沟坎;禁不住哂笑几声道:“这地儿郑子熟悉!”

    薛瑾儿听郑爽说这地儿他熟悉,正想询问;郑爽已经催马向前奔去;赶到中心草场,萧挞先和20多个契丹鞑子已经骑在马背上。

    萧挞先见郑爽和薛瑾儿骑着一匹马冲将过来,扬声大笑几声“老天有眼,把两个小南蛮送到本尊手中来咧!”

    萧挞先说着,将手中的金背大砍刀挥舞一下对身后的骁骑尉道:“你们都不要参合,看本尊今日如何擒拿两个小南蛮!”

    萧挞先这么一喊,昏迷着的赫咕噜突然清醒过来;睁眼看看越走越近的郑爽和薛瑾儿道:“击鼓助阵,这次一定不能放过两个小南蛮!”

    骁骑尉们听赫咕噜这么部署,慌忙从马背上卸下小鼓、小锣拎在手中击鼓敲锣。

    契丹兵随身携带战鼓、战锣一有战斗即时敲打是一种鼓舞士气的手段。

    郑爽见契丹兵敲锣打鼓不禁一怔,心中忖道:这帮鞑子还真很有创意,把战鼓战锣捆绑在马背上随时应用。

    薛瑾儿见契丹兵摆开阵势敲锣打鼓,鄙夷地冷哼一声对郑爽道:“爽哥哥找个地儿躲藏起来,看瑾儿如何擒拿这帮契丹鞑子!”

    郑爽见的鞑子兵多正要阻拦,薛瑾儿已经将他推下马去从驮子上抽出落影追魂枪拎在手中,按了按插在腰间的横笛尖刀;策马向萧挞先跟前走去。

    金雕蹡蹡这时候盘旋空中监视地面上的动静,它在瑾儿姑娘和郑爽打马向天柱岭这边赶来时就飞翔空中跟进;这时候见主人停滞下来也就定在空中观测,主人倘有不测蹡蹡会从空中射下来予以营救。

    萧挞先见薛瑾儿单枪匹马向他走来,将手中的金背大砍刀挥了一挥扬声说道:“过来的小女子报上名和姓,大辽契丹国于越大天王不跟无名之辈交战!”

    薛瑾儿勒住马头,用手中的落影追魂枪指指萧挞先道:“你这杀千刀的骚达子,不是要杀戮本姑娘吗?本姑娘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薛仁贵第15世孙薛瑾儿的是!骚达子,还不下马受戮?要不,姑奶奶会将你碎尸万段!”

    萧挞先扬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原来你就是薛瑾儿!”

    萧挞先说着策马向薛瑾儿跟前近了几步,乜斜着眼睛窥视着她道:“薛家姑娘果然是美人胚子!本尊明人不说暗话;你爷爷和你跟宋国宰相寇准是同党,阻碍了大辽契丹国承天皇天后一统华夏的步子;本尊奉承天皇太后之命前来杀死你们爷儿俩!”

    萧挞先倒也直人直语讲出他们赶来湋河湾的目的和任务。

    薛瑾儿听萧挞先如此讲,喝喊一声道:“骚达子少放驴屁,你想杀本小姐蒲爷爷早就告知;不过要是你能胜我手中的落影追魂枪,姑奶奶立即下马受戮;不用你再费口舌!”

    萧挞先听薛瑾儿如此讲话,手中的金背大砍刀舞动一下扬声大笑;道:“好一个满嘴放炮的小姑娘,你知道本尊是谁吗?本尊就是当年擒获宋国无敌大将军杨业的大辽契丹国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