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将门- 第5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乙甫捂着脸,放声号丧,“陛下,陛下驾崩了!陛下被大宋的火器给打死了!”

    听到李谅祚丧命,梁乙埋不但没有喜悦,相反,还格外惶恐……仿佛天都塌了!此时的西夏,连番战败,早就国将不国。

    李谅祚再不好,至少他还能稳得住局面,如果他死了,西夏该怎么办?大宋的强兵压境,凭着他,能应付得来吗?

    梁乙埋惊呆了,突然,他发现梁乙甫只是嚎哭,一点眼泪都没有,而且神情怪异,仿佛随时要笑出来,弄得梁乙埋一头雾水,立刻追问道:“对了,陛下的尸体呢?哪去了?”

    梁乙甫呲着板牙,诡诈一笑,“要尸体干什么?反正又不能活了!”

    “你个傻蛋!”

    梁乙埋脑筋很快,他立刻觉察出问题,把梁乙甫揪到了旁边,厉声追问,梁乙甫无可奈何,这才把杀死李谅祚的事情告诉了梁乙埋,他还委屈道:“李谅祚把我们梁家当成了狗,弄死他也是咎由自取!他死了,正好大权都是我们的了……”

    他正说着呢,梁乙埋突然挥动巴掌,就给了他一下子,把梁乙甫打得在地上转了三圈,一张嘴,吐出两颗槽牙!

    梁乙埋还不解气,揪住梁乙甫的胸口,怒斥道:“你是猪吗?就算你想弄死李谅祚,也不能这么拙劣啊!连尸体都没有,你让我怎么安抚人心,怎么和那些人交代?你,你想害死我啊!”

    梁乙甫这时候也傻眼了。

    李谅祚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就算他真是死在大宋的火炮之下,也该把尸体运回去,让所有大臣见到,才能取信于人。

    现在人死了,尸体也没有。

    不用问,一定是流言蜚语漫天。

    那些党项的贵胄,根本不会听梁家的号令,他们只会趁机作乱,西夏就要完蛋了!梁乙甫傻眼了。

    “那,那可怎么办?”

    梁乙埋眼珠转了转,他也知道,李谅祚死了,什么都挽回不了了,只有一条路跑到黑……“你听着,我留给你两万人断后,一定给我阻挡住大宋的人马。我亲自率领大军,返回兴庆府,立刻拥立新君登基,稳住大局,把生米煮成熟饭!”

    梁乙甫连忙点头。

    他们分了工,梁乙埋二话不说,带着部下,立刻赶回兴庆府,这一路上,他的心情经历了好几次的变化。

    先是惶恐,害怕……李谅祚死了,西夏群龙无首,天都塌了,覆巢之下无完卵,他也会跟着倒霉的;但又过了一段时间,梁乙埋不那么害怕了,既然群龙无首,那就让我来当这个龙头!

    没什么了不起的,李元昊勉强算个枭雄,至于李谅祚,根本就是个天性薄凉的小兔崽子,除了杀死没藏讹庞之外,他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至于除掉没藏讹庞,他们梁家还出了力呢!

    要说党项的那些贵胄,他们当然会反对,可是经过这几次大战,能打的没剩下几个,嵬名浪遇也死在了甘州,李谅祚自己弄死了好大一批人,这次又损失了这么多,遍观西夏各部,最有本事,最能打的就是他们梁家了。手握大权,人才济济。

    梁乙埋升起了强烈的取而代之的心,不过他清楚,此时最大的威胁不是西夏内部,而是大宋,几十万的宋军就在眼前,如果大宋不顾一切,猛攻西夏,他的皇帝梦可真就到头了……应该怎么办,才能稳住大宋,才能把西夏拿到手里呢?

    梁乙埋想入非非,等到兴庆府的时候,他终于有了主意。

    首先,他找到了梁皇后,将事情告诉了她。

    梁皇后也真是个奇女子,丈夫死了,她半点伤心都没有,相反还格外镇定,甚至淡淡一笑。

    “你啊,就是想得太多,瞻前顾后,哀家是皇后,是未来的太后,没藏氏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得到……你立刻传我的旨意,把所有在京的将领都请来……再安排人手,埋伏在宫中,等候调遣。”

    梁乙埋还真有点惭愧,他竟然不如女流之辈干脆,真是汗颜啊!

    既然妹妹有了决断,他也不迟疑了。

    立刻传旨,将党项的贵胄请到了宫中,此时负责宫中安全的是梁太后的心腹爱将罔萌讹,西夏皇宫素来混乱不堪,梁太后和这个罔萌讹之间,也不清不楚,敢给皇帝戴绿帽子,也真是个女汉子!

    等到所有人都赶来,梁太后一身素服,她抱着儿子李秉常,坐在了龙椅上。

    一开口就说道:“先帝不幸驾崩,死在了宋人的手里。”

    她这话一出,党项的贵胄立刻乱套了。

    陛下死了?

    怎么死的?

    尸体在哪里?

    西夏该怎么办?

    ……所有人的心里充满了疑问,大家交头接耳,越说越是激动,声音大了起来。罔萌讹突然抽出佩刀,猛地举起。

    “喊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尔等还不拜见新君,拜见太后!”

    听他吆喝,有人不自觉屈膝跪倒,可也有人不服气,你梁太后不过是汉人女子,凭什么执掌西夏大权,先帝死得稀里糊涂,尸体也没有,遗诏也没有,到底要怎么算……

    有人不愿意下跪,梁太后使了一个眼色,罔萌讹立刻扑上来,手里的刀挥动,一颗人头飞起,当场砍杀反对的诸臣。一连斩杀了十来个,鲜血横流,大殿之上,再也没有站着的人了,全都匍匐在梁氏的脚下,瑟瑟发抖。

    这些党项的贵胄,是真的悔恨!

    自从李元昊的晚年,不断内斗,野利氏,卫慕氏,没藏氏,全都被清理了,就连嵬名浪遇也被抛弃,惨死在大宋的手里……西夏的大权只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可是当李谅祚英年早逝,突然驾崩,居然连一个能阻拦梁氏的人都没有,丢不丢人啊!

    只怕坟里的李元昊知道了,都能气得爬出来,掐死这帮不肖子孙,无能的废物!

    面对跪在脚下的一群人,梁氏笑得很得意。

    不管怎么说,西夏的权力交替,在血腥中完成了。

    梁氏兄妹,拥立幼帝继位,梁氏垂帘听政,梁乙甫继续担任国相,独揽大权,而罔萌讹也执掌兵权,炙手可热。

    ……

    治平二年,注定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还没有出正月,西夏国主李谅祚就被大宋的火炮击伤,随后死去。

    年仅五岁的李秉常继位,完全就是一个傀儡,梁家独揽大权。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天大的讽刺,李元昊起兵叛宋,斗了两代人,几十年,结果居然被一个汉奸窃据了西夏的大权,党项的贵胄,无不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对于大宋来说,却是一个少有的好消息。

    800里加急,传到了京城之后,赵曙激动之下,跑到了先帝的陵前,兴奋地语无伦次,向赵祯讲述了这个好消息。恐怕连他都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等到灭亡西夏的时机,莫非真是父皇在保佑自己吗?

    赵曙回到宫中,立刻召集百官,商讨大计。

    无论如何,也要借着天赐良机,一举荡平西夏,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值得了。皇帝的热情感染了所有人,大家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有人建议立刻增加兵马,调集所有兵力,立刻出兵,攻击兴庆府,拿下西夏。赵曙就询问司马光,朝廷的钱粮能否负担。

    司马光含笑,“陛下,钱粮兵力都没有问题,只是臣觉得,此刻未必是最好的时机。”

    “司马相公的意思是……担心西夏哀兵必胜吗?”

    司马光点头,“西凉王也是这个意思……此刻梁氏窃据西夏大权,嵬名氏和党项贵胄,肯定不甘心大权旁落,双方势如水火,这时候,贸然出击,反而逼着西夏同仇敌忾,倒不如稍微等一等,静观其变。”

    赵曙见师父也是这个意思,终于冷静下来。

    但是他不想错失良机,还是下令,调集人马,准备钱粮物资,只要机会合适,一定要出兵灭了西夏……赵曙把自己的意思送到了延安府,王宁安也是这个想法。

    “你们觉得,梁氏兄妹,应该会怎么选择?”

    “我看应该是主动议和。”韩忠彦判断道:“西夏的权力交替,历来充满了血腥……尤其是梁氏兄妹,身为汉人,更是会受到各方挑战……他们肯定要先安内,然后再攘外!”

    王宁安想了想,笑道:“那我们该如何呢?”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忠彦笑呵呵道。

第879章 赵曙的新儿子() 
韩忠彦笑得很开心,发自肺腑,他确信,西夏真的撑不了多久了。

    这一场战斗,王宁安只是希望把李谅祚吸引出来,重创西夏的战力,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谁想得到,李谅祚居然稀里糊涂死了,他只留下了一个五岁的儿子,别说西夏,哪怕是大宋,母壮子幼,主少国疑,也不是好事情。更何况是危如累卵的西夏,偏偏在这时候,梁氏突然夺权,又等于把西夏往悬崖推了一把。

    现在该琢磨的已经不是能不能打赢西夏,而是要想着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打赢,如何掌控相当于四五个路的庞大国土。

    “王爷,下官以为,当务之急有两条,一个是我们要整顿西北诸军,尤其是种家军,因为裁撤效用士,种家军出现了混乱,近十万党项士兵需要安抚。”

    “如何安抚?”王宁安追问了一句。

    “放在这一场战斗之前,应该裁撤,遣散,不过出现了灭夏契机,那么庞大的西夏疆土,正好用来安顿人马,所以暂时不必解散,只是”韩忠彦没有说下去。

    王宁安却清楚,只是不能继续留给种家了,要不然打下了西夏,岂不是成了种家军的天下。

    他思量一下,“让驸马狄咏和折克柔接下来这十万人,要尽快整顿,充当攻击西夏的前锋至于种家三兄弟,让他们暂时进入皇家武学的高级班读书,然后调入禁军重用。”

    所谓重用不假,可是离开了经营了几十年,两代人的大本营,种家也势必一落千丈,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历来独霸一方的,要么被杀了,要么就是杯酒释兵权,像种家兄弟,还能继续掌军,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应该知足。

    王宁安这么安排,也是显示了他的强烈自信。

    大宋的军制在快速调整当中,原来那种兵归将有的模式早就打破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将领,都是出自皇家武学,而皇家武学不但教如何领兵作战,也培养军官的忠诚。

    每一个将领,都必须效忠大宋皇帝,服从朝廷调令,擅自动用军队,那是要受到严惩的。

    虽然,皇家武学当中,各大将门的子弟,依旧占了大多数,而且内部的关系复杂,盘根错节,外人很难打进去。

    但是想依仗着军队,独霸一方,甚至谋朝篡位,哪怕是王宁安,也做不到这一点。当然了,皇帝没有政事堂的附议,没有兵部和枢密院的点头,想要动用禁军也是不可能的,真正归赵曙所有的,只是皇家禁卫而已。

    种家的事情解决了,那么还剩下来的就是给西夏添乱了。

    “王爷,下官认为梁乙埋一定会想办法请降,争取时间,安抚内部我们不妨答应,但是却要给他一个小鞋穿,而且还要想办法,鼓动党项贵胄造反只是梁家能篡权成功,足见党项贵胄虚弱不堪,怕是没有能挑起大梁的!”

    王宁安点头道:“他们不成,我就另派一个人,这个你不用管了对了,如果梁乙埋来请降,这只小鞋,还要你送过去。”

    韩忠彦答应很痛快,他上一次去,虽然骂得痛苦,可是被打得也够惨的,报仇机会来了,岂能错过!

    商量妥当之后,王宁安立刻下令,让人把没藏弘扬调来当年废了野利遇乞,就扶持没藏弘扬,如今他手下也有三万人马。

    就在前不久,他还散布消息,说李谅祚不是李元昊的亲生儿子,而是没藏皇后和外人所生,给李元昊戴了一顶绿帽子。

    这个流言,也激怒了李谅祚,他决心出兵,没藏弘扬也有功劳。

    王宁安把他叫过来,就是要继续恶心西夏。

    他的命令刚刚传下去,西夏的使者就来了,这一次来的依旧是梁乙甫。当初赵祯万寿盛典的时候,他那个趾高气扬啊,虽然被王宁安狠狠涮了,但依旧让人感到了他的傲娇可这一次呢?梁乙甫只剩下卑微,恨不得匍匐在大宋的脚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爽啊!

    几乎每一个人,都感到了神清气爽,格外高兴。王宁安根本懒得见他,只是让韩忠彦负责接待。

    还不到一个月的光景,当时梁乙甫陪着李谅祚出征,把韩忠彦带在身边,每天耀武扬威,宣称要打败大宋,灭了宋军可结果呢,死的人居然是李谅祚!

    对了,当初梁乙甫也动了手!

    “贵使,没想到吧,咱们又见面了,我这浑身还疼痛难忍,你的力气不小啊!”

    梁乙甫的脸都绿了,他尴尬挤出一丝笑容。

    “韩大人,当时动手打你,也是奉了旨意,我,我身不由己!”

    “旨意?”

    韩忠彦的声音高了八度,厉声叱问,“谁的旨意?这天下除了我大宋皇帝的旨意可以称旨意,还有谁可以称旨意?区区蕞尔小国,也配叫旨意,谁给你的脸?”

    梁乙甫别提多尴尬了,“韩,韩大人莫怪,外官赔罪了。”

    他连连躬身,韩忠彦哼了一声,“梁乙甫,本官不会和你一样见识不过你打了本官,这个账不能不算,你看着办吧!”

    说完,韩忠彦把脸扭过去,只是用眼角的余光,睥睨着梁乙甫。

    这家伙迟愣了好半天,颤颤哆嗦举起了巴掌。

    在这一刻,梁乙甫死的心都有了,他是真不愿意但又没有办法,梁太后和梁乙埋都交代了,无论如何,也要暂时和大宋讲和,好全力压制内部的西夏贵胄,就算是跪下来求,也在所不惜!

    不管付出多少代价!

    个人的面子又算得了什么?

    他咬了咬牙,猛地抡起巴掌,抽在了脸上,他偷眼看了下韩忠彦,发现这位根本无动于衷。

    没法子,梁乙甫只能继续抽啪,啪,啪一巴掌,接着一巴掌,嘴角冒血了,脸肿了起来,跟猪头似的。

    抽得他天旋地转,到处都是金星。

    好半天,韩忠彦才哼了一声。

    “可以了,你也是西夏的使者,本官不想为难你。”

    还说不为难?你怎么不杀了我?

    梁乙甫真想骂娘,却还要躬身感谢,用含混的声音,多谢大宋宽宏大度。

    韩忠彦嘴角含着笑,淡淡道:“贵使此来,有什么事情吗?”

    “回韩大人,此前不久,双方发生战事,皆因我西夏而起,如今我西夏已经受到了惩罚,还请大宋能高抬贵手,双方议和,息兵罢战,对两国都好!”

    “不好!”

    韩忠彦豁然站起,“你给我听着,谁都可以挑起战争,但是只有强者能结束战争!你们西夏本就是大宋的叛臣,又几次进犯,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就算我们想饶了你们,大宋的百姓也不会答应!送你一句话,洗洗脖子,等着砍脑袋吧!”

    说完,韩忠彦要走,梁乙甫是真的吓坏了。

    他本想着宰了李谅祚,又控制兵权,又握着小皇帝,他们梁家就是西夏的主宰,那些党项贵胄根本不值一提可惜的是,他们只猜对了一半,党项贵胄是不敢和他们直接抗衡,但是大军新败,要征调青壮,要补充军需战马,全都需要各个部落帮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