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蛟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北蛟龙-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大军征讨檀石槐。光骑兵就有一万骑兵,刘宏试图一举实现当年汉武帝之壮举,只可惜,夏育三人兵败,全军覆没,让汉朝元气大伤,自此更加无力征讨鲜卑。

    而面对咄咄逼人的鲜卑人,刘宏开始变得恐惧起来。

    可是,世事难料,谁又知道竟然出现了一个吕和,竟然大败鲜卑,并且斩杀了鲜卑之主檀石槐,将其首级送往朝廷处。

    据说,那日,刘宏对着盛放在匣子中的檀石槐首级仰天大笑,自此刘宏觉得自己不再怕什么檀石槐,或者是鲜卑,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当然吕和并不知道这一切。

    自大败鲜卑后,刘宏才感觉自己真正的像个帝王,又恢复想取得当年武帝辉煌功绩的雄心。

    只不过天不遂人愿,刚刚鲜卑之患解除,就发生了张纯作乱之事。

    洛阳大殿上,帝座上的刘宏铁青着脸,一脸阴沉的看着下手的大臣。

    群臣之中的卢植走出队列,朝刘宏拱手作揖一礼道:“陛下,臣以为张纯之乱不足为患。这张纯虽为中山太守,聚众十万,不过真正具有战力的士兵不过一半。陛下可派遣一良将亲往征讨,不日即可平叛。”

    刘宏这才脸色稍微好点,急问道:“卢爱卿以为可派谁去征讨?”

    “陛下可忘了代郡太守吕和了吗?”卢植接着道:“陛下,去岁鲜卑来犯时,吕和以不足千人抵挡住了五万鲜卑人的兵锋,更是万军中击杀鲜卑之主檀石槐,此乃勇也。以火牛阵打败鲜卑骑兵,此乃略也。吕和有勇有谋,略才非常人也,如果陛下派此人迁往,旬日之内,即可平张纯之乱。”

    刘宏听卢植所言,这才恍然,喜道:“爱卿所言有理,哈哈哈,就依卢中郎所言!”

    “陛下,不可!”司空袁逢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万万不可。吕和不过一郡太守,并非名将,虽有大败鲜卑之功,不过是时运罢了。如若派其去征讨,一旦失败,损了朝廷脸面,堕了朝廷的脸面不说,更是让天下人认为陛下您不会用人!”

    袁逢一说完,太傅袁隗亦出列道:“陛下,微臣也认为不可派吕和前去平叛。张纯二人叛乱聚众十万,那吕和兵微将寡,资历尚浅,非名将之才,如若平叛不了,将会堕了我大汉的威望。”

    这二人一说,随即其他一些大臣也附和,均以吕和资历尚浅,不足以堪大任。

    刚正的卢植闻言则是怒道:“哼,你们说那吕和资历尚浅,非名将,那我问你们,是谁解决了我大汉朝数十年的鲜卑之患?你们难道想告诉老夫,是你们吗?”刚直的卢植此言一出,让那些朝中大臣和武将脸上俱现怨恨之色。显然卢植此言却是得罪了朝中许多人。

    那和卢植交好的朱儁担心卢植言语招来众人的愤恨,便出言道:“陛下,如今张纯作乱幽州,当速速派兵前往征讨。臣以为,军情如火,既然代郡太守吕和靠近战乱之地,且让其派兵前往征讨张纯、张举二人,同时再派另一大将,统领北军前往征讨!”

    坐在上面的刘宏起初听众人争吵,心中恼怒大臣成天只会争吵。这时一旁的张让见大臣争论不休,暗道:“往日这般大臣齐心与吾等为敌,看不起我等阉人,却不想只一个吕和,就让这些人争吵不休,彼此失去齐心,看来这吕和正是我等的福将。我何不帮吕和一把,且日后也好让其为我等效力?”想到此,张让便出列对刘宏道:“陛下,当日鲜卑寇关时,吕和能够凭己之力,在没有朝廷的援助下击败鲜卑人,足可见此人可堪大用。现在陛下派其往平叛,又不需要耗费陛下之钱粮,如若胜了,则可解陛下之忧,同时也可凭借此战好好考察此人的能力,日后也好为陛下效力!”

    刘宏眼前一亮,对啊,如果再派一员大将统领北军去征讨,有需要钱粮。所以刘宏便毫不犹豫的道:“那就下令让代郡太守领军前往平张纯之乱!至于钱粮兵员,让其自行征募即可!”

    卢植即刻又反对道:“陛下,让吕和出兵征讨贼寇,臣无异议,但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若不予其兵粮,如何击破敌军?”

    张让见卢植又反对,暗骂一声老匹夫,脑袋转了转,便又道:“陛下,既如此,可下一道旨意,让吕和大军所到之处,可自行去征集粮草,如此,也无需担心吕太守大军无粮草了。”

    刘宏听后大喜,笑道:“阿父所言甚合朕心啊!好,即刻下旨,让代郡太守吕和领兵平叛,至于所需钱粮,让其自行向当地大族征集即可!”

    尚书杨彪也跟着道:“朱大人所言甚是。陛下,臣保举右北平都尉公孙瓒,此人作战勇猛,且麾下白马义从乃是幽州之精骑,可让其领兵去征讨乌桓人丘力居!”

    朱儁亦道:“亦可令冀州刺史韩馥北上和吕和夹击中山的张纯,如此才可速速平叛!”

    刘宏见不花费自己钱粮,便当下一一应允。

    就这样,很快的诏命便传至代郡!
………………………………

第七十六章 出兵(求收藏推荐)

且说张纯和张举二人联合乌桓人丘力居作乱幽州一事也传至代县。同时,幽州此时刘虞也派信使前来,请求吕和相助平叛。

    这刘虞身为一州刺史,是吕和的上司,但是刘虞为人宽和,又因吕和率军击败了鲜卑,对吕和敬重有加,所以只派人前来请求吕和出兵相助。

    这日,吕和便召集代县所有文官武将前来商议此事。

    武将有张飞、鞠义、张成、陈庆、齐周、鲜于辅,文官之首以沮授首推。现在代郡在沮授的治理下,渐渐的恢复了些生气,整个代郡经济开始呈现复苏的现象。特别是吕和对商业的鼓励,加上有张世平和苏双二人的帮助,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往代县而来。代县作为代郡的政治中心,便汇集了北方许多商人的青睐。

    见众人都已经到齐,吕和便将张纯叛乱之事和刘虞派信使前来请自己出兵一事也一并说了出来。这些人之中除了沮授一人事先知道外,其他人都并不知情。

    倒不是吕和不相信自己的手下,而是沮授现在负责的是吕和麾下的情报系统,虽然这个情报部门并不大,而且深入的也不是太大,不过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看着沮授神态略显疲劳,吕和知道沮授定时很辛苦。又是招募士兵,又是安排百姓的耕种,又是各县的官员选拔,这些全都压在沮授身上,这样不累才怪。

    虽然沮授也有些下属,不过毕竟只有沮授一人比较擅长,所以吕和便全权委任沮授施行。沮授感受吕和的信任,更是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很多事都是亲力亲为。吕和心中惭愧,谁叫自己现下人才少呢?

    见众人都等着自己发言,吕和不再去想其他,当下问道:“你们且说说有什么想法!”

    将众人召集到这里,大家一起商议对策,有点像后世的那个开会讨论模式一样。吕和很喜欢这种方式,毕竟集思广益嘛。就算是再高妙的计策,经过大家的讨论,才能成为完美。

    张飞是最急的,见有仗可打,兴奋的第一个站出来道:“大哥出兵吧,让俺将那张纯的首级给拧下来!”张飞性情耿直,自然看不惯这类作乱的乱贼,是以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其他人则不然,他们听吕和说完后,便在心中考虑起来。

    沮授在第一时间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思量过了。这时听吕和相问,便道:“大人,依授来看,我军还是出兵的好!”

    “哦?”见沮授也赞成出兵,吕和好奇的问道:“怎么说?”倒不是吕和不愿出兵,而是自己新为太守,代郡不比其他郡县,刚刚经历过鲜卑大战,元气大伤不说,还没有朝廷的资助,所以吕和便打算首先想打算发展代郡,这样,才可以恢复实力。平叛的人不一定非要自己。

    不过吕和还是想听听沮授的意见。

    沮授当下便道:“大人,具探子来报,张纯之乱,霍乱整个幽州。现在二人还连结乌桓人丘力居一起寇略幽州。作乱人数不下十万人。如若放纵下去,势必整个幽州都会陷入到战火之中。我代郡又岂会独善其身?具斥候来报,幽州刺史刘虞兵败退守上谷郡沮阳,上谷郡毗邻我代郡,我代郡亦无法置身事外!”

    吕和沉思不语,沮授见状,心下知道吕和心中所想,便继续道:“大人,如今幽州刺史刘虞派人来请求大人出兵,于公于私当然得出兵!”

    “于公于私?”吕和继续问道,“何为于公,何为于私?”

    “刘虞乃是幽州刺史,其要求大人出兵合情合理是为公,于私嘛,如果帮了刘虞这次,也算是和刘虞处理好关系,日后对大人的发展必然有用的!”

    吕和现在才发现这沮授不光是个内政之家,更是一个战略家。经他这么一说,还真是个理,其实吕和也是偏向于出兵的,可是出兵不是简单之事。作为一郡之守,考虑的不仅仅是单方面出兵的问题,诸如兵力、粮草也需要考虑。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时,张纯之乱有兵十万,而自己整个代郡兵力不过万余,加上去岁秋收刚过,这年的秋收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如此重要的饿时刻,如果没有自己坐镇,吕和还是很担心的,毕竟现在这就是自己的根基了。

    就在吕和思考的时候,一旁的张成则是出列道:“大人,如果我军出兵的话,叛军有十万之众,更兼有乌桓人相助,我军兵力不过万余,如此末将担心会损耗我军的兵力!”

    不过这个吕和倒是不担心。自己麾下成军也有短时间了,训练了这么长,是时候让他们出来历练了。况且自己还拥有精兵数千,破敌不难。

    “张将军说的没错。不过那张纯虽有十万之众,但战力参差不齐,大军多是烧杀抢掠,早已为百姓们所痛恨,失却了民心,又岂能敌得过我军?”沮授又道:“大人可率精兵前去相助平叛,破之不难!”

    经沮授这么一解释,吕和心中坚定了出兵的想法。接下来就是讨论如何去平叛,吕和可不想打算和张纯耗得太久,自己的代郡肯定经不起这么耗的。

    “鞠义,你且说说我军兵力情况!”

    “诺!”鞠义抱拳道:“大人,如今我代郡除各县保留一百至三百县兵作防守之外,便剩下代县步兵四千,先登军一千,赤卫骑一千,幽州狼骑两千!由于招募士兵时间长,导致我军训练时间也较短,如今看来,虽有一战之力,不过并无达到真正上战场百战百胜的状态,然我军的骑兵倒是已经成为精锐之师了,而且好在有主公所制的马鞍也早已在工匠的制作下,已经替换下了所有的绳索的马鞍,全都改为铁制的。所以骑兵可堪一战!”

    听着鞠义的汇报,吕和心中暗自思量着。骑兵可堪一战,但是步兵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战力。如果要出兵攻打张纯,少不了要攻城,所以骑兵只能为辅。

    当下吕和便让张飞统领一千幽州狼骑,张成统领两千步兵随自己去征讨张纯。其余人等,以鞠义为首,沮授为辅,统领余下兵马镇守代郡。
………………………………

第七十七章 这么容易就招收到赵云

且说吕和调兵遣将,正准备出兵去平张纯之乱时,这时朝廷的诏命便也来到了代县。传达圣旨的乃是宦官左丰。

    圣旨的大意就是让吕和出兵助刘虞平张纯之乱。吕和已经打算出兵了,所以也不甚在意,只不过圣旨上的另一条却是解决了吕和的燃眉之急。就是让吕和可向当地大族征集粮草,以为军资。如今整个代郡粮草并不富余,即便吕和打算去征讨张纯,也为钱粮发愁。毕竟这场战役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自己可不愿因此而耗尽代郡的钱粮。毕竟代郡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经济才稍有起色。

    这左丰是从洛阳来的,在送了些钱财给左丰后,吕和便向左丰打听洛阳的反应。这刘宏果然吝啬,让自己出兵却不给自己钱粮,不过吕和也没指望靠刘宏。

    左丰得了吕和的好处,喜不自甚,将洛阳朝廷上袁氏一族阻止自己出兵以及卢植举荐自己帮自己说话一事详细的到来。末了左丰还道:“吕太守,你可不知道,上次您大败鲜卑人,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那袁氏还百般阻止陛下封您为太守,足可见袁氏一族对大人可是嫉妒的很啊!”

    吕和心中暗恨袁氏一族,面上却是呵呵笑道:“多谢大人在陛下面前替和美言,方能有和之今日!以后还请大人多多提携!”

    吕和的卑躬屈膝,让左丰心中大喜,自己身为阉人,一向被人瞧不起,现如今身为一郡太守对自己如此恭敬,心下更是把吕和引为至交。

    送走了左丰,吕和便问沮授道:“公与,我与那袁氏一族没有任何的交集,就连仇恨都谈不上,为何却百般阻拦我?这是为何?”

    沮授微微一思索道:“这袁氏乃是士族之首,在士族中民望身高。而大人出身寒门,起于边鄙之地。那袁氏自然嫉妒大人的功劳,所以才阻止大人成为太守。这般看来,此次阻止大人出兵,亦是担心大人的才能,又会立下一大功劳!”

    “岂有此理!”吕和勃然大怒,本能的一掌拍在面前的案上,顿时案几支离破碎,化为齑粉。看的面前的沮授等人惊愕不已。这一掌要是拍在自己的肩膀上,那自己……众人都不自觉的咽了口吐沫。

    张飞恨恨道:“大哥放心,日后俺非得你为报这仇不可!”

    不过随即吕和想到朝中还有卢植多次替自己说话,倒是对这卢植心生好感。历史上好像这卢植就是一个很正派的人,刚直不阿,不卑躬屈膝,实在是一个异类。

    既然有了朝廷的圣旨,吕和便加紧整顿兵马,准备去征讨张纯。

    具探马探得,张纯有兵马六万,除了留了些兵马在卢奴镇守外,其余被张纯全部带走去劫掠蓟县。

    由于自己兵力少,吕和并不打算和张纯正面交战,决定领兵偷袭张纯的后方。卢奴乃是张纯的老巢,此时张纯不在中山国,后方必定空虚,而且张纯决计想不到自己会攻其后方。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吕和还是想来个声东击西。派人散出消息,欲领兵攻打蓟县的张纯。

    在决定了出兵事后,吕和便令张飞等人大张旗鼓的整军备战。虽然只有三千的兵力,不过大军集合也需要时间,而且,自己一离开代郡,难保不会引张纯引兵来攻,所以派鞠义严加防御代郡,同时派出斥候打探张纯的动静。

    这一日,就在吕和鞠义等人商议进兵和部署之事时,亲兵来报,言杨颖来了。随后亲兵加了一句,杨颖领着她师傅前来拜见自己。

    当听到杨颖的师傅时,吕和确实感到很意外。杨颖说过她的师傅乃是童渊,枪法了得,自己一直想见见此人,以期能够在枪法上获得进一步的造诣,只不过一直是无缘得见。此时吕和心中有份狂喜,有份期待,能够见到当世第一枪法大家,又岂能不让自己兴奋。

    张飞见吕和如此兴奋,心中疑惑不已,就在愣神之间就看到吕和已经奔出了偏厅,向外而去。也没多想,抬脚连忙跟上。厅内的众人都停了下来,跟随吕和一起出的偏厅。

    他们知道自己的太守大人一直是没有官威,平常多是平易近人的。所以也没有感到什么好奇。

    出的大厅,在院子中,吕和就见到了杨颖,身后跟着二人,一老一少。

    杨颖见到吕和时,面露微笑,一阵风似的跑到了吕和面前,娇声道:“怎么?这么想见我?”说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