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蛟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北蛟龙-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鲜卑始终是心腹大患,如芒在背的感觉,不得不让吕和心中暗暗存了彻底根除的想法。

    如果想解决鲜卑之患,但以昔日反复征讨的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吕和便想到了釜底抽薪的方法,打算一举根除鲜卑之患。

    如果阎柔说的鲜卑王庭在弹汗山下,而能够找到弹汗山,找到鲜卑的王庭,那么便可真正的解除鲜卑之患。

    不过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击退来犯的鲜卑。吕和虽然心中已经找到了消灭鲜卑的方法,但是不为了让更多的人发现自己心中的想法,当然也想派人秘密查访鲜卑王庭所在。

    第二日,吕和早早的来到城楼上。城楼上士兵们和民夫正在忙碌着。全城上下,进入到一种紧张的状态,

    自从吕和发布了全城戒备的消息后,便将城南的军营全都搬迁到城内,就连圈养牛羊马匹的牧场也搬迁至城内。

    搬迁城内,发现,多次劫掠所得的牛羊,除了用作士兵们的伙食外,所剩还很多。可就算还有很多牛羊,但是将城外的村民迁入道城内,这就需要大量的粮草。军民都需要粮草,所以吕和便实行军管制,征收全城的粮草。命令一下去,军民无不欢欣鼓舞,因为有得百姓也许此前还吃不饱,吕和此举,反而能够让他们吃饱饭,这如何不得到他们的拥戴。而唯有那些大族却不愿。可是在吕和的铁血政策下,这些富户大族们也老老实实的交出了粮食。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老老实实的交出了粮食。

    其中这高柳城第一大族杨安就是之一。

    吕和正在城北的城楼上巡视防务,见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这,满意的同时,便折道向城南而去。骑在马上的吕和,刚靠近城南,就看到城南们处聚集了一大批人,宛如一条长龙,大小牛车不等,车上装着些木箱,人人手中都是手挽包裹。

    而前方,一个身形发福,包养的很好的老者,正在和守卫南城门的张成在说着什么。远远的观去,似乎是那老者欲携家离开高柳城。

    而得吕和军令的张成自然是不敢轻易放行。而那老者似乎是仗着自己在这高柳城一带有点民望和势力,自然是不会这么被人拒绝的。所以一个不愿放行,一个是一定要出城。二人便由开始争执起来。且这个老者老气横秋,丝毫不把城门官张成看在眼里。

    吕和见了,心下火气,策马感到南城门。却注意到南城门不止一家,还有另外几家。这要出门的看来不止是一家,路过时,吕和却看到了一个熟人。

    这人便是杨安。杨安也是携家欲出城,只是是第二个出城的。

    却说,这杨安当日听秦策的建议后,也打算放弃高柳的财富,南下避祸。只是这杨安在这高柳城多有些庄园和田地。也知道情势危急,那些庄园田地能不要就不要,可是本就生性贪婪的他就不舍家中的器物。所以等秦策出的南城门后,杨安命府中家丁收拾了一夜,才收拾好,正准备南下时,吕和却发布了命令,严禁外出高柳城。

    杨安虽打算出城,但心底里却惧怕吕和。杨安便心中留了个心思,找到城中其他大族富户,一起商议出城。

    而此时,吕和又以县令的名义传遍全城,实行军管制,要求城中百姓交出家中粮食,全城按人均分配粮食。对穷苦百姓而言。自然是欢喜,但对于城中富庶大户,却委实不愿的。

    于是在杨安的劝说下,便伙同一起离开高柳城。

    杨安也是人老成精,所以不做这出头鸟,便叫城中刘姓富户家主,也就是与张成言辞激烈的那老者,第一先出城。

    吕和待看到是杨安时,心下更是火气,冷冷看了一眼杨安后,吓得杨安赶紧别过头去,避开吕和的目光。

    “哼!”吕和策马而过,张成见吕和前来,忙招呼一声,跑到吕和面前。

    吕和却是当下一马鞭挥过去,狠狠的抽在张成的身上。

    张成不敢躲避,挨了一鞭子。

    那刘家住和杨安俱是看到这一幕,二人心中一紧。

    张成挨了一鞭子,依旧禀报道:“将军,这些人俱是要出城,末将得将军令,严禁百姓出城。只是这些家主非要出城,所以才与末将争执起来!”

    吕和猛的一声大喝,吓得刘家住和杨安等人差点一个身形不稳,栽倒下去。

    “本将曾下过令,只许进不许出,但敢有谁犯我军令者,杀无赦!”说到杀字时,吕和身上猛然爆发出凛冽的杀气,惊得周身等人心惧不已。只感觉心中似乎被狠狠的锤击了一下。

    那刘姓家主此时不似刚才那般老气横秋,颐指气使。见吕和投来欲杀人的目光时,只感觉一种被野兽盯着的那种感觉,那是一种死亡的气息。

    吕和策马来到刘姓家主面前,忽然淡淡的说道:“汝可知我军军令?”

    刘姓家主好歹做了这么多年家主,在家族中也有些威严,自己身后又是自己族人,虽摄于吕和气势,但仍装作镇定地答道:“草民却不知大人将令。只是鲜卑人如今欲杀来,将军如何抵挡鲜卑人兵锋。如若老夫不举家南迁,城破后,吾家族上下无一得生。将军,老夫也奉劝大人,将军民撤出高柳,莫要以卵击石,否则悔矣……”

    “扑哧!”

    却是吕和不待刘姓家主说完,拔出腰间佩剑一刀将其头颅斩下,鲜血飞溅时,却是抽回佩剑,一颗人头便滚落到地上,圆圆的,滚到刘氏族人跟前,引起一阵尖叫,有恐惧,有痛苦。

    一时刘氏族人一阵哭喊声四起。

    吕和却理也不理,掉转头,策马往后阵而来,边走边厉声喝道:“吾有令在前,全城只许进不许出,有谁欲以身试吾军令,下场便是如此。”

    走到了杨安面前时,吕和特地停了下来,看了看杨安,却见杨安此刻面如土色,这吕和带给他的震撼让杨安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说杀人就杀人,此人不仅仅蛮横无理,而且暴戾无常。见识到吕和的手段,杨安心中渐渐有了退意。

    “刘姓家主胆敢犯吾军令,今以伏法,如若谁再敢试试,便让其试试吾剑之锋利!”吕和厉声喝道,原本糟乱的南城门也变得鸦雀无声。刘氏族人虽然悲伤,但是却不敢言,低声的哭泣后,却也被吓住了,赶紧拉着刘家主的尸首和行礼返回城中去。

    原本嘈杂的南城门也瞬间变得清净了许多。

    吕和的严厉军法,虽然有失偏颇,但是却很好地震摄住了城中那些宵小,以及有二心的富户大族。只是此后,吕和的暴虐的恶名也随之传开,不过此乃后话,这里暂且不说。
………………………………

第三十七章 鲜卑来临(求支持啊兄弟们)

PS:战争戏来临了,本卷第一次真正的高潮来临,各位兄弟们,期待吧……然后,哈哈哈哈,什么,你不明白,十三双眼一翻,无奈道:“你们懂得……”

    上回说到吕和以强硬和铁血的手段,震慑住城内那些欲逃离的富户和大族,所以城中人人知道吕和军令如山,所以都不敢再犯吕和军令。

    不过除此之外,吕和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鲜卑此次来犯,不知有多少兵马。就在前日,探马已经得到消息,代郡以东的右北平、渔阳一带已经收到了鲜卑和乌桓人的侵扰。

    所以吕和便令全城百姓加入到守卫高柳城的任务中来。

    因为吕和的军管制,按人均分配粮食,百姓悦,所以干起活来更加的热情高涨。吕和于是命张成征调城中民夫,将滚石和檑木搬往城墙上。甚至有的百姓拆掉了自家中的房梁,有的百姓则是捐出家中的铁器。

    吕和命人日夜打造兵器和箭矢。将军中存有的牛皮拿出来,让城中的妇女为军士缝补皮甲。一系列的命令下达后,却是让吕和没想到的时,那杨安竟然将府中的私兵交给吕和指挥。不过,统领杨府私兵的,竟然杨安的女儿杨颖。

    此刻,站在吕和面前的杨颖,英姿煞双,颇有巾帼风范。明眸皓月的脸上,闪动着美丽的韵味。手握长枪的杨颖,绚丽的转了个身,在春风的吹拂下,让吕和想起了后世一部电视剧中的巾帼豪杰穆桂英。

    吕和一时看的有点发愣。一向在吕和眼中蛮横的杨颖却有着自己不知道却又独特的一面。

    为了不让杨颖看穿自己心中所想,便也只是略微点头,随后便将杨颖的这支三十人的私兵交给了鞠义,让其做预备队。

    私兵虽然也算得上是精锐,但是和吕和麾下的精锐却有所诧异。军人的气质,就是最大的差别。

    杨颖原本以为自己好不容易说动老爹杨安,将府中的私兵加入到守卫高柳城的防御中来,却不想吕和的态度这么冷淡。不由得嘟哝了下嘴,却是不愿离去,紧紧的跟在吕和身后。

    吕和虽然冷酷,但是也不是一个不近人情冷血之人。便也不搭理身后的杨颖。

    自从上次一战,高柳城的城墙便被加高了两丈,加宽了一丈有余。算不上是城高墙厚,可全是骑兵的鲜卑人要攻上来,也绝非易事。

    想起了鲜卑人的骑射之术精湛,于是便命人在城头上架起了十数个大木板,然后再套上牛皮,防止鲜卑骑兵的火箭。好在吕和多次劫掠,的牛羊马匹无数,宰杀牛羊后,军中也存有了许多牛皮。

    吕和又命人于朔方南北二门三丈处,各挖一条三十余丈长陷马坑,并用劫来牛皮、羊皮给兵卒做皮甲,将木板架在城墙上作防具。为防鲜卑用火箭,储备了一些牛皮,并在二城门的望门缝处,各吊一张拼起来的大牛皮做护门套,以防鲜卑用火箭攻城门。(望门缝位于城门上方,门楼下方的一条走道,走道有一条一尺宽的缝隙,用来观察城门,如遇敌冲进城门,可由望门缝倒下滚油,浇烧来敌。如遇火攻,可从此处泼水浇灭火舌。后来的大都城,望门缝一般会加宽,同时增加一道千斤闸,千斤闸便可以从此缝落下。)又在城中多挖水井。全城老少尽出力做防御工事。

    吕和共聚朔方方圆村落连朔方城中百姓,共计三千二百一十口人。兵士三百四十八名,壮丁六百余。征召粮食五千余石。兵士每日尽饱食,壮丁每日二食,妇孺老幼每日一食一稀粥,如再节省些,便可食一年。

    吕和军律甚严,兵士不敢欺民,原有不少百姓原本就吃不饱。现在吕和均分粮食,反而能吃饱一些,无不拥护,尽出死力做工事。虽然有几户富贵些人家不满吕和征粮,不过战争在即,也不敢多说,唯恐招来杀身之祸,只能配合。

    吕和忙着指挥朔方防御工事,可惜时间不等人,城墙上准备之物还没到吕和满意的程度。城中弓箭、兵器也还没准备充足,鲜卑骑兵已经来了。

    吕和正在北门城门楼上忙着帮忙堆放滚木落石,便听到城下远处高喊道:“敌袭···敌袭···鲜卑人来了···”

    吕和听了立马一手抓起身旁的长枪,一手握紧长弓,向北方看去。只见远处扬尘滚滚,旗帜招扬,一群骑兵向朔方城汹涌奔来。城下几匹出去探马的骑兵急速的奔回城内。

    吕和对城门喝到:“无需惊慌,速速关上城门,填上土袋。”随后转头看向左右,见城墙上新兵壮丁眼中尽显露惊恐之色。一声暴喝到:“有何惧哉。全都躲到挡板下,弓箭手准备,”

    高柳军民见吕和无一丝惧色,心下回神,个个都躲到架在城墙上的挡板下。

    鲜卑骑兵在一中年汉子的带领下,奔至高柳城下。先是有些吃惊,随后哈哈大笑,脸露惊喜之色。鲜卑兵狼嚎一般吆喝着:“呼···呦···呼喝···”鲜卑兵在那中年汉子的呼喝下,纷纷向城门奔来。

    吕和将长枪倚在城墙上,左手张弓,右手捏箭,见鲜卑兵奔入射程,大吼道:“瞄准,射。”言毕已一箭飞出,正中一名跑在最前面的鲜卑骑兵。那骑兵立刻中箭倒地,眨眼间便被后面奔来的马匹踩成肉泥。城上士兵也纷纷向鲜卑兵放箭射去,鲜卑兵也向城上纷纷射来剪支。只听得噼里啪啦的作响,鲜卑骑兵射来的箭支纷纷射在挡板上,只有少许从挡板间裂间射中一两名高柳兵卒。

    吕和却是神射,一箭一人,箭箭中敌,越射越来手感。随后竟连捏三箭,张弓三响,连珠三射,连中三人,只片刻便射倒了七八个鲜卑骑手。

    鲜卑骑兵一波接一波向城门奔来骑射,高柳城墙上士卒也接连射杀鲜卑骑兵。吕和军在城墙上,又有挡板掩护,虽然人少,可伤亡却少。鲜卑骑兵在城下向上射,又没掩护,伤亡却大,更有跑得快的,跑得离城门近些,却一时没注意,纷纷掉进陷马坑摔死。鲜卑伤亡数倍于高柳。

    鲜卑先是抢攻一阵,见讨不到好处,便分出一军,向南门绕去。如此一来,北门压力即可减缓。吕和见士卒伤亡加重,城中又少药。便急招陈庆带人去城中富户家征收烈酒,用于擦洗伤兵伤口。一边指挥壮丁将插满箭支的挡板抬下,拔出箭支。搬到城墙下,交由城内工匠挑拣,能用的便搬回到城墙上让兵卒用,能修复的便再加工修复,不能用的便去掉箭头收集箭支重做。城中妇女自发的组织起来,纷纷来匠铺帮忙挑拣箭支,或是帮忙包扎伤员。

    鲜卑兵攻射了一阵,白白丢下百十具尸首。也就射死射伤十几名高柳搬运物资的壮丁,和几个士卒外,一无所获。

    那名鲜卑中年汉子见伤亡增大,怒吼一声,便撤兵向北而去。
………………………………

第三十八章 檀石槐(求支持!)

PS:感谢‘卡加齐齐’的打赏!新书还有一周就要下榜了,各位兄弟们,趁着这周推荐的机会,帮十三一把,冲上首页新书榜!求支持啊!

    且说鲜卑初次攻城,一无所获外,反而丢下数百具尸体才在那名鲜卑中年汉子带领下离去。反观高柳城,只是损伤了十多名搬运物资的民夫外,高柳兵卒只损伤了数人,而且俱是轻伤。

    城头之上,鲜卑的撤去,激发了守军和百姓的士气。一向惧怕鲜卑人的这些边地军民也是信心大增,士气高涨。

    鞠义来到吕和身边,言道:“看来这支骑兵不过是鲜卑骑兵的先锋,其主力还在后面!”

    鞠义一说完,便见高柳城以北之外,忽然尘土飞天,遮天蔽日,马蹄声震天,天际之处,黑压压的一片。

    显然鲜卑骑兵的主力已经来到,看其数量,不下五万余人!全是一色的骑兵,那气势足以让天地色变!

    五里之外的鲜卑骑兵,一起向高柳城而来。刚刚撤退的那鲜卑先锋,在半路中与鲜卑主力会合。

    “这鲜卑人大将真是好的手笔。就我这高柳城,就派五万鲜卑骑兵,看来,鲜卑大王真是太抬举我了!”吕和看着高柳城以北的鲜卑骑兵主力,脸上冷眼讥笑的道。

    一旁的高虎谏言道:“鲜卑全族上下控弦之士十余万人,此次犯高柳,就已经达五万余。看来,鲜卑人必定有所图。吾料想,幽州各郡都应该受到鲜卑骑兵的寇略,西边也有鲜卑牵制。如今我高柳城已然孤立无援。”

    一边的阎柔也道:“大人,高屯长说的没错。我也是这般想。我大汉北疆之地,延绵千里,鲜卑人定不可能每处皆是以重兵来犯。如今看来,鲜卑人独以重兵来犯我高柳,想必是声东击西,以少量兵力托住北疆之地,让北疆各郡不能相互救援。况且,我高柳城本就遭朝廷所弃,鲜卑人定是看重这点,才以重兵犯我高柳城!”

    “看来鲜卑人也不乏智谋之士!”吕和淡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