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争执不休的时候,倭寇们已经驱赶着那些百姓来到了城池之下,东城城墙低矮,也就一丈五左右,倭寇随便找些梯子,架一个梯子就上来了!
“县尊大人,古语说得好:存地失人;人地皆存;存人失地;人地皆失。如果不赶紧把那些倭寇的梯子推下去,等倭寇上来,那可就真真的人地皆失。倭寇生性残忍,凭借着本地驻军和民夫的准备,若是靠着城墙,还有可能护住这华亭县,若是放弃城墙,城破满城老幼可就都完了!阖城上下数千余名百姓的性命可就都存于县尊大人之手啊!等到战事完毕,我等百姓必然纠集城中乡绅父老,联名上书朝廷,告知县尊大人的为难之处,朝廷对于守孝之人,亦有夺情之事,更可况这样的情况。两害相较取其轻,战时必然要有权宜之计,切不可妇人之仁,以至于上不能报君王之恩,下不能救百姓于水火啊!”
叶观算是看到了明朝官僚的推诿的本事,谁都知道现在下令的话,谁下令谁死。但是不下令,等到城破的话,大家一起玩完。可是谁都不想当出头鸟,这不是坐等灭亡吗?!叶观看见有些倭寇都开始攀爬梯子了,所以情急之下只好主动出言劝解,希望于县令能下定决心。
“好,对,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来人啊,把擂石滚木都投下去,所有的事情我一人负责,只要护住满城百姓,我就是身负骂名千万载,又有何不可,又有何惧哉!战事之后,我必上书朝廷,请求归养乡里,终日吃斋念佛,恕我今日之过!”于文中终于下定决心,看着城下开始攀爬的倭寇们,红着眼睛下达了作战命令。
听见于县令的颤抖的话语,很多百姓红着眼睛抬起滚木,在扔下去的时候,满眼流泪,看着翻滚下去的擂石滚木不分好坏的把那些倭寇和百姓一起砸死,很多人都忍不住大声痛哭起来。
李县丞也撩起了下摆,抬起一个滚石,朝着城下的一名倭寇狠狠的砸去,其他几名文官也发了疯的似的朝着城下的倭寇和百姓丢下滚木,听着城下人群濒死的惨叫声,很多人手脚颤抖,胸中的郁气几乎要逼得人大口吐血。
还是有些晚了,有些身手灵巧的倭寇已经登上了城头。张把总让人带着几个官兵把那些官老爷们搀扶了下去之后,与另一个把总拿着手中的大刀,与那些捷足先登的倭寇战在一起。
很多没有经过训练的民夫被久经战阵的倭寇一刀砍死,很多时候,往往三四名民夫与官兵,才能缠住一个倭寇。不过更激励了那些官兵,他们知道,一旦城破,绝无生理。叶观也找到一具死尸身旁的长枪,加入了围攻倭寇的阵势里。
战场上的敌我厮杀没有太多的花俏招式,城墙上狭窄的走道也容不下太多人,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劈砍。叶观眼神刁钻,总会找到机会对着倭寇防不住的地方下手,所以这四人围攻下,一名倭寇被叶观找到机会,一枪就刺中了倭寇的打退,然后倭寇一个重心不稳,就被那些民夫和官兵砍成了肉酱。
张把总与另外一位不知名的把总还算是有几分能耐,不愧为多年的老军户了张把总挥舞着大刀,一人独战两名倭寇而不落下风,抽出机会,还能把那些云梯一脚推开,让那些还在半空中的倭寇惨叫着摔下去,虽然城墙不高,摔不死,不过至少减缓了城头的压力。
“ちょっと待って”叶观看到就在张把总一个不慎的时候,被一名倭寇找准机会朝着把总的腰身砍去。眼看就要砍中张把总,叶观灵机一动,喊出了一句日语,让那倭寇一愣。虽然日与跟中文一样,口音也分地域差别,不过总的来说,江户方言还是能被那些真倭听懂的,所以就在那名真倭听见一名明人装扮的青年男子居然能用出江户豪族的口音,顿时也就一愣。就在这一愣神的功夫,张把总找到机会,一刀砍死了那名倭寇,然后找准机会,再一刀砍死了另一名倭寇。
“别管我为什么会说倭寇的话,赶紧配合着我杀人才是重要的!”叶观看见张把总带着奇怪的眼神看着他,所以赶忙应付道。
………………………………
第八章:黑云压城城欲摧
“好,你我配合,多杀几个狗倭寇,就算是死,咱们也值了!”张把总哈哈一笑,又朝着另一名倭寇跑去。
战场之上,分秒必争,由于当时倭寇靠近的时候,于县令和县丞主簿们迟疑不定,以至于丧失了重创倭寇的大好时机,现在倭寇已经有一部分人爬上了城来,只有寥寥两百余人长久未经战事的驻军和没有战法的民夫,这面城墙看上去岌岌可危,看样子很快就要落入敌手了。
于县令由于不是武官,所以只能在西城门上观战,看见战局急转直下,急的是满嘴皮子起燎泡,不停的踱步。
“报――,禀告县尊大人,城墙即将失守,还请县尊大人及早做定夺。”叶观跑到西城门禀报战况。
叶观本来是与张把总在合战的,后来战事激烈,倭寇们确实是要比这些民夫和驻军们的战力强得多,越来越多的倭寇顺着梯子爬了上来。城墙上的倭寇越来越多,可是己方的战斗人员越来越少,叶观看到战事已经无法挽回,而援军迟迟未来,便找了个机会与张把总商量,让县令带着城中百姓弃城而走,留得有用之身,以图后报。
“失守!!为什么金山卫还没有派人来!难道本官派出的信使没有把军情送达?”于县令终于听到了自己心中最怕听到的事情。
“县尊大人,古语又有云: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还请县尊大人带着城中百姓现行从南城门撤退,倭寇主要为财而来,等他们攻入城中,必然会搜寻钱财,再加上我大明驻军还在城上御敌的拖延,必然会让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百姓可保无虞。”叶观说道。
“等会?你的古语怎么跟刚才不一样?刚才你不是说要存地失人的吗,现在怎么又变成存人失地了?你的古语是哪里学的,我怎么没有听过?”于县令虽然急得上火,可是他的耳朵和记忆力很好,发现叶观现在说的话又与刚才开战的时候说的不同的。
“县尊大人,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刚才是要为了保住城内百姓,才要牺牲那些人质,现在也是要为了保住城内百姓,才要放弃这座城池。倭寇并未攻城略地而来,只为了金银财帛。那么只要人在,那就一切就能重头开始!”
“然也,然也,李县丞,孙主簿,你们分头带人挨户通知各个里的里长和甲长,让他们赶紧组织人撤离县丞往南门走,南门距离其他县城近,分头跑,或可保存我城内百姓。”于县令赶忙下令。
“县尊大人,你呢?”李县丞问道。
“我贻误战机,以至于县城沦陷,还有何面目去面对我城内百姓。我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有庇护一方之责。老夫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亦愿与我大明的军士们与县城共存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要让那卖身求荣之徒,凶残极逆之辈,看看我大明的风骨,我大明有死战不退的武将,亦有与县城共存亡的文官!”于县令此时已存了死志,所以决定一旦城破,那就是玉石俱焚。
叶观和一种官员听的热血沸腾,同声说道:“愿与县尊大人和县城共存亡!”
“不行,你们还要负责撤退事宜,日后倭寇退去,可还要靠着你们维持城内秩序,走吧,带着百姓撤离,切不可儿戏视之!”
于县令这时候又对一旁的叶观说道:“贤侄,你姓甚名谁,看你这样的装扮,可是一名读书人?”
“回县尊大人的话,小生名叫叶观,是本县秀才。”叶观回答道。
“后生可畏啊,聪敏机智,临阵果断。叶贤侄,如果本官大难不死亦留在这华亭县中,日后你可愿来我身旁做一个文案师爷?”于县令见才起意,起了爱才之心。
“承蒙县尊大人爱护,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
“好,好,那你现在就是华亭县的文案师爷,叶师爷,赶紧带着众人带着百姓撤离吧!”于县令火线提拔叶观,让他当了一个文案师爷。这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任命的,虽然师爷不是正式编制,但是叶观有今日护城之恩,只要逃得性命,待得日后回城,那些县丞主簿必然感念叶观恩情,那也算是于县令临死之前对叶观的感谢了,如果不是叶观,城墙根本就顶不住这么久,可能现在倭寇早就攻入城中,大肆的奸yin掳掠,杀人放火了。那么这满城的官吏,一个都跑不掉,即使能在倭寇的屠杀下逃得性命,日后朝廷怪罪下来,全部都免不了发配流放的下场。
“城破啦!”就在于县令聘请了叶观为华亭县师爷之后,城墙上有军士大呼城墙失守。
“多谢县尊大人好意,现在当务之急是拖延倭寇的脚步,如能活着归来,我必然前去县衙报道,以报县尊大人知遇之恩。”叶观说完,也不等于文中回答,赶紧跑回东城门去,与张把总配合,多拦一个倭寇,那么久能活上数条人命。
…………
满身是血的叶观看着城楼山的军士死伤殆尽,张把总也多处负伤,叶观自己精明,只找到最好的机会才出枪一刺,要么看见倭寇要砍他的时候就来一句日语,拖延时间,也许也管自己早就死了不能再死了。
“叶兄弟,好胆识。今日怕是抗不过去啦,待得下了地府,某家愿与你结为异性兄弟,不知叶兄弟愿否?”张把总看见大势已去,准备在死前再去结交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叶观抽空喘了口气,躲在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大声回答。
“好,有弟如此,不枉我此生,不枉我此战啊!痛快,痛快!”张把总放声长笑,一脸的络腮胡沾满了鲜血,鲜红的血液顺着胡须不停地往下淌,有他自己的,也有倭寇的。
“我就要这样死了?这算什么穿越?不到一个月就穿回去了?还是再次准备穿到别的世界或者别的年代?”叶观左臂被砍了一刀,所以双手不能握住长枪,只能随手捡了一把散落在地上的明军腰刀,躲在无人处,抽空就砍上一刀冷刀,不过人力有时尽,城墙上的倭寇虽然死伤过半,但是明军几乎死绝了,城破只是时间问题了。于县令早就送走了自己的内室。自己换好了公服,端坐在华亭县衙大堂内,等待着倭寇和那些汉奸前来。
就在叶观胡思乱想的时候,倭寇自己忽然间乱了起来,叽里呱啦的不知道在讲些什么。这些倭寇大多属于九州中的肥前萨摩等藩属的流浪武士,叶观学的却是江户日语而且还学得不地道,所以叶观听不太懂他们的方言式的日语。只能大概的听出他们在说什么来了。
“金山卫来人啦!咱们的援军来啦!华亭县有救啦!”
紧接着,就听见远方哒哒的马蹄声和噼里啪啦炒豆般的声音,那是明军制式的火门枪――轻型手铳的声音。
金山卫终于来人了!
………………………………
第九章:天降援兵
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金山卫的驻军终于派人来了。大批的军士从南城门涌过来,还有骑马的骑兵从外城包抄。
一些火铳兵拿着轻型火铳,朝着那些哇哇叫的倭寇开枪,噼里啪啦一阵响声过后,硝烟弥漫的前方,一个个倭寇就倒了下去。有的还未死,那些火铳兵也不管,自有后面的刀兵补刀。
叶观看见援军来了,本来鼓足的气势也随着援军一泻千里,双股颤颤,几欲摔倒。好死不如赖活着,能活下去,谁想死啊。
这时候的火器并不算强大,手铳因为减少了枪膛的长度和火药量,射击距离更是要比弓箭还要近。不过倭寇一般很少带弓箭,加之倭寇只有不多的人能用得起盔甲,一部分人用的还是藤甲,所以火铳是非常有用武之地的。
倭寇仗的就是一股气势,现在看到明军来援,自身反而大乱。还剩下数百人的倭寇四散而逃,他们很多人都是本地沿海的大明百姓,只要脱离了战场,脱下倭寇的服装,往人群中一混,谁能知道他曾经是倭寇。所以除了真倭还在负隅顽抗,很多假倭已经丢盔弃甲,朝着城内的人群逃去。
看见大势已定,叶观靠在城墙边坐了下去,不住的喘着粗气:“终于活下来了,可惜不是无限流,要不然说不定我的表现能在主神空间能获取个b级或者a级评价,也许能换些好东西也说不定,就像有些空间里可以换取女人,有些空间里可以换取回到现代世界的七天时间,要不然,我岂不是遭受了一场无妄之灾?那可亏大了,还是主神空间好啊!”大难不死之后,叶观又开始了他的吐槽生涯……
“南直隶中军都督府辖下,金山卫总兵钱大人下属付千总大人,监军李公公得华亭县令急报前来救援,华亭县令,驻军守官何在?”
在倭寇被绞杀殆尽,其余的假倭死的死,抓得抓,逃的逃的时候,金山卫援军来负责善后事宜了,其实也是分配功劳的时候到了……
只见不一会儿,穿戴整齐的于县令和李县丞与满身是血的张把总带着一众官员前来拜见金山卫的援军。
“下官华亭县县令于文中,县丞李东,把总张凡见过付千总,李公公。”华亭县是小县,于文中是正七品县官,而前来增援的是金山卫千户所千户,是正五品武官,所以于文中要来拜见这位付千总。虽然大明朝也是重文轻武,不过这个时刻,谁还管他是不是武将,能活下来才是重要的,而且这也是要相互讨论功劳大小的时候了,谁敢不来,不怕毛都捞不到?
“不须多礼,无须多礼。本官来得晚了一点,差点让这些该死的倭寇抢先。本官没想到这等倭寇居然有内奸带路,走捷径而来,欲攻入城中屠戮我大明的百姓,惭愧啊惭愧,还好本官快马加鞭,在城破之前及时赶到,加上于县令张把总等人上下同心,内外用力,才把这五百余人的倭寇杀了个干干净净,这样才能上报陛下隆恩,下不负百姓期望啊。”
付千总同样也是年约四旬,身着一副上好的精铁甲胄,脸略略带消瘦,眼神凌厉,右手握住腰刀,看似威风凛凛,让人一见就有安全感,自有一股长年累月积累的官威。不过不仅连于县令一干华亭县的文官武将心中一阵咯噔,就连叶观都听出来这付千总是话中有话了。
“这是要分功外加虚报功劳啊。”叶观心中暗自琢磨,这金山卫来的已经算是非常慢了,如果不是华亭县城的驻军外加那些文官调度有方,这华亭县也许早就城破了。而且真倭假倭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两百余人,何来五百人之说,看来这付总兵深谙为官之道啊,不仅仅三言两语解释了自己为何来得慢,还凭空的往自己身上拉扯出了一份不小的军功。
叶观在一边思考的同时,还抽空看了看那名李公公。这可算得上是稀有人物了,这大明朝一亿多人,却也只有数万名的太监,这还是明朝恩宠太监才使得太监人数猛然增长,到了明末,一座紫禁城居然有近十万名太监,可以想象,这是多大的一笔开支了,明朝的冗官公费也是明朝灭亡的主因之一。
这名李公公白面无须,圆圆的脸盘,一副富家翁的和善面庞。一身看起来很像后世朝日鲜明之国的国王一样的服装,不过朝日鲜明之国的国王一般身着藩王的公服,胸前的补子是蟒,这位李公公的是胸前的补子是鸂鶒,看样子是个七品或者六品的少监。并没有电视中妖里妖气,一出手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