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爱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劫爱记-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一顿,我屏住呼吸好奇的听着。

    “至于谁有这个权力,相信不用我讲你们也能明白。只需要打电话给110,举报有人在从事卖/淫/嫖/娼活动,把具体地址说清楚。如此,有他们为你跑一趟,你当然高枕无忧。”

    “就这样?”乙男似乎有些不确定。

    那人轻笑出声:“方夫人为了澄清自己不是卖/淫/嫖/娼,就会把两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向公安交代清楚。事后你只要去一趟公安局把当时的笔录复印下来,就可以大大方方的送交法院了。”

    高!真高!既省时省力,又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人难不成是搞法律工作的?不对不对,先前听他们在谈什么公司运营计划还有什么商业投资项目,应该是个生意人才对!

    我不得不佩服此人的睿智博学。

    而那边另外两个人也对他的方法赞不绝口,没过多久,甲男和乙男离开了。因为我的位置在外侧,所以我是目送着两人离开的。

    正当我打算拨开茂盛的绿色叶片,窥一窥隔壁那个让我肃然起敬的男人庐山真面目之时,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从外面走了进来,径直向我的隔壁走去。

    这人的来到打断了我的窥视行动,我不满的缩回了手。随即,就听见了两人的交谈。

    “先生,这么做似乎不妥?”这个声音比较陌生,应该是西装男发出的。

    “方大为在业内也算个知名人士,言出必行众所周知,只要他答应了必定可以把那个项目拿下。”被称为“先生”的人如是说。

    “可是那边,依先生看……”

    被称为“先生”的人轻笑了一声:“苏扬,你还不了解?只要我出得起价钱,让他去勾/引几个女人都没问题。事实证明他做得相当好,你看,他不是已经把方夫人的心牢牢抓在了手心里?”

    听到这里,我已经目瞪口呆,完全丧失了思考能力!

    好好好好、好――阴――险!!

    枉我方才还在心里赞他睿智博学有急智,原来!原来一切都是他布的局!

    为了那什么项目,他先是用钱雇了去勾引方大为的老婆方夫人,刻意让方大为撞见自己老婆出轨,从而引发方大为的离婚事件。顺理成章的,他再以帮助方大为取得合法证据赢得离婚诉讼为筹码,换取方大为为他拿下项目的承诺!正如同他所说的,方大为在业内是知名人士,言出必行众人周知,那么帮他搞定项目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而他只需在一边悠闲看戏即可!!

    ――阴险!真是太阴险了!

    先前被我赞叹有加的那位“先生”,此刻已经被我贴上了“诡谲多诈”的标签。我发誓,以后遇到这个人一定要绕道走,免得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虽然他不可能费心来算计我这个小人物,但,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打个预防针总是好的。

    于是,当那个西装男跟着一个穿着泳裤的男人从我眼前经过的时候,我偷偷隐藏在暗处,眼睛却直直的瞪向走在前面的“泳裤男人”――他必是“先生”无疑!

    这一看,我的口水差点流出来――这身材,虽然不是高大壮硕,却是我最萌的颀长有力型!这皮肤,虽然不是健康的小麦色,却是我最欣赏的白皙水嫩型!还有这侧脸,极品啊极……等等!!

    当我真正看清他五官的时候,我感觉晴天给了我一个霹雳,轰隆隆轰隆隆,炸的我三魂飞掉了七魄!

    ――这这这、这不就是前几天在玫瑰咖啡会所让我一见钟情的吗??

    泪奔啊~~没想到长相那么纯善那么美好的人内心居然如此险恶――为达目的不惜破坏别人的家庭!

    我余乐乐死的时候是25岁,这个看样子应该和我差不多年纪,怎么人生观价值观就相差那么多呢?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必须重新反思自己的择偶标准。美男虽然赏心悦目,但是阴险狡猾的话就让人吃不消了。那些忠厚老实的虽然不一定有我喜欢的外貌,但是,胜在安全、实在、容易掌控!

    我越想越有道理,于是,这一刻,我在心里下了个决定――我未来的伴侣,必须是一个平凡、实在、善良的男人。他不需要有英俊的外貌、过人的财力,但一定要疼我爱我视我如珍宝,让我永远有安全感!

    这时候的我还在信心满满的规划自己的未来,单纯的相信将来的一切都还来得及选择。殊不知,所谓缘分,冥冥之中已经注定。即使刻意回避,也逃不出那个既定的轮回……

    。

    近来,家中气氛有些奇怪,偶尔看到林莜父母都是紧锁着眉头。一次我偷偷的问颜颜,是不是公司出了什么事情。

    颜颜今年毕业后进入了林氏,虽然还是新人,但总会知道一些。

    谁知她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笑眯眯的在我手中塞了个苹果,自己也拿了一个啃了起来,慢悠悠的说:“堂姐,这些事情你就不要管了,安安心心做你的富贵闲人吧。我们林氏从太爷爷那一代开始办起已经有些年代了,在e市也算有些知名度,而且做生意哪里不会有风险,你就放心吧,林氏没这么容易完蛋。”

    我对企业管理方面一无所知,既然得到了颜颜打的包票,也就没有再问。况且,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林氏运营了这么多年,对于大小突发事件总该有自己的解决之道。就算真的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我一个啥也不懂的人能解决的。

    于是,我很随意的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只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作为林家的一份子,作为林氏当家人的独女,面对林氏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怎么可能有办法让自己置之度外?

    星期六的晚上是一家人一周一次在家吃饭的时间。整个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虽然以前一起吃饭的时候也不见的多么和乐融融,但以往总有林莜的父亲调节一下气氛,而这次他心事重重,还时不时的叹着气。
………………………………

第40章 跳火坑

    这十二封信是朱孟实先生从海外寄来分期在我们同人杂志《一般》上登载过的。《一般》的目的,原思以一般人为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些学术思想。数年以来;同人都曾依了这目标分头努力。可是如今看来,最好的收获第一要算这十二封信。

    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作者曾在国内担任中等教师有年;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殖;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他的赴欧洲,目的也就在谋中等教育的改进。作者实是一个终身愿与青年为友的志士。信中首称“朋友”;末署“你的朋友”,在深知作者的性行的我看来,这称呼是笼有真实的感情的;决不只是通常的习用套语。

    各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作者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作者用了这态度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谈爱恋,谈升学选科等等。无论在哪一封信上,字里行间,都可看出这忠告来。其中如在《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一信里,作者且郑重地把这态度特别标出了说:“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效率夕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超效率!”这话在急功近利的世人看来,也许要惊为太高蹈的论调了。但一味亚于效率,结果就会流于浅薄粗疏,无可救药。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试就学校教育的现状看罢:坏的呢,教师目的但在地位、薪水,学生目的但在文凭资格;较好的呢,教师想把学生嵌入某种预定的铸型去,学生想怎样揣摩世尚毕业后去问世谋事。在真正的教育面前,总之都免不掉浅薄粗疏。效率原是要顾的,但只顾效率,究竟是蠢事。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事近视,贪浮浅的近利,一味袭蹈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止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说。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作者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征之现状,不禁同感。作者去国已好几年了,依据消息,尚能分明地记得起青年的病象,则青年的受病之重,也就可知。

    这十二封信啊,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1929年元旦书于白马湖平屋

    一谈读书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了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了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了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了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边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就是读书吗了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见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人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谈千卷万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了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平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了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物部最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一)冒险小说和游记,(二)神话和寓言,(三)生物故事,(四)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尽性”的基点出发出发。
………………………………

第41章 夜无眠

    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朱立元

    在朱光潜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欣闻他早年撰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美》即将重印;觉得这实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泰斗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