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霸主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中海霸主之路-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便是外交上没有获得想要的一切,贷款谈判照样继续进行,不过金额上就要低得多了!

    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保加利亚政府还是很热情的各方代表接洽,努力争取每一笔贷款。

    ……

    时间匆匆而过,到了1895年底,经过保加利亚政府的不懈努力,一共获得了大小15笔金额不等贷款,涉及资金总额高达9。87亿列弗。

    什么是债台高筑?保加利亚政府现在就是债台高筑,每年光支付资金利息,就高达八千多万列弗!如果再加上以往的贷款利息,这个数字更是已经突破了一亿列弗!

    光法国人,一次就提供了8亿列弗(和法郎等价),其它的十几笔贷款,加一块儿还不到两亿,只能说这个年代的国际贷款,还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小额贷款还好,无非是利息高了点儿,没有多少附加条件,大都是一次发放。

    不过法国人巨款,或者说“法俄”联合发放的贷款,就不是那么好拿的了!

    首先,贷款不是一次性发放的,而是分成了三次发放。第一次发放三亿列弗,其余的后面两次发放!

    其次,还要监督贷款的使用方向。按照约定,其中的三亿列弗,保加利亚必须要投入到海军上面,至于怎么用,都不用斐迪南操心了,俄国人会帮忙制定一份“合理”的海军发展计划!

    剩余的六亿列弗,或者说是法郎,其中必须有一半资金,必须用来购买法国的商品!

    并且保加利亚政府也必须要保证,有不低于一亿列弗投入军事工业中!

    绕是斐迪南已经竭尽全力想象列强的无耻,还是低估了列强的节操之低!

    要监督贷款使用情况,就不吐槽了。但是连具体使用情况,都规定的清清楚楚,也没得说了!

    要不是三亿列弗的“海军发展计划”,都是二十年的无息贷款,他是绝对不会要的!

    没错,法俄两国已经计划好了,支持保加利亚获得黑海海峡,当然这仅仅是名义上的获得,实际控制权还是在俄国人手中!

    而法国人获得的则是,免交关税的自由同行权。

    俄罗斯帝国是法国海外投资的第一大户,也是法国商品最大的海外市场,于是土耳其人的关税就很碍眼了。

    看得出来,每年向土耳其人缴纳几千万法郎关税,已经令法国资本家们大为不满了。这不一有机会,他们就准备踢掉这个绊脚石!

    拿到这份最终的条约,保加利亚政府高层都是愤怒不已。

    这不是保加利亚在为俄国人、法国人打仗么?而且还是那种自带干粮,不用付军饷的雇佣兵,一切收获都只能靠自己去抢!

    还好,保加利亚的海军没有存在感,不然就完全没有通过的可能性!这份条约一签,保加利亚的海军将沦为俄罗斯帝国的手中的一支舰队!

    不过斐迪南却动心了,要靠保加利亚自己的力量,建立一直海军,没有个二三十年,都别想形成战斗力。

    如果可以借助俄国人的力量,或许只需要几年时间,就可以打造出一支舰队。俄国人可以派军官,不可能士兵也全派吧!再不济保加利亚也可以获得一批海军士兵,一套海军后勤体系!

    斐迪南语重心长的说:“好了,诸位先生们,收起你们心中的愤怒吧!怒火只能燃烧你们的理智,冷静才能解决问题!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我们的战略已经暴露了,至少俄国人已经推测了出来!

    要么我们同意他们的条件,在法俄同盟的支持下,当一回雇佣兵。打败了土耳其人,我们将获得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地区的大片领土。

    当然我们也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甚至我们的海军,将要变成俄国人手中的一支舰队!

    要么拒绝俄国人的条件,从此和俄罗斯帝国分道扬镳,我们不但获得不了支持,恐怕还要面临俄国人的一系列打压!

    大家都是保加利亚的精英,现在需要大家为保加利亚的命运做出抉择了,冷静思考一下,再告诉我答案!”
………………………………

二十九章、抉择

    好吧,所有的话,都被斐迪南说完了,众人只需要决定是干还是不干!

    实际上摆在面前的两条路,保加利亚政府根本就没得选择。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获得好处,不付出代价怎么可能呢?

    俄国人为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土耳其人都打了两百多年,现在会白白净净支持保加利亚获得君士坦丁堡,别做梦了!

    斐迪南制定的战略,至始至终都没有打过君士坦丁堡的主意。没办法谁叫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俄国人进入地中海的命脉要道呢?

    掌握了君士坦丁堡,就掌握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当然还有一个达达尼尔海峡,也是俄国人进入地中海的要道。

    现在俄国人的目的很明显,趁英国忙着和德国人争夺南非,和法国人争夺北非的当口,夺取黑海海峡,将马尔马拉海控制在手中。

    一旦完成这一战略目标,俄国人对地中海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在先天上立于了不败之地了!

    现在保加利亚要是拒绝了俄国人的提议,等于打断了俄国人的地中海战略,结局不言而喻!

    同样,俄国人的地中海战略,也是符合法国人的利益的。只有俄国人进入地中海,才不会集中力量投入到远东战略,甚至于放弃远东战略,这有助于缓解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压力!

    保加利亚现在已经没得选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在斐迪南看来,俄国人这次做的还算厚道,尽管这次保加利亚付出的代价巨大,但是给出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即便是慷他人之慨,保加利亚仍然可以获得包括伊斯坦布尔、马其顿地区、东色雷斯、阿尔巴尼亚等在内的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可以妥协,反正等世界大战过后,这些权利都会重新回到保加利亚的手中,用暂时的妥协来换取保加利亚的壮大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沉默了半响,首相康斯坦丁叹了一口气,说:“诸位,我们现在根本就没得选择!答应了俄国人的条件,大保加利亚就基本上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就在我们手中勉强实现了!

    至于未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只要保加利亚足够强大,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很明显,首相康斯坦丁是理智的,没有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知道怎么样才是最符合保加利亚利益的!

    俄国人的条件,正好卡在了点儿上。保加利亚的海军应该叫海警更合适,要他们去掌握马尔马拉海,完全就是个笑话!

    既然如此,还不如交给俄国人算了,毕竟要是切断了奥斯曼帝国欧洲同亚洲之间的联系,保加利亚的胜算也会增加很多。

    至于未来领土上的军事港口,将被俄国人掌控,那也无所谓,反正现在还是土耳其人的地盘,就算出卖了再多的利益,大家也感受不到切肤之痛。

    这相当于保加利亚出陆军,和俄国人出海军联合进攻奥斯曼帝国,大家再进行分赃,众人也不用担心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随及外交大臣梅捷夫,也开口了:“现在的国际局势,对我们很有利。英国人对南非势在必得,德国人又不甘心放手,他们通过支持布尔人和英国人在南非战斗,并且获得了欧洲社会的支持,短时间内不会分出胜负!

    同时因为埃及的问题,英国人和土耳其人发生龌龊,抛开俄罗斯帝国不提,他们还巴不得我们能够削弱奥斯曼帝国,以保障他们在埃及的利益。

    奥匈帝国早就有巴尔干地区的计划,他们希望吞并波黑地区,之前由于土耳其人的强烈抵抗,还有俄国人的反对,一直没有实现。

    哦,现在还要增加一个塞尔维亚,这方面我们可以合作,想必俄国人也愿意同他们做这个交易!

    至于其它列强,在巴尔干地区实力有限,无力干涉我们的行动!

    况且现在还是土耳其人最虚弱的时候,国内一团乱麻,层出不穷的民族起义,正在耗尽这个老大帝国最后的底蕴!”

    斐迪南一愣,没有想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外交大臣,还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鹰派,现在就在开始鼓动大家动手了。

    而且他的提议,又正好是现在斐迪南所需要的。他成功的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现在不少人都意动不已。

    当然斐迪南也知道,这是建立在没有损害保加利亚核心利益的前提下。现在保加利亚正是民族主义高涨的时候,众人免不了受了影响,对于国家利益分外看重。

    不过斐迪南还是打断了众人不切实际的妄想。

    “好了,都收回心思吧!我们根本就没有准备好,武器弹药现在还是一堆原材料。就算机会再好,我们也不可能学塞尔维亚人,让士兵们拿着一堆破铜烂铁,就直接上战场送死!”

    有了塞尔维亚这个反面教材后,保加利亚可不在流行“勇气制胜论”。毕竟塞尔维亚士兵,可是真的很英勇,但是在战场上,还不是被保加利亚军队打得一败涂地!

    众人暗自感叹,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斐迪南却不以为然,奥斯曼帝国的国内矛盾,由来已久,怎么可能一时半会儿就能清理干净。

    国际形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生变化的。南非的价值太大了,大到令全欧洲都嫉妒的地步,英国又打算踢开德国人独吞,不给他们添堵,那还是威廉二世么?

    即便是英国人能够花大代价摆平德国人,那么法国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呢?总不能都摆平吧?只要有列强支持,布尔人就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

    历史上不就打了三年么?这还是建立在英国人摆平了德国人,拉拢了葡萄牙人,顺便在美西战争中坑了一把西班牙人,获得了美国人支持的前提下。

    现在么?美国人还是反英的急先锋,直接上是没那胆子,但是派出了志愿者,自带干粮过去给布尔人帮忙。

    哦,历史上美国政府支持英国人,但是民间仍然捐款捐物,组织了志愿者,去给英国人添堵。
………………………………

三十章、备战、论战

    原因无它,都是黄金惹的祸!在19世纪末,这个金本位的年代,谁都不希望,英国人获得南非的黄金,掌握世界金融的命脉!

    历史上犯了众怒的英国人,巧妙的运用了外交手段,挑起了各国之间矛盾,使列强无法联合起来。

    即便是如此,在各国的小动作之下,英国人最终还是苦战了三年,才取得了胜利。

    不过,在各国操纵舆论给英国人添堵的背景下,欧洲民众掀起了抵制英国人的高潮。

    英国人在获得胜利的同时,还是付出了代价的,工业产品被迫失去了部分在欧洲地区的市场,被德国人工商业品所取代,为德国经济超过英国创造了机会!

    现在的局面,比历史上还要糟糕。在斐迪南看来,即便是约翰牛的外交再牛逼,也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当然现在英国人还不认为布尔人有多强的战斗力!

    哦,现在英国人还准备在打完布尔人后,再出兵干预近东危机呢!

    保加利亚要是出手削弱奥斯曼帝国,估计他们还乐得如此。毕竟埃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往印度的陆地交通线,英国人更是不容放手!

    相比之下,巴尔干的重要性就要往后靠了。除了限制俄罗斯帝国扩张外,在利益上对大英帝国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

    斐迪南深呼吸了一口气,平静了一下心情,说:“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那就尽快和法俄签约吧!

    别想那些没用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备战、备战、备战!争取用最小的代价,打赢这场战争,获得最大的一块蛋糕!

    至于海军,就丢给俄国人好了。反正这也是有先例的,之前的陆军不也是俄国人一手包办的么?

    现在陆军不还是回到了我们自己手中么?不要有什么心里压力,与其这样,不如去将精力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上来!”

    新任国防部长彼得罗夫忐忑的问:“大公,现在我们是不是马上进行全民备战?”

    斐迪南想了想,点了点头说:“嗯,你们国防部有什么计划?”

    彼得罗夫镇定自若的说:“我们国防部制定了一套全民预备役训练计划,全保加利亚所有适龄青年(17岁以上55岁以下),都要参加军事训练。

    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把预备役训练的重点放在了农村,利用农闲时期,进行军事化训练。

    训练时间,每年三到六个月不等,不过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也需要政府划拨一部分资金,对参加训练的青壮进行补贴。

    当然城镇居民也不能例外,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他们大都在工厂上班,我们将训练时间压缩到了每年一个月!

    理论上一旦战争爆发,三天之内可以动员三十万大军,一周之内可以动员出六十万大军,最高极限动员可以达到一百万人!”

    斐迪南脸色微变,随及又恢复了正常,心想:这可能就是历史上保加利亚那套动员体系吧!不过现在就用,怕是有些丧心病狂了,毕竟民众没有经历过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屈辱,这么拼命谁知道民间能不能承受得住?

    “彼得罗夫先生,你们国防部制定这份计划,考虑过实际情况么?这已经是全民皆兵了,保加利亚民众是不是能够承受得住?”

    彼得罗夫胸有成竹的说:“大公阁下,请放心!保加利亚自古以来就有全民皆兵的传统,实际上巴尔干各国都有全民皆兵的传统,之前塞尔维亚都可以做到,没道理我们做不到!

    只要军费充足,我们国防部可以保证完成这项任务!”

    看着自信满满的国防部长,斐迪南知道,在别的国家难说,但是保加利亚还真能够完成,不过资本家们就难受了,或者说斐迪南自己就要损失惨重了!

    再说了,如果只是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单挑,斐迪南没准还真会拼命,但是现在还没有到那份儿上。

    于是将皮球踢到了内阁,开口问道:“内阁怎么看?”

    结果出乎了斐迪南的意料,本以为会反对的内阁,居然集体支持了国防部的方案!

    康斯坦丁:“大公,我认为国防部制定的方案没有问题,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保加利亚的战争潜力!”

    然后外交大臣梅捷夫、工业大臣魏征…伊万洛夫、教育大臣契科夫纷纷表示了支持!

    斐迪南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一战中保加利亚能够爆发了,“观一叶而知秋”,上行下效的背景下,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他还是摇了摇头,说:“理论上是没错,但是你们忽略了,战争爆发后的后勤补给问题!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人力,投入到后勤之中!

    从军事上出发,战争爆发后,主要战场就是马其顿地区,和伊斯坦布尔地区,其它地区都是次要战场,我们根本就没必要动用那么多军队!

    奥斯曼帝国全国的军队才多少?欧洲地区的军队又才多少?现在欧洲区还不到二十万吧!即便是他们全国的军队也不过五六十万人!

    以他们那腐朽的体制,低廉的效率,想要进行全国动员,估计才开始,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我们面对的敌军,最多也就三四十万,还要考虑他们吃空响的情况,这方面详细的情报,稍候会有人交给你们!

    不要被奥斯曼帝国的名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