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还积极推行的泛斯拉夫主义,主要是针对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沿岸,这显然是为了扩大俄罗斯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巩固俄罗斯在斯拉夫民族居住区的统治地位。
    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政策一方面对提升自身国际地位,促进当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斐迪南的效应下,这位将俄罗斯帝国带向巅峰沙皇,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魔爪,1894年11月24日,病逝于克里米亚。(备注:时间不一定准确,作者查到了三个答案,可以确定的是1894年,具体日期还有10月20日、11月24日的说法,随便选了一个11月24日。不用考究,就当蝴蝶效应了!)
    年仅26岁的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接过了沙皇的重担,从此俄罗斯帝国进入尼古拉二世的时代!
    不过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并没有做好准备,毕竟亚历山大三世还很年轻,逝世前还不到五十岁!
    现在斐迪南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去出席亚历山大三世的葬礼,还有就是去安慰伤心过度的王后。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因为当年父亲被炸死,所以一直住在郊外,躲在家里,每年除了去丹麦以外就根本不怎么出门。
    因为没有大多的户外运动,加上自己喜欢喝酒,身体肥胖,后来在火车出轨事件自己用身体撑起火车,
    压倒了肾,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他的早逝。
    1894年六月份,玛丽亚皇后被丈夫的外貌震惊了,亚历山大瘦了很多,经常失眠,大夫终于确诊,他得了肾炎,当时是绝症,这个消息传来后谢尼亚公主就提前返回了圣彼得堡!
    因为沙皇的病,全家去了克里米亚的Livadia疗养,克里米亚的Livadia面对着海,是俄国最美的地方。
    10月底,亚历山大三世的病情加重,呼吸变得艰难,咳血,就已经通知欧洲各大贵族了。
    斐迪南由于保塞战争的拖累,没有立刻出发,现在尘埃落定,当然要赶过去了。
    作为俄罗斯帝国的皇帝,亚历山大三世的葬礼,绝对不能够草率处理的,欧洲各大贵族、王室,全世界主要国家都要派代表参加。
    事实上欧洲贵族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一团乱嘛,“剪不断,理还乱!”
    古老的贵族之间,总是能够找到亲戚关系!不管两个国家关系多么糟糕,关起门来大家还是亲戚,在这种时候,不是深仇大恨,是不会有人来添堵的。
    在亚历山大三世的葬礼上,汇聚欧洲各国王室成员,还有包括斐迪南在内的,6位国王亲自前来为他送别。
    斐迪南再一次见识到了俄罗斯帝国的影响力,比起他上次的婚礼来说,这次来人的身份档次都要高的多!
    仪式由英国、德国、奥匈帝国、葡萄牙、比利时、瑞典、西班牙、丹麦、希腊……等国皇室成员出席。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聚集在一起,为这位一手将俄罗斯帝国送上巅峰的帝王送别,
    好吧,葬礼刚结束,斐迪南又参加尼古拉二世的继位庆典,就匆匆回到了索非亚,现在保加利亚还有一大堆的问题需要他去处理。
    谢尼亚公主的情绪要比他想想中要好得多,刚开始听到亚历山大三世病危时哭得要死要活,这会儿已经恢复了过来。
    斐迪南想到,可能这就是欧洲人看待生死的态度,让过去随风而逝,活着的人日子还是要照常过下去!
    亚历山大三世的逝去,俄罗斯帝国进入了尼古拉二世时代,这对保加利亚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一个主张东进的皇帝的上台,俄罗斯帝国的东进战略,再也无法阻挡!
    这对于致力于在巴尔干地区扩张的保加利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的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达到了巅峰,直到1905年开始,才由盛转衰!
    从欧洲列强的外交关系,就可以看出来,这一时期“法俄同盟”对上“德奥同盟”还占据了优势,英国人的首要敌人就是俄罗斯帝国!
    英俄矛盾、英法矛盾、德法矛盾,是当时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矛盾,其次才是俄奥矛盾,英德还是准盟友关系!
    这才有了“祸水东移”的战略,俄罗斯帝国的远东战略,除了法国外,欧洲各国都是持欢迎态度。
    即便是世界第一陆军的德国,对“欧洲压路机”也充满了担心,无穷无尽的灰色牲口,足以令任何欧洲国家恐惧!
    直到“日俄战争”后,全世界才看清了俄罗斯帝国已经腐朽的本质。英国人为了继续执行欧洲“平衡战略”,不得不改变外交政策,转而支持“法俄同盟”,开始打压崛起的德国。
………………………………
第四章、善后
    回到索非亚的斐迪南,还有一场盛大的仪式等着他去亲自主持!
    保塞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有的人功劳已经够了,需要授与爵位,这项工作只能斐迪南亲自主持!
    还有为了纪念这次战争中阵亡的官兵,保加利亚政府举行国家公祭,为了表示对阵亡烈士的重视,斐迪南决定亲自出席。
    本来早该开始了,但是亚历山大三世的逝世,斐迪南去了圣彼得堡,所以大家都只能等着了。
    物质上的奖励,早就已经开始了,大家可以按功劳大小领取数额不等的现金,也可以折合成新获得领土上的土地。
    斐迪南这一决定,很快受到了士兵们的热烈欢迎。对于出身农村的士兵来说,没有什么比土地更加有吸引力!
    可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便是这次政府给的土地折合价格,要比市价低得多,他们还是拿不到多少土地。
    毕竟这次战争进行的太顺利了,基本上都是顺风仗,硬战很少打,大家获得的战功也就不明显了!
    在军方提出战功累积奖励的申请后,斐迪南就从善如流答应了。
    反正巴尔干地区什么都缺,唯独不会缺少战争,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军方也会积极的推动战争,这正好和斐迪南接下来的战略相同!
    于是尴尬的一幕出现了,政府事先准备的抚恤金、战功奖金,几乎无人认领。
    另一边发放土地奖励的窗口,排起了长长的人龙,不管能不能兑换足够的土地,大家都愿意去凑个热闹。
    斐迪南当然知道原因,军功田除了价格低廉外,还有一个最大优势那就是税收低,只需要交付正常赋税的一半!
    这才是令民众们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毕竟这么大的利益摆在眼前,要搬家去新获得领土上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为了防止被资本家或者是贵族们吞并,斐迪南还特别规定,这些军功田一旦发生交易,就丧失了半税的特权!
    而且为了限制土地兼并,此前政府对土地交易,一直征收百分之三十的重税。
    正常情况下,有这么多的限制条件,如果新起的军功地主还能经营破产,斐迪南也只能表示佩服。
    侍女爱丽丝送过来了一叠文件,说:“大公,这是军方提交上来的名单,第一页是需要授爵的,后面的则是按你的要求,需要你亲自颁发军功章的。”
    斐迪南随意的接过了名单,看了起来。上面的内容不多,第一页就更少了,只有仅仅八个人,都附注了各自的战绩、功劳,没有什么疑问。
    后面的几页名单,还大多用红线做了标注,斐迪南知道这些人,要么阵亡了,要么重伤退役,军方在荣誉方面给予了优待,他自然没有深究的意思。
    毕竟活人不能和死人争,在全世界都通用,其他人做出一些让步也是可以理解的。
    斐迪南满意点了点头,总算没有出现什么烂事,要是真的有人滥竽充数,那他的这场作秀,就要成为闹剧了。
    另一边,内阁政府现在已经忙翻了天。保塞战争尽管进行的时间很短,但还是进行全国动员,战时还无所谓,一切为了战争服务,很多问题都可以押后。
    现在战争结束,总得给个说法吧!
    动员的预备役,遣散总得给一笔遣散费吧;主动参加的民众,也得给予奖励吧,起码荣誉上奖励要有!!
    征用的工厂,给不给予金钱补偿是一回事,但总该给个说法吧;调用的物资,现在总要付钱了吧,总不可能一直欠着吧,给钱价格又怎么算?
    新获得的领土,行政区总要划分吧;奖励的军功田,也需要派人去主持划分;要招募移民也得有所准备吧!
    ……
    反正烂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各位大佬都忙的晕头转向,算是痛苦与快乐同在。
    庆典在圣诞节后,也就是1895年1月3日,斐迪南亲自在索非亚王宫,主持了授爵仪式。
    考虑到后面的战争,这次授爵斐迪南表现的很小气,一共拿出了两个子爵,和六个男爵,作为了封赏,而且还不是世袭爵位!
    当然他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这次的对手是塞尔维亚,换谁去指挥都能赢,军队的表现也只能是中规中矩,难度低奖励自然也就低了。
    这个自然不会引起军中的不满,毕竟这次战争,基本上都是靠实力一路压过去的,军官表现的机会不多。
    比如想中路军,派兵深入敌后,切断补给线,本来是很不错的战术;但是塞尔维亚主力提前溜号了,得做了无用功,还浪费了时间。
    作为主力战绩上,比起其它两路偏师都要小,自己都觉得丢脸,哪里还有脸提战功。
    左路军这次承担了主力决战,打得到是很不错,问题是付出的伤亡太大,军官们的战功自然就大打折扣。
    这没什么还说的,总不能让大家只看战绩,忽视伤亡吧?保加利亚可是一个人口小国,经不起折腾。
    右路军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一路捡便宜,没打过一场仗,战绩上看起来似乎不错,但对手都是一群渣渣,他们的战功没有办法令人信服。
    对付那群刚入伍,连枪都凑不齐的乌合之众,保加利亚陆军可是放话了,“一个保加利亚主力营,可以对付塞尔维亚一个师新编师!”
    准不准确姑且不论,反正保塞战争中,在没有塞尔维亚主力部队压阵的情况下,保加利亚一个营击败一个师的例子,确实还发生过。
    至于后面的授衔,斐迪南就没有再压制了,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一切按规矩办事!
    即便是不喜欢作秀,斐迪南还是微笑着将每一枚勋章,亲自给官兵们佩戴上,拍拍肩膀以示鼓励。
    已经死亡的,就只能是由家属代领了。现场出现的只是他们的遗像,供世人敬仰。
    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斐迪南没有搞出英雄纪念碑,按照保加利亚的传统,在索非亚大教堂,为阵亡士兵举行了送别仪式。
………………………………
第五章、移民实边
    所有仪式完成后,斐迪南还赶往索非亚地区的军医院,看望伤员,又去慰问了几家烈士家属。一直忙活了大半个月,才告一段落。
    当然少不了记者跟随,收集新闻素材,还有摄影师随行拍摄,做为珍贵的影视资料保存。
    民间就更热闹了,虽然保塞战争已经过去了,但是宣传一直在继续,喜悦的气氛还没有褪去。
    反正媒体拿出太多的证据,可以表明这次战争保加利亚完全是正义的:
    是为了民族崛起而战,为了解放被塞尔维亚压榨的同胞,是为了收回故土,赶走塞尔维亚侵略者而战的!
    新增部分国土自古以来就是保加利亚圣神不可分割的领土,不信你可以去查历史资料!
    公元6世纪大量斯拉夫人来到这里,与少量由阿斯帕鲁克汗率领,从黑海北岸与北高加索迁移到梅西亚的讲突厥语的保加尔人融合,产生了保加利亚人。
    在瑙河以南、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建立保加利亚第一帝国。仔细找吧,包括整个巴尔干地区,都有历史资料表明,那是保加利亚人传统的居住地区。要是不够,还有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总是能找到想要的!
    现在上面生活的全体民众,都是保加利亚人,他们都可以做证,保加利亚军方把他们从塞尔维亚的魔爪中解放了出来。他们敢用对上帝的信仰发誓,绝对是发自内心的,一点儿都不参假!!
    编辑们敢保证,这次绝对没有注水,这些民众都是全心全意拥护保加利亚的。(凡是不拥护的都去对岸了)
    要是有疑问,都可以去实地调查,欢迎全世界任何组织和个人,去现场取证。
    对于保加利亚国内媒体的宣传,除了保加利亚人相信,其他人都很默契的表示自己什么都没看到。
    太不要脸了,塞尔维亚人还在抗议呢?北渡的三十万民众,就这么被代表了,白痴才是自愿离开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反正土地上现在生活的都是保加利亚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证据,表明自己是保加利亚族,祖祖辈辈都是!
    谁敢乱说不是,就跟谁急!就算是为了保加利亚的农业税只是塞尔维亚的一半,也必须是保加利亚族!!
    斐迪南领导的保加利亚政府是很开明的,只要有证据表明自己是保加利亚族,愿意接受保加利亚政府的领导,学习保加利亚的文化知识,热爱保加利亚,就可以自动获得保加利亚的国籍。
    于是新加入的两万同胞,都是保加利亚族,妥妥的本民族,自然不存在莫须有的压迫和奴役了。
    闲下来的斐迪南,又开始关心起移民来,召集了内阁大臣,召开专门的移民研讨会。
    “首相,关于收回故土,你们政府是怎么规划的?”斐迪南
    被点名首相康斯坦丁,兴奋的回答说:“大公阁下,内阁计划划分三个大区进行治理,不过由于现在人口太少,眼下内阁最重要的任务还是移民!”
    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移民进行的怎么样了?”
    康斯坦丁停顿了一下,叹了一口气,为难的说:“移民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但是保加利亚人口有限,即便是民众们踊跃报名,很多不符合条件的,被拒绝后,现在包括军方的移民,加起来也只有五万余人,基本上已经到极限了!!”
    斐迪南知道,刚刚赢得了一次战争,现在正是保加利亚民族主义爆棚的时候,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不在乎个人利益的大有人在。
    但是仍然改变不了保加利亚人口稀少的本质,四百万人口分布在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本来就已经很少了,想要再开发新的土地,确实太困难了。
    政府也不可能为了开发新土地,就荒废原来的土地吧!社会上根本就没有多于人口,移民进展缓慢,是必然的!
    斐迪南想了想,继续说:“把工作重点放在新增国民的身上吧!然后在想办法,从俄罗斯在引进一批移民吧!
    还是老规矩以农民为主,毕竟尼什地区的情况,你们都是清楚的,我们重点发展的只能是农业!
    塞尔维亚人太暴殄天物了,要是把这片土地开发出来,容纳一百万农业人口,根本就不是问题!”
    19世纪末,全世界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平原地区还有推广的价值,山地丘林地区,还是老老实实的使用人力吧!
    再说斐迪南也只是为了增加人口,和加强对土地的控制,又没有打算让大家靠那点儿土地,发家致富奔小康,产出只要能够自足就够了,农业税嘛,有固然好,没有也无所谓。
    内阁众人相视一笑,似乎现在每次保加利亚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