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不如让他们陷得更深一些,我们再行动!现在我准备先清场,比如再把价格降低5个点,要不了两个月,维也纳的超市就会死亡一半!”费兰茨一脸坏笑的说
斐迪南也跟着笑了,别看维也纳的超市都在亏损,可是双汇食品集团却赚翻了。零售价格下降,销量却增加了,出厂价可没有变化。
………………………………
第十一章、残酷竞争的开端
六月份的维也纳,绿意盎然,百花盛开,仿佛人间仙境——当然这是不可能的,21世纪的维也纳还差不多。
进入了六月后,零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各大超市之间的竞争也殃及了池鱼,一个个传统的杂货铺,被迫关门。
繁华的维也纳一下子萧条了许多,走到大街上贴满了转让的广告,只有零星几家小店还在开门。无数从事日用品销售的小店面临抉择,要么转行,要么关门。
资本主义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资本论
未来,有许多超市支撑不住,头脑灵活的资本家们,则纷纷选择了转型。既然卖日用品亏损,那我就卖别的,比如改成了服装城,又或者进入了餐饮业,搞起了自助餐。
凭着之前积累的人气,一时间生意兴隆,又鼓励了更多人加入了进来,维也纳很多销售行业都乱套了。
市场上的波动,很快波及到了金融市场,一场小规模的经济危机居然在维也纳爆发了,投机者们自然不会手下留情,风暴来临了。
当然那是未来的事情,市场上的波动还需要时间发酵,现在还只是局限于零售行业的竞争。
科特飞现在资金充足,罗伯特更是信心百倍,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猎鹰盯上了。
“卡梅隆先生,你认为要结束这场战争,需要多长时间?”罗伯特意气风发的说
“如果维持现在的状况,可能到了下个月,维也纳的超市就会减少三分之一,半年后会再次减少一半。到时候大家都是精疲力尽,生存下来的都是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少了,这场价格战就会停下来!”卡梅隆分析了一下
“不行,长时间的亏损股东们会有意见的,而且现在已经波及到了百货公司,会影响到我们的上市计划!”罗伯特否决了这一建议
“那么只能让加剧价格战了,我们的损失会很大!”卡梅隆皱了皱眉头说
“那就继续降,我希望在三个月内,结束战斗。不惜一切代价,将那帮杂鱼干掉,再把我们损失的钱赚回来!”罗伯特狠狠的说
随及罗伯特会心一笑,想到了一条妙计说:“现在超市里的商品零售价,比我们现在采购价都低,你可以秘密派人去其它超市采购。”
“即可以打击对手,又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记住要秘密进行,要是被发现了,他们也学样就麻烦了。”
“好的先生,如你所愿,今天我把价格再调低百分之十,没准可以吓退几条杂鱼!”卡梅隆笑着说
零售业市场再次一片哀嚎,沃尔沃因为规模大,大部分商品上都被要求印刷了沃尔沃专供。
为了避免暴露了出去,从沃尔沃买过来的货,必须要重新包装,尝试了一下,罗伯特就不得不放弃。
然后其它超市就到了大霉,一时间损失惨重,不过很快就被斐迪南发现了,科特飞在双汇食品集团的进货减少了。
斐迪南会心一笑,心想:“罗伯特是在做死啊,他很快就会知道什么是众矢之的!”
沃尔沃可以做,那是规模够大,可以在各地摊销出去,而且只是针对了科特飞一家,就算暴露了斐迪南也兜得住。
不要看那些小资本家们实力都不怎么样,要是他们全部都动起来,就是斐迪南也要忌惮三分。
斐迪南也没有犹豫,只是让人放出了科特飞进货减少的消息,相信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知道,这其中有问题。
果然没过多久,就被精明的资本家们学了样,直接派人去科特飞百货超市提货,令卡梅隆手忙脚乱。
有背景的资本家们,还动用了不少关系去给卡特飞添堵,比如卡特飞的百货卖场,就经常被停水断电。
当然也少不了时而冒出几个混混来捣乱,激烈的时候还闹出过人命。
大家都知道卡特飞百货超市在亏损,都默契的将目标对准了百货卖场,当然这也少不了斐迪南的暗中引导。
半个月时间,罗伯特家中就被人丢了两次炸弹,在路上被人伏击了三次,赫尔德家族的成员也没少被光顾。
卡特飞百货公司的员工也没少受牵连,被打闷棍的不在少数,请假的人是多不胜数,不批就直接辞职。
不愧是合格的资本家,赫尔德家族看样子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都有些习惯了,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加强安保措施,一面找关系向警察局施压,混乱很快就被平息了,不过他们本来就不好的名声,现在变得更臭了。
为了平息这场麻烦,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卡特飞就付出了二十万英镑的高额代价。
百货超市的亏损只能算是一般,只有区区四万多英镑。而百货卖场现在人流量大减,也进入了亏损状态。
最大的支出自然是公关了,要找关系,当然要砸钱啊!碰到这样的肥羊,谁不来咬一口,那还算是奥匈帝国的官员么?
当然这事还没完,随然官方出面压制了,可是竞争还在继续呀!现在的科特飞不光超市亏损,就连百货卖场也跟着亏损,只出不进,谁也受不了啊!
詹姆斯被迫出山了,很快就稳住了百货公司,他知道这次被人针对了,不然要是没人引导,怎么可能都将目标投向了卖场,而不去动超市呢?
老江湖的詹姆斯很快就锁定了目标,看了看说:“罗伯特,准备关闭百货超市吧,我们认输!”
“为什么叔叔?他们都要撑不住了,才会这么疯狂的!”罗伯特不甘心的说
“对手还没有发力,就将我们弄得元气大伤了,继续下去恐怕赫尔德家族将不复存在了!”詹姆斯感慨的说
“你是说,科哈利家族对我们出手了?”罗伯特不确定的问
詹姆斯摇了摇头,说:“还没有,不然这次的事,就可以要了我们的命!估计最多是费兰茨那家伙动的手脚,接下来就说不准了!”
不是斐迪南不想出手,主要是顾及名声。要是现在出手,那不是告诉世人,这是他干得么?
不过这并不代表,费兰茨也会冷眼旁观。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致命。
………………………………
第十二章、资本盛宴
求票!!!数据太凄惨了。
顺便说一句,我被黑了😓,直接拉到了底,一颗星!占时还没有人宣布为此负责。
搞得我好像干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方便的朋友帮我评一下分。
抢购风潮开始了,费兰茨派人放出了谣言,说物价要上涨了。
这是有根据的,向来都是奥匈帝国物价最高的维也纳,这大半年来物价居然还比其它地区低。
谁都知道这不正常,资本家可不是慈善家,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下去。
维也纳的市民们都相信了,刚刚过了半年的好日子,现在马上就要结束了。
自然要疯抢了,天还没有亮,维也纳的各家超市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对伍,抢购风潮来临。
早有准备的沃尔沃,自然将很多商品都转移了,像可以长期存放的生活必须品自然都不存货了。准备的多是一些工艺品,短期食用的,像面包、各类零食之类的。
很快就被枪购一空,沃尔沃的服务人员打开了仓库,众人一看,没有了生活必需品,自然不是普通市民抢购的目标了。
然后纷纷离去,泳向了其它超市,很快多家超市都被清空了,望着空荡荡的货架,许多资本家是欲哭无泪。
要知道超市进货大都是赊账,通常是按月结算,拖欠个半年一年,那也是正常的。
现在都是在亏本卖,卖得越多就赔得越多,可是欠款却是一分也少不了的。
你要是有实力在继续经营,那么为了留住客户,拖欠一段时间也没问题,要是亏损严重想要关门,那就怪不得他们要落尽下石了。
刚刚走出困境的科特飞,又遭到了当头一棒。囤积的货物被抢购一空,尴尬的局面出现了,无货可卖!
维也纳零售行业遭受重创,许多资本家都面临一个问题,资金周转不灵。
百货超市完全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清仓的货款,还不够支付生产商的欠款。
被逼无奈,纷纷举债,维也纳的银行自然不会放过这场资本盛宴,一时间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兵临而至。
更惨的话小资本家们,面临着资不抵债的危险,很多人直接捐款跑路了,反正那个年代也没有跨国追脏的能力。
又牵连到生产制造业,不少工厂被殃及池鱼,纷纷破产。
而逃过一劫的资本家们,自然不甘心就此罢休。不少人灵光一闪,搞出了什么服装城、餐饮城、机械城乱七八糟的一大堆,打算捞一票,弥补损失。
心想反正房子都是现成的又转不出去,干脆绝地求生。凭着前面积累的人气,先行者们自然是赚了钱,后遗症就是所有的销售行业都遭了秧。
掀起了声势浩大破产风潮,大量的资本家破产,一家牵扯着另一家,失业人员与日俱增,维也纳是一片萧条,经济危机来了。
刚刚还幸灾乐祸的金融界大佬,可能还不太熟悉这种操作,一上来大块吃肉,然后噎住了消化不良。
手中捏着一大票的抵押品,遇到金融危机,却无法变现,眼睁睁的看着一天天贬值,欲哭无泪。
然后波及到了股市,由于市场上缺乏资金,股市开始暴跌,无数的财富被蒸发。
维也纳的金融危机,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奥匈帝国。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社会动荡。
银行存款也开始大幅度流逝,终于一家名叫波士顿的小银行,资金链枯竭破产了。
由于奥地利政府处置不当,挤兑风潮开起了,更多的银行受到了牵连。很多先前资金储备不足的,现在也纷纷步了波士顿的后尘。
此时,后知后觉的奥匈帝国,终于知道要救市了。12月8日,奥匈帝国财政部长默多克…霍尔曼,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救世计划。
斐迪南知道收获的季节来了,奥匈帝国现在的经济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注入,这次金融危机很快就会过去。
趁着股市低迷,斐迪南充分发挥了买买买,用白菜价收购了不少有价值的企业。还顺势入股了斯柯达,一跃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当然现在的斯柯达还没有后世牛逼,它真正爆发还要从1899年开始,1937年达到了巅峰,火炮产量一跃超过了整个英伦三岛。斐迪南只是提前布局罢了。
早已是斐迪南郎中之物的科特飞百货公司,自然也难逃其手。
科特飞百货公司先是在零售领域损失惨重,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提前催款,又给了他致命一击。
曾经匈牙利资本家们~送来的二十万英镑贷款,现在反而成为了科特飞的催命符。
自从名声臭大街后,科特飞百货公司所采购的货物,都被要求了现款,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现在银行又提前催款,资金链断裂,科特飞百货公司根本就无力回天了,坚持了一下,赫尔德家族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毕竟他们是引起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多半会把屎盆子扣在他们的头上,替罪羊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现在就出售公司,众人还可以分上一笔,关键是斐迪南可以给现金,他们也可以拿去救济其他的产业。
五万英镑现款,加承担全部债务,斐迪南就轻松兼并了科特飞百货~这家估值八十万英镑的巨头公司。
这种机会也就是在金融危机时才有,大量的企业破产。大家都忙着兼并改组呢,自然就没人去和斐迪南竞争了。
十年努力,不及一朝爆发。
这一次就很好的阐释了这句话,斐迪南赚得是盆满钵盈。光这一次的收获,就足够科哈利家族奋斗十年了。
经济危机的发生,还是有些出乎斐迪南的预料,蝴蝶效应的威力,超乎他的想象。
随着蝴蝶效应的发酵,先知的作用力将越来越小。斐迪南有些恐慌了,自己似乎要多准备几条后路。
奥匈帝国是不用考虑了,虽然这里是科哈利家族的大本营,可惜未来注定没有发展前途。
同盟国都不用考虑了,斐迪南还没有自信光靠自己,就能改变世界大战的结局。
似乎将目光投向欧洲之外,去殖民地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很多地方现在都是一片白地,根本没有竞争对手,自己大概还是记得世界上几个著名的矿藏,再不济也可以做一个矿业大亨。
时间已经不多了,看来伦敦一行要提前了,斐迪南暗暗的说。
………………………………
第十三章、伦敦之行
奥匈帝国这场金融危机来的快去得也快,当政府向市场投放了足够的资金后,市场很快就开始了回暖。
在资本盛宴中,吃饱喝足的斐迪南,现在开起了伦敦之旅。
是时候出去避避风头了,这两年斐迪南在奥匈帝国可是声明鹊起,刚刚的资本盛宴中又是大捞了一笔。
太引人注目了,这不是斐迪南的风格。正好借此机会出去走走,顺便解决金矿的事情。
斐迪南重生之后,第一时间就派人出去买地了,很多后世发现的著名矿产,都被他收入了怀中。
很多地方条件恶劣,现在还没有开采价值,占且不管。可是那几座露天金矿,总不能也放着吧!
谁知道会不会被人提前发现了,把金矿给黑了,上千万英镑的收入,足以让人发疯。
实力不足的斐迪南,准备找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还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利益,就有了这次伦敦之行。
维多利亚女王,全名:亚历山大德娜·维多利亚,(1819年5月24日……… 1901年1月22日),爱德华亲王(肯特与斯特拉森公爵)之女,18岁时继承王位,被奉为国家象征。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长达 63 年又 7 个月,比任何一位英国君主长,亦比历史上任何一位女性君主长,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这是英国一个在工业、文化、政治、科学与军事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的时期。
维多利亚女王是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的儿子、皇位继承人爱德华七世属于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最为辉煌的时期,它这时是世界的贸易中心,英国人自得的说: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西亚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
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则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则遍及印度群岛。
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美国是我们的棉花地。
斐迪南12月初,从维也纳出发,到达伦敦已经快过圣诞节了,刚下船就遇到了前来接他的好友兼堂兄,阿尔伯特·爱德华·冯·萨克森·科堡-哥达——爱德华七世。
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