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干脆让工人学习采摘玫瑰~~这个更不靠谱!”斐迪南还没有说完,就自己否决了。
    见斐迪南也烦愁,费兰茨提议道:“大公阁下,要不我们先降低规模吧!只要不一次性搞那么大,加上即将上马的精油加工厂和配套设施,万人以内,我们还是可以勉强安置的!”
    斐迪南突然灵光一闪,“配套!”
    “对了,产业园,工业区!”
    随及,斐迪南笑了笑说:“我有办法了!”
    费兰茨有些疑惑的看着斐迪南,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大公阁下不会又要搞什么大动作吧!
    看着迷茫的费兰茨,斐迪南没有卖关子,笑着说:“费兰茨,我打算建立一个产业园。划出一个直属开发区,鼓励国内分散的企业集中在一起!”
    费兰茨听完斐迪南的话,脸色更难看了,果然如此。心里暗想:这次合着这是要搬迁工厂过去。
    现在保加利亚上了规模的工厂,基本上都是斐迪南的产业。鼓励?只要你发话,能不搬么?
    看着脸色大变的费兰茨,斐迪南也知道这个提议,有些太过超前了。连费兰茨都不能理解,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不管其他人理不理解,斐迪南都打算在保加利亚推广。后世已经证明了,产业集中化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
    而且每个开发区的诞生,都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大批的就业岗位。
    费兰茨疑惑的问:“大公阁下,现在我们的工厂分散在各地,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方便运输,如果集中在一起成本肯定会有所增加!而且这真的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么?”
    斐迪南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当然可以!开发区一旦启动,就相当于建立一座新的城市,光基础设施就可以提供上万个岗位。你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去招人了,然后成立一家建筑公司,就可以安置大量的人手!”
    听了斐迪南的主意,费兰茨瞬间傻眼了,还有这种操作!费兰茨的三观都被颠覆了,为了做玫瑰精油加工,居然折腾出了一座新城,这算不算以权谋私的最高境界?
    ……
    在费兰茨要离开的时候,斐迪南又补充了一句:“对了,费兰茨你去实地考察的时候,顺便观察一下,哪里适合建立开发区?”
………………………………
六十七章、开发区
    解决了人工问题,斐迪南又犯愁了。
    开发区该怎么建立?走以什么产业为核心?
    现在是19世纪末,和21世纪肯定不一样,很多产业都还没有诞生。
    而且保加利亚只是一个人口350万上下的小国,和前世一个市的人口差不多。
    什么地产经济、互联网经济、高科技领域科技园、旅游服务业通通和保加利亚没关系。
    那么可供斐迪南选择的,只能是加工制造业了!再结合保加利亚的工业现状,以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重工业还在孕育中。而且轻工业中,又以食品加工企业为核心。
    一堆食品加工厂聚集在一起,那个场面,斐迪南已经可以想想了。
    如果在进行引导,未来保加利亚第一个开发区,将是吃货的聚集地,形成一个美食城。
    哦,这才开始!要建一个开发区很容易,斐迪南可以一拍脑袋,就可以决定;但是要将开发区的作用发挥出来,就要更加全面的考虑问题了。
    首先,交通上要足够的便利,能够满足运输要求;其次,安全上也必须考虑到,巴尔干地区一直都是“欧洲火药桶”,一点就炸,必须要考虑战争威胁;再次,人文地理、水源、工业原材料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盘点了一圈,斐迪南发现保加利亚符合条件的地方,已经没几个了!
    接下来就斐迪南就更忙了,一边要查阅相关资料,一边还要想办法说服政府高层。
    折腾了几天,斐迪南对于开发区的选择,还是犹豫不定,最后决定放弃了,干脆将麻烦扔给政府得了。
    “康斯坦丁政府,不是保加利亚历史上精力最充沛的政府嘛?那我再丢给他一个开发区,想必也不是问题吧!”斐迪南不负责任的想到
    正在办公室,审阅一五计划进度的康斯坦丁,突然打了一个喷沁,“啊切”。
    助手敲开了门,大步上前说:“部长先生,刚刚王宫打来电话,大公请你尽快过去!”
    听到是斐迪南有请,康斯坦丁将手中的文件放下,一边起身一边对助手说:“嗯,我知道了。你回电就说我马上就去!”
    ……
    康斯坦丁急匆匆的赶来,在会客厅见到了斐迪南,礼节性的问候过后。疑惑的说:“大公阁下,你这么急找我有什么事?”
    斐迪南笑着说:“你先坐下,爱丽丝给康斯坦丁加一杯咖啡!”
    康斯坦丁缓缓的做下,心中却是一凉,暗想:大公这么客气,准没好事!该不是哪里又出问题了吧!
    这是康斯坦丁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保加利亚高层所公认的事实,每次斐迪南客客气气和人谈事情,那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事情很麻烦!
    如果斐迪南知道康斯坦丁这么编排他,肯定会让他知道什么是王者威严不可侵犯。
    “康斯坦丁,你发现没有,最近保加利亚的经济增速已经开始下降了!”斐迪南用肯定的语气问
    康斯坦丁一惊,冷汗都要冒出来了,暗自苦恼:“什么经济增速下降?保加利亚的经济增长本来就不正常,完全是靠政府投资基础设施,人为拉动的好吧!”
    “之前,年增长率一度高达20%,完全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好吧,这还是得益于保加利亚盘子小,才能创造这个记录!”
    “全世界哪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现在保加利亚相比?难道大公想要保持这个增长速度?不行,必须要阻止他,再这么下去,政府非得破产不可!”
    康斯坦丁看了看面带微笑的斐迪南,似乎下定了决心,坚定的说:“大公阁下,这是正常现象!前两年,由于政府大力投资基础建设,刺激了经济发展,所以才能创造出这个记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一五计划中的部分项目,已经陆续开始完成了。后期政府投资肯定会大幅度减少,未来保加利亚经济会逐步恢复正常化!”
    斐迪南当然清楚这个问题,现在保加利亚国内投资总额中,政府投资就占了据了三层。
    如果政府突然停掉基础设施投资,保加利亚的经济不要说持续增长,能够保持不下跌,就是个奇迹。
    斐迪南看着康斯坦丁笑了笑说:“你说的不错,现在保加利亚经济表面上一片繁荣,内里实际上已经危机重重了!”
    “单从数据上看,从1887年到现在,经济总量几乎增长了百分之八十。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想想的,代价却是政府财政支出大量增加!”
    “如果在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结束前,我们还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危机就要爆发了!”
    听到经济危机,康斯坦丁吓得冷汗都出来了。没错,一旦政府基础工程结束,那么相关的各行各业都要受到影响,光那十余万修路的工人,就没有地方安置。
    想到了这里,康斯坦丁都开始后悔了,政府投资是加速了保加利亚工业化,可是没想到后患这么严重。
    看着魂不守舍的康斯坦丁,斐迪南暗自吐槽了一句:“糟了,有些过头了,不会出事吧!见鬼,谁知道他这么不惊吓!”
    斐迪南关切的问:“康斯坦丁先生,你没事吧?”
    “哦,我没事。”康斯坦丁有气无力的说
    斐迪南看着焦虑的康斯坦丁,心里暗自庆幸:幸好你没有心脏病,不然你双腿一登去见上帝了,短期内我到哪儿去找合适的人顶你的班!
    “你也不用太过担心,目前危机还不会爆发,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还可以采取措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康斯坦丁见斐迪南胸有成竹,似乎已经有了办法,忙问道:“大公,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经济危机?”
    斐迪南心想,办法当然有,可是不能说啊!要是现在告诉你,靠发动战争就可以解决了,还不吓死你!
    “我打算建立一个开发区,推动经济发展!”
    康斯坦丁看着斐迪南,疑惑的问:“大公阁下,什么是开发区?”
………………………………
六十八章、承包新区
    斐迪南缓缓的说:“我打算让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国内的企业会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工业园,然后带动国内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康斯坦丁疑惑的问:“大公阁下,这相当于人为的建造一座城市!但是真的有用么?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和会聚在一起,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在原材料运输上,很多企业的成本还会增加?”
    斐迪南耐心的说:“这只是表面上,当大量的人口会聚在了一起,必然会促进餐饮娱乐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同行业聚集在一起,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革新!”
    ……
    斐迪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勉强说服了康斯坦丁。哦,现在他还是不看好开发区,只同意常识一下,连让政府投资的意愿都没有。
    斐迪南想了想,也没有说什么,如果政府不投资,他完全可以自己投资。
    反正怎么看,这也是一笔赚钱的买卖,光房地产开发就够肥的了,君不见后世那么多商人挥舞着钞票,冲向开发区。
    经营一座城市,对他来说又不是一件难事,自家在匈牙利封地上的城市,不就运营的很好。
    斐迪南是轻松了下来,康斯坦丁却犯愁了,虽然嘴上说试试看,其实他比谁都希望开发区能够成功。
    作为下一届的首相,康斯坦丁对经济危机是问声色变。作为一名留学生,他可没有少听说经济危机的可怕性。不说摧毁一个国家,至少让一届内阁倒台是轻易而举的。
    拿出保加利亚地图,召集政府官员开会讨论,几经周折最后选定了斯利文郊区。
    斯利文是保加利亚东部工业城市,斯利文州首府。位于巴尔于山脉南麓。自古为战略要地。
    1153年建市。是保加利亚纺织中心之一,1834年全国第一家呢制工厂建立。
    有毛纺织、丝纺织、纺织机械、机床制造、食品、木材加工玻璃、陶瓷工业。设有图书馆、博物馆。
    从安全上来说,距离边界线已经有上百公里,而且可以依托巴尔干山脉防守;交通上铁路已经贯通了,距离布尔加斯港也不远,方便运输。
    从各方面来看,斯利文都很不错。斐迪南也很满意,后世斯利文还是因为郊区盛产玫瑰油而出名。
    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理由,斐迪南希望工业远离索非亚。保加利亚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年里,作为首都索非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环境污染,现在索非亚的空气质量已经有明显的下降了。
    这个年头,又不可能出台环境保护法,斐迪南最多也只能在审批上,限制索非亚新工厂的诞生,对于已经存在的工厂却是无能为力。
    现在机会来了,正好把他们打包送走,斐迪南还想多活几年。未来的索非亚可以是保加利亚的政治中心,可以是文化中心,也可以是经济中心,唯独不能是工业中心。
    保加利亚政府建立了新的开发区,由于还没有成果,行政级别并不高,只是市级单位,直属于中央政府。
    随着优惠措施一出台,官方媒体当然是很没有节操的出来唱赞歌。哦,反对派媒体,很遗憾,他们不是主流。
    《保加利亚新闻法》明确规定了,新闻媒体从业者财务公开,而且对广告内容,报社要付连带责任。
    已经有几家报社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报社关门老板、编辑锒铛入狱。所以现在,报社对广告都是兴致不高,全靠读者订阅过日子。
    可惜保加利亚市场太小了,不少报社被迫关门。到1891年底,全国的报纸加起来还不足十家,还不到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保加利亚的舆论界已经趋于统一了,混乱思想想要通过报纸传播,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斐迪南下令情报部门重点关注的社会工人党,现在连雏形都没有。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从1888年到1891年,短短的三年内,保加利亚工人们的平均工资,已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还有劳动法的出台,加班费的出现,现在大家都忙着赚钱,对社会运动没兴趣,忽悠不到人,自然也没有政党生存的土壤。
    由于先前,自由党和保守党的残酷斗争,恶心坏了保加利亚民众。
    在斐迪南的引导下,现在保加利亚已经涌现了反政党思潮,其中新生代的学子们,就是当中的主力军。
    保加利亚第一个开发区,就在一片平静中,悄然无声的建立了。首任开发区区长,由原斯利文市市长兼任,各级官员基本上还是原来地方官员,没有变动。
    从斯利文市划出的斯利文开发新区,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体制中。
    从上面足以看出,新建立的开发区,在政府中是多么的不受待见。除了换了一个名字,多了一些优惠政策,人员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没办法,现在除了斐迪南,整个保加利亚政府,对新开发区的期望都不大。大家都是尽量压低影响力,免得失败了不好收场。
    看着康斯坦丁送来的报告,斐迪南想了想,还是批准了。本着能省则省,政府又节省了一笔行政开销。
    反正现在整个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已经被费兰茨刚组建的新区开发公司承包了。
    根据协议,斯利文开发区政府,把全区十平方公里土地以十万列弗的友情价,打包给了新区开发公司。
    包括前期的投资建设,市政服务管理,和后期的招商引资,全部都是新区开发公司的任务。
    不光如此,根据协议。新区开发公还要保证新区在五年内,企业总资产规模突破一亿列弗,人口突破五万,才算成功。
    如果失败,开发公司要赔偿违约金三百万列弗,新区政府有权利折价收购开发区的物业。
    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政府将所有的风险全部转嫁给了开发公司。如果成功了,政府可以继续扩大新区面积,向四周开发;如果失败了反正是开发公司出钱,还有违约金。
    幸好开发公司是斐迪南的,不然估计没人敢签这个合同。尽管成功后的利润很大,但是一旦哪个环节发生变故,扯扯后退,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说明
    今天晚上通宵加班,明天发新章节
………………………………
六十九章、承包新区续
    事实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当时还在保加利亚四处考察的费兰茨,被斐迪南的一封电报打断了行程。
    内容很简单:“费兰茨先生,开发区已经落定在了斯利文市。你现在马上前往斯利文洽谈合作事宜!……”
    然后,费兰茨就匆匆结束了行程,开始组建谈判团队。
    习惯了奥匈帝国政府拖沓的办事效率,对保加利亚现在的高效率,费兰茨一直表示赞赏。
    哦,不过这次有些例外。按照费兰茨的估计,即便保加利亚政府要建立开发区。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行政配备、人事调动等等,没有一年半载,是完不成的。
    结果,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