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用炭笔之后,不但画直线、圆之类的可以借助道具,即使画错了也可以及时擦掉,可以说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至于修建洛阳城的钱财,秦华也毫不担心,因为根本不用他出钱,自然会有人将钱财送过来。
    起初纵使的聪明如贾诩、郭嘉等人也不明白,建设洛阳城可不是一笔小开销,这笔支出甚至要远远超过当初用来支付秦华“赎金”的那笔财物。
    如此一大笔财物怎么会有人送来呢?又有什么人会送呢?当今大汉能出这么一大笔财物的除了秦华自己,那就是曹操等雄踞一方的大军阀了,不过这些人会给秦华送修城么?
    疑问很快就有了答案,自从工部将新洛阳城的总图完成之后,各地的公告栏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消息。
    “东都洛阳将重建,其内地皮都未有主,如想购买一块洛阳城的地皮,可长安府参与竞标,一月之后开始,将出售新洛阳城中大部分商业区的地皮以及部分居民区的地皮。”
    这条消息一出,各大世家都坐不住了,纷纷前往长安准备参与竞标。
    秦华手下的这些世家大多是凉、并两州的,还有少部分司隶以及外州迁徙过来的。
    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对在洛阳拥有一块自己的产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比如凉州郭家的名号如何比得上洛阳郭家啊,以前一直被人鄙视是偏远地区的世家,现在终于了有了出头之日。
    虽然现在名义上的都城是许都,也就是原来的许昌,不过在大汉各地子民心目中洛阳才是真正的都城,之后也是长安,许都根本排不上号。
    “哈哈,主公,你这招真妙啊。就连我都收到了不少礼物,想要我帮他们在洛阳找个好地方。”
    之前还在为秦华的一意孤行而担心的荀攸一下变得喜笑颜开起来。
    本来他还在担心秦华的这一决定会让原本就吃紧的财政雪上加霜,不过现在看来不但不需要动用自己手下一点钱财,似乎还有不少的富余。
    “主公真乃大才啊,嘉不及也。”
    郭嘉也是摇摇头,他也没有想到秦华居然还有这招。
    面对这些人的奉承,秦华也很满意自己的计划成功了。
    “这是后世人搞房地产的办法,先收钱再建房子,你们知道才有鬼呢。”
    这时秦华也对自己有了几分信心,他之前一直觉得自己不过是借组超前的历史知识才控制住了局面,现在看来自己也是有一些其他方面是比这些古人强的。
    很多现代人当做常识的知识,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
第137章 诸葛家与司马家
    洛阳城的地皮招标会在长安城如火如荼的举行着。
    不光是秦华麾下三州的世家来参与此次的招标,就连其他地方的世家也有人来。
    包括袁绍、曹操、刘表等诸侯都派了人过来。
    秦华拿起一杯茶,清泯了一口。
    这是秦华让人制作的炒茶,而不是这个时代主流的茶汤,秦华实在受不了在茶中加入各种调味料的喝法。
    这种炒茶是秦华亲自指导别人完成的,当然他本身并不知道炒茶应该怎么做,只知道是要在铁锅里翻炒。
    经过几次实验后勉强弄出来一份有点像的,秦华就拿来泡茶喝了。至于继续研究优化的工作继续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
    放下茶杯,继续翻看手中的目录,这是前来参加招标会的世家的目录。
    这里面有许多眼熟的名字,都是以前参加凉州商会的世家。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些让秦华很在意的名字。
    比如诸葛家、司马家,当然更多的是刘家。
    刘姓作为大汉国姓,富裕的家族太多了,他们虽然没有参与争霸,但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剥削,所以还是地方的富户。
    至于诸葛家和和司马家,秦华一下就想到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于是秦华当即命人将两家的代表找来,想要确认他们是否是自己想的那个。
    “主公,两人已经带到。”
    听到侍卫的禀报,秦华就看到门口出现了两个年轻人。
    见到两人之后秦华不自觉的上下打量他们,都是俊朗挺拔的年轻人,看着也是饱学之士,莫非他们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
    不知道秦华为何忽然找他们过来,而且来了以后还是这幅模样,两个年轻人都有些忐忑不安。
    不过见到秦华还是需要行礼的,于是两人全部向着秦华跪拜下来。
    “草民诸葛瑾/司马朗见过骠骑将军。”
    “两位请起。”
    听到两人自报家门,秦华不免有些有些失望,原来不是那两人啊,想来这种大才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能得到。
    忽然秦华心中一动。
    “诸葛瑾,这不是诸葛亮的大哥吗?好像也是一位大才。”
    “你认识诸葛亮吗?”
    秦华对着诸葛瑾说道。
    “诸葛亮是草民的二弟。”
    “还真是。”
    秦华听后心中大喜,再次确认道:“你的父亲是谁啊,有几个兄弟,你们的字分别是什么啊。”
    “家父诸葛珪,早年为泰山郡丞,已于数年前去世,我有两个弟弟。草民字子瑜,二弟诸葛亮虽未及冠,却已有字了,他字孔明。三弟诸葛均,年龄尚幼,还未有字。”
    “好、好、好。”
    诸葛瑾说完之后,秦华立刻大呼三个好字,听的诸葛瑾司马朗一头雾水。
    “子瑜,你可愿在我麾下出仕?”
    “我,出仕?”
    诸葛瑾此时也就二十出头,也无名声在外,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骠骑将军秦华居然会特地邀请他出仕。
    原本还在考虑中原大乱,想要避祸江东的诸葛瑾顿时喜出望外,当即表示答应。
    “如此甚好,那你就安排家眷来长安吧,你暂且到荀攸手下任职,具体事务以后再谈。至于洛阳的住所,我会为你安排的,如果你还想买也没有关系。”
    “谢将军。”
    诸葛瑾当即行礼道,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立刻改口道:“不对,谢主公。”
    “哈哈,好,得子瑜,我又添一大助力,你二弟应该也会过来吧。”
    诸葛瑾没想到秦华对着自己的评价这么高,不由喜出望外。不过他很快就皱起了眉头:“二弟今年只有十七岁,现在随他师,也就是南阳名士庞德公学习,目前居于南阳,估计要学成之后才会过来。”
    “这样啊,那你记得书信于他,要他学成之后立刻前来我这里,我必然会为他安排一个好的职位。”
    “如此多谢主公了。”
    诸葛瑾也是聪慧之人,从和秦华这短短的交流之下,他已经明白秦华似乎更看重的是自己这位二弟,虽然他不知道秦华是如何知道自己二弟,不过既然秦华看中,那就是诸葛家的幸事啊。
    一旁的司马朗见秦华与诸葛瑾聊得火热,感觉有些委屈起来,明明是秦华同时召唤他们两人过来的,为何现在却丝毫不搭理自己。
    好在秦华和诸葛瑾聊了一会就转头看向司马朗。
    见司马朗不由微微坐直了身体,等待秦华的提问。
    和司马朗想的一样,秦华首先也是询问了司马朗的家世。
    “家父司马防,字建工,早年担任过洛阳令、京兆尹,现在辞官在家,研究诗书。”
    说着司马朗得意的看了一眼诸葛瑾,司马防的职位确实在诸葛珪之上。
    秦华看到了这一幕也有些暗笑,虽然看着很成熟,还是少年心性啊。
    “家父共有八子,我是长子,字伯达,二弟尚未及冠,不过也有了字,二弟名叫司马懿,字仲达。”
    “你二弟就是司马懿?”
    “是。”
    司马朗刚想说其他弟弟的名字,却忽然被秦华打断,而且秦华用的是“就是”,莫非他听说过仲达的名字?
    一旁的诸葛瑾也看出了,他也确信秦华找他们两人过来和司马家与诸葛家都没有关系,事实上以秦华现在的实力也不会将这两个世家放在眼里,他这次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寻找诸葛亮和司马懿。
    “好,没事,你继续说。”
    “是,三弟司马孚,还未有字,其余小弟也还未有字。四弟司马馗,五弟司马恂,六弟司马进,七弟司马进,八弟司马敏。”
    “你二弟司马懿今年多大了?”
    “仲达今年应该有十九岁了。”
    “好,不知伯达与令尊可愿出仕?”
    “草民自然愿意,不过父亲那里还需前去询问才行,我不敢为父亲做主。”
    “此事自然,那伯达且与子瑜一样,先归荀攸麾下,之后在为你们安排职位。”
    “谢主公。”
    “不知你二弟司马懿是否也在随老师学习?他能出仕吗?”
    “仲达年初已经离家去游学,不知何日归来。如若他归来,我必然会将主公的好意告诉给他。”
    “好,今日大喜,得到两位贤才。来人,摆宴。”
    “谢主公厚爱。”
    诸葛瑾两人也是脸上挂满了笑意,本来他们经历过前面几天的激烈竞标之后,还在为手中的钱财不足而担心,没想到今天自己不但免费获得了一套房子,还能出任官职了,而且是被大名鼎鼎的骠骑将军秦华所看重。
    “子瑜兄,你应该也发现了主公此次找我们前来似乎是为了寻找我们的二弟。”
    宴会之后,两人并排走出秦华的府上。
    “伯达兄大才。”
    诸葛瑾打着酒嗝恭维道。
    “子瑜兄何必取笑与我。只是不知道主公是如何知道这两人的。不知道子瑜兄的二弟如何,我家二弟的名望估计连城都出不了,更不用说传播到长安了。也不知道主公是如何知晓的。”
    “我家二弟一直随庞德公学习,更没有什么名望了。不过伯达兄又何须追究,主公明显是很看重两人,难道你还怕主公杀了这两人不成?”
    “子瑜兄说笑了,主公想杀人何须这么麻烦,玄甲骑的威名就是我也如雷贯耳。”
    “哈哈,所以伯达兄就不要深究了,早就听说主公有一双慧眼,能识天下英雄,荀大人、贾大人、张将军等人都是主公从微末中提拔起来的。我等只需做好主公交与的差事即可。”
    “子瑜兄说的是,我家的马车就在前面,那我先告辞了。”
    “伯达兄好走。”
    说完诸葛瑾也转头往自己家的马车走去。
    他准备回家之后立刻修书一封送给诸葛亮,希望他能尽快前来长安。看秦华的模样,诸葛瑾感觉秦华对于诸葛亮的重视程度还在司马懿之上,所以他想尽快让诸葛亮前来出仕,避免让司马懿捷足先登。
………………………………
第138章 来自父亲的威胁
    “驾~”
    一队骑士在长安城外匆匆而过。
    为首一人正是秦华,他这次是为了躲清静才匆匆离城的。
    地皮招标的事情开始还井然有序,谁出钱多谁得。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就开始耍起了小聪明,他们想先低价获取地皮,再高价贩卖,从中赚取差价,于是秦华最近收到的礼物就有点多了起来。
    很多人都是打着拜见的理由送的礼,秦华也不好全部回绝,毕竟很多人都是凉州商会的大商人,秦华还指望他们给自己增加税收呢。
    只是秦华可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钱送给这些人,他很明白他们大量收购地皮的目的,于是就借着打猎的名义离开了长安城,准备等这事过去以后再回来。
    当然离开之前秦华从检察院找来了三十多人全程检察招标会的进行,又从陷阵营调来了一千人守卫在会场四周。
    相比于狂傲的玄甲骑,陷阵营则是一直绝对服从军令的队伍,秦华相信除了自己的命令,他们绝对不会徇私舞弊。
    有了一千银甲陷阵营出现在会场四周后,就连会场的秩序都稳定了许多,再不复之前的纷乱嘈杂,尤其是检察院带着陷阵营带走了几个徇私舞弊的官员,以及那些贿赂的世家代表后。
    “主公,您这一走可苦了我啊,每天收到的请柬比奏章还多了。”
    “那公达岂不是收入颇丰啊。”
    “主公取笑了,那些人送的礼物全在这里,还请主公过目。”
    说着荀攸将一份文书交给秦华,里面不但有秦华收到的礼物清单,还有贾诩等官员收到的,除了礼物的明细还有送礼的世家是哪些。
    秦华全部看完一遍后,发现其中有个凉州郭家送的礼物最多。
    “这郭家的家主是郭靖吗?”
    “是。”
    “郭家有这么大的财力,居然能给每个官员都送了礼物?”
    秦华依稀记得这郭家应该只是凉州地方上的一个小世家,怎么短短几年就这么财大气粗了?
    “主公不知?郭家可是凉州商会中最大的家族之一。”
    “额,看来这郭家的家主还蛮有能耐的,他出仕了么?”
    荀攸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秦华所打断,听完秦华的话后,荀攸的表情有些怪异起来。
    “看来主公什么都不知道啊,难道主公连自己弟弟的母亲是谁都不知道吗?”
    “你是说。。。”
    听到这话秦华就明白了,难怪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凉州郭家有什么能人,为什么他们居然能发展的这么快速,原来是自己的父亲在撑腰啊。
    “没错,老主公的妾室就是郭靖的女儿,郭家也是老主公一手扶持起来的,他也是老主公与各地世家联系的桥梁。”
    说道秦煌,秦华的脸色就塌了下来,最近他和自己这位父亲的关系有些紧张。
    先是秦煌极力阻止秦华修建洛阳,再秦华弄出招标会后,秦煌又一下开口向秦华要三成洛阳商业区的地皮,不过都被秦华所拒绝了,所以最近他们的关系开始变的有些诡异起来。
    “这几天老爷子有什么动静?”
    “老主公在在主公离开长安后动作很频繁,几乎每天都会宴请一些官员到自己府上,也有三州世家的代表经常碰头。”
    “只是宴会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动作?”
    “这个。。。”
    荀攸有些为难的说道。
    “但说无妨。”
    秦华将手中看完的文书交给身后的护卫。
    “听说老主公想要派人前往许都,想要。。。想要皇帝册封他为秦王。”
    “什么?”
    正在摆弄弓箭的秦华一惊之下直接将手中的箭矢给折断了。
    秦华倒不是在意秦煌想要秦王的位置,如果能封秦王,把这个封号给他也无妨,虽然一直是自己在外征战才能有现在的势力,不过秦煌毕竟是自己名义上的父亲,最初的时候秦煌也帮了自己很多,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是封王的时机么?
    自己本来还等着袁术称帝,然后又可以灭掉一个诸侯,结果自己这边先拿到一个王位,天下都是诸侯,自己这边贸然出现一个王,怎么可能不成为出头鸟?
    “不行,现在还不是称王的时机,我要回去阻止他们。”
    说着秦华就丢掉手中的弓箭,准备上马返回长安,结果刚走几步就看到迎面而来的贾诩。
    “主公这么着急要往何处啊。”
    “听说老爷子要称王,我当然要回去阻止,文和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没有告诉我啊。”
    贾诩也掌管着夜鹰,平时夜鹰的消息的大多就是送到贾诩那里的,只要特别重要的或者秦华指定的才会送到他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